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34558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3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1012.3

申请日:

20130416

公开号:

CN103222502B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B7/005,A23B7/02,A23B7/157

主分类号:

A23B7/005,A23B7/02,A23B7/157

申请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何志刚,林晓姿,李维新,梁璋成,魏巍,任香芸,刘淑梅,宋风月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北路247号

优先权:

CN201310131012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宋连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去除不可食用部分,用清水洗净;放入90-95℃水中热烫处理1-5分钟;然后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5-10分钟后进行切分;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20-40分钟;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烘干;最后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本发明能有效降低产品的菌落总数至104cfu/g以下,并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料的原始色泽与香气,避免辐射杀菌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去除不可食用部分,用清水洗净;步骤20、将原料放入90-95℃热烫水中热烫处理1-5分钟;步骤30、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5-10分钟,然后进行切分;步骤40、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20-40分钟;步骤50、将臭氧水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烘干,即在110-130℃下烘干1-2小时,再将温度逐渐降至60-80℃下继续烘干,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5-10%w/w;步骤60、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所述步骤20中的热烫水是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将水的pH值调节为3.0-3.5后加热制备而成;所述步骤30以及步骤40的臭氧水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将水的pH值调节为3.0-3.5,再通入臭氧气体5-20分钟后制备成饱和臭氧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原料进行臭氧水冷却处理和步骤40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时,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 菌方法。

【背景技术】

果蔬粉是由新鲜水果、蔬菜加工成粉状产品,对原料大小及形状没有严 格要求,原料利用率高,产品水分含量低而有利于降低贮藏、运输、包装等 费用。果蔬粉产品的营养损耗相对较少,可用于食品加工中以提高营养成分、 改善色泽和风味等,几乎能应用到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拓宽了果蔬 原料的应用范围。

但果蔬粉产品在原料采收、产品加工及储运等过程中极易造成微生物超 标,如原料本身含菌量高、加工过程除菌能力有限、生产过程的二次污染、 原料或成品保管不善等原因。由于果蔬粉产品是脱水状态,其含水量多在 8%以下,低含水量环境下的微生物多以孢子等自我保护形式存在,因此对 此状态下的终端产品进行除菌或灭菌是极其困难的,加上脱水果蔬食品本身 的特殊性,食品上常用的加热或化学杀菌方法均不适用,目前国内企业多采 用辐照和微波杀菌技术。辐照杀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控制微生物, 提高果蔬粉卫生质量,但存在以下缺点:受辐射源的地点限制;产生辐照异 味或辐照物残留,使食品特有香气损失;敏感性产品辐照处理后色泽变化较 大;消费者对辐射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尚存顾虑;日韩及欧盟等国家严格限制 进口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微波杀菌是近年新兴的一项辐射杀菌技术, 是一种非电离辐射,但因其设备的散热性欠佳、微波穿透性差等原因,产品 温度无法上下内外一致,尤其不适用于含糖量较高的产品,其推广应用面较 窄。

栅栏技术是指多种安全控制技术协同形成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对 食品防腐保持联合作用,以阻止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已知方法可归 结为高温处理(H),低温冷藏或冻结(t),降低水分活性(aw),酸化 (pH),降低氧化还原值(Eh)和添加防腐剂等,将这些栅栏因子(Hurdle  Factor)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Hurdle Technology  Leistner,1994)。在湿热状态下进行高温处理是最有效的杀菌(减菌)方法, 其效果与物料温度、时间及含水量成正相关,与pH值成负相关,而干燥环 境或脱水原料则需要更苛刻的温度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能够 有效降低产品的菌落总数至104cfu/g以下,最大程度保留原料的原始色泽与 香气,避免辐射杀菌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去除不可食用部分,用清水洗净;

步骤20、将原料放入90-95℃热烫水中热烫处理1-5分钟;

步骤30、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5-10分钟,然后进行 切分;

步骤40、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20-40分钟;

步骤50、将臭氧水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烘干,即在 110-130℃下烘干1-2小时,再将温度逐渐降至60-80℃下继续烘干,直至原 料含水量降至5-10%(w/w);

步骤60、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按照细度进行分 类后包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0中的热烫水是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 果酸,将水的pH值调节为3.0-3.5后加热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以及步骤40的臭氧水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 酸或苹果酸,将水的pH值调节为3.0-3.5,再通入臭氧气体5-20分钟后制 备成饱和臭氧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中原料进行臭氧水冷却处理和步骤40切分后的 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时,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⑴对新鲜原料进行短时热烫及低pH值臭氧水处理,有效降低起始菌量, 并钝化相关酶以保证原料色泽;⑵对分切后的原料采用低pH值臭氧水二次 处理,减少热处理的热伤害,进一步减少原料菌量;⑶采用温度梯度热烘, 先采用110-130℃的高温在湿热环境下快速减少菌量,再降至60-80℃缓慢烘 干,有利于保持原料色泽,避免长期高温烘干所产生的色泽褐变及风味受损 等问题。总之,本发明从新鲜原料入手,集成热烫、低pH值臭氧水处理、 温度梯度热烘等关键技术,形成栅栏减菌方法,形成对微生物的多靶攻击, 有效降低微生物含量,最大化保持原料色泽及风味,避免辐射杀菌带来的食 品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去除不可食用部分,用清水洗净;

步骤20、将原料放入90-95℃热烫水中热烫处理1-5分钟;

步骤30、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5-10分钟,然后进行 切分;

步骤40、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20-40分钟;

步骤50、将臭氧水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烘干,即在 110-130℃下烘干1-2小时,再将温度逐渐降至60-80℃下继续烘干,直至原 料含水量降至5-10%;

步骤60、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按照细度进行分 类后包装。

所述步骤20中的热烫水是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将水 的pH值调节为3.0-3.5后加热制备而成。

所述步骤30以及步骤40的臭氧水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 酸,将水的pH值调节为3.0-3.5,再通入臭氧气体5-20分钟后制备成饱和 臭氧水。

所述步骤30中原料进行臭氧水冷却处理和步骤40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 氧水二次处理时,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 于此。

实施例1

以市售大黄姜为原料,采用以下栅栏减菌工艺进行处理:

栅栏减菌工艺:鲜姜→清洗→热烫→臭氧水中冷却→切分→臭氧水二次 处理→阶梯式高温热烘→阶梯式中温热烘→粉碎并包装

具体步骤如下:

①清洗:将新鲜大黄姜用清水洗净,去除根须等不可食用部分。

②热烫: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pH值为3.3,并加热至92±1℃, 将洗净后的原料放入,热烫处理5分钟。

③臭氧水中冷却: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pH值为3.3,通入臭氧 15min后,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冷却处理8分钟,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 理结束。

④切分:根据原料的原始形状,将原料切分成1.5cm的薄片。

⑤臭氧水二次处理:将切分后的原料放入pH值为3.3的臭氧水中进行 第二次减菌处理30分钟,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⑥阶梯式高温热烘:将臭氧水二次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放置120±2℃下 烘干2小时,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20%(w/w)左右。

⑦阶梯式中温热烘:再将温度逐渐降至65±2℃下继续烘干,直至原料 含水量降至8%(w/w)左右。

⑧粉碎并包装:采用粉碎机将中温热烘后的原料进行粉碎,形成姜粉, 并按照细度分类后包装。

下表1为大黄姜经各工艺步骤的栅栏减菌处理后的情况:

表1大黄姜的栅栏减菌处理情况

实施例2

以市售天宝香蕉为原料,采用以下栅栏减菌工艺进行处理:

栅栏减菌工艺:新鲜香蕉→清洗→热烫→臭氧水中冷却→切分→臭氧水 二次处理→阶梯式烘干→粉碎并包装

①清洗:将香蕉用清水洗净,去除果皮等不可食用部分。

②热烫: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pH值为3.5,加热至94±1℃,将 洗净原料放入热烫处理5分钟。

③臭氧水中冷却: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pH值为3.5,通入臭氧 15min后,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5分钟,保持持续通入臭 氧直至处理结束。

④切分:根据原料的原始形状,将原料切分成1.0cm的薄片。

⑤臭氧水二次处理:将切分后的原料放入pH值为3.5的臭氧水中进行 第二次减菌处理20分钟,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⑥阶梯式高温热烘:将原料沥干后放置115±2℃下烘干1.5小时,直至 原料含水量降至15%(w/w)左右。

⑦阶梯式中温热烘:再将温度逐渐降至65±2℃下继续烘干,直至原料 含水量降至6%(w/w)左右。

⑧粉碎并包装:采用粉碎机将阶梯式中温热烘后的原料进行粉碎,形成 香蕉粉,并按照细度分类后包装。

下表2为天宝香蕉经各工艺步骤的栅栏减菌处理后的情况:

表2天宝香蕉的栅栏减菌处理情况

实施例3

以市售皇后西芹为原料,采用以下栅栏减菌工艺进行处理,其关键环节 (①、②、③、⑤、⑥、⑦、⑧)的减菌情况见表1。

栅栏减菌工艺:新鲜西芹→清洗→热烫→臭氧水中冷却→切分→臭氧水 二次处理→阶梯式烘干→粉碎→包装

①清洗:将新鲜西芹用清水洗净,去除果皮等不可食用部分。

②热烫: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pH值为3.4,加热至93±1℃,将 洗净原料放入,热烫处理5分钟。

③臭氧水中冷却: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pH值为3.4,通入臭氧 20min后,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7分钟,保持持续通入臭 氧直至处理结束。

④切分:根据原料的原始形状,将原料切分成1.0cm的短块。

⑤臭氧水二次处理:将切分后的原料放入pH值为3.4的臭氧水中进行 第二次减菌处理25分钟,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⑥阶梯式高温热烘:将经臭氧水二次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放置在 120±2℃下烘干1.5小时,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10%(w/w)左右。

⑦阶梯式中温热烘:再将温度逐渐降至70±2℃下继续烘干,直至原料 含水量降至6%(w/w)。

⑧粉碎并包装:采用粉碎机将经阶梯式中温热烘后的原料进行粉碎,形 成西芹粉,并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

下表3为皇后西芹经各工艺步骤的栅栏减菌处理后的情况:

表3皇后西芹的栅栏减菌处理情况

由上述实施例可得:

⑴对新鲜原料进行短时热烫及低pH值臭氧水处理,能有效降低起始菌 量,钝化相关酶的活力,保证原料色泽;⑵对分切后的原料采用低pH值臭 氧水二次处理,减少热杀菌的热伤害,避免使用防腐剂,进一步减少原料菌 量,保证食品安全性;⑶采用温度梯度热烘,先采用110-130℃的高温在湿 热环境下快速减少菌量,再降至60-80℃缓慢烘干,有利于保持原料色泽与 风味,避免长期高温烘干所导致的色泽褐变及品质劣变等问题。总之,本发 明从新鲜原料入手,集成热烫、低pH值臭氧水处理、温度梯度热烘等关键 技术,构建对微生物的多靶攻击,形成栅栏减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 菌落总数至104cfu/g以下,最大程度保留原料的原始色泽与风味,避免辐射 杀菌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适合的果蔬如姜、香蕉、西芹、苹果等组织紧密、 切开后流汁较少的一类果蔬,如西红柿、西瓜、草莓、西番莲、桑葚等浆果 类水果,因其组织松散、多汁柔弱,不适用于本发明方法。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 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 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22250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2 CN 103222502 B (21)申请号 201310131012.3 (22)申请日 2013.04.16 A23B 7/005(2006.01) A23B 7/02(2006.01) A23B 7/157(2006.01)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 研究所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北路 247 号 (72)发明人 何志刚 林晓姿 李维新 梁璋成 魏巍 任香芸 刘淑梅 宋风月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5212 代理人。

2、 宋连梅 (54) 发明名称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所 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 去除不可食用部分, 用清水洗净 ; 放入 90-95水 中热烫处理 1-5 分钟 ; 然后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 理 5-10 分钟后进行切分 ; 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 氧水二次处理 20-40 分钟 ; 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 烘干 ; 最后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 粉碎, 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 本发明能有效降 低产品的菌落总数至 104cfu/g 以下, 并最大程度 保留了原料的原始色泽与香气, 避免辐射杀菌带 来的食品安全隐。

3、患。 (51)Int.Cl. 审查员 陆晨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222502 B CN 103222502 B 1/1 页 2 1.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0、 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去除不可食用部分, 用清水洗净 ; 步骤 20、 将原料放入 90-95热烫水中热烫处理 1-5 分钟 ; 步骤 30、 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 5-10 分钟, 然后进行切分 ; 步骤 40、 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

4、氧水二次处理 20-40 分钟 ; 步骤 50、 将臭氧水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烘干, 即在 110-130下烘干 1-2 小时, 再将温度逐渐降至 60-80下继续烘干,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 5-10%w/w ; 步骤 60、 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 ; 所述步骤 20 中的热烫水是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 将水的 pH 值调节为 3.0-3.5 后加热制备而成 ; 所述步骤 30 以及步骤 40 的臭氧水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 将水的 pH 值 调节为 3.0-3.5, 再通入臭氧气体 5-20 分钟后制备成饱和臭氧水。。

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30 中原 料进行臭氧水冷却处理和步骤 40 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时, 保持持续通入臭 氧直至处理结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22502 B 2 1/5 页 3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果蔬粉是由新鲜水果、 蔬菜加工成粉状产品, 对原料大小及形状没有严格要求, 原 料利用率高, 产品水分含量低而有利于降低贮藏、 运输、 包装等费用。果蔬粉产品的营养损 耗相对较少,。

6、 可用于食品加工中以提高营养成分、 改善色泽和风味等, 几乎能应用到食品加 工的各个领域, 极大地拓宽了果蔬原料的应用范围。 0003 但果蔬粉产品在原料采收、 产品加工及储运等过程中极易造成微生物超标, 如原 料本身含菌量高、 加工过程除菌能力有限、 生产过程的二次污染、 原料或成品保管不善等原 因。由于果蔬粉产品是脱水状态, 其含水量多在 8% 以下, 低含水量环境下的微生物多以孢 子等自我保护形式存在, 因此对此状态下的终端产品进行除菌或灭菌是极其困难的, 加上 脱水果蔬食品本身的特殊性, 食品上常用的加热或化学杀菌方法均不适用, 目前国内企业 多采用辐照和微波杀菌技术。辐照杀菌技术在一。

7、定程度上可有效地控制微生物, 提高果蔬 粉卫生质量, 但存在以下缺点 : 受辐射源的地点限制 ; 产生辐照异味或辐照物残留, 使食品 特有香气损失 ; 敏感性产品辐照处理后色泽变化较大 ; 消费者对辐射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尚 存顾虑 ; 日韩及欧盟等国家严格限制进口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微波杀菌是近年新 兴的一项辐射杀菌技术, 是一种非电离辐射, 但因其设备的散热性欠佳、 微波穿透性差等原 因, 产品温度无法上下内外一致, 尤其不适用于含糖量较高的产品, 其推广应用面较窄。 0004 栅栏技术是指多种安全控制技术协同形成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 对食品防 腐保持联合作用, 以阻止腐败菌和致病菌的。

8、生长繁殖, 已知方法可归结为高温处理 (H) , 低温冷藏或冻结 (t) , 降低水分活性 (aw) , 酸化 (pH) , 降低氧化还原值 (Eh) 和添加防腐剂 等, 将这些栅栏因子 (Hurdle Factor)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Hurdle Technology Leistner,1994) 。在湿热状态下进行高温处理是最有效的杀菌 (减菌) 方法, 其 效果与物料温度、 时间及含水量成正相关, 与 pH 值成负相关, 而干燥环境或脱水原料则需 要更苛刻的温度等要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于提供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能够有效降低。

9、 产品的菌落总数至 104cfu/g 以下, 最大程度保留原料的原始色泽与香气, 避免辐射杀菌带 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0006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0007 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08 步骤 10、 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去除不可食用部分, 用清水洗净 ; 0009 步骤 20、 将原料放入 90-95热烫水中热烫处理 1-5 分钟 ; 0010 步骤 30、 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 5-10 分钟, 然后进行切分 ; 说 明 书 CN 103222502 B 3 2/5 页 4 0011 步骤 40、 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 20。

10、-40 分钟 ; 0012 步骤 50、 将臭氧水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烘干, 即在 110-130下烘 干 1-2 小时, 再将温度逐渐降至 60-80下继续烘干,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 5-10%(w/w) ; 0013 步骤 60、 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20 中的热烫水是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 将水 的 pH 值调节为 3.0-3.5 后加热制备而成。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30 以及步骤 40 的臭氧水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 酸, 将水的 pH 值调节为 3.0-3.5, 。

11、再通入臭氧气体 5-20 分钟后制备成饱和臭氧水。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 30 中原料进行臭氧水冷却处理和步骤 40 切分后的原料进行 臭氧水二次处理时, 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17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0018 对新鲜原料进行短时热烫及低 pH 值臭氧水处理, 有效降低起始菌量, 并钝化相 关酶以保证原料色泽 ; 对分切后的原料采用低 pH 值臭氧水二次处理, 减少热处理的热伤 害, 进一步减少原料菌量 ; 采用温度梯度热烘, 先采用 110-130的高温在湿热环境下快 速减少菌量, 再降至 60-80缓慢烘干, 有利于保持原料色泽, 避免长期高温烘干所产生的 色。

12、泽褐变及风味受损等问题。总之, 本发明从新鲜原料入手, 集成热烫、 低 pH 值臭氧水处 理、 温度梯度热烘等关键技术, 形成栅栏减菌方法, 形成对微生物的多靶攻击, 有效降低微 生物含量, 最大化保持原料色泽及风味, 避免辐射杀菌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蔬粉的栅栏减菌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20 步骤 10、 将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原料去除不可食用部分, 用清水洗净 ; 0021 步骤 20、 将原料放入 90-95热烫水中热烫处理 1-5 分钟 ; 0022 步骤 30、 将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 5-10 分钟, 然后进行切分。

13、 ; 0023 步骤 40、 将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处理 20-40 分钟 ; 0024 步骤 50、 将臭氧水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进行梯式控温烘干, 即在 110-130下烘 干 1-2 小时, 再将温度逐渐降至 60-80下继续烘干,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 5-10% ; 0025 步骤 60、 将烘干后的切分原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 0026 所述步骤 20 中的热烫水是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 将水的 pH 值调 节为 3.0-3.5 后加热制备而成。 0027 所述步骤 30 以及步骤 40 的臭氧水采用酸度调节剂食用柠檬酸或苹果酸, 将水的 p。

14、H 值调节为 3.0-3.5, 再通入臭氧气体 5-20 分钟后制备成饱和臭氧水。 0028 所述步骤30中原料进行臭氧水冷却处理和步骤40切分后的原料进行臭氧水二次 处理时, 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29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例, 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0030 实施例 1 0031 以市售大黄姜为原料, 采用以下栅栏减菌工艺进行处理 : 0032 栅栏减菌工艺 : 鲜姜清洗热烫臭氧水中冷却切分臭氧水二次处理阶 梯式高温热烘阶梯式中温热烘粉碎并包装 说 明 书 CN 103222502 B 4 3/5 页 5 0033 具体步骤如下 : 0034 清洗 。

15、: 将新鲜大黄姜用清水洗净, 去除根须等不可食用部分。 0035 热烫 : 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 pH 值为 3.3, 并加热至 921, 将洗净后的 原料放入, 热烫处理 5 分钟。 0036 臭氧水中冷却 : 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 pH 值为 3.3, 通入臭氧 15min 后, 将 热烫后的原料放入冷却处理 8 分钟, 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37 切分 : 根据原料的原始形状, 将原料切分成 1.5cm 的薄片。 0038 臭氧水二次处理 : 将切分后的原料放入pH值为3.3的臭氧水中进行第二次减菌 处理 30 分钟, 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39 阶梯。

16、式高温热烘 : 将臭氧水二次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放置 1202下烘干 2 小 时,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 20%(w/w) 左右。 0040 阶梯式中温热烘 : 再将温度逐渐降至 652下继续烘干,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 至 8%(w/w) 左右。 0041 粉碎并包装 : 采用粉碎机将中温热烘后的原料进行粉碎, 形成姜粉, 并按照细度 分类后包装。 0042 下表 1 为大黄姜经各工艺步骤的栅栏减菌处理后的情况 : 0043 表 1 大黄姜的栅栏减菌处理情况 0044 0045 实施例 2 0046 以市售天宝香蕉为原料, 采用以下栅栏减菌工艺进行处理 : 0047 栅栏减菌工艺 : 新鲜香蕉清洗热。

17、烫臭氧水中冷却切分臭氧水二次处理 阶梯式烘干粉碎并包装 0048 清洗 : 将香蕉用清水洗净, 去除果皮等不可食用部分。 0049 热烫 : 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 pH 值为 3.5, 加热至 941, 将洗净原料放 入热烫处理 5 分钟。 0050 臭氧水中冷却 : 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 pH 值为 3.5, 通入臭氧 15min 后, 将 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 5 分钟, 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51 切分 : 根据原料的原始形状, 将原料切分成 1.0cm 的薄片。 说 明 书 CN 103222502 B 5 4/5 页 6 0052 臭氧水二次处理 :。

18、 将切分后的原料放入pH值为3.5的臭氧水中进行第二次减菌 处理 20 分钟, 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53 阶梯式高温热烘 : 将原料沥干后放置 1152下烘干 1.5 小时, 直至原料含水 量降至 15%(w/w) 左右。 0054 阶梯式中温热烘 : 再将温度逐渐降至 652下继续烘干,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 至 6%(w/w) 左右。 0055 粉碎并包装 : 采用粉碎机将阶梯式中温热烘后的原料进行粉碎, 形成香蕉粉, 并 按照细度分类后包装。 0056 下表 2 为天宝香蕉经各工艺步骤的栅栏减菌处理后的情况 : 0057 表 2 天宝香蕉的栅栏减菌处理情况 0058 0059。

19、 实施例 3 0060 以市售皇后西芹为原料, 采用以下栅栏减菌工艺进行处理, 其关键环节 (、 、 、 、 、 、 ) 的减菌情况见表 1。 0061 栅栏减菌工艺 : 新鲜西芹清洗热烫臭氧水中冷却切分臭氧水二次处理 阶梯式烘干粉碎包装 0062 清洗 : 将新鲜西芹用清水洗净, 去除果皮等不可食用部分。 0063 热烫 : 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 pH 值为 3.4, 加热至 931, 将洗净原料放 入, 热烫处理 5 分钟。 0064 臭氧水中冷却 : 采用食用柠檬酸调节净水的 pH 值为 3.4, 通入臭氧 20min 后, 将 热烫后的原料放入臭氧水中冷却处理 7 分钟, 保持持续。

20、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65 切分 : 根据原料的原始形状, 将原料切分成 1.0cm 的短块。 0066 臭氧水二次处理 : 将切分后的原料放入pH值为3.4的臭氧水中进行第二次减菌 处理 25 分钟, 保持持续通入臭氧直至处理结束。 0067 阶梯式高温热烘 : 将经臭氧水二次处理后的原料沥干后放置在 1202下烘 干 1.5 小时,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至 10%(w/w) 左右。 0068 阶梯式中温热烘 : 再将温度逐渐降至 702下继续烘干, 直至原料含水量降 至 6%(w/w) 。 说 明 书 CN 103222502 B 6 5/5 页 7 0069 粉碎并包装 : 采用粉碎机。

21、将经阶梯式中温热烘后的原料进行粉碎, 形成西芹粉, 并按照细度进行分类后包装。 0070 下表 3 为皇后西芹经各工艺步骤的栅栏减菌处理后的情况 : 0071 表 3 皇后西芹的栅栏减菌处理情况 0072 0073 由上述实施例可得 : 0074 对新鲜原料进行短时热烫及低 pH 值臭氧水处理, 能有效降低起始菌量, 钝化相 关酶的活力, 保证原料色泽 ; 对分切后的原料采用低 pH 值臭氧水二次处理, 减少热杀菌 的热伤害, 避免使用防腐剂, 进一步减少原料菌量, 保证食品安全性 ; 采用温度梯度热烘, 先采用 110-130的高温在湿热环境下快速减少菌量, 再降至 60-80缓慢烘干, 有。

22、利于保 持原料色泽与风味, 避免长期高温烘干所导致的色泽褐变及品质劣变等问题。 总之, 本发明 从新鲜原料入手, 集成热烫、 低 pH 值臭氧水处理、 温度梯度热烘等关键技术, 构建对微生物 的多靶攻击, 形成栅栏减菌方法, 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菌落总数至 104cfu/g 以下, 最大程 度保留原料的原始色泽与风味, 避免辐射杀菌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0075 值得一提的是, 本发明适合的果蔬如姜、 香蕉、 西芹、 苹果等组织紧密、 切开后流汁 较少的一类果蔬, 如西红柿、 西瓜、 草莓、 西番莲、 桑葚等浆果类水果, 因其组织松散、 多汁柔 弱, 不适用于本发明方法。 0076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 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 熟悉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 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 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222502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