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39772.8 (22)申请日 2016.02.25 (73)专利权人 日照盛华茶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 金港工业园日照盛华茶业机械股份有 限公司 (72)发明人 高华峰 徐延军 安玉同 秦绪君 尹博 杨涛 (51)Int.Cl. A23F 3/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 干机, 属于茶。
2、叶炒干机领域, 包括内筒、 外壳加热 装置和支撑架, 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筒内的导叶 板, 和用于带动内筒转动的动力装置, 其中在所 述内筒前端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内筒的密封装置, 在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抽气口, 在所述抽气口处 设有密封轴承, 所述抽气口通过导气管连接有负 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首先是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通过在负压状态下炒茶, 这不仅降低了茶多酚类 物质的氧化率, 而且还极大的缩短了炒茶的时 间, 在节约热能的同时, 还降低了对茶叶中叶绿 素的破坏率, 使得茶叶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431896 U 2016.08.10 CN 2054。
3、31896 U 1.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包括内筒、 外壳加热装置和支撑架, 以及设置在所述内 筒内的导叶板, 和用于带动内筒转动的动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筒前端设有用于密 封所述内筒的密封装置, 在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抽气口, 在所述抽气口处设有密封轴承, 所 述抽气口通过导气管连接有负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为密 封板, 在所述密封板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条, 在所述密封板上设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板中心 处设有连接轴承, 在所述外壳外设有支撑块, 在所述。
4、支撑块上滑动设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 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气口位于所 述内筒尾部, 所述导气管的前端穿过所述密封轴承位于所述内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尾部呈封 闭状态, 所述抽气口位于所述密封板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外设有 支撑块, 在所述支撑块上滑动设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气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负压。
5、装置为真空泵, 在所述抽气口处设有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叶板的截面 呈倒 “V” 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电机和传动轮, 在所述内筒末端设有皮带轮, 在所述电机上设有转轮, 所述转轮、 传动轮和 皮带轮之间均通过皮带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31896 U 2 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 尤其是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进行炒干这道工序, 。
6、然而在现有的茶叶炒干机中, 内 筒的两端都是敞口式的, 因此在炒干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因为茶叶在炒干过程中, 茶叶处在一个高温的环境内, 所以茶叶内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就比较高, 从而促进了茶叶 内的茶多酚类物质被氧化, 最终导致茶叶的品质降低; 2、 现有的茶叶炒干机由于都是敞口 式的, 所以筒内外的气压也是相同的, 这样茶叶在炒干时为了保障水份的蒸发, 因此内筒内 的温度都比较高, 从而增大了对茶叶中叶绿素的破坏率, 使得茶叶的品质无法得到提升; 3、 炒茶过程中, 为了能够快速的将茶叶中蒸发出的水蒸气从内筒内排出, 因此在内筒的一端 都设有排风扇, 排风扇在将水蒸气排出的同时,。
7、 也将筒内的热量一起排出, 因此造成了大量 热量流失, 加大了热量的消耗, 同时还延长了炒茶的时间, 进一步增加了茶叶中叶绿素的破 坏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 炒干机。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包括内筒、 外壳加热装置和支撑架, 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筒内的导叶板, 和用于带动内筒转动 的动力装置, 其中在所述内筒前端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内筒的密封装置, 在所述内筒的一端 设有抽气口, 在所述抽气口处设有密封轴承, 所述抽气口通过导气管连接有负压装置, 密封 装置用于密封。
8、内筒, 这样通过负压装置的工作即可将内筒内的气体抽走, 使得内筒内持续 处在负压状态, 因为导气管的前端是通过密封轴连接的, 因此导气管前端因采用硬质材料 制成。 0005 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板, 在所述密封板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条, 在所述密封板上设 有把手, 工作时工人可以直接通过把手来移动密封板。 0006 为了减轻工人在移动密封板时的工作难度, 因此在所述密封板中心处设有连接轴 承, 在所述外壳外设有支撑块, 在所述支撑块上滑动设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 述连接轴承连接, 这样在移动密封板时只需通过拉动连接杆即可将密封板从内筒前端移 出。 0007 所述抽气口位于所述内筒尾部, 。
9、所述导气管的前端穿过所述密封轴承位于所述内 筒内。 0008 所述内筒尾部呈封闭状态, 所述抽气口位于所述密封板中心处。 0009 在所述外壳外设有支撑块, 在所述支撑块上滑动设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 端与所述导气管连接, 此时密封轴替代了连接轴的功能。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31896 U 3 0010 所述负压装置为真空泵, 在所述抽气口处设有过滤网, 设置的过滤网可以起到阻 挡碎渣的作用, 有效的防止在炒茶过程中茶叶中的碎渣堵塞导气管的情况。 0011 所述导叶板的截面呈倒写的 “V” 型, 这样的导叶板使得茶叶卷曲的外形更美观。 0012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
10、和传动轮, 在所述内筒末端设有皮带轮, 在所述电机上设 有转轮, 所述转轮、 传动轮和皮带轮之间均通过皮带连接, 采用皮带传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通过摩擦轮传动噪音大, 传动效率低的问题。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 茶叶在炒干的过程中, 真空泵将筒内的空气抽走, 使得筒内 氧气的含量大大降低, 阻断了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被氧化的途径, 使得了茶叶中茶多酚内 物质得的很好的保留, 进而提升茶的品质; 2、 因为筒内的气压远低于筒外的气压, 并且低压 环境中更有利于水份的蒸发, 所以在炒茶时可以降低筒内的温度, 从而降低了茶叶中叶绿 素的破坏率, 进而使得茶叶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3、 因。
11、为整个的炒茶过程中, 内筒都处在 一个低压的环境中, 从而加速了茶叶中水份的蒸发, 极大的缩短了炒茶所用的时间, 这不仅 减小了热量的消耗, 而且还进一步保留了茶叶中的叶绿素, 极大的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气口位于内筒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抽气口位于内筒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0020 如图所示, 一种封闭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包括内筒5、 外壳2。
12、加热装置6和支撑架1, 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筒内的导叶板51, 和用于带动内筒5转动的动力装置, 其中在所述内筒5 前端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内筒5的密封装置, 在所述内筒5的一端设有抽气口30, 在所述抽气 口30处设有密封轴承32, 所述抽气口30通过导气管31连接有负压装置, 密封装置用于密封 内筒5, 这样通过负压装置的工作即可将内筒5内的气体抽走, 使得内筒5内持续处在负压状 态, 因为导气管31的前端是通过密封轴32连接的, 因此导气管31前端因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0021 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板42, 在所述密封板42的边缘处设有密封条44, 在所述密封 板42上设有把手, 工作时工人可以直。
13、接通过把手来移动密封板42。 0022 为了减轻工人在移动密封板42时的工作难度, 因此在所述密封板42中心处设有连 接轴承43, 在所述外壳2外设有支撑块4, 在所述支撑块4上滑动设有连接杆41, 所述连接杆 4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承43连接, 这样在移动密封板42时只需通过拉动连接杆41即可将 密封板42从内筒5前端移出。 0023 如果将抽气口30设置在内筒5尾部, 所述导气管31的前端穿过所述密封轴承32位 于所述内筒5内。 0024 如果将抽气口30设置在内筒5前端, 那么所述内筒5尾部呈封闭状态, 所述抽气口 30位于所述密封板42中心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
14、5431896 U 4 0025 在所述外壳2外设有支撑块4, 在所述支撑块4上滑动设有连接杆41, 所述连接杆41 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气管31连接, 此时密封轴32替代了连接轴43的功能。 0026 所述负压装置为真空泵3, 在所述抽气口30处设有过滤网33, 设置的过滤网33可以 起到阻挡碎渣的作用, 有效的防止在炒茶过程中茶叶中的碎渣堵塞导气管31的情况。 0027 所述导叶板51的截面呈倒写的 “V” 型, 这样的导叶板51使得茶叶卷曲的外形更美 观。 0028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7和传动轮70, 在所述内筒5末端设有皮带轮50, 在所述电 机7上设有转轮, 所述转轮、 传动轮70和皮。
15、带轮50之间均通过皮带71连接, 采用皮带传动克 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摩擦轮传动噪音大, 传动效率低的问题。 0029 其工作原理是: 在炒茶时, 首先推动密封盖42, 使得密封盖42与出料筒6的内壁贴 合, 然后启动电机7, 电机7产生的动力通过转轮和传动轮70将动力传动到皮带轮50上, 以此 来带动内筒5旋转, 内筒5在转动过程中, 真空泵3通过导气管31对内筒5进行抽气, 使得内筒 5内的气压远低于外界气压, 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板42就会更加紧密的扣在出料筒6内, 增加 了密封板42对出料筒6的密封效果, 同时因为内筒5内壁末端的直径小于前端的直径, 这样 内筒5的内壁从后向前就形成一个向下倾斜的斜坡, 以此来增加了茶叶向后移动的阻力, 从 而确保茶叶能够均匀的分散在内筒5内, 茶叶在炒好后, 将真空泵3关闭, 此后内筒5内的气 压恢复到正常, 拉动连接杆41将密封板42从出料筒6内带出即可, 最后控制电机7反转, 将内 筒5内的茶叶倒出即可。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3189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431896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431896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431896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