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割草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80042359.2 (22)申请日 2016.07.15 (30)优先权数据 2015-145575 2015.07.23 JP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8.01.18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6/070957 2016.07.15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7/014174 JA 2017.01.26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牧田 地址 日本爱知县 (72)发明人 高桥智阳 神谷贵洋 木内哲也 (74)。
2、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 张会华 (51)Int.Cl. A01D 34/63(2006.01) A01D 34/68(2006.01) A01D 34/71(2006.01) (54)发明名称 割草机 (57)摘要 在主体壳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割下的草排 出的侧排出口的割草机被构造成用于关闭侧排 出口的排出口门仅通过弹簧力保持在关闭位置, 使得排出口门有时会由于割草刀片旋转产生的 风压或振动而抖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排出口 门的抖动。 排出口门(16)设置有用于将排出口门 (16)锁定在关闭位置的锁定装置(20)以消除抖 动。 锁定。
3、装置(20)通过使用者进行的解锁操作而 解锁, 使得能够防止意外的打开操作。 将弹力设 置得弱以能够容易地打开排出口门(16)。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6页 CN 107846840 A 2018.03.27 CN 107846840 A 1.一种割草机, 其包括进行旋转的割草刀片和覆盖所述割草刀片的周围的壳体, 其中: 所述割草机被构造成在所述壳体处布置有用于将通过所述割草刀片割下的草排出的 排出口、 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口的排出口门、 以及用于将所述排出口门的关闭状态锁 定的锁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割草机被构造成所述排出口门在关 闭方向上。
4、受到施力, 并且当通过该施力将所述排出口门关闭时, 所述锁定装置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口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后部 和侧部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锁定装置被操作从 而解锁时, 所述割草刀片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割草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割草机被构造成在所 述壳体的后部和侧部均布置有所述排出口, 并且所述排出口均设置有所述排出口门和所述 锁定装置, 当一个锁定装置解锁并且排出口门打开时, 另一个排出口关闭并且该另一个排 出口的关闭状态被锁定装置自动锁定。 权 利 要 求 书 。
5、1/1 页 2 CN 107846840 A 2 割草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草的割草操作等的割草机(lawn mower)。 背景技术 0002 割草机可以设置有通过发动机或者电动马达旋转并且布置于具有轮的壳体的割 草刀片, 在壳体的后部处布置有把手并且用于供使用者进行割草机的移动操作时抓握。 割 下的草可以被收集在设置于壳体后部处的集草盒中, 或者可以从布置于壳体侧部处的排出 口排出。 在日本特开平9-20112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0-11743号公报中公开了涉及割草机 的现有技术。 一般地, 作为割草机, 已经提出了包括绕与草面(地面)平行的轴线旋转的圆筒 形卷刀片作。
6、为割草刀片的卷刀片型(reel blade type)割草机, 以及包括绕与草面垂直的 轴线旋转的盘形或者叶片形旋转刀片作为割草刀片的旋转刀片型(rotary blade type)割 草机, 并且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后一种旋转刀片型割草机。 0003 在旋转刀片型割草机的情况下, 与卷刀片型割草机相同, 已经提出了在壳体的后 部设置有集草盒用于收集割下的草的割草机, 并且还提出了能够直接从壳体的侧部将割下 的草排出的割草机。 在此种情况下, 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在壳体的侧部开设的排出口的 排出口门。 0004 在割下的草被收集在后部处的集草盒中的情况下, 通过排出口门关闭侧部处的排 出口。 。
7、另一方面, 在后部处的集草盒被卸下并且割下的草被从侧部处的排出口排出的情况 下, 排出口门是打开的。 通常, 通过诸如扭力弹簧等的施力部件在关闭方向上对排出口门施 力。 因此, 排出口门被构造成用手抵抗施力部件打开, 并且当手放开时被施力部件关闭。 在 割下的草从侧部处的排出口排出的情况下, 打开的排出口安装有排出管。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6 现有技术中的排出口门存在以下问题。 为了避免由割草刀片的旋转产生的风压引 起的抖动, 排出口门受到提供相对强的弹性力的扭力弹簧等在关闭方向上的施力。 因此, 为 了打开排出口门需要相对大的力, 并且在这点上存在排出口门的操作性低的。
8、问题。 本发明 的目的是通过使排出口门容易打开和关闭来改善排出口门的操作性。 0007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8 以上问题能够通过以下各发明得到解决。 第一发明是包括进行旋转的割草刀片和 覆盖割草刀片的周围的壳体的割草机。 在第一发明中, 割草机被构造成在壳体处布置有用 于将通过割草刀片割下的草排出的排出口、 用于打开和关闭排出口的排出口门、 以及用于 将排出口门的关闭状态锁定的锁定装置。 0009 根据第一发明, 排出口门被锁定装置锁定在关闭位置。 因此, 即使在使关闭方向上 的施力变弱的情况下, 排出口门也不会发生由割草刀片的旋转产生的风压引起的抖动。 由 于能够在不引起由割草刀片的旋。
9、转产生的抖动的情况下使关闭方向上的施力变弱, 所以能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7846840 A 3 够通过比现有技术所需的力小的力容易地打开排出口门, 因此, 在这点上能够改善排出口 门的操作性。 0010 此外, 根据第一发明, 由于排出口门被锁定装置锁定在关闭位置, 需要解锁锁定装 置以打开排出口门, 结果, 能够避免排出口门的意外打开。 0011 第二发明是第一发明的割草机, 其中, 割草机被构造成排出口门在关闭方向上受 到施力, 并且当通过施力将排出口门关闭时, 锁定装置锁定。 0012 根据第二发明, 排出口门通过施力而关闭。 当排出口门被关闭时, 其被锁定装置自 动。
10、地锁定在关闭位置。 因此, 排出口门不会留在打开状态, 并且排出口门会一直保持处于锁 定在关闭位置的状态, 除非使用者进行解锁操作。 0013 第三发明是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割草机, 其中, 排出口布置于壳体的后部和侧 部中的至少一方。 0014 根据第三发明, 能够改善打开壳体的后部和侧部处的排出口中的至少一方的排出 口门的操作性。 0015 第四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个的割草机, 其中, 当锁定装置被操作 从而解锁时, 割草刀片停止。 0016 根据第四发明, 当排出口门打开时, 能够一直实现割草刀片的旋转停止的状态。 0017 第五发明是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中的任一个的割草机, 。
11、其中, 割草机被构造成在 壳体的后部和侧部均布置有排出口, 并且排出口均设置有排出口门和锁定装置, 当一个锁 定装置解锁并且排出口门打开时, 另一个排出口关闭并且该另一个排出口的关闭状态被锁 定装置自动锁定。 0018 根据第五发明, 能够仅打开后部的排出口和侧部的排出口中的一方, 使得能够确 实地避免后部和侧部中的排出口都打开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割草机的右侧视图。 0020 图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割草机的整体平面图。 0021 图3是主体部的右侧视图, 示出了排出口门的主视图。 0022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 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锁。
12、定装置的横 截面图。 0023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纵截面图。 0024 图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纵截面图。 0025 图7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0026 图8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0027 图9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横截面图。 0028 图10是根据另一构造的排出口门的侧视图。 在本图中, 以展开的形式示出了主体 部的右侧面和后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割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7846840 A 4 草机1设置有主体部10和手。
13、柄部2。 主体部10包括: 底板部(deck portion)11, 其支撑前后左 右的轮6; 和树脂制成的主体壳12, 其以覆盖底板部11的上方的方式安装。 0030 具有框架形状的手柄部2以如下状态配置: 其从主体部10的后方斜着向上方延伸。 在使用者位于割草机1的后部侧时, 通过抓住手柄部2并向前推手柄部2, 使用者能够进行割 草操作等。 在以下的说明中, 关于零件和构造的左右方向将以使用者为基准。 0031 本实施方式的割草机1设置有发动机4, 发动机4含有作为动力源的内燃机。 发动机 4安装于主体壳12的上面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处。 割草刀片5安装于发动机4的输出轴4a。 发动 机4的输。
14、出轴4a以大致垂直于草面G延伸的状态配置。 割草刀片5绕输出轴4a水平地旋转。 0032 被割草刀片5割下的草等贮存在设置于主体壳12的后部的集草盒3中。 集草盒3能 够被卸下。 通过将集草盒3从主体部10卸下, 能够容易地将集到的草丢弃。 在集草盒3被移除 的状态下, 形成为在主体壳12的后部开口的后部排出口13被遮蔽构件14遮蔽。 0033 主体壳12的下面侧部朝向草面G以圆筒形大幅度地开口, 并且在该圆筒形的内周 侧水平地配置割草刀片5。 割草刀片5的左右侧方被主体壳12的左右侧部覆盖。 主体壳12的 右侧部设置有侧部排出口15。 已被割草刀片5割下的草被割草刀片5的旋转力从侧方吹起。 。
15、吹起的草被吹到主体壳12的内表面。 吹进主体壳12的后部的草经由后部排出口13收集到集 草盒3内。 0034 被割草刀片5的旋转吹向右侧的草经由侧部排出口15被排出到主体壳12的外部。 当侧部排出口15被用于排出时, 则如上所述从后部排出口13将集草盒3卸下, 并通过专用的 遮蔽构件14关闭后部排出口13。 另一方面, 当使用后部排出口13时, 通过排出口门16关闭侧 部排出口15。 0035 如图3所示, 用于侧部排出口15的排出口门16以能够经由支撑轴17在上下方向上 打开和关闭的方式设置。 排出口门16被扭力弹簧18在向下枢转的方向(关闭方向)上施力。 使用者能够通过将其指尖勾到排出口门。
16、16的下部并抵抗着扭力弹簧18使排出口门16向上 方枢转来打开排出口门16。 如果勾住的指尖放开, 则排出口门16通过扭力弹簧18的施力而 向下方枢转并关闭。 通过将排出口门16向上方打开, 能够将省略了图示的排出管安装于侧 部排出口15。 被割草刀片5割下的草经由侧部排出口15和排出管被向割草机1的右侧方排 出。 0036 侧部排出口15的排出口门16设置有用于将门锁定在关闭状态下的锁定装置。 在图 4中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20的示意性构造。 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20设 置有布置于排出口门16所在侧的锁定构件21和布置于侧部排出口15所在侧的锁定接收部 22。 锁定构件21以能。
17、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受到排出口门16的下部的支撑。 锁定构件 21被压缩弹簧23向前侧(锁定侧)施力。 锁定构件21的末端部设置有引导倾斜面21a。 锁定构 件21的侧部设置有把手部21b。 把手部21b朝向排出口门16的表面侧突出。 对把手部21b应用 了防滑处理。 使用者能够通过捏住把手部21b使锁定构件2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锁定接收部 22固定于侧部排出口15所在侧(主体壳12所在侧)。 锁定接收部22的末端设置有引导倾斜面 22a。 0037 图4示出了锁定装置20的锁定状态。 在锁定状态下, 锁定构件21的末端部进入锁定 接收部22的内侧。 因此, 这导致了限制排出口门16沿打。
18、开方向(向图4中的下侧)枢转的状 态, 导致了排出口门16被锁定在关闭状态下的状态。 由于排出口门16被锁定装置20确实地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7846840 A 5 保持在关闭位置, 因此能够防止由割草刀片5的旋转产生的风压(旋转风)导致的抖动。 由于 排出口门16的锁定状态被锁定装置20锁定, 因此能够将扭力弹簧18的弹性力设定为比现有 技术弱。 通过将扭力弹簧18的弹性力设定为较弱, 使用者能够通过比现有技术所需的力小 的力容易地打开排出口门16, 因此在这点上改善了割草机1的可用性。 0038 为了从图4的锁定状态打开排出口门16, 使用者捏住把手部21b并沿解锁方向。
19、(向 后)滑动锁定构件21。 在抵抗着压缩弹簧23的施力的情况下进行该滑动操作。 随着锁定构件 21沿解锁方向滑动, 锁定构件21的末端部相对于锁定接收部22的末端部向后缩回, 因此, 能 够在不导致锁定构件21与锁定接收部22干涉的情况下打开排出口门16(图4中的向下移 动)。 在抵抗着扭力弹簧18的施力的情况下进行排出口门16的打开操作。 通过打开排出口门 16, 能够将排出管安装于侧部排出口15。 0039 当使用者解除在打开位置处的保持操作时, 通过扭力弹簧18的施力使排出口门16 关闭。 在排出口门16的关闭期间, 如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 锁定构件21的引导倾斜面21a与 锁定接收。
20、部22的引导倾斜面22a可滑动地接触, 使得锁定构件21在抵抗着压缩弹簧23的施 力的情况下朝向解锁侧移动。 由于在使锁定构件21朝向解锁侧移动的同时排出口门16由于 扭力弹簧18的施力而关闭, 所以如图4中的实线所示, 锁定构件21的末端部进入锁定接收部 22的内侧(图4中的上侧), 从而使排出口门16进入锁定在关闭位置的状态。 以此种方式, 排 出口门16在关闭时被锁定装置20自动地锁定在关闭位置。 0040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20, 使排出口门16确实地锁定在关 闭位置。 因此, 与仅通过扭力弹簧的施力保持关闭位置的现有技术的构造相比, 能够确实地 防止排出口门16。
21、的抖动。 由于通过锁定装置20防止了抖动, 所以能够将扭力弹簧18的施力 设置为比现有技术弱, 因此, 能够通过比现有技术小的力容易地打开排出口门16, 结果, 在 这点上能够改善割草机1的可用性。 0041 此外, 通过锁定装置20将排出口门16锁定在关闭位置。 通过由使用者对锁定构件 21的解锁操作引起锁定装置20的解锁操作。 因此, 与仅通过扭力弹簧将排出口门保持在关 闭位置的现有技术中的构造相比, 能够确实地防止排出口门16的意外打开动作。 0042 此外, 通过使手离开处于打开位置的排出口门16, 通过扭力弹簧18的施力使排出 口门16关闭。 在关闭移动期间, 由于引导倾斜面21a和。
22、22a之间的相互滑动接触作用使锁定 构件21进入锁定接收部22的内侧, 从而通过锁定装置20将排出口门16自动地锁定在关闭位 置。 由于当排出口门16关闭时, 通过锁定装置20将排出口门16自动地锁定在了关闭位置, 因 此使用者不必有意地进行用于锁定装置20的锁定操作, 因此, 在这点上确保了割草机1的可 用性的改善。 0043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多种方式变型。 例如, 作为用于将排出口门16锁定在关闭位置 的锁定装置, 可使用各种构造的锁定装置替代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锁定装置20。 图5示出 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30。 锁定装置30设置有布置于侧部排出口15所在侧的锁定 构件31和布置。
23、于排出口门16所在侧的锁定接收部32。 锁定构件3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的方式支撑于侧部排出口15的下部。 通过压缩弹簧33的施力使锁定构件31向上方(锁定侧) 移动。 锁定构件31设置有把手部31a。 使用者能够通过捏住把手部31a而抵抗着压缩弹簧33 向下(解锁侧)移动锁定构件31。 0044 锁定接收部32设置有锁定构件31能够进入的锁定孔。 如图5中的实线所示, 当锁定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7846840 A 6 构件31进入锁定接收部32的锁定孔时, 排出口门16被锁定在关闭位置。 当使用者捏住把手 部31a, 并抵抗着压缩弹簧33的施力将锁定构件31向下推到位。
24、于下方的解锁位置时, 使锁定 构件31从锁定接收部32的锁定孔中移除, 使得排出口门16能够向上方打开。 与第一实施方 式相同, 排出口门16抵抗着扭力弹簧18的施力执行。 0045 当手从打开状态下的排出口门16放开时, 排出口门16通过扭力弹簧18的施力回到 位于下方的关闭位置。 在排出口门16回到关闭位置期间, 锁定接收部32的引导倾斜部32a与 锁定构件31的上端部滑动接触, 使得锁定构件31抵抗着压缩弹簧33的施力而被向下方推, 之后, 当排出口门16到达关闭位置时, 锁定构件31的末端部被插入锁定接收部32的锁定孔 中, 使得排出口门16被锁定在关闭位置。 0046 以此种方式, 。
25、还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30, 通过使用者的解锁操作使排出 口门16打开, 因此, 能够确实地防止排出口门16的意外打开动作。 此外, 当排出口门16关闭 时, 能够在不需要使用者的任何操作的情况下通过锁定装置30使排出口门16自动地锁定在 关闭位置, 因此, 将不会忘记锁定操作, 使得能够避免排出口门16的意外打开动作。 此外。 与 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通过锁定装置30使排出口门16锁定在关闭状态, 因此, 能够将用于使排 出口门16保持在关闭位置的扭力弹簧18的施力设置得弱, 使得能够通过小的力容易地打开 排出口门16, 结果, 在这点上能够改善割草机1的可用性。 0047 图6示出了。
26、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40。 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40设置有 布置于排出口门16的锁定臂41。 锁定臂41以能够绕支撑轴42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撑。 锁定 臂41的前侧(图6中的左侧)设置有接合爪部41a。 锁定臂41的后侧(图6中的右侧)从排出口 门16向侧方突出。 锁定臂41的后部侧被构造为当进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可以被使用 者捏住的把手部41b。 通过围绕支撑轴42安装的扭力弹簧, 锁定臂41在接合爪部41a所在侧 向下移动的方向上受到施力。 0048 在侧部排出口15的下部处布置有锁定接收部43。 如图6中的实线所示, 在排出口门 16关闭的状态下, 得到了如下的锁定状态: 锁。
27、定臂41受到扭力弹簧的施力而在接合爪部41a 所在侧向下移动的方向上摆动。 在该锁定状态下, 接合爪部41a与锁定接收部43接合, 使得 排出口门16进入锁定在关闭位置的状态。 0049 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 为了打开排出口门16, 使用者可以捏住把手部41b并向 下压把手部41b, 以使锁定臂41在其接合爪部41a向上(解锁方向)移动的方向上摆动。 在已 经进行了解锁操作的状态下, 使用者可以朝向自己拉锁定臂41, 使得能够打开排出口门16。 0050 当手从打开状态下的排出口门16放开时, 排出口门16通过扭力弹簧18的施力沿关 闭方向枢转。 在排出口门16即将关闭之前, 锁定臂41的。
28、接合爪部41a移动越过锁定接收部43 并与锁定接收部43接合, 使得排出口门16被自动地锁定在关闭位置。 0051 以此种方式, 还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40, 将排出口门16锁定在关闭位置, 并且为了打开排出口门16, 使用者必须向下压把手部41a以进行锁定装置40的解锁操作。 因 此, 能够防止排出口门16由于因割草刀片5的旋转而产生的风压、 振动等意外打开。 此外, 通 过锁定装置40使排出口门16的关闭状态自动锁定, 因此, 能够避免诸如忘记锁定操作的麻 烦, 也在这点上, 能够避免排出口门16的意外打开或抖动。 此外, 由于通过锁定装置40锁定 了排出口门16的关闭状态, 所以能。
29、够将扭力弹簧18设置得弱, 以使排出口门16能够被较小 的力容易地打开, 从而改善割草机1的可用性。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7846840 A 7 0052 图7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50。 第四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50设置有 把手51。 把手51布置于排出口门16的下部后侧的角部附近。 把手51以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枢 转的方式被支撑轴52支撑。 接合部54经由连杆53连结到把手51。 另一方面, 在侧部排出口15 所在侧布置有锁定接收部55。 省略了图示的扭力弹簧用于保持锁定位置, 该扭力弹簧对把 手51施力以朝向位于沿着排出口门16的锁定位置枢转。 图7示出了把手51。
30、已经回到了锁定 位置的状态。 随着把手51在水平方向(与图中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枢转, 如由图中的箭头 所示, 接合部54相对于锁定接收部55在前后方向上前进和后退。 0053 当使用者抵抗着用于保持锁定位置的扭力弹簧的施力而将把手51从图示的锁定 位置朝向自己拉时, 接合部54从锁定接收部55向前退避, 使得锁定装置50解锁。 因此, 使用 者能够在保持把手51朝向自己拉的同时通过使排出口门16向上枢转而打开排出口门16。 与 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在抵抗着扭力弹簧18的施力的情况下进行排出口门16 的打开操作。 0054 随着排出口门16从打开状态关闭, 由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引。
31、导倾斜面21a和22a相 同的倾斜面作用, 接合部54在抵抗着用于保持锁定位置的扭力弹簧的施力的情况下向锁定 接收部55移动, 使得排出口门16自动地锁定在关闭位置。 0055 图8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60。 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 第五实施方式 的锁定装置60布置于排出口门16的下部后侧的角部附近。 第五实施方式的把手61以能够经 由支撑轴62在上下方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 通过省略了图示的扭力弹簧对把手61朝向锁定 位置施力。 图8示出了把手61已经回到锁定位置的状态。 使把手61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地向 下倾斜能够导致锁定装置60的解锁操作。 0056 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 接合部。
32、64经由连杆63连结到把手61, 并且在侧部排出口15 所在侧布置有锁定接收部65。 当使用者抓住把手61并向下倾斜把手61时, 接合部64从锁定 接收部65向前退避。 因此, 使用者在保持把手61朝向解锁侧倾斜的同时, 能够通过朝向自己 拉把手61而向上方打开排出口门16。 0057 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 随着排出口门16从打开状态关闭, 由于接合部64和锁定接 收部65之间的倾斜面作用, 接合部64移动越过锁定接收部65并与锁定接收部65接合, 使得 排出口门16自动地锁定在关闭位置。 0058 以此种方式,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 将排出口门16通过锁定装置50 和60锁定在关。
33、闭位置, 因此, 能够防止由于割草刀片5的旋转产生的风压、 振动等引起的排 出口门16的抖动, 并且还能够避免排出口门16意外打开。 此外, 还在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 施方式中, 当排出口门16关闭时, 通过锁定装置50和60使关闭状态自动地锁定, 因此, 不会 发生忘记锁定操作, 并且在这点上还能够防止锁定之后的意外打开。 此外, 通过将扭力弹簧 18的施力设定得弱, 能够通过小的力容易地打开排出口门16, 从而在这点上能够改善割草 机1的可用性。 0059 图9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70。 第六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70具有将 与上下枢转型的排出口门16不同的前后滑动型的排出口门75。
34、锁定在关闭位置的功能。 在第 六实施方式的情况下, 排出口门75能够通过向前滑动而使侧部排出口15打开, 并能够通过 向后滑动而使排出口门75关闭。 第六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70设置有锁定销71。 锁定销71可 轴向移动地支撑于排出口门75的后部侧。 锁定销71随着向图9中的轴向上侧移动而被锁定,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7846840 A 8 锁定销71随着向轴向下侧移动而被解锁。 锁定销71被压缩弹簧72朝向锁定侧(图中的上侧) 施力。 在锁定销71的头部设置把手部71a, 用于在使用者进行解锁操作时被使用者捏住。 0060 侧部排出口15的后部侧布置有锁定孔73。 如图中所示。
35、当排出口门75关闭时, 如果 锁定销71的末端插入锁定孔73中, 则排出口门75进入处于关闭位置的锁定状态。 如果使用 者为了将锁定销71的末端部拉出锁定孔73而捏住把手部71a并在抵抗着压缩弹簧72的施力 的情况下朝向解锁侧(图9中的下方)拉锁定销71, 则能够使排出口门75在打开方向上滑动。 当使用者通过将排出口门75从打开位置向后滑动而关闭排出口门75时, 锁定销71的末端部 由于压缩弹簧72的施力而插入锁定孔73中, 使得关闭位置能够被自动地锁定。 0061 以此种方式,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70, 能够将前后滑动型的排出口门75 锁定在关闭状态, 而不限于如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
36、施方式中的上下枢转型的排出口门 16。 另外, 利用第六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70, 能够防止排出口门75抖动并能够避免意外打 开。 不同于以上例示的前后滑动型的排出口门75, 第六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70还能够应用 于上下滑动型的排出口门或者表面方向枢转型(随着排出口门在表面方向上枢转而打开和 关闭排出口门的构造)的排出口门。 0062 图10示出了作为从前后滑动型的排出口门75发展而成的构造的排出口门80。 排出 口门80具有使布置于主体壳12的后部的后部排出口13和布置于主体壳12的右侧部的侧部 排出口15两者打开和关闭的功能。 在横向上能够以大致直角弯曲的百叶窗式门构件被用作 排出口门80。。
37、 如图10中的空心箭头所示, 排出口门80滑动以在主体壳12的后部和右侧部之 间延伸。 0063 排出口门80的前部侧将侧部排出口15关闭, 排出口门80的后部侧将后部排出口13 关闭。 当排出口门80向前侧滑动以关闭侧部排出口15时, 后部排出口13打开。 相反, 当排出 口门80向后侧滑动以打开侧部排出口15时, 后部排出口13关闭。 图10示出了当侧部排出口 15打开时, 排出口门80已经向后侧滑动以使后部排出口13关闭的状态。 以此种方式, 利用排 出口门80, 能够通过单一的滑动操作同时进行后部排出口13和侧部排出口15中的一方的关 闭操作以及另一方的打开操作。 0064 排出口门8。
38、0由上下滑轨81可滑动地支撑, 该上下滑轨81配置成在主体壳12的右侧 部和后部之间延伸。 在排出口门80的前部和后部均布置有以上例示出的锁定装置70。 与前 后锁定装置70相对应, 在相对于后部排出口13的左侧和相对于侧部排出口15的前侧均布置 有锁定孔73。 在分别抵抗着压缩弹簧72的施力将前后锁定装置70的锁定销71拉出锁定孔73 (解锁操作)的状态下, 排出口门8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当排出口门80向前侧滑动以关 闭侧部排出口15时, 前侧的锁定装置70的锁定销71插入锁定孔73中, 导致关闭状态被自动 锁定的状态。 当排出口门80向后侧滑动以关闭后部排出口13时, 后侧的锁定装置。
39、70的锁定 销71插入锁定孔73中, 导致关闭状态被自动锁定的状态。 0065 利用以上例示的排出口门80, 能够通过单一的滑动操作一次进行后部排出口13和 侧部排出口15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因此, 能够快速且容易地进行后部侧的集草盒3和右侧部 所在侧的排出管的拆装操作, 从而能够在这一点上进一步改善割草机1的可用性。 0066 可以对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变型。 例如, 虽然例示了在右侧具有侧部排 出口15的类型的割草机1, 但可以将例示的锁定装置应用于在左侧或者左右两侧具有排出 口的割草机。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7846840 A 9 0067 此外, 虽然省略了说明。
40、, 但可以使用电动的锁定装置作为用于将排出口门锁定在 关闭位置的锁定装置。 对于电动的锁定装置, 可以使用例如通过按下解锁按钮操作解锁的 类型或者通过读取卡片钥匙解锁的类型的电子锁定装置。 0068 此外, 虽然已经例示了割草机1以发动机4作为驱动源, 但例示的锁定装置还能够 被应用于以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并且能够使用可充电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动式的割草机。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7846840 A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11 CN 107846840 A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2 CN 107846840 A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3 CN 107846840 A 13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4 CN 107846840 A 14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5 CN 107846840 A 15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6 CN 107846840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