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32564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65866.0

申请日:

20170628

公开号:

CN207912359U

公开日:

2018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B9/16,A47B13/00

主分类号:

A47B9/16,A47B13/00

申请人:

陈工

发明人:

陈工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山水人家清水湾5-3-102

优先权:

CN20172076586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丁峰;付伟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紧结构和升降桌,升降桌具有连接板组件和底框组件,锁紧结构包括扳手、水平推动件、传动板和抓钩,连接板组件前端安装扳手固定板,所述扳手固定板内部安装扳手,所述扳手另一侧连接传动板一端,所述传动板另一端接触水平推动件一端,所述水平推动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板组件后端,所述传动板面向底框组件一侧设置抓钩,所述抓钩与底框组件相配合。升降桌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结构后,收纳之后不易弹回,设计精巧,锁止牢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所述升降桌具有连接板组件和底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扳手、水平推动件、传动板和抓钩;所述连接板组件前端安装有扳手固定板,所述扳手固定板内部安装所述扳手,所述扳手另一侧连接所述传动板一端,所述传动板另一端接触所述水平推动件一端,所述水平推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组件后端,所述传动板面向所述底框组件一侧设置所述抓钩,所述抓钩与底框组件相配合,实现收纳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滑动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桌板下侧的前部,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滑道,所述滑动板内嵌在第一固定板的滑道上,所述水平推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固定板能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沿水平推动件活动方向设置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长条状,限位螺钉穿过限位孔之后固定在桌板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为长条状,其截面呈“L”形,通过扳手“L”形的立面接触传动板一端。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前端边缘。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组件包括前部扪端;所述前部扪端内侧设置扪端料扣,所述扪端料扣与所述抓钩相配合,实现锁紧。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为“T”形,水平放置在扳手和水平推动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的“T”形上部接触扳手的立面,所述传动板的“T”形下部接触水平推动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组件还包括左侧底框、右侧底框和后部扪端;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扣合住第一支撑组件的滑动端,第二支撑组件能水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的扪端固定座上,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由前部扪端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端和所述左侧底框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封住,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端和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封住。 10.一种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桌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桌,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和具有该锁紧结构的升降桌。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许多人必须维持长时间坐姿进行专注性劳动;根据医学研究,长时间的坐姿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肥胖等;对于单日维持长时间坐姿的人来说,将会增加其百分之五十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由于维持坐姿会减缓人体中脂肪酶的循环,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而站立时肌肉会促进脂肪酶作用,促使人体处理脂肪与胆固醇,这就应运而生了站立时使用的相对较高的工作台,但是高工作台的使用也产生了占用空间的弊端,即使现有技术中设计出一些简易升降桌,但是升降速度不稳,而且没有能够保持收紧状态的机构,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工作桌或者工作台中存在的占用空间,工作桌收紧之后容易产生形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升降桌具有连接板组件和底框组件,锁紧结构包括扳手、水平推动件、传动板和抓钩;所述连接板组件前端安装有扳手固定板,所述扳手固定板内部安装所述扳手,所述扳手另一侧连接所述传动板一端,所述传动板另一端接触所述水平推动件一端,所述水平推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组件后端,所述传动板面向所述底框组件一侧设置所述抓钩,所述抓钩与底框组件相配合,实现收纳锁紧。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滑动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桌板下侧的前部,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滑道,所述滑动板内嵌在第一固定板的滑道上,所述水平推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固定板能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滑动板沿水平推动件活动方向设置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长条状,限位螺钉穿过限位孔之后固定在桌板上。

优选地,所述扳手为长条状,其截面呈“L”形,通过扳手“L”形的立面接触传动板一端。

优选地,所述扳手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前端边缘。

优选地,所述底框组件包括前部扪端;

所述前部扪端内侧设置扪端料扣,所述扪端料扣与抓钩相配合,实现锁紧。

优选地,所述传动板为“T”形,水平放置在扳手和水平推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传动板的“T”形上部接触扳手的立面,所述传动板的“T”形下部接触水平推动件。

优选地,所述底框组件还包括左侧底框、右侧底框和后部扪端;

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扣合住第一支撑组件的滑动端,第二支撑组件能水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的扪端固定座上,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由前部扪端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端和所述左侧底框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封住,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端和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封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升降桌,所述升降桌包括如上所述的锁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结构产生的锁紧效果极好,收纳之后不会发生任何形变,锁紧牢固;此外在起升过程中通过水平推动件的作用,本升降桌上升平稳,同时不会产生噪音;展开时方便快捷,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方便。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去掉桌板)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处于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处于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桌的上部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桌下部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升降桌

100—连接板组件

110—滑动板

111—滑动板第一滑轮组

112—滑动板第二滑轮组

113—限位套

114—限位螺钉

115—限位孔

120—第一固定板

130—扳手

131—扳手固定板

132—传动板

133—螺栓

134—抓钩

140—第二固定板

150—水平推动件

200—第一支撑组件

210—右侧外支撑柱

211—右侧外穿钉

212—右侧扭簧

213—右侧滑轮

220—左侧外支撑柱

221—左侧外穿钉

222—左侧扭簧

230—第一连接柱

300—第二支撑组件

310—右侧内支撑柱

311—右侧螺母

320—左侧内支撑柱

321—左侧螺母

330—第二连接柱

400—底框组件

410—后部扪端

411—扪端固定座

420—前部扪端

421—扪端料扣

430—右侧底框

431—右侧底框滑道

440—左侧底框

441—左侧底框滑道

500—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之处的优势在于:该锁紧结构收纳之后不会发生任何形变,锁紧牢固。

图1-7从各个角度示出了一实施例锁紧结构的整体以及锁紧结构所包含的各个部件或部分。为了了解这些部件或者部分在锁紧结构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首先对锁紧结构进行整体性描述,以便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10的锁紧结构,升降桌10包括连接板组件100、底框组件400和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扳手130、水平推动件150、传动板132和抓钩134。

连接板组件100前端安装扳手固定板131,扳手固定板131内部安装扳手130,扳手130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100前端边缘,扳手100另一侧连接传动板132一端,传动板132另一端接触水平推动件150的一端,水平推动件150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板组件100后端,传动板132面向底框组件400一侧设置抓钩134,抓钩134与底框组件400相配合,实现收纳锁紧。

优选地,连接板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板120、滑动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40。第一固定板120固定在桌板500下侧的前部,第一固定板120 设置滑道,滑动板110内嵌在第一固定板120的滑道上,水平推动件150 另一端与滑动板110连接,滑动板110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第二固定板140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上端。其中第二固定板140为“U”形设计,第二固定板140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固定端。水平推动件150可采用气弹簧,且气弹簧可采用自锁型气弹簧,自锁型气弹簧能在行程中的任意位置停止,并且停止以后有很大的锁紧力。

优选地,滑动板110沿水平推动件150活动方向设置若干限位孔115,限位孔115为长条状,限位螺钉114依次穿过限位套113和限位孔115之后固定在桌板500上。

优选地,扳手130为长条状,其截面呈“L”形,通过扳手“L”形的立面接触传动杆132一端。

优选地,扳手130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100前端边缘。

优选地,底框组件400包括前部扪端420。前部扪端420内侧设置扪端料扣421,扪端料扣421与抓钩134相配合,实现锁紧。

优选地,传动板132为“T”形,水平放置在扳手130和水平推动件 150之间。

优选地,传动板132的“T”形上部接触扳手130的立面,传动板132 的“T”形下部接触水平推动件150。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支撑组件200、第二支撑组件300和底框组件400。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中部与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中部铰接形成X型,第一支撑组件200和第二支撑组件300的铰接处通过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所述弹性部件例如可采用扭簧或者弹片。

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下端(由于该下端为滑动连接,该下端也叫滑动端)滑动连接底框组件400的一端。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由于该上端为铰接,位置相对固定,该上端也叫固定端)连接底框组件400的另一端,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连接于连接板组件100的一端,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由于该上端为滑动连接,该上端也叫滑动端)通过水平推动件150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组件100的另一端;从而带动底框组件 400和连接板组件100收放运动。升降桌的桌板500固定于连接板组件100 上,示例性地,桌板500采用木质或者不锈钢材质。

其中图4为该升降桌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收纳之后占用空间小,在同行业中能够达到很轻薄的状态,最优为5CM左右。

优选地,第一支撑组件200包括右侧外支撑柱210、右侧外穿钉211 和右侧扭簧212,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00包括右侧内支撑柱310和右侧螺母311。右侧外穿钉211依次穿过右侧外支撑柱210中部、右侧扭簧212 和右侧内支撑柱310中部,右侧外穿钉211通过右侧螺母311锁紧,右侧扭簧21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 的受力面上。或者在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相对方向设置受力孔,将右侧扭簧21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插入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各自的受力孔中。

第一支撑组件200还包括左侧外支撑柱220、左侧外穿钉221和左侧扭簧222,第二支撑组件300包括左侧内支撑柱320和左侧螺母321。左侧外穿钉221依次穿过左侧外支撑柱220中部、左侧扭簧222和左侧内支撑柱320中部,左侧外穿钉221通过左侧螺母321锁紧,左侧扭簧22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320的受力面上。或者在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320相对方向设置受力孔,将所述左侧扭簧22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插入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 320各自的受力孔中。

如图6-7所示,优选地,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右侧外支撑柱210通过第一连接柱230固定连接;左侧内支撑柱32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通过第二连接柱330固定连接。或者左侧外支撑柱220、第一连接柱230和右侧外支撑柱210为一体成型,以及左侧内支撑柱320、第二连接柱33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底框组件400包括左侧底框440、右侧底框430和后部扪端410。左侧底框440一端和右侧底框430一端扣合住第一支撑组件200 的滑动端,第二支撑组件300能水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410的扪端固定座411上,左侧底框440一端和右侧底框430一端侧面由前部扪端420 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端420和左侧底框440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 430一端侧面封住,左侧底框440另一端和右侧底框430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410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端410和所述左侧底框440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430另一端侧面封住。

优选地,第一支撑组件200还包括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200滑动端的左右两侧,左侧滑轮223放入左侧底框440的滑道中,右侧滑轮213放入右侧底框430的滑道中。其中滑道沿第一支撑组件200一侧开设均匀缝隙,使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能够在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带动下沿着滑道运行,在左侧底框440和右侧底框430内部分别设置左侧挡板441和右侧挡板431,其中左侧挡板441沿左侧底框440中空内侧依次设置,右侧挡板 431沿右侧底框430中空内侧依次设置。

优选地,连接板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板120、滑动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40。第一固定板120固定在桌板下侧的前部,第一固定板120设置滑道,滑动板110内嵌在第一固定板120的滑道上,水平推动件150的一端与滑动板110连接,滑动板110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组件300 的上端,第二固定板140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上端。其中第二固定板140为“U”形设计,第二固定板140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固定端。

为了进一步起到说明作用,滑动板110还包括滑动板第一滑轮组111 和滑动板第二滑轮组112。滑动板第一滑轮组111安装在第二支撑组件300 滑动端的左右两侧,然后安装在滑动板110前端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 120的滑道相配合,滑动板第二滑轮组112安装在滑动板110后端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120的滑道相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与升降桌有关的方位术语,例如“高”、“低”、“前”、“后”、“左”、“右”“上”和“下”等,均是相对于升降桌处于图1 中所示的状态,即扳手130面向用户一侧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升降桌,所述升降桌包括如上所述的锁紧结构。

基于锁紧结构的设置,当转动扳手130同时对桌板600施加向下的力时,第一支撑组件200的滑动端朝远离第二支撑组件3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撑组件300的滑动端朝远离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之间的角度α(见图2) 增大,气弹簧500压缩,升降桌整体高度下降,以满足坐姿需要;且当升降桌处于收纳状态,扪端料扣421与抓钩134相配合,实现锁紧。需要升高桌板时,可转动扳手130,解除扪端料扣421与抓钩134之间的卡掣,同时解除气弹簧500的自锁功能,在右侧扭簧212和左侧扭簧222的作用下,第一支撑组件200的滑动端朝靠近第二支撑组件3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撑组件300的滑动端朝靠近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之间的角度α减小,升降桌整体高度上升,以满足站姿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结构的锁紧效果极好,收纳之后不会发生任何形变,锁紧牢固;在起升过程中通过水平推动件的作用,通过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的铰接处的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同时,由于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水平推动件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组件的另一端,使得支撑结构的支撑缓冲效果极好,收放自如,此外升降桌基于弹性部件和水平推动件的作用,还能够自动上升,无需人为干预;展开时方便快捷,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65866.0 (22)申请日 2017.06.28 (73)专利权人 陈工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山水 人家清水湾5-3-102 (72)发明人 陈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81 代理人 徐丁峰 付伟佳 (51)Int.Cl. A47B 9/16(2006.01) A47B 1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紧结构和升降桌, 。

2、升降桌具有连接板组件和底框组件, 锁紧结构包 括扳手、 水平推动件、 传动板和抓钩, 连接板组件 前端安装扳手固定板, 所述扳手固定板内部安装 扳手, 所述扳手另一侧连接传动板一端, 所述传 动板另一端接触水平推动件一端, 所述水平推动 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板组件后端, 所述传动板面 向底框组件一侧设置抓钩, 所述抓钩与底框组件 相配合。 升降桌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结构 后, 收纳之后不易弹回, 设计精巧, 锁止牢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207912359 U 2018.09.28 CN 207912359 U 1.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 所述升降桌具有连接板组。

3、件和底框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扳手、 水平推动件、 传动板和抓钩; 所述连接板组件前端安装有扳手固定板, 所述扳手固定板内部安装所述扳手, 所述扳 手另一侧连接所述传动板一端, 所述传动板另一端接触所述水平推动件一端, 所述水平推 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组件后端, 所述传动板面向所述底框组件一侧设置所述抓 钩, 所述抓钩与底框组件相配合, 实现收纳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 滑动 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桌板下侧的前部,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滑道, 所述滑动板内嵌 在第一固定板的滑道上, 所述水平推动件。

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板上, 所述滑动板前端能 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 所述第二固定板能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一支撑组 件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板沿水平推动件活动方向设置 多个限位孔, 所述限位孔为长条状, 限位螺钉穿过限位孔之后固定在桌板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扳手为长条状, 其截面呈 “L” 形, 通过扳手 “L” 形的立面接触传动板一端。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扳手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 前端边缘。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组。

5、件包括前部扪端; 所述前部扪端内侧设置扪端料扣, 所述扪端料扣与所述抓钩相配合, 实现锁紧。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板为 “T” 形, 水平放置 在扳手和水平推动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板的 “T” 形上部接触扳手的立 面, 所述传动板的 “T” 形下部接触水平推动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紧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组件还包括左侧底框、 右侧底 框和后部扪端; 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扣合住第一支撑组件的滑动端, 第二支撑组件能水 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的扪端固定座上, 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

6、底框一端侧面由前部 扪端盖合, 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端和所述左侧底框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封住, 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盖合, 通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端和 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封住。 10.一种升降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桌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结 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912359 U 2 升降桌及其锁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桌, 具体地, 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 和具有该锁紧 结构的升降桌。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许多人必须维持长时间。

7、坐姿进行专注性劳动; 根据 医学研究, 长时间的坐姿会增加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以及肥胖等; 对于单日维持长时间坐姿 的人来说, 将会增加其百分之五十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由于维持坐姿会减缓人体中脂 肪酶的循环, 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 而站立时肌肉会促进脂肪酶作用, 促使人体处理脂肪 与胆固醇, 这就应运而生了站立时使用的相对较高的工作台, 但是高工作台的使用也产生 了占用空间的弊端, 即使现有技术中设计出一些简易升降桌, 但是升降速度不稳, 而且没有 能够保持收紧状态的机构, 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工作桌或者工作台中存在的。

8、占用空间, 工作桌收紧之后 容易产生形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 升降桌具有连接板组 件和底框组件, 锁紧结构包括扳手、 水平推动件、 传动板和抓钩; 所述连接板组件前端安装 有扳手固定板, 所述扳手固定板内部安装所述扳手, 所述扳手另一侧连接所述传动板一端, 所述传动板另一端接触所述水平推动件一端, 所述水平推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组 件后端, 所述传动板面向所述底框组件一侧设置所述抓钩, 所述抓钩与底框组件相配合, 实 现收纳锁紧。 0004 优选地, 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 滑动板和第二固定板; 0005 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桌板下侧的前部, 所述第。

9、一固定板设置滑道, 所述滑动板 内嵌在第一固定板的滑道上, 所述水平推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 滑动板连接, 所述滑动板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 所述第二固定板 能水平枢转地连接一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 0006 优选地, 所述滑动板沿水平推动件活动方向设置多个限位孔, 所述限位孔为长条 状, 限位螺钉穿过限位孔之后固定在桌板上。 0007 优选地, 所述扳手为长条状, 其截面呈 “L” 形, 通过扳手 “L” 形的立面接触传动板一 端。 0008 优选地, 所述扳手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前端边缘。 0009 优选地, 所述底框组件包括前部扪端; 0010 所述。

10、前部扪端内侧设置扪端料扣, 所述扪端料扣与抓钩相配合, 实现锁紧。 0011 优选地, 所述传动板为 “T” 形, 水平放置在扳手和水平推动件之间。 0012 优选地, 所述传动板的 “T” 形上部接触扳手的立面, 所述传动板的 “T” 形下部接触 水平推动件。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7912359 U 3 0013 优选地, 所述底框组件还包括左侧底框、 右侧底框和后部扪端; 0014 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扣合住第一支撑组件的滑动端, 第二支撑组件 能水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的扪端固定座上, 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由 前部扪端盖合, 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

11、端和所述左侧底框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封 住, 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盖合, 通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 端和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封住。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一种升降桌, 所述升降桌包括如上所述的锁 紧结构。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结构产生的锁紧效果极好, 收纳之后不会发生任何形变, 锁紧牢固; 此外在起升过程中通过水平推动件的作用, 本升降桌上升平稳, 同时不会产生噪 音; 展开时方便快捷, 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方便。 0017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 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 一步详细说明。 。

12、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 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 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8 以下结合附图,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19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附图 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 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附图中,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去掉桌板)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的侧视图; 0022 图3为图2中的A向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桌处于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0024 图5为本实。

13、用新型的升降桌处于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桌的上部爆炸图; 0026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桌下部爆炸图。 0027 其中, 附图标记为 0028 10升降桌 0029 100连接板组件 0030 110滑动板 0031 111滑动板第一滑轮组 0032 112滑动板第二滑轮组 0033 113限位套 0034 114限位螺钉 0035 115限位孔 0036 120第一固定板 0037 130扳手 0038 131扳手固定板 0039 132传动板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7912359 U 4 0040 133螺栓 0041 134抓钩 0042 14。

14、0第二固定板 0043 150水平推动件 0044 200第一支撑组件 0045 210右侧外支撑柱 0046 211右侧外穿钉 0047 212右侧扭簧 0048 213右侧滑轮 0049 220左侧外支撑柱 0050 221左侧外穿钉 0051 222左侧扭簧 0052 230第一连接柱 0053 300第二支撑组件 0054 310右侧内支撑柱 0055 311右侧螺母 0056 320左侧内支撑柱 0057 321左侧螺母 0058 330第二连接柱 0059 400底框组件 0060 410后部扪端 0061 411扪端固定座 0062 420前部扪端 0063 421扪端料扣 00。

15、64 430右侧底框 0065 431右侧底框滑道 0066 440左侧底框 0067 441左侧底框滑道 0068 500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在下文的描述中, 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然而, 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 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 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 此外, 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 对于 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00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的锁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锁 紧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之处的优势在于: 该锁紧结构收纳之后不会发生任。

16、何形变, 锁紧牢 固。 0071 图1-7从各个角度示出了一实施例锁紧结构的整体以及锁紧结构所包含的各个部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7912359 U 5 件或部分。 为了了解这些部件或者部分在锁紧结构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首先对锁紧结 构进行整体性描述, 以便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0072 如图1-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10的锁紧结构, 升降桌10包括连 接板组件100、 底框组件400和锁紧结构。 锁紧结构包括扳手130、 水平推动件150、 传动板132 和抓钩134。 0073 连接板组件100前端安装扳手固定板131, 扳手固定板131内部安装扳手。

17、130, 扳手 130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100前端边缘, 扳手100另一侧连接传动板132一端, 传动板132另一 端接触水平推动件150的一端, 水平推动件150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板组件100后端, 传动板 132面向底框组件400一侧设置抓钩134, 抓钩134与底框组件400相配合, 实现收纳锁紧。 0074 优选地, 连接板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板120、 滑动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40。 第一固 定板120固定在桌板500下侧的前部, 第一固定板120 设置滑道, 滑动板110内嵌在第一固定 板120的滑道上, 水平推动件150 另一端与滑动板110连接, 滑动板110前端能水平枢转。

18、地连 接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 第二固定板140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上端。 其 中第二固定板140为 “U” 形设计, 第二固定板140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固定端。 水 平推动件150可采用气弹簧, 且气弹簧可采用自锁型气弹簧, 自锁型气弹簧能在行程中的任 意位置停止, 并且停止以后有很大的锁紧力。 0075 优选地, 滑动板110沿水平推动件150活动方向设置若干限位孔115, 限位孔115为 长条状, 限位螺钉114依次穿过限位套113和限位孔115之后固定在桌板500上。 0076 优选地, 扳手130为长条状, 其截面呈 “L” 形, 通过扳手 “L” 形。

19、的立面接触传动杆132 一端。 0077 优选地, 扳手130一侧露出连接板组件100前端边缘。 0078 优选地, 底框组件400包括前部扪端420。 前部扪端420内侧设置扪端料扣421, 扪端 料扣421与抓钩134相配合, 实现锁紧。 0079 优选地, 传动板132为 “T” 形, 水平放置在扳手130和水平推动件 150之间。 0080 优选地, 传动板132的 “T” 形上部接触扳手130的立面, 传动板132 的 “T” 形下部接 触水平推动件150。 0081 优选地, 还包括第一支撑组件200、 第二支撑组件300和底框组件400。 第一支撑组 件200的中部与第二支撑组件。

20、300的中部铰接形成X型, 第一支撑组件200和第二支撑组件 300的铰接处通过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 所述弹性部件例如可采用扭簧或者弹片。 0082 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下端(由于该下端为滑动连接, 该下端也叫滑动端)滑动连接 底框组件400的一端。 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由于该上端为铰接, 位置相对固定, 该上端 也叫固定端)连接底框组件400的另一端, 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连接于连接板组件100 的一端, 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由于该上端为滑动连接, 该上端也叫滑动端)通过水平推 动件150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组件100的另一端; 从而带动底框组件 400和连接板组件 10。

21、0收放运动。 升降桌的桌板500固定于连接板组件100 上, 示例性地, 桌板500采用木质或 者不锈钢材质。 0083 其中图4为该升降桌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 收纳之后占用空间小, 在同行业中能够 达到很轻薄的状态, 最优为5CM左右。 0084 优选地, 第一支撑组件200包括右侧外支撑柱210、 右侧外穿钉211 和右侧扭簧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7912359 U 6 212,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00包括右侧内支撑柱310和右侧螺母311。 右侧外穿钉211依次穿过 右侧外支撑柱210中部、 右侧扭簧212 和右侧内支撑柱310中部, 右侧外穿钉211通过右侧螺 母31。

22、1锁紧, 右侧扭簧21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 的受力面上。 或者在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相对方向设置受力孔, 将右侧扭 簧21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插入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各自的受力孔中。 0085 第一支撑组件200还包括左侧外支撑柱220、 左侧外穿钉221和左侧扭簧222, 第二 支撑组件300包括左侧内支撑柱320和左侧螺母321。 左侧外穿钉221依次穿过左侧外支撑柱 220中部、 左侧扭簧222和左侧内支撑柱320中部, 左侧外穿钉221通过左侧螺母321锁紧, 左 侧扭簧22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左侧外支撑柱。

23、220和左侧内支撑柱320的受力面上。 或 者在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320相对方向设置受力孔, 将所述左侧扭簧222的两 个着力端分别插入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 320各自的受力孔中。 0086 如图6-7所示, 优选地, 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右侧外支撑柱210通过第一连接柱230 固定连接; 左侧内支撑柱32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通过第二连接柱330固定连接。 或者左侧外 支撑柱220、 第一连接柱230和右侧外支撑柱210为一体成型, 以及左侧内支撑柱320、 第二连 接柱33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为一体成型。 0087 优选地, 所述底框组件400包括左侧底框440。

24、、 右侧底框430和后部扪端410。 左侧底 框440一端和右侧底框430一端扣合住第一支撑组件200 的滑动端, 第二支撑组件300能水 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410的扪端固定座411上, 左侧底框440一端和右侧底框430一端侧 面由前部扪端420 盖合, 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端420和左侧底框440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 430一端侧面封住, 左侧底框440另一端和右侧底框430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410盖合, 通 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端410和所述左侧底框440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430另一端侧面封 住。 0088 优选地, 第一支撑组件200还包括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 左侧滑轮。

25、223和右 侧滑轮213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200滑动端的左右两侧, 左侧滑轮223放入左侧底框440 的滑道中, 右侧滑轮213放入右侧底框430的滑道中。 其中滑道沿第一支撑组件200一侧开设 均匀缝隙, 使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能够在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带动下沿着滑道运行, 在左侧底框440和右侧底框430内部分别设置左侧挡板441和右侧挡板431, 其中左侧挡板 441沿左侧底框440中空内侧依次设置, 右侧挡板 431沿右侧底框430中空内侧依次设置。 0089 优选地, 连接板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板120、 滑动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40。 第一固 定板120固定在桌板。

26、下侧的前部, 第一固定板120设置滑道, 滑动板110内嵌在第一固定板 120的滑道上, 水平推动件150的一端与滑动板110连接, 滑动板110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 第二支撑组件300 的上端, 第二固定板140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上端。 其 中第二固定板140为 “U” 形设计, 第二固定板140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固定端。 0090 为了进一步起到说明作用, 滑动板110还包括滑动板第一滑轮组111 和滑动板第 二滑轮组112。 滑动板第一滑轮组111安装在第二支撑组件300 滑动端的左右两侧, 然后安 装在滑动板110前端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 120的滑道相。

27、配合, 滑动板第二滑轮组112安 装在滑动板110后端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120的滑道相配合。 0091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涉及的与升降桌有关的方位术语, 例如 “高” 、“低” 、“前” 、 “后” 、“左” 、“右”“上” 和 “下” 等, 均是相对于升降桌处于图1 中所示的状态, 即扳手130面向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207912359 U 7 用户一侧的状态, 009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一种升降桌, 所述升降桌包括如上所述的锁 紧结构。 0093 基于锁紧结构的设置, 当转动扳手130同时对桌板600施加向下的力时, 第一支撑 组件200的滑动端。

28、朝远离第二支撑组件3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 第二支撑组件300的滑动 端朝远离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 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之 间的角度 (见图2) 增大, 气弹簧500压缩, 升降桌整体高度下降, 以满足坐姿需要; 且当升 降桌处于收纳状态, 扪端料扣421与抓钩134相配合, 实现锁紧。 需要升高桌板时, 可转动扳 手130, 解除扪端料扣421与抓钩134之间的卡掣, 同时解除气弹簧500的自锁功能, 在右侧扭 簧212和左侧扭簧222的作用下, 第一支撑组件200的滑动端朝靠近第二支撑组件300的固定 端的方向滑动, 第二支撑组件300的滑动端朝靠近第。

29、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 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之间的角度 减小, 升降桌整体高度上升, 以满足站姿 需要。 009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结构的锁紧效果极好, 收纳之后不会发生任何形变, 锁紧 牢固; 在起升过程中通过水平推动件的作用, 通过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的铰接处 的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 同时, 由于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水平推动件滑动连接于连 接板组件的另一端, 使得支撑结构的支撑缓冲效果极好, 收放自如, 此外升降桌基于弹性部 件和水平推动件的作用, 还能够自动上升, 无需人为干预; 展开时方便快捷, 给用户使用带 来了方便。 0095 本实用新。

30、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 但应当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只是 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 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 此外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 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 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 内。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7912359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9 CN 207912359 U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0 CN 207912359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1 CN 207912359 U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2 CN 207912359 U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3 CN 207912359 U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