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345543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6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76284.8

申请日:

20161125

公开号:

CN206612604U

公开日:

2017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21,A47J36/32,A47J36/00,A47J41/00

主分类号:

A47J27/21,A47J36/32,A47J36/00,A47J41/00

申请人: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国军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路19号

优先权:

CN201621276284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尚志峰;汪海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称重装置,容器主体包括壶体、盖设在壶体上的壶盖和位于壶体下方的底座;称重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底部,用于称量容器主体及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增设称重装置,来称量容器本身(即容器主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由于容器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故而用户可以根据该总重量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进而轻松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简单方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壶盖后的口部上方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壶体、盖设在所述壶体上的壶盖和位于所述壶体下方的底座;和称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用于称量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其中,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外壳和泵送装置;所述内胆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夹层,且所述外壳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朝下;所述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水泵和出水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夹层内,且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转换电路,与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用于把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换算为用于表征所述壶体内的液体多少的液体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提示器,与所述转换电路相连,用于提示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器包括显示器和/或声提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所述转换电路或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且存储有与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或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并能够在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或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大于所述最大预设值或小于所述最小预设值时,发出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定量装置,与所述泵送装置和所述称重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变化控制所述泵送装置定量输出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且一个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或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重量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者在打开壶盖后的口部上方查看水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如果装水太多,沸腾时容易有热水溅出;当要喝水时,发现内胆水量不够,又得重新加水煮沸,需要等很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壶体、盖设在所述壶体上的壶盖和位于所述壶体下方的底座;和称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用于称量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增设称重装置,来称量容器本身(即容器主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由于容器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故而用户可以根据该总重量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进而轻松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简单方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壶盖后的口部上方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进一步地,用户据此可以合理控制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以避免液体量过多导致沸腾时溅出或液体量过少导致喝水时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包含了电源线插接在底座或容器本身其他部位上时的重量,以电源线插接在底座上为例,则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为W,壶盖的重量为W1,壶体的重量为W2,底座的重量(包含电源线插接在底座上时的重量)为W3,壶体内的液体的重量为Wx,则W=W1+W2+W3+Wx,故液体的重量Wx=W-(W1+W2+W3)。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转换电路,与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用于把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换算为用于表征所述壶体内的液体多少的液体量。

容器主体还包括转换电路,转换电路能够把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转换为用于表征容器内部液体多少的液体量,如液体的重量、液体的体积或液体的水位高度等指标,当然不局限于这几种指标,由于这些指标直接表明了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量,因而便于用户更加直观明了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而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只需设置一个常见的换算元件即可轻松实现,换算元件可以通过内置的算法轻松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与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之间的转换,如:

液体的重量Wx=W-(W1+W2+W3),如前所述;进一步地,液体的体积Vx=Wx/ρx,ρx为液体的密度;进一步地,液体的水位高度Hx=Vx/S,S为壶体容纳腔的底面积,当然只有容纳腔的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时适用该公式,但是对于同一个产品,其容纳腔内的液体体积与其水位高度必然是一一对应的,因而也是能够换算得到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提示器,与所述转换电路相连,用于提示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提示器包括显示器和/或声提示器。

提示器能够把这些指标的具体值提示给用户,如通过显示器以数字的方式显示出来,或者通过声提示器以声音的形式提示出来,或者兼用数字显示和声音提示两种方式等,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简单直接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所述转换电路或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且存储有与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或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并能够在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或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大于所述最大预设值或小于所述最小预设值时,发出警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容器主体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能够在壶体内液体量过多或过少时,发出警报,如:通过声提示器以警报声的形式提醒用户,或者通过光提示器以亮光的形式提醒用户,或者兼用声提示器和光提示器两种方式等,来避免用户加水(或其他液体)过多,或者提醒用户及时加水(或其他液体),从而保证壶体内的液体量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既避免了装水太多导致沸腾时容易有热水溅出的情况发生,又避免了要喝水时发现内胆水量不够需要重新加水煮沸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优选地,最大预设值对应的是容器的额定容量下的液体量或额定容量下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

可选地,报警装置与转换电路电连接,则报警装置存储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与壶体内的液体量相对应,比如: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重量时,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重量值或最小预设重量值;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体积时,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体积值或最小预设体积值;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水位高度时,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高度值或最小预设高度值。这样,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总重量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液体量的实测值,当该实测值大于最大预设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多,需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当该实测值小于最小预设值时,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少,需要加水(或其他液体);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之间时,则警报解除。

可选地,报警装置直接与称重装置电连接,则报警装置存储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与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即最大预设值对应的是壶体内的液体的最大预设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最小预设值对应的是壶体内的液体的最小预设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这样,当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实测值超过最大预设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多,需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当该实测值低于最小预设值时,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少,需要加水(或其他液体);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之间时,则警报解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外壳和泵送装置,所述内胆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夹层,且所述外壳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所述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朝下;所述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水泵和出水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夹层内,且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壶体包括内胆、外壳和泵送装置;内胆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内胆的底部连接有发热件,以保证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被加热;外壳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上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朝下,则把杯具放置在延伸部下方区域的台面上即可取用出水口排出的液体;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水泵和出水管,排水管的两端连接内胆底部的排水口和水泵的输入端,出水管的两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和外壳上部的出水口,保证了出水口与容纳腔的连通,进而保证了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泵送至出水口处。

进一步地,内胆的底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内胆中的液体的温度;底座将内胆下方的发热件、水泵、排水管、温度传感器等部件包裹起来,以避免其暴露在外,且底座上还设有电源接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定量装置,与所述泵送装置和所述称重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变化控制所述泵送装置定量输出液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量装置包括:设定单元,用于输入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定值;计算单元,与所述设定单元电连接,用于把所述设定值换算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所述称重装置所应称量到的重量值;控制单元,与所述计算单元、所述称重装置和所述泵送装置相连,并能够在所述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达到与所述设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控制所述泵送装置停止工作,以实现,以实现液体的定量输出。

泵送装置的设置,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可以自动出水(或其他液体),则用户只需把杯具放在出水口的下方,通过取水按键或其他方式启动泵送装置,泵送装置即可把水(或其他液体)自动输送至出水口处,进而流入杯具中,非常方便;由于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变化即为容器内液体的重量的变化,故而定量装置可以根据该变化来获知容器输出液体的多少,进而控制泵送装置及时停止,以实现定量输出液体,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具有了定量出水(或其他液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档次。

具体地,定量装置包括设定单元、计算单元和控制单元,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自己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定值;计算单元将该设定值转换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称重装置所应称量到的重量值;随着液体的输出,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量值逐渐减小,当其减小到与设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控制装置立刻使泵送装置停止工作,则液体停止输出,从而实现了液体的定量输出。

比如:容器内部盛装的是水,用户需要取出100ml的水,则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该设定值,计算单元即自动进行计算,假如称量装置称量到的当前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水的总重量为W1,则当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量值减小为W1-100时,控制单元即控制泵送装置停止工作,使容器停止出水。

具体地,设定单元可以为数字键盘等实体结构,计算单元可以为计算器等实体结构,控制单元可以为单片机等实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且一个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或,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重量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灵敏度高,可靠性好,且体积小巧,便于装配。具体地,可以仅在底座的中部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当然也可以在底座上均布一个以上的重量传感器,都能够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的准确称量,且保证了重量传感器受力相对均匀,因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瓶。

当然,不局限于电热水瓶,也可以是饮水机、果汁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热水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热水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热水瓶,10壶体,11外壳,111延伸部,112出水口,12内胆,121排水管,122水泵,123出水管,124发热件,125温度传感器,20壶盖,30底座,31电源接口,40重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以电热水瓶为例,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称重装置。

具体地,容器主体包括壶体10、盖设在壶体10上的壶盖20和位于壶体10下方的底座30;称重装置设置在底座30的底部,用于称量容器主体及壶体10内的液体的总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增设称重装置,来称量容器本身(即容器主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由于容器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故而用户可以根据该总重量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进而轻松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简单方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壶盖20后的口部上方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进一步地,用户据此可以合理控制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以避免液体量过多导致沸腾时溅出或液体量过少导致喝水时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包含了电源线插接在底座30或容器本身其他部位上时的重量,以电源线插接在底座30上为例,则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为W,壶盖20的重量为W1,壶体10的重量为W2,底座30的重量(包含电源线插接在底座30上时的重量)为W3,壶体10内的液体的重量为Wx,则W=W1+W2+W3+Wx,故液体的重量Wx=W-(W1+W2+W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容器主体还包括:转换电路(图中未示出),与称重装置电连接,用于把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换算为用于表征壶体10内的液体多少的液体量。

优选地,容器主体还包括:提示器(图中未示出),与转换电路相连,用于提示壶体10内的液体量。

可选地,提示器包括显示器和/或声提示器。

上述实施例中,容器主体还包括转换电路和提示器,转换电路能够把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转换为用于表征容器内部液体多少的液体量,如液体的重量、液体的体积或液体的水位高度等指标,当然不局限于这几种指标,由于这些指标直接表明了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量,因而便于用户更加直观明了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而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只需设置一个常见的换算元件即可轻松实现,换算元件可以通过内置的算法轻松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与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之间的转换,如:

液体的重量Wx=W-(W1+W2+W3),如前;进一步地,液体的体积Vx=Wx/ρx,ρx为液体的密度;进一步地,液体的水位高度Hx=Vx/S,S为壶体10容纳腔的底面积,当然只有容纳腔的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时适用该公式,但是对于同一个产品,其容纳腔内的液体体积与其水位高度必然是一一对应的,因而也是能够换算得到的。

提示器能够把这些指标的具体值提示给用户,如通过显示器以数字的方式显示出来,或者通过声提示器以声音的形式提示出来,或者兼用数字显示和声音提示两种方式等,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简单直接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器主体还包括: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与转换电路或称重装置电连接,且存储有与壶体10内的液体量或容器主体及壶体10内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并能够在壶体10内的液体量或容器主体及壶体10内的液体的总重量大于最大预设值或小于最小预设值时,发出警报。

优选地,报警装置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上述实施例中,容器主体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能够在壶体10内液体量过多或过少时,发出警报,如:通过声提示器以警报声的形式提醒用户,或者通过光提示器以亮光的形式提醒用户,或者兼用声提示器和光提示器两种方式等,来避免用户加水(或其他液体)过多,或者提醒用户及时加水(或其他液体),从而保证壶体10内的液体量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既避免了装水太多导致沸腾时容易有热水溅出的情况发生,又避免了要喝水时发现内胆12水量不够需要重新加水煮沸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优选地,最大预设值对应的是容器的额定容量下的液体量或额定容量下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报警装置与转换电路电连接,则报警装置存储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与壶体10内的液体量相对应,比如: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重量时,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重量值或最小预设重量值;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体积时,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体积值或最小预设体积值;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水位高度时,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高度值或最小预设高度值。

这样,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总重量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液体量的实测值,当该实测值大于最大预设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10内液体量过多,需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当该实测值小于最小预设值时,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10内液体量过少,需要加水(或其他液体);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之间时,则警报解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报警装置直接与称重装置电连接,则报警装置存储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与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即最大预设值对应的是壶体10内的液体的最大预设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最小预设值对应的是壶体10内的液体的最小预设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

这样,当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实测值超过最大预设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10内液体量过多,需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当该实测值低于最小预设值时,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壶体10内液体量过少,需要加水(或其他液体);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之间时,则警报解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壶体10包括内胆12、外壳11和泵送装置,内胆12具有容纳腔,且内胆1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外壳11套设在内胆12的外侧,并与内胆12之间形成夹层,且外壳11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111,延伸部111远离外壳11的一端设有出水口112,且出水口112朝下;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121、水泵122和出水管123,排水管121和水泵122位于内胆12与底座30之间,出水管123位于夹层内,且排水管121的两端分别与排水口和水泵122的输入端相连通,出水管123的两端分别与水泵122的输出端和出水口112相连通。

壶体10包括内胆12和外壳11,内胆12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内胆12的底部连接有发热件124,以保证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被加热;外壳11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111,延伸部111上开设有出水口112,且出水口112朝下,则把杯具放置在延伸部111下方区域的台面上即可取用出水口112排出的液体。

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121、水泵122和出水管123,排水管121的两端连接内胆12底部的排水口和水泵122的输入端,出水管123的两端连接水泵122的输出端和外壳11上部的出水口112,保证了出水口112与容纳腔的连通,进而保证了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泵送至出水口112处。

进一步地,内胆12的底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25,来检测内胆12中的液体的温度;底座30将内胆12下方的发热件124、水泵122、排水管121、温度传感器125等部件包裹起来,以避免其暴露在外,且底座30上还设有电源接口31。

进一步地,容器主体还包括:定量装置。

其中,定量装置与泵送装置和称重装置相连,用于根据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变化控制泵送装置定量输出液体。

具体地,定量装置包括:设定单元,用于输入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定值;计算单元,与设定单元电连接,用于把设定值换算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称重装置所应称量到的重量值;控制单元,与计算单元、称重装置和泵送装置相连,并能够在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达到与设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控制泵送装置停止工作,以实现,以实现液体的定量输出。

泵送装置的设置,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1)可以自动出水(或其他液体),则用户只需把杯具放在出水口112的下方,通过取水按键或其他方式启动泵送装置,泵送装置即可把水(或其他液体)自动输送至出水口112处,进而流入杯具中,非常方便;由于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变化即为容器内液体的重量的变化,故而定量装置可以根据该变化来获知容器输出液体的多少,进而控制泵送装置及时停止,以实现定量输出液体,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1)具有了定量出水(或其他液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档次。

具体地,定量装置包括设定单元、计算单元和控制单元,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自己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定值;计算单元将该设定值转换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称重装置所应称量到的重量值;随着液体的输出,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量值逐渐减小,当其减小到与设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控制装置立刻使泵送装置停止工作,则液体停止输出,从而实现了液体的定量输出。

比如:容器内部盛装的是水,用户需要取出100ml的水,则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该设定值,计算单元即自动进行计算,假如称量装置称量到的当前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水的总重量为W1,则当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量值减小为W1-100时,控制单元即控制泵送装置停止工作,使容器停止出水。

具体地,设定单元可以为数字键盘等实体结构,计算单元可以为计算器等实体结构,控制单元可以为单片机等实体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40,如图3所示。

可选地,重量传感器40的数量为一个,且一个重量传感器40位于底座3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重量传感器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重量传感器40均布在底座30的底部,如图3所示,重量传感器4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重量传感器40呈等腰三角形均布在底座30的底部。

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40,重量传感器40灵敏度高,可靠性好,且体积小巧,便于装配。具体地,可以仅在底座30的中部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40,当然也可以在底座30上均布一个以上的重量传感器40,都能够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的准确称量,且保证了重量传感器40受力相对均匀,因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瓶1。

当然,不局限于电热水瓶1,也可以是饮水机、果汁机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增设称重装置,来称量容器本身(即容器主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由于容器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故而用户可以根据该总重量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进而轻松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简单方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壶盖后的口部上方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进一步地,用户据此可以合理控制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以避免液体量过多导致沸腾时溅出或液体量过少导致喝水时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液体加热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液体加热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液体加热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加热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加热容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76284.8 (22)申请日 2016.11.25 (73)专利权人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三乐路19号 (72)发明人 朱国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43 代理人 尚志峰 汪海屏 (51)Int.Cl. A47J 27/21(2006.01) A47J 36/32(2006.01) A47J 36/00(2006.01) A47J 41/00(2006.01) 。

2、(54)实用新型名称 液体加热容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包 括: 容器主体和称重装置, 容器主体包括壶体、 盖 设在壶体上的壶盖和位于壶体下方的底座; 称重 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底部, 用于称量容器主体及壶 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 热容器, 通过增设称重装置, 来称量容器本身(即 容器主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 由于容器 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 故而用户可以根据该总重 量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 进而轻松获 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简单方便, 从而解决 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 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壶盖后的口部上方 。

3、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CN 206612604 U 2017.11.07 CN 206612604 U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容器主体,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壶体、 盖设在所述壶体上的壶盖和位于所述壶体下方的 底座; 和 称重装置, 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用于称量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 重量; 其中, 所述壶体包括内胆、 外壳和泵送装置; 所述内胆具有容纳腔, 且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的 外侧, 并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夹层, 且所述外壳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远 离所述外。

4、壳的一端设有出水口, 且所述出水口朝下; 所述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 水泵和出水管, 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内胆与所 述底座之间, 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夹层内, 且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 水泵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 转换电路, 与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 用于把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换算为用于 表征所述壶体内的液体多少的液体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 提示器, 与所述转换电路相连, 用于提示所述。

5、壶体内的液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器包括显示器和/或声提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 报警装置, 与所述转换电路或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 且存储有与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 或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的最大预设 值和最小预设值, 并能 够在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或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大于所述最大预 设值或小于所述最小预设值时, 发出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

6、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 括: 定量装置, 与所述泵送装置和所述称重装置相连, 用于根据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 重量的变化控制所述泵送装置定量输出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 且一个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中间位 置; 或 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重量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12604 U 2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

7、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 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 察水量, 或者在打开壶盖后的口部上方查看水量, 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如果装水太多, 沸 腾时容易有热水溅出; 当要喝水时, 发现内胆水量不够, 又得重新加水煮沸, 需要等很长时 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 器。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包括: 容器主体, 所述容器主体 包括壶体、 盖设在所述壶体上的壶盖和位于所述壶体下方的底座。

8、; 和称重装置, 设置在所述 底座的底部, 用于称量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通过增设称重装置, 来称量容器本身(即容器主 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 由于容器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 故而用户可以根据该总重量 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 进而轻松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简单方便, 从而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壶盖后的口 部上方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 进一步地, 用户据此可以合理控制容器内部的液 体量, 以避免液体量过多导致沸腾时溅出或液体量过少导致喝水时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 。

9、发生。 0006 需要说明的是, 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包含了电源线插接在底座或容器本身其 他部位上时的重量, 以电源线插接在底座上为例, 则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的计算方法如 下: 0007 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为W, 壶盖的重量为W1, 壶体的重量为W2, 底座的重量 (包含电源线插接在底座上时的重量)为W3, 壶体内的液体的重量为Wx, 则WW1+W2+W3+Wx, 故 液体的重量WxW-(W1+W2+W3)。 0008 另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 特征: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 转换电路, 与所述称重装置电连接。

10、, 用 于把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换算为用于表征所述壶体内的液体多少的液体量。 0010 容器主体还包括转换电路, 转换电路能够把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转 换为用于表征容器内部液体多少的液体量, 如液体的重量、 液体的体积或液体的水位高度 等指标, 当然不局限于这几种指标, 由于这些指标直接表明了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量, 因而便 于用户更加直观明了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而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只需设置一个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206612604 U 3 常见的换算元件即可轻松实现, 换算元件可以通过内置的算法轻松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 的液体的总重量与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

11、少之间的转换, 如: 0011 液体的重量WxW-(W1+W2+W3), 如前所述; 进一步地, 液体的体积VxWx/ x, x为液 体的密度; 进一步地, 液体的水位高度HxVx/S, S为壶体容纳腔的底面积, 当然只有容纳腔 的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时适用该公式, 但是对于同一个产品, 其容纳腔内的液体体积与其水 位高度必然是一一对应的, 因而也是能够换算得到的。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 提示器, 与所述转换电路相连, 用于提示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提示器包括显示器和/或声提示器。 0014 提示器能够把这些指标的。

12、具体值提示给用户, 如通过显示器以数字的方式显示出 来, 或者通过声提示器以声音的形式提示出来, 或者兼用数字显示和声音提示两种方式等, 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简单直接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001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 报警装置, 与所述转换电路或所述 称重装置电连接, 且存储有与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或所述容器主体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 总重量相对应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 并能够在所述壶体内的液体量或所述容器主体 及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总重量大于所述最大预设值或小于所述最小预设值时, 发出警报。 00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

13、报警装置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0017 容器主体还包括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能够在壶体内液体量过多或过少时, 发出警 报, 如: 通过声提示器以警报声的形式提醒用户, 或者通过光提示器以亮光的形式提醒用 户, 或者兼用声提示器和光提示器两种方式等, 来避免用户加水(或其他液体)过多, 或者提 醒用户及时加水(或其他液体), 从而保证壶体内的液体量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既避免了 装水太多导致沸腾时容易有热水溅出的情况发生, 又避免了要喝水时发现内胆水量不够需 要重新加水煮沸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 最大预设值对应的是容器的额定容 量下的液体量或额定容量下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

14、的总重量。 0018 可选地, 报警装置与转换电路电连接, 则报警装置存储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 值与壶体内的液体量相对应, 比如: 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重量时, 则最大预设值 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重量值或最小预设重量值; 当转换电路转换得 到的是液体的体积时, 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体积值或 最小预设体积值; 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水位高度时, 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 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高度值或最小预设高度值。 这样, 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 总重量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液体量的实测值, 当该实测值大于最大预设值时, 报警。

15、 装置发出警报, 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多, 需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 当该实测值小于 最小预设值时, 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 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少, 需要加水(或其他液 体); 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之间 时, 则警报解除。 0019 可选地, 报警装置直接与称重装置电连接, 则报警装置存储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 预设值与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 即最大预设值对应的是壶体内的液体 的最大预设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 最小预设值对应的是壶体内的液体的最小预设 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 这样, 当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实。

16、测值超过最大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206612604 U 4 预设值时, 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多, 需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 当该实测值低于最小预设值时, 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 提醒用户壶体内液体量过少, 需要加 水(或其他液体); 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最小 预设值之间时, 则警报解除。 00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 所述壶体包括内胆、 外壳和泵送装置, 所述内胆具有容纳 腔, 且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侧, 并与所述内胆之间 形成夹层, 且所述外壳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 所述。

17、延伸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 所述出水口, 且所述出水口朝下; 所述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 水泵和出水管, 所述排水管和 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底座之间, 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夹层内, 且所述排水管的两 端分别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的输 出端和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0021 壶体包括内胆、 外壳和泵送装置; 内胆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 内胆的底部连接有 发热件, 以保证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被加热; 外壳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 延伸部上开 设有出水口, 且出水口朝下, 则把杯具放置在延伸部下方区域的台面上即可取用出水口排 出的液体; 泵送装置包括排。

18、水管、 水泵和出水管, 排水管的两端连接内胆底部的排水口和水 泵的输入端, 出水管的两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和外壳上部的出水口, 保证了出水口与容纳 腔的连通, 进而保证了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泵送至出水口处。 0022 进一步地, 内胆的底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来检测内胆中的液体的温度; 底座将内 胆下方的发热件、 水泵、 排水管、 温度传感器等部件包裹起来, 以避免其暴露在外, 且底座上 还设有电源接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 所述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 002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 所述容器主体还包括: 定量装置, 与所述泵送装置和所述 称重装置相连, 用于根据所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

19、的变化控制所述泵送装置定量输出 液体。 002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定量装置包括: 设定单元, 用于输入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 定值; 计算单元, 与所述设定单元电连接, 用于把所述设定值换算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所 述称重装置所应称量到的重量值; 控制单元, 与所述计算单元、 所述称重装置和所述泵送装 置相连, 并能够在所述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达到与所述设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 控 制所述泵送装置停止工作, 以实现, 以实现液体的定量输出。 0025 泵送装置的设置, 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可以自动出水(或其他液 体), 则用户只需把杯具放在出水口的下方, 通过取水按键或其他方式。

20、启动泵送装置, 泵送 装置即可把水(或其他液体)自动输送至出水口处, 进而流入杯具中, 非常方便; 由于称重装 置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变化即为容器内液体的重量的变化, 故而定量装置可以根据该变化来 获知容器输出液体的多少, 进而控制泵送装置及时停止, 以实现定量输出液体, 使得液体加 热容器(如电热水瓶)具有了定量出水(或其他液体)的功能,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档 次。 0026 具体地, 定量装置包括设定单元、 计算单元和控制单元, 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自 己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定值; 计算单元将该设定值转换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称重装置所 应称量到的重量值; 随着液体的输出, 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

21、量值逐渐减小, 当其减小到与设 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 控制装置立刻使泵送装置停止工作, 则液体停止输出, 从而实现了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206612604 U 5 液体的定量输出。 0027 比如: 容器内部盛装的是水, 用户需要取出100ml的水, 则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 该设定值, 计算单元即自动进行计算, 假如称量装置称量到的当前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 水的总重量为W1, 则当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量值减小为W1-100时, 控制单元即控制泵送装置 停止工作, 使容器停止出水。 0028 具体地, 设定单元可以为数字键盘等实体结构, 计算单元可以为计算器等实体结 构, 控制单。

22、元可以为单片机等实体结构。 002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 且一个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 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中间位置; 或, 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重量传感器均布 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0030 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 重量传感器灵敏度高, 可靠性好, 且体积小巧, 便于装 配。 具体地, 可以仅在底座的中部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 当然也可以在底座上均布一个以上 的重量传感器, 都能够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的准确称量, 且保证了重量 传感器受力相对均匀, 因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3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瓶。 0。

23、032 当然, 不局限于电热水瓶, 也可以是饮水机、 果汁机等。 0033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 或通过本实用新 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 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00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是图1所示电热水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是图1所示电热水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8 其中,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9 1电热水瓶, 10壶体, 11外壳, 111延伸。

24、部, 112出水口, 12内胆, 121排水管, 122水泵, 123出水管, 124发热件, 125温度传感器, 20壶盖, 30底座, 31电源接口, 40重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 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1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是, 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

25、限制。 0042 下面参照图1至图3, 以电热水瓶为例, 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 液体加热容器。 0043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包括: 容器主体和称重装置。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206612604 U 6 0044 具体地, 容器主体包括壶体10、 盖设在壶体10上的壶盖20和位于壶体10下方的底 座30; 称重装置设置在底座30的底部, 用于称量容器主体及壶体10内的液体的总重量。 004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通过增设称重装置, 来称量容器本身(即容器主 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 由于容器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 故而。

26、用户可以根据该总重量 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 进而轻松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简单方便, 从而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壶盖20后的 口部上方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 进一步地, 用户据此可以合理控制容器内部的 液体量, 以避免液体量过多导致沸腾时溅出或液体量过少导致喝水时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 况发生。 0046 需要说明的是, 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包含了电源线插接在底座30或容器本身 其他部位上时的重量, 以电源线插接在底座30上为例, 则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的计算方 法如下: 0047 记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为W, 壶盖20的。

27、重量为W1, 壶体10的重量为W2, 底座30的 重量(包含电源线插接在底座30上时的重量)为W3, 壶体10内的液体的重量为Wx, 则WW1+W2 +W3+Wx, 故液体的重量WxW-(W1+W2+W3)。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进一步地, 容器主体还包括: 转换电路(图中未示 出), 与称重装置电连接, 用于把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换算为用于表征壶体10内的液体 多少的液体量。 0049 优选地, 容器主体还包括: 提示器(图中未示出), 与转换电路相连, 用于提示壶体 10内的液体量。 0050 可选地, 提示器包括显示器和/或声提示器。 0051 上述实施例中, 容器。

28、主体还包括转换电路和提示器, 转换电路能够把容器本身及 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转换为用于表征容器内部液体多少的液体量, 如液体的重量、 液体 的体积或液体的水位高度等指标, 当然不局限于这几种指标, 由于这些指标直接表明了容 器内部的液体的量, 因而便于用户更加直观明了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0052 而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只需设置一个常见的换算元件即可轻松实现, 换算元件可 以通过内置的算法轻松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与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之间的转换, 如: 0053 液体的重量WxW-(W1+W2+W3), 如前; 进一步地, 液体的体积VxWx/ x, x为液体的 密度; 。

29、进一步地, 液体的水位高度HxVx/S, S为壶体10容纳腔的底面积, 当然只有容纳腔的 横截面积保持不变时适用该公式, 但是对于同一个产品, 其容纳腔内的液体体积与其水位 高度必然是一一对应的, 因而也是能够换算得到的。 0054 提示器能够把这些指标的具体值提示给用户, 如通过显示器以数字的方式显示出 来, 或者通过声提示器以声音的形式提示出来, 或者兼用数字显示和声音提示两种方式等, 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简单直接地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005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容器主体还包括: 报警装置(图中未示出), 与转换 电路或称重装置电连接, 且存储有。

30、与壶体10内的液体量或容器主体及壶体10内的液体的总 重量相对应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 并能够在壶体10内的液体量或容器主体及壶体10 内的液体的总重量大于最大预设值或小于最小预设值时, 发出警报。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206612604 U 7 0056 优选地, 报警装置包括声提示器和/或光提示器。 0057 上述实施例中, 容器主体还包括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能够在壶体10内液体量过多 或过少时, 发出警报, 如: 通过声提示器以警报声的形式提醒用户, 或者通过光提示器以亮 光的形式提醒用户, 或者兼用声提示器和光提示器两种方式等, 来避免用户加水(或其他液 体)过多, 。

31、或者提醒用户及时加水(或其他液体), 从而保证壶体10内的液体量维持在合理的 范围内, 既避免了装水太多导致沸腾时容易有热水溅出的情况发生, 又避免了要喝水时发 现内胆12水量不够需要重新加水煮沸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 最大预设值对 应的是容器的额定容量下的液体量或额定容量下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 005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报警装置与转换电路电连接, 则报警装置存储的 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与壶体10内的液体量相对应, 比如: 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 体的重量时, 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重量值或最小预设 重量值; 当转换电路。

32、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体积时, 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 是液体的最大预设体积值或最小预设体积值; 当转换电路转换得到的是液体的水位高度 时, 则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分别对应的是液体的最大预设高度值或最小预设高度值。 0059 这样, 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总重量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液体量的实测 值, 当该实测值大于最大预设值时, 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提醒用户壶体10内液体量过多, 需 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 当该实测值小于最小预设值时, 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 提醒用户 壶体10内液体量过少, 需要加水(或其他液体); 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 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

33、最小预设值之间时, 则警报解除。 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报警装置直接与称重装置电连接, 则报警装置 存储的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与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相对应, 即最大预设 值对应的是壶体10内的液体的最大预设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 最小预设值对应的 是壶体10内的液体的最小预设重量值和容器本身的重量之和。 0061 这样, 当称重装置实时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实测值超过最大预设值时, 报警装置发 出警报, 提醒用户壶体10内液体量过多, 需要停止加水(或其他液体); 当该实测值低于最小 预设值时, 报警装置也发出警报, 提醒用户壶体10内液体量过少, 需要加水(或。

34、其他液体); 当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容器内部的液体量保持在最大预设值和最小预设值之间时, 则 警报解除。 006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壶体10包括内胆12、 外壳11和泵送装置, 内胆12具 有容纳腔, 且内胆1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外壳11套设在内胆12的外侧, 并与内胆12之间形 成夹层, 且外壳11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111, 延伸部111远离外壳11的一端设有出水 口112, 且出水口112朝下; 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121、 水泵122和出水管123, 排水管121和水 泵122位于内胆12与底座30之间, 出水管123位于夹层内, 且排水管121的两端分别与排水口。

35、 和水泵122的输入端相连通, 出水管123的两端分别与水泵122的输出端和出水口112相连 通。 0063 壶体10包括内胆12和外壳11, 内胆12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 内胆12的底部连接 有发热件124, 以保证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被加热; 外壳11的上部向外凸出形成延伸部111, 延伸部111上开设有出水口112, 且出水口112朝下, 则把杯具放置在延伸部111下方区域的 台面上即可取用出水口112排出的液体。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206612604 U 8 0064 泵送装置包括排水管121、 水泵122和出水管123, 排水管121的两端连接内胆12底 部的排水口和。

36、水泵122的输入端, 出水管123的两端连接水泵122的输出端和外壳11上部的 出水口112, 保证了出水口112与容纳腔的连通, 进而保证了容纳腔中的液体能够泵送至出 水口112处。 0065 进一步地, 内胆12的底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25, 来检测内胆12中的液体的温度; 底座30将内胆12下方的发热件124、 水泵122、 排水管121、 温度传感器125等部件包裹起来, 以避免其暴露在外, 且底座30上还设有电源接口31。 0066 进一步地, 容器主体还包括: 定量装置。 0067 其中, 定量装置与泵送装置和称重装置相连, 用于根据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 的变化控制泵送装置定量输。

37、出液体。 0068 具体地, 定量装置包括: 设定单元, 用于输入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定值; 计算单元, 与设定单元电连接, 用于把设定值换算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称重装置所应称量到的重量 值; 控制单元, 与计算单元、 称重装置和泵送装置相连, 并能够在称量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 达到与设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 控制泵送装置停止工作, 以实现, 以实现液体的定量输 出。 0069 泵送装置的设置, 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1)可以自动出水(或其他液 体), 则用户只需把杯具放在出水口112的下方, 通过取水按键或其他方式启动泵送装置, 泵 送装置即可把水(或其他液体)自动输送至出水口112处,。

38、 进而流入杯具中, 非常方便; 由于 称重装置称量到的总重量的变化即为容器内液体的重量的变化, 故而定量装置可以根据该 变化来获知容器输出液体的多少, 进而控制泵送装置及时停止, 以实现定量输出液体, 使得 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1)具有了定量出水(或其他液体)的功能,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 品的档次。 0070 具体地, 定量装置包括设定单元、 计算单元和控制单元, 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自 己所需取用的液体的设定值; 计算单元将该设定值转换为液体定量输出完毕时称重装置所 应称量到的重量值; 随着液体的输出, 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量值逐渐减小, 当其减小到与设 定值相对应的重量值时, 控制装置立。

39、刻使泵送装置停止工作, 则液体停止输出, 从而实现了 液体的定量输出。 0071 比如: 容器内部盛装的是水, 用户需要取出100ml的水, 则用户通过设定单元输入 该设定值, 计算单元即自动进行计算, 假如称量装置称量到的当前的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 水的总重量为W1, 则当称量装置称量到的重量值减小为W1-100时, 控制单元即控制泵送装置 停止工作, 使容器停止出水。 0072 具体地, 设定单元可以为数字键盘等实体结构, 计算单元可以为计算器等实体结 构, 控制单元可以为单片机等实体结构。 0073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 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40, 如图3所示。 0074 可选地, 重量。

40、传感器40的数量为一个, 且一个重量传感器40位于底座30的底部的 中间位置。 0075 可选地, 重量传感器40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重量传感器40均布在底座30的底部, 如 图3所示, 重量传感器40的数量为三个, 三个重量传感器40呈等腰三角形均布在底座30的底 部。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206612604 U 9 0076 称重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40, 重量传感器40灵敏度高, 可靠性好, 且体积小巧, 便 于装配。 具体地, 可以仅在底座30的中部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40, 当然也可以在底座30上均 布一个以上的重量传感器40, 都能够实现容器本身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的准。

41、确称量, 且保证了重量传感器40受力相对均匀, 因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77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 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瓶1。 0078 当然, 不局限于电热水瓶1, 也可以是饮水机、 果汁机等。 0079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通过增设称重装置, 来称量容器本身 (即容器主体)及其内部的液体的总重量, 由于容器本身的重量是固定的, 故而用户可以根 据该总重量轻松得出容器内部的液体的重量, 进而轻松获知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多少, 简单 方便, 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通过设置在壶身侧壁上的水尺来观察水量或在打开 壶盖后的口部上方来查看水量的方法所造成的不便; 进一步。

42、地, 用户据此可以合理控制容 器内部的液体量, 以避免液体量过多导致沸腾时溅出或液体量过少导致喝水时需要长时间 等待的情况发生。 0080 在本实用新型中,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 例 如,“连接”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相连”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 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1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43、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 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8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等的描述 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 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或实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206612604 U 10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11 CN 206612604 U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2 CN 206612604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