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八仙花变色方法,属于花卉栽植领域。
背景技术
八仙花(学名: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绣球、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八仙花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中国栽培八仙花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八仙花。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也离不开八仙花的配植。现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观。
八仙花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亦忌水涝;喜半阴环境,不耐寒,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的酸碱度对八仙花的花色影响非常明显,土壤为酸性时,花呈蓝色;土壤呈碱性时,花呈红色。
目前,八仙花的变色主要采用浇施硫酸铝,但硫酸铝是酸性物质,施用多了会对土壤的质地、土壤里的其他物质带来负面影响,增加了硫元素的量,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浇施硫酸铝,仅仅会加深八仙花的蓝色,无法达到完全改变颜色的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无害化的八仙花变色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八仙花变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生长健壮的八仙花植株;
(2)栽植八仙花的土壤选用红土与腐叶土的混合土壤;
(3)选用含有N、P、K的NPK肥料进行施肥,其重量比为N:P:K=(5-10):(5-10):3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红土与腐叶土的重量比为(1-3):1。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2)中混合土壤的pH为5.0-6.0。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2)中栽植八仙花采用常规栽植方法。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3)NPK肥料中N、P、K的重量比为N:P:K=5:10:30。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3)NPK肥料中N、P、K的重量比为N:P:K=10:5:30。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3)NPK肥料中N、P、K的重量比为N:P:K=5:5:30。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3)中N是以尿素或NH4NO3的形式加入,K和P是以KH2PO4或磷酸氢二钾的形式加入。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步骤(3)中施肥,是将所述NPK肥料配成液体浇灌在八仙花的根部。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八仙花变色方法,不仅能够避免施用硫酸铝所造成的土壤酸化、硫元素增多等现象,最重要的是通过肥料中N、P、K特定比例,才能够有效使八仙花颜色变为青色,并且花苞显著增大。此外,NPK是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使用本发明NPK肥料不会对植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选择生长健壮的八仙花植株;
(2)栽植八仙花的土壤选用红土与腐叶土的混合土壤,pH为5.0,其中红土与腐叶土的重量比为1:1;
(3)选用含有N、P、K的NPK肥料进行施肥,其重量比为N:P:K=5:5:30;
(4)将所述NPK肥料配成液体浇灌在八仙花的根部。
实施例2:
(1)选择生长健壮的八仙花植株;
(2)栽植八仙花的土壤选用红土与腐叶土的混合土壤,pH为6.0,其中红土与腐叶土的重量比为3:1;
(3)选用含有N、P、K的NPK肥料进行施肥,其重量比为N:P:K=10:10:30;
(4)将所述NPK肥料配成液体浇灌在八仙花的根部。
实施例3:
(1)选择生长健壮的八仙花植株;
(2)栽植八仙花的土壤选用红土与腐叶土的混合土壤,pH为5.5,其中红土与腐叶土的重量比为2:1;
(3)选用含有N、P、K的NPK肥料进行施肥,其重量比为N:P:K=5:5:30;
(4)将所述NPK肥料配成液体浇灌在八仙花的根部。
实施例4:
(1)选择生长健壮的八仙花植株;
(2)栽植八仙花的土壤选用红土与腐叶土的混合土壤,pH为5.5,其中红土与腐叶土的重量比为2:1;
(3)选用含有N、P、K的NPK肥料进行施肥,其重量比为N:P:K=10:5:30;
(4)将所述NPK肥料配成液体浇灌在八仙花的根部。
实施例5
(1)选择生长健壮的八仙花植株;
(2)栽植八仙花的土壤选用红土与腐叶土的混合土壤,pH为5.5,其中红土与腐叶土的重量比为2:1;
(3)选用含有N、P、K的NPK肥料进行施肥,其重量比为N:P:K=5:10:30;
(4)将所述NPK肥料配成液体浇灌在八仙花的根部。
实验例 本发明八仙花变色效果检测
选用同一批次的八仙花进行盆栽,共60盆,随机平均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以及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
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均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方法,仅分别将其中的N、P、K比例改为15:5:30(N的比例大于10)、5:15:30(P的比例大于10)和5:5:20(K的比例小于30),进行栽培变色;
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和实施例5组分别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4和5方法进行栽培变色。
其他所有管理措施及外界环境均相同,栽培结果见下表1
表1 各组栽培方法所得八仙花变色效果(n=10)
由上表1结果可得,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N比例大于10、P比例大于10或K比例小于30),培养所得的八仙花颜色为藤青或者青藤色,而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培养的八仙花颜色均为纯青色,效果理想;
此外,相比较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培养的八仙花花苞均显著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