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整形棒.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32563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40864.2

申请日:

20110219

公开号:

CN102119750B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永泓,李金生,董蕴吉,杨艺春

地址:

242500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东路(帝一景)

优先权:

CN201110040864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汤茂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整形棒,该整形棒可有效实现对茶叶的滚压整形,并可用于茶叶连续理条机,有效实现连续整形。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弹性和塑形的棒状,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该整形棒属于软性材质,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可有效地对茶叶实施整形,整个整形工序可靠、加工质量优良。在连续理条机上使用时,不仅能有效地滚压整形,还能让茶叶在槽锅中顺利流动导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叶整形棒,其特征在于: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弹性和塑性的棒状,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所述的整形棒包括软质材料构成的袋体,其内设有细粒状的填充物(12);所述的整形棒一端呈锥状,另一端呈弧形面;整形棒一端用吊钩或是线绳将其连接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而呈圆锥状,整形棒另一端由于充满细粒状的填充物(12)而呈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12)为细砂粒,填充物(12)由塑料薄膜层(11)包裹,塑料薄膜层(11)外部由棉布构成的面料层(13)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其特征在于:塑料薄膜层(11)和面料层(13)之间夹设有海绵构成的弹性层(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布构成的面料层(13)以层卷的方式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棉布构成的面料层(13)包裹后的端头和边缘处缝合收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整形棒,其主要是被应用于茶叶加工行业。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过程中常用槽式理条整形机来实施茶叶的理条整形工序。 所谓槽式理条整形机,即为一排并列设置在摆动框架及热源上的槽锅, 动力机构可驱动槽锅在垂直于槽锅的长度方向上摆动,实现对茶叶的理 条操作,同时可在槽锅中加压棒将茶叶压扁整形。所谓槽式连续理条机, 即理条机的槽锅在槽长方向是一端高于另一端,形成一定的坡度,使茶 叶自槽锅较高的一端输入,在槽锅摆动过程中,使茶叶既受到槽壁的碰 撞,又向槽锅较低的一端移动,如此完成茶叶的理条工序并实现茶叶从 较低端的自动连续流出。由于茶叶是自由放置于槽锅内,槽锅摆动时, 槽壁对茶叶只是不停实施碰撞动作,茶叶还难以实现压扁整形。

有人设法在槽锅内设置刚性硬质棒材构成的整形棒对茶叶进行滚 压以达到压扁的目的,改善整形效果,而选用的刚性硬质棒材这种方案 有以下缺陷:①槽锅摆动时硬质压棒容易在槽壁上两边弹跳,对茶叶滚 压不充分;②碎茶较多;③加工出的茶叶有刺手感,润度不够。若在连 续理条机中放置硬质压棒则更难以完成整形工序。因为整形棒为硬质刚 性体,它与槽锅的位置关系不外乎是两种状态:①棒的一端即尾部与槽 锅的槽底接触,另一端由挂钩或线绳吊置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如图 1所示,实际上这种放置方式整形棒1只有与槽锅2锅底接触的端部可 对茶叶3实施滚压整形,茶叶3往往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滚压整形效果, 就已被输到槽锅2的出口端了;②棒平行于槽锅卧置在槽底部,如图2 所示,这种放置方式在实际整形操作中,如果整形棒1底部的茶叶3分 布不平整,整形棒1就很难对茶叶量较少处的茶叶实施整形,而其更大 的问题是输入端的茶叶3易被整形棒1的前端堵在槽锅2内,难以从压 棒下通过槽锅2,茶叶难以流动,也难以得到连续有效的滚压整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整形棒,该整形棒可有效实现对茶叶 的连续滚压整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形棒由软质材 料构成具有弹性和塑性的棒状,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该整形棒属于软性材质,同时具有一定的 弹性和塑性,整形棒与槽锅服贴地接触,当槽锅内各处的茶叶量分布不 均时,整形棒可实时产生应变形状以达到与茶叶服贴接触的状态,确保 对每处茶叶都实施滚动挤压整形,且该整形棒不易在槽壁上两边弹跳, 滚压充分,茶叶外形润泽,没有刺手感,较少产生碎茶。在连续理条机 中使用时还具有更多优势:可利用吊钩或是线绳将整形棒一端连接在槽 锅槽口处的横杆上,由于棒体具有弹性、塑性特性,其与槽锅底部接触 后,整形棒整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槽锅的底部呈面的接触状态,即整 形棒前端呈弯弧状过渡,其前端部以后大部分棒体都能与槽锅的底部充 分接触,在槽锅摆动时,整形棒在自身惯性作用下,不停地在槽锅中滚 动并对茶叶实施滚压、挤压,茶叶被充分有效地整形。还由于整形棒前 端呈弯弧状过渡,该抬升部与槽锅之间的空间便于将茶叶引导到整形棒 下面,也便于茶叶从棒下流过,这样可有效连续地对茶叶实施整形,整 个整形工序可靠、有效,茶叶流动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整形棒吊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整形棒卧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吊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茶叶整形棒,如图3、4、5所示,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 弹性和塑性的棒状,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该整形棒10属于软性 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所谓弹性即整形棒可在外力作用(如槽 锅内茶叶对其的作用力)下产生形变,外力消失后还可以恢复原来的状 态而不影响连续使用;所谓塑性是要求整形棒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短暂 的塑性变形而后又可恢复本状,使之不易在槽锅壁的两边弹跳。实施整 形时整形棒10与槽锅2服贴地接触,当茶叶3在槽锅内各处茶叶量分 布不均,整形棒10就可实时产生应变形状以达到与茶叶3服贴接触的 状态,完成对每处茶叶3都实施滚挤压整形。使用时利用吊钩或是线绳 将整形棒10一端连接在槽锅2槽口处的横杆上,这样是为了相对固定 整形棒10在槽锅2内的槽长方向的位置,由于棒体具有弹性、塑性特 性,其与锅槽2的槽底接触后,整形棒10整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槽 锅2的底部呈面接触状态,整形棒10前端呈弯弧状过渡,其前端部以 后的大部分棒体与槽锅2的底部接触,在槽锅2摆动时,整形棒10在 自身惯性作用下,不停地在槽锅2底部滚动并对茶叶3实施滚压、挤压, 茶叶3被充分有效地整形。由于整形棒10前端呈弯弧状过渡,该抬升 部与槽锅2之间的空间便于将茶叶3连续地引导到整形棒10所在的位 置,这样可有效连续地对茶叶3实施整形,也便于茶叶从棒下流过,使 整个整形工序可靠、有效,且茶叶流动顺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整形棒包括软质材料构成的袋体11,其内设 有细粒状的填充物12。这样的结构及其材质的整形棒就像手掌一样是软 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能有效连续地对茶叶3实施整形。

更具体地讲,所述的整形棒一端呈锥状,另一端呈弧形面。整形棒 一端用吊钩或是线绳将其连接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而呈圆锥状,整形 棒另一端由于充满细粒状的填充物12而呈弧形面,弧形面能避免茶叶 与整形棒脱离时外形受损。整形棒的前端部锥状结构便于使其弯曲,该 弯曲状的端部有利于引导茶叶通过,茶叶3到达整形棒10所在位置实 施整形。由于整形棒尾端呈弧形面,其有利于茶叶在棒下流动导出,同 时又能避免损伤茶叶。

所述的填充物12为细砂粒,填充物12由塑料薄膜层11包裹,塑 料薄膜层11外部由棉布构成的面料层13包裹。所述的填充物12为细 砂粒,细砂有合适的比重,是容易获得的低成本材料。填充物12由塑 料薄膜层11包裹,避免整形时产生的水汽进入整形棒而被细砂11吸收, 从而引起整形棒重量的变化,不利于茶叶整形的稳定性,同时塑料薄膜 层11还可以避免沙尘溢出混入茶叶中而将其污染。棉布构成的面料13 也是软性材质,对填充有细砂粒的塑料薄膜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 可防止塑料薄膜袋被刮坏时细砂粒跑出。

其中塑料薄膜层11和面料层13之间夹设有海绵构成的弹性层14。 因为海绵构成的弹性层14质轻、其弹性更为适度,可起到适当缓冲和 弹性作用,避免整形棒10将茶叶压碎。

所述的棉布构成的面料层13以层卷的方式构成。这样一方面可更 好地包覆内层物质,使得整形棒的外表具有合适的硬度和整体一致性, 另一方面还能防止海绵掉屑给茶叶带来污染。

棉布构成的面料层13包裹后的端头和边缘处缝合收口,为使面料 层13能牢固地包裹于整形棒的外部。

一种茶叶整形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茶叶整形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茶叶整形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叶整形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整形棒.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11975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0 CN 102119750 B *CN102119750B* (21)申请号 201110040864.2 (22)申请日 2011.02.19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 242500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东路 (帝一景) (72)发明人 董永泓 李金生 董蕴吉 杨艺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 CN 2219591 Y,1996.02.14, 权利要求 1-4, 实施例 1-2, 附图 1。

2、-2. CN 201479834 U,2010.05.26, 具体实施方 式 . CN 201550551 U,2010.08.18, 具体实施方 式, 附图 2. (54) 发明名称 一种茶叶整形棒 (57)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整形棒, 该整 形棒可有效实现对茶叶的滚压整形, 并可用于茶 叶连续理条机, 有效实现连续整形。 本发明所采用 的技术方案是 : 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弹性 和塑形的棒状, 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 由上述 的技术方案可知 : 该整形棒属于软性材质, 同时 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 可有效地对茶叶实施整 形, 整个整形工序可靠、 加工质量优良。在连续理 。

3、条机上使用时, 不仅能有效地滚压整形, 还能让茶 叶在槽锅中顺利流动导出。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芳菲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茶叶整形棒, 其特征在于 : 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弹性和塑性的棒状, 其 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 ; 所述的整形棒包括软质材料构成的袋体, 其内设有细粒状的填充 物 (12) ; 所述的整形棒一端呈锥状, 另一端呈弧形面 ; 整形棒一端用吊钩或是线绳将其连接 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而。

4、呈圆锥状, 整形棒另一端由于充满细粒状的填充物 (12) 而呈弧形 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填充物 (12) 为细砂粒, 填充物 (12) 由塑料薄膜层 (11) 包裹, 塑料薄膜层 (11) 外部由棉布构成的面料层 (13) 包裹。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 其特征在于 : 塑料薄膜层 (11) 和面料层 (13) 之间夹设有海绵构成的弹性层 (14) 。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棉布构成的面料层 (13) 以层卷的方式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茶叶整形棒, 其特。

5、征在于 : 所述的棉布构成的面料层 (13) 包裹后的端头和边缘处缝合收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19750 B 2 1/3 页 3 一种茶叶整形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整形棒, 其主要是被应用于茶叶加工行业。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加工过程中常用槽式理条整形机来实施茶叶的理条整形工序。 所谓槽式理条 整形机, 即为一排并列设置在摆动框架及热源上的槽锅, 动力机构可驱动槽锅在垂直于槽 锅的长度方向上摆动, 实现对茶叶的理条操作, 同时可在槽锅中加压棒将茶叶压扁整形。 所 谓槽式连续理条机, 即理条机的槽锅在槽长方向是一端高于另一端, 形成一定的坡度, 使茶 叶。

6、自槽锅较高的一端输入, 在槽锅摆动过程中, 使茶叶既受到槽壁的碰撞, 又向槽锅较低的 一端移动, 如此完成茶叶的理条工序并实现茶叶从较低端的自动连续流出。由于茶叶是自 由放置于槽锅内, 槽锅摆动时, 槽壁对茶叶只是不停实施碰撞动作, 茶叶还难以实现压扁整 形。 0003 有人设法在槽锅内设置刚性硬质棒材构成的整形棒对茶叶进行滚压以达到压扁 的目的, 改善整形效果, 而选用的刚性硬质棒材这种方案有以下缺陷 : 槽锅摆动时硬质压 棒容易在槽壁上两边弹跳, 对茶叶滚压不充分 ; 碎茶较多 ; 加工出的茶叶有刺手感, 润 度不够。若在连续理条机中放置硬质压棒则更难以完成整形工序。因为整形棒为硬质刚性 。

7、体, 它与槽锅的位置关系不外乎是两种状态 : 棒的一端即尾部与槽锅的槽底接触, 另一端 由挂钩或线绳吊置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 如图1所示, 实际上这种放置方式整形棒1只有 与槽锅 2 锅底接触的端部可对茶叶 3 实施滚压整形, 茶叶 3 往往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滚压整 形效果, 就已被输到槽锅2的出口端了 ; 棒平行于槽锅卧置在槽底部, 如图2所示, 这种放 置方式在实际整形操作中, 如果整形棒 1 底部的茶叶 3 分布不平整, 整形棒 1 就很难对茶叶 量较少处的茶叶实施整形, 而其更大的问题是输入端的茶叶 3 易被整形棒 1 的前端堵在槽 锅 2 内, 难以从压棒下通过槽锅 2, 茶叶难以流。

8、动, 也难以得到连续有效的滚压整形。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整形棒 , 该整形棒可有效实现对茶叶的连续滚压 整形。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弹 性和塑性的棒状, 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 0006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 : 该整形棒属于软性材质, 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 整 形棒与槽锅服贴地接触, 当槽锅内各处的茶叶量分布不均时, 整形棒可实时产生应变形状 以达到与茶叶服贴接触的状态, 确保对每处茶叶都实施滚动挤压整形, 且该整形棒不易在 槽壁上两边弹跳, 滚压充分, 茶叶外形润泽, 没有刺手感, 较少产生。

9、碎茶。 在连续理条机中使 用时还具有更多优势 : 可利用吊钩或是线绳将整形棒一端连接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 由 于棒体具有弹性、 塑性特性, 其与槽锅底部接触后, 整形棒整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槽锅的 底部呈面的接触状态, 即整形棒前端呈弯弧状过渡, 其前端部以后大部分棒体都能与槽锅 说 明 书 CN 102119750 B 3 2/3 页 4 的底部充分接触, 在槽锅摆动时, 整形棒在自身惯性作用下, 不停地在槽锅中滚动并对茶叶 实施滚压、 挤压, 茶叶被充分有效地整形。还由于整形棒前端呈弯弧状过渡, 该抬升部与槽 锅之间的空间便于将茶叶引导到整形棒下面, 也便于茶叶从棒下流过, 这样可有效连。

10、续地 对茶叶实施整形, 整个整形工序可靠、 有效, 茶叶流动顺畅。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现有技术中整形棒吊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 0008 图 2 是现有技术中整形棒卧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 0009 图 3 是本发明示意图 ; 0010 图 4 是图 1 的 A-A 剖视图 ; 0011 图 5 是本发明吊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一种茶叶整形棒, 如图 3、 4、 5 所示, 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弹性和塑性的棒 状, 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该整形棒 10 属于软性材质, 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所谓 弹性即整形棒可在外力作用 (如槽。

11、锅内茶叶对其的作用力) 下产生形变, 外力消失后还可以 恢复原来的状态而不影响连续使用 ; 所谓塑性是要求整形棒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短暂的塑 性变形而后又可恢复本状, 使之不易在槽锅壁的两边弹跳。实施整形时整形棒 10 与槽锅 2 服贴地接触, 当茶叶 3 在槽锅内各处茶叶量分布不均, 整形棒 10 就可实时产生应变形状以 达到与茶叶3服贴接触的状态, 完成对每处茶叶3都实施滚挤压整形。 使用时利用吊钩或是 线绳将整形棒 10 一端连接在槽锅 2 槽口处的横杆上, 这样是为了相对固定整形棒 10 在槽 锅2内的槽长方向的位置, 由于棒体具有弹性、 塑性特性, 其与锅槽2的槽底接触后, 整形棒 1。

12、0 整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槽锅 2 的底部呈面接触状态, 整形棒 10 前端呈弯弧状过渡, 其 前端部以后的大部分棒体与槽锅 2 的底部接触, 在槽锅 2 摆动时, 整形棒 10 在自身惯性作 用下, 不停地在槽锅 2 底部滚动并对茶叶 3 实施滚压、 挤压, 茶叶 3 被充分有效地整形。由 于整形棒 10 前端呈弯弧状过渡, 该抬升部与槽锅 2之间的空间便于将茶叶 3 连续地引导到 整形棒10所在的位置, 这样可有效连续地对茶叶3实施整形, 也便于茶叶从棒下流过, 使整 个整形工序可靠、 有效, 且茶叶流动顺畅。 0013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的整形棒包括软质材料构成的袋体 11, 其内设有。

13、细粒状的填 充物 12。这样的结构及其材质的整形棒就像手掌一样是软性的, 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 性, 能有效连续地对茶叶 3 实施整形。 0014 更具体地讲, 所述的整形棒一端呈锥状, 另一端呈弧形面。 整形棒一端用吊钩或是 线绳将其连接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而呈圆锥状, 整形棒另一端由于充满细粒状的填充物 12 而呈弧形面, 弧形面能避免茶叶与整形棒脱离时外形受损。整形棒的前端部锥状结构便 于使其弯曲, 该弯曲状的端部有利于引导茶叶通过, 茶叶 3 到达整形棒 10 所在位置实施整 形。由于整形棒尾端呈弧形面, 其有利于茶叶在棒下流动导出, 同时又能避免损伤茶叶。 0015 所述的填充物 。

14、12 为细砂粒, 填充物 12 由塑料薄膜层 11 包裹, 塑料薄膜层 11 外部 由棉布构成的面料层 13 包裹。所述的填充物 12 为细砂粒, 细砂有合适的比重, 是容易获得 的低成本材料。填充物 12 由塑料薄膜层 11 包裹, 避免整形时产生的水汽进入整形棒而被 说 明 书 CN 102119750 B 4 3/3 页 5 细砂 11 吸收, 从而引起整形棒重量的变化, 不利于茶叶整形的稳定性, 同时塑料薄膜层 11 还可以避免沙尘溢出混入茶叶中而将其污染。棉布构成的面料 13 也是软性材质, 对填充有 细砂粒的塑料薄膜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也可防止塑料薄膜袋被刮坏时细砂粒跑出。 0。

15、016 其中塑料薄膜层11和面料层13之间夹设有海绵构成的弹性层14。 因为海绵构成 的弹性层 14 质轻、 其弹性更为适度, 可起到适当缓冲和弹性作用, 避免整形棒 10 将茶叶压 碎。 0017 所述的棉布构成的面料层 13 以层卷的方式构成。这样一方面可更好地包覆内层 物质, 使得整形棒的外表具有合适的硬度和整体一致性, 另一方面还能防止海绵掉屑给茶 叶带来污染。 0018 棉布构成的面料层 13 包裹后的端头和边缘处缝合收口, 为使面料层 13 能牢固地 包裹于整形棒的外部。 说 明 书 CN 102119750 B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19750 B 6 2/2 页 7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19750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