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门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的门构造.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17899A43申请公布日20130206CN102917899ACN102917899A21申请号201180027029322申请日20110606201013085320100608JPB60J5/00200601E05B17/00200601E05B65/2020060171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神奈川县72发明人守屋亮平八木敬德森雅胤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张劲松54发明名称车辆的门构造57摘要在设于前门(1)的内部的刚性梁(7)上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壁部(29)和从该车宽方向壁部(29)的车宽方向内侧端(31)。
2、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壁部(33),并且,在所述前后方向壁部(33)的与锁杆(25)相对的部位设有卡止部件(23)。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1130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1/06292520110606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155438JA20111215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9页1/1页21一种车辆的门构造,具备可转动地设于门外板的外侧把手;设于门侧且可伴随所述外侧把手的转动而移动的可动部件;与该可动部件的移动连动而使门相对于。
3、车身卡合或解除卡合的闩销装置;配置于所述门外板及门内板之间的加强部件,在所述加强部件上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壁部和从该车宽方向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弯曲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壁部,并且,在所述前后方向壁部的与所述可动部件相对的部位设有卡止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门构造,其中,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前后方向壁部分体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门构造,其中,通过在所述车宽方向壁部延伸设置延伸至车宽方向内侧端的梁部,由此,该车宽方向内侧端形成为脆弱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门构造,其中,所述车宽方向壁部的上下宽度尺寸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内侧逐渐减小。权利要求书CN。
4、102917899A1/4页3车辆的门构造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门构造。背景技术0002目前,例如日本国特开平10266642号公报所示,已知有在构成门的门外板上可转动地设有外侧把手的车辆。0003在所述门的端部设有闩销装置,该闩销装置在关闭了门的状态下与设于车身侧的门锁撞针卡合。0004另外,所述外侧把手经由钢丝等与闩销装置连接。因此,在使所述外侧把手转动时,张力作用于钢丝,解除所述闩销装置和门锁撞针的卡合,可以打开门。0005但是,在这种现有的门构造中,在朝向车内侧对上述外侧把手输入了规定负荷的情况下,为了不使门打开,需要设置另外的装置。因此,门的内部构造变得复杂,成为成本上升的。
5、主要原因。发明内容0006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门构造,其构造简单,即使在朝向车内侧对外侧把手输入了规定负荷的情况下,也不使门打开。0007本发明的车辆的门构造,外侧把手可转动地支承于门外板,在门侧设置可伴随所述外侧把手的转动而移动的可动部件,使门相对于车身卡合或解除卡合的闩销装置与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连动,并且,在所述门外板及门内板之间配设有加强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部件上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壁部和从该车宽方向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端弯曲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壁部,并且,在所述前后方向壁部的与所述可动部件相对的部位设有卡止部件。0008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门构造,在从侧方对。
6、门输入了负荷的情况下,加强部件的车宽方向壁部以倒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弯曲变形。因此,车宽方向壁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变形被抑制,并且设于前后方向壁部的卡止部件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移动,与可动部件卡止,阻止该可动部件的移动。因此,即使所述负荷传递到外侧把手,由于通过闩销装置保持门和车身的卡合,所以门也不会打开。这样,本发明的门构造简单,即使朝向门内侧对外侧把手输入了规定负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门打开。附图说明0009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门构造的前门的侧面图,其中,省略门外板;0010图2是放大了图1的主要部分的侧面图;0011图3是图2的线的剖面图;0012图4是从车辆后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刚。
7、性梁的侧面图;0013图5是从斜前方观察图2的立体图,表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输入负荷而刚性梁发说明书CN102917899A2/4页4生了变形的状态;0014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前门的剖面图;0015图7(A)相当于图5的YY线的剖面图,(B)相当于图5的ZZ线的剖面图,表示变形前的通常状态;0016图8(A)相当于图5的YY线的剖面图,(B)相当于图5的ZZ线的剖面图,表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输入负荷而门外板及刚性梁发生了变形的中途阶段;0017图9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输入负荷而门外板及刚性梁发生了变形的前门的剖面图,表示变形的最终阶段;0018图10是比较例的前门的剖面图,(A)相当于图5的YY线的。
8、剖面图,(B)相当于图5的ZZ线的剖面图,表示变形前的通常状态;0019图11是比较例的前门的剖面图,(A)相当于图5的YY线的剖面图,(B)相当于图5的ZZ线的剖面图,表示变形后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0021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可开闭地配设有左右一对前门(门)1。在门内板3上,为提高前门1的钢性,沿车辆前后方向配设有三个部件。具体而言,在上侧的门腰部配设有加强板5,且在上下方向中央配设有刚性梁7(加强部件),且在下侧配设有防撞梁9。0022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加强板5的下侧的车辆后方侧端部,在未图示的门外板57上经由门把安装部件13。
9、可转动地安装有外侧把手11。而且,如图2所示,在刚性梁7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有上下一对上侧梁部15和下侧梁部17。在该刚性梁7的后端部接合有如后所述的与刚性梁7分体构成的卡止部件23。此外,从外侧把手11延伸出的钢丝19与门锁装置21连接。0023如图3所示,在门内板3的后端侧的角部配设有平面看倒字状的门锁装置21,在该门锁装置21上可转动地轴支承有锁杆(可动部件)25。另外,在刚性梁7的后端部具备在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端的弯曲部27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沿车宽方向延伸至车宽方向内侧端的车宽方向壁部29和在该车宽方向壁部29的车宽方向内侧端31弯曲并朝向后方延伸的前后方向壁部33。该前后方向壁部33。
10、的后端35经由螺栓B与门内板3的后端结合。0024如图4所示,刚性梁7的车宽方向壁部29的上下宽度尺寸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而逐渐减小,且设定为在车宽方向内侧端31为最小。即,在将车宽方向壁部29的在弯曲部27的上下宽度设为W0、将车宽方向内侧端31的上下宽度设为W1时,形成为W0W1。另外,在车宽方向壁部29,在上部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有上侧梁部(梁部)15,在下部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有下侧梁部(梁部)17。但是,这些上侧梁部15及下侧梁17连续至车宽方向内侧端31,并没有形成在前后方向壁部33。0025这样,在车宽方向壁部29,将上下宽度尺寸设定为在车宽方向内侧端31为最小,另外,通过将。
11、上侧梁部15及下侧梁17延伸设置至车宽方向内侧端31,使上述车宽方向内侧端31构成为脆弱部。即,车宽方向壁部29通过上侧梁部15及下侧梁17而刚性提高,前后方向壁部33因结合卡止部件23而刚性提高,因此,车宽方向内侧端31成为容易弯曲的脆弱部。说明书CN102917899A3/4页50026如图5所示,钢丝19的端部经由设于门锁装置21的钩51而支承,其前端被固定于锁杆25的钢丝支承部53。该锁杆25上下方向可转动地支承于门锁装置21。另一方面,在门锁装置21上设有未图示的闩销装置,在与该闩销装置相对的车身侧设有未图示的门锁撞针。在前门1关闭的闭合状态下,上述闩销装置和门锁撞针卡合。因此,当拉。
12、外侧把手11而对钢丝19作用张力时,锁杆25向上方转动,解除未图示的闩销装置和门锁撞针的卡合,前门1打开。另外,如图5所示,在刚性梁7的前后方向壁部33,在锁杆(可动部件)25的与钢丝支承部53相对的位置经由螺栓B安装有与刚性梁7分体的卡止部件23。即,上述卡止部件23被折曲加工成截面帽状,在上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延伸出爪部55。该爪部55的高度位置被配置于在前门1关闭的状态下的锁杆25的钢丝支承部53的稍微上侧。因此,详细内容如后述,在刚性梁7变形而卡止部件23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时,卡止部件23的爪部55从上侧压入锁杆25的钢丝支承部53,可以阻止锁杆25的转动。0027接着,对向本实施方式。
13、的前门1(参照图6)输入了侧方负荷的情况的变形情况进行说明。0028如图6、7所示,在前门1关闭且向前门1输入负荷之前的通常状态下,锁杆25在上下方向可转动地支承于门锁装置21。在该锁杆25的车宽方向外侧,以与锁杆25接近的状态相对配置有刚性梁7的前后方向壁部33。此外,如图7(B)所示,在钢丝19的前端安装有球状的止动部件54。另一方面,在钢丝支承部53的前端,在卡止片56上嵌合有筒状的支承件58。该支承件58朝向下方开放,将止动部件54卡止于上述支承件58。0029在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内侧向门外板57及外侧把手11输入负荷时,如图8(A)所示,门外板57按照前部以与门内板3接合的后端部59。
14、为中心向车宽方向内侧旋转的方式发生变形。另外,刚性梁7也被门外板57按压,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移动。但是,刚性梁7的后端35如上述与门内板3结合,因此,车宽方向壁部29以车宽方向内侧端31及弯曲部27为起点,如图8(A)所示弯曲变形为截面大致Z字状。另外,在前后方向壁部33安装有卡止部件23。因此,如图8(B)所示,通过前后方向壁部33的变形移动,卡止部件23接近锁杆25,爪部55的前端从上侧与卡止片56卡止。由此,阻止锁杆25向上方的移动,即使向外侧把手11输入来自侧方的规定负荷,锁杆25也不会转动。因此,闩销装置和门锁撞针的卡合不会被解除,而阻止了前门1的打开。0030而且,如图9所示,即。
15、使在变形进一步进展的状态下,也能够保持上述的图8(B)的状态不变,因此,闩销装置和门锁撞针的卡合不会被解除,阻止前门1的打开。0031接着,使用图10、11说明比较例。在比较例中,未设置本发明的卡止部件23。此外,在图10、11中,对于与本实施方式相同构造的部位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0032如图10(A)(B)所示,在向门外板57及外侧把手11输入负荷之前的通常状态下,锁杆25被配置于下端位置。0033而且,如图11(A)所示,当向门外板57及外侧把手11输入负荷时,如图11(B)所示,锁杆25向上方移动。由此,闩销装置和门锁撞针的卡合被解除,前门1被打开。0034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
16、用效果。0035(1)在作为加强部件的刚性梁7上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壁部29和从该车宽方向壁部29的车宽方向内侧端3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方向壁部33,并且在上述前后方向壁部33的与锁杆(可动部件)25相对的部位设有卡止部件23。说明书CN102917899A4/4页60036因此,在从侧方对前门1输入了负荷的情况下,刚性梁7的车宽方向壁部29以倒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弯曲变形。因此,车宽方向壁部29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变形被抑制,并且设于前后方向壁部33的卡止部件23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移动,阻止锁杆25的移动。因此,即使上述负荷传递到外侧把手11,由于通过闩销装置保持前门1和车身的卡。
17、合,所以前门1也不会打开。这样,本发明的门构造简单,即使朝向车内侧对外侧把手11输入规定负荷的情况,前门1也不会打开。0037(2)上述卡止部件23与上述前后方向壁部33分体构成。因此,由于利用卡止部件23加强前后方向壁部33,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车宽方向壁部29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变形。0038(3)在上述车宽方向壁部29延伸设置延伸至车宽方向内侧端31的上侧梁部15及下侧梁部17,使车宽方向内侧端31形成为脆弱部。因此,在从侧方对前门1输入了负荷的情况下,车宽方向壁部29的弯变形变得更容易。0039(4)上述车宽方向壁部29的上下宽度尺寸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而逐渐减小,在车宽方向内侧端31形成为。
18、最小。因此,在从侧方对前门1输入了负荷的情况下,车宽方向壁部29的弯曲变形变得更容易。0040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041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门构造,通过简单的门构造,即使在朝向车内侧对外侧把手输入了规定负荷的情况下,门也不会打开。说明书CN102917899A1/9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2/9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3/9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4/9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105/9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116/9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127/9页13图9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138/9页14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149/9页15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917899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