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船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插秧机船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18255.1 (22)申请日 2017.03.29 (73)专利权人 曹佃文 地址 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 五龙山前村139号 (72)发明人 曹佃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代理人 尹金华 (51)Int.Cl. A01C 1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插秧机船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秧机船板, 包括船 板本体, 船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能翻 转的翼板, 船板本体上设有。
2、用于驱动翼板翻转的 翻转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工作过程中向 两侧壅泥的问题, 避免将刚插好的秧苗冲倒、 埋 没, 可提高水稻插秧机的插秧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720685 U 2018.08.14 CN 207720685 U 1.一种插秧机船板, 包括船板本体 (1) , 其特征是所述船板本体 (1) 的左右两侧分别连 接有一能上下翻转的翼板 (3) , 船板本体 (1) 上设有用于驱动翼板 (3) 翻转的翻转驱动装置; 所述船板本体 (1) 的底部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中间起垄器 (2) , 两翼板 (3) 的底部 分别安装有一个长条状的侧翼起。
3、垄器 (4) ; 所述船板本体 (1) 上位于最外侧的中间起垄器 (2) 设置在船板本体 (1) 的侧部边缘处, 所述侧翼起垄器 (4) 设置在翼板 (3) 的外侧边缘处; 所述中间起垄器 (2) 、 侧翼起垄器 (4) 的前端均为尖头结构, 侧翼起垄器 (4) 的外侧面与翼板 (3) 的外侧边缘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船板, 其特征是所述翼板 (3) 的前侧边缘从靠近船板本 体 (1) 的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向后斜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船板, 其特征是所述船板本体 (1) 设有向上翘起的前端 弯折部 (8) , 翼板 (3) 位于前端弯折部 (8) 的后方。 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船板, 其特征是所述翼板 (3) 的前端部从后往前厚度逐 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插秧机船板, 其特征是所述翻转驱动装 置包括驱动油缸 (7) ,驱动油缸的一端铰接在船板本体 (1) 上,驱动油缸 (7) 的另一端铰接在 翼板 (3) 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20685 U 2 一种插秧机船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船板。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插秧机是一种用于水稻插秧作业的农业机械。 水稻插秧机的尾端通常会设置 插秧机船板, 用于承载秧箱及插秧装置的重量。 0003 现有的水稻插秧。
5、机船板存在如下缺点: 插秧作业时, 插秧机船板容易将淤泥壅向 两侧, 淤泥壅向两侧后就会将刚插好的秧苗冲倒或是将刚插好的秧苗埋没。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插秧机船板, 用以解决现有船板容易 将淤泥壅向两侧, 冲倒或埋没秧苗的问题。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船板本体, 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船板本体的左右 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能翻转的翼板, 船板本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翼板翻转的翻转驱动装置。 0006 所述船板本体的底部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中间起垄器, 两翼板的底部分 别安装有一个长条状的侧翼起垄器。 0007 所述船板本体上位于最外侧的中间起垄器设。
6、置在船板本体的边缘处, 所述侧翼起 垄器设置在翼板的外侧边缘处。 0008 所述中间起垄器、 侧翼起垄器的前端均为尖头结构, 侧翼起垄器的外侧面与翼板 的外侧边缘平齐。 0009 所述翼板的前侧边缘从靠近船板本体的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向后斜向设置。 0010 所述船板本体设有向上翘起的前端弯折部, 翼板位于前端弯折部的后方。 0011 所述翼板的前端部从后往前逐渐变薄。 0012 所述翻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油缸,驱动油缸的一端铰接在船板本体上,驱动油缸 的另一端铰接在翼板上。 0013 采用上述结构后, 插秧机工作时朝向水田空地一侧的翼板放下, 另一翼板向上翻 起, 放下的翼板能够将水田空地的淤泥提。
7、前压实, 水稻插秧机掉头行驶时, 原来放下的翼板 向上翻起, 原来翻起的翼板放下。 由于水田淤泥已经被提前压实, 因此水稻插秧机掉头后船 板不会再将淤泥壅起, 从而避免将刚插好的秧苗冲倒, 更不会埋没秧苗。 船板本体的底部左 右间隔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中间起垄器, 两翼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长条状的侧翼起垄 器, 在翼板提前压实水田淤泥的同时, 翼板底部的侧翼起垄器与靠近它的中间起垄器可在 水田空地处预先起一个田垄, 插秧机掉头后, 该侧翼板向上翻起, 位于该侧的两中间起垄器 可骑跨在这一预先起好的田垄上。 通过这样的改进后, 可进一步避免淤泥向船板本体的外 侧分散, 更好的避免对插好的秧苗造成。
8、冲击。 001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工作过程中向两侧壅泥的问题, 避免将刚插好的秧 苗冲倒、 埋没, 可提高水稻插秧机的插秧质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20685 U 3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驱动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参照附图, 该插秧机船板包括船板本体1, 船板本体1的左右两。
9、侧分别连接有一能 上下翻转的翼板3, 船板本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翼板3翻转的翻转驱动装置。 本实施例中翼板 3通过铰链14连接在船板本体1上, 由此实现翼板3的翻转。 本实施例中的翻转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油缸7,驱动油缸7的一端铰接在船板本体1上,驱动油缸7的另一端铰接在翼板3上。 油 缸7可与插秧机的液压系统连接, 方便对翼板3的翻转进行控制。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 翻 转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船板本体1上的安装支架9, 安装支架9上铰接有安装座10, 安装 座10上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杠11, 翼板3上铰接有驱动套筒12, 驱动丝杠11插入到驱动套筒12 内, 驱动套筒12的内孔中设有与驱动丝杠。
10、11配合的内螺纹, 驱动丝杠11上连接有驱动手柄 13。 通过转动驱动手柄13可改变驱动丝杠11旋入驱动套筒中的长度, 由此可驱使翼板3向上 或向下翻转。 0022 采用上述结构后, 插秧机工作时朝向水田空地一侧的翼板3放下, 另一翼板3向上 翻起, 放下的翼板3能够将水田空地的淤泥提前压实, 水稻插秧机掉头行驶时, 原来放下的 翼板3向上翻起, 原来翻起的翼板3放下。 由于水田淤泥已经被提前压实, 因此水稻插秧机掉 头后船板不会再将淤泥壅起, 从而避免将刚插好的秧苗冲倒, 更不会埋没秧苗。 0023 船板本体1的底部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中间起垄器2, 两中间起垄器2能 在田间起一道田垄。
11、, 多个中间起垄器2能在水田中起多道田垄, 秧苗插在起好的田垄上。 两 翼板3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长条状的侧翼起垄器4, 在翼板3提前压实水田淤泥的同时, 翼 板3底部的侧翼起垄器4与靠近它的中间起垄器2可在水田空地处预先起一个田垄, 插秧机 掉头后, 该侧翼板3向上翻起, 位于该侧的两中间起垄器2可骑跨在这一预先起好的田垄上。 通过这样的改进后, 可进一步避免淤泥向船板本体1的外侧分散, 更好的避免对插好的秧苗 造成冲击。 船板本体1上位于最外侧的中间起垄器2设置在船板本体1的侧部边缘处, 侧翼起 垄器4设置在翼板3的外侧边缘处, 如此减小翼板3的宽度, 使船板的结构更加紧凑。 0024 中。
12、间起垄器2、 侧翼起垄器4的前端均为尖头结构, 前端尖头具有导向和聚拢淤泥 的作用, 后部可将聚拢过来的淤泥挤压隆起, 侧翼起垄器4的外侧面与翼板3的外侧边缘平 齐。 当翼板3放下时, 翼板3上的翼起垄器4内侧具有聚拢和挤压淤泥的作用, 而侧翼起垄器4 的外侧对水和淤泥阻力作用较小。 翼板3的前侧边缘从靠近船板本体1的一侧到另一侧逐渐 向后斜向设置。 也就是说翼板3的前侧边为一斜边, 它可以分散所受到的水和淤泥的阻力的 作用。 船板本体1设有向上翘起的前端弯折部8, 翼板3位于前端弯折部8的后方。 采用上述结 构后可减小船板前端所受到水和淤泥的阻力作用。 翼板3的前端部从后往前厚度逐渐减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20685 U 4 采用上述结构后, 翼板3的前端底部的形成一个倾斜面, 可减小前进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 0025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 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20685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720685 U 6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720685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