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325446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7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15579.1

申请日:

20161202

公开号:

CN206525816U

公开日:

201709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4/30,A47C7/00

主分类号:

A47C4/30,A47C7/00

申请人:

佛山市石井旅游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晓峰

地址:

528511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三和路13号

优先权:

CN20162131557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海英;林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包括支架和椅面,支架包括左右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并通过一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支撑连接;支架体包括主支撑杆、椅面杆、后支撑杆、顶立支撑杆、L型连接件和直线连接件;主支撑杆的一端与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主支撑杆的另一端或者靠近其另一端的一侧与前交叉杆的一端铰接;椅面杆的一端与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椅面杆的另一端与L型连接件的一端铰接;后支撑杆的一端与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固定,后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后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椅面杆和直线连接件;直线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主支撑杆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不仅容易折叠,并且承载力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包括支架和椅面,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并通过一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支撑连接;所述支架体包括主支撑杆、椅面杆、后支撑杆、顶立支撑杆、L型连接件和直线连接件;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或者靠近其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前交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椅面杆的一端与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椅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后支撑杆的一端与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固定,所述后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L型连接件的中部与主支撑杆的中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立支撑杆包括伸缩杆和套杆,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内,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椅面杆和所述直线连接件;所述直线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侧面设有沿所述顶立支撑杆伸缩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为通孔,连通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设于所述滑槽内,当所述伸缩杆伸展至最大长度时,所述限位轴限位于所述滑槽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连接件包括侧面支撑板和底面支撑板;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的两侧;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铰接轴,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套杆的一端和主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铰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一端为弧形的,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端的所述铰接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杆的另一端有橡胶防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的一面的两端设置有椅面套;使用时,所述椅面套分别套在所述椅面杆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的铰接处,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包括第一连杆、中部连接件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中部,两根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过渡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过渡部的两端,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成钝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过渡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游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折叠椅因其结构轻便、可以叠放,便于搬动和收纳,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从野炊烧烤、休闲垂钓到家居生活,折叠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折叠椅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在进行改进,从最初的简易马扎,到如今的带扶手,带靠背的座椅系列。在舒适度,安全性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常规的折叠椅,由于需要照顾方便折叠这一功能,其承载力不会很强,结构不稳定,如果肥胖的人比较快速地做下去,则很容易出现散架,而导致使用者摔倒在地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不仅容易折叠,并且承载力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包括支架和椅面,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并通过一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支撑连接;

所述支架体包括主支撑杆、椅面杆、后支撑杆、顶立支撑杆、L型连接件和直线连接件;

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或者靠近其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前交叉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椅面杆的一端与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椅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的一端铰接;

所述后支撑杆的一端与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固定,所述后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L型连接件的中部与主支撑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顶立支撑杆包括伸缩杆和套杆,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内,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椅面杆和所述直线连接件;

所述直线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的侧面设有沿所述顶立支撑杆伸缩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为通孔,连通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设于所述滑槽内,当所述伸缩杆伸展至最大长度时,所述限位轴限位于所述滑槽的末端。

进一步,所述直线连接件包括侧面支撑板和底面支撑板;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的两侧;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铰接轴,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套杆的一端和主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铰接轴。

进一步,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一端为弧形的,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端的所述铰接轴。

进一步,所述后支撑杆的另一端有橡胶防滑套。

进一步,所述椅面的一面的两端设置有椅面套;

使用时,所述椅面套分别套在所述椅面杆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的铰接处,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处。

进一步,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包括第一连杆、中部连接件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中部,两根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的一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过渡部;

所述固定部设置于过渡部的两端,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成钝角设置;

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过渡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其不仅容易折叠,并且承载力强。

由于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内,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椅面杆和所述直线连接件,所述折叠椅展开使用时,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一端抵住所述椅面杆的底部,所述顶立支撑杆的另一端着地,再加上所述直线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使用者坐下时,所述顶立支撑杆、椅面杆和主支撑杆成为一个牢固的三角形结构,非常稳固;由于所述直线连接件、套杆的一端和主支撑杆的另一端均着地,使得所述折叠椅的承载能力更强,结构更加稳定。

收叠时,所述伸缩杆处于伸展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椅面杆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的夹角缩小、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的夹角缩小、椅面杆、顶立支撑杆向上收拢直至与主支撑杆处于相互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顶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椅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对前交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椅面1、椅面套11、主支撑杆21、椅面杆22、后支撑杆23、顶立支撑杆24、伸缩杆241、滑槽2411、套杆242、限位轴2421、L型连接件25、直线连接件26、侧面支撑板261、底面支撑板262、前交叉杆31、固定部301、过渡部302、第一连杆311、第二连杆312、后交叉杆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包括支架和椅面1,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并通过一对前交叉杆31和一对后交叉杆32支撑连接;

所述支架体包括主支撑杆21、椅面杆22、后支撑杆23、顶立支撑杆24、L型连接件25和直线连接件26;

所述主支撑杆21的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32的一端铰接,所述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或者靠近其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前交叉杆31的一端铰接;

所述椅面杆22的一端与所述前交叉杆3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椅面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25的一端铰接;

所述后支撑杆23的一端与L型连接件25的另一端相互固定,所述后支撑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32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L型连接件25的中部与主支撑杆21的中部铰接;

所述顶立支撑杆24包括伸缩杆241和套杆242,所述伸缩杆241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242内,所述顶立支撑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椅面杆22和所述直线连接件26;

所述直线连接件26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

所述椅面1的一面的两端设置有椅面套11,使用时,所述椅面套11分别套在所述椅面杆22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31的另一端的铰接处,所述主支撑杆21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32的一端铰接处。使用这样设计的椅面1,一方面可以随意更换不同颜色的椅面1,更加自由搭配;另一方面,椅面1在脏了或者被弄湿了,可以马上拆下换洗,更加干净卫生;进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来更换不同的椅面1,例如,在冬季可以更换表面添加了毛绒保温的椅面1,在夏季则可以更换通气、通爽的椅面1。

本实施例的折叠椅,在展开使用时,椅面1的椅面套11分别套在椅面杆22的一端和前交叉杆31的另一端的铰接处,主支撑杆21的一端和后交叉杆32的一端的铰接处。椅面杆22撑开的面积构成了折叠椅的凳面,主支撑杆21撑开的面积构成了折叠椅的椅背;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24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椅面杆22,由于所述伸缩杆241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242内,所述折叠椅展开使用时,所述伸缩杆241处于收缩状态,其一端抵住所述椅面杆22的底部,所述套杆242的一端着地,再加上所述直线连接件26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套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使用者坐下时,所述顶立支撑杆24、椅面杆22和主支撑杆21成为一个牢固的三角形结构,非常稳固;由于所述直线连接件26、套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均着地,使得所述折叠椅的承载能力更强,结构更加稳定,还能防止所述折叠椅向前倾斜。

收叠时,所述伸缩杆241处于伸展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椅面杆22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31的另一端的夹角缩小、所述主支撑杆21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32的一端的夹角缩小、椅面杆22、顶立支撑杆24向上收拢直至与主支撑杆21处于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241的侧面设有沿所述顶立支撑杆24伸缩方向设置的滑槽2411,所述滑槽2411为通孔,连通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套杆242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轴2421,所述限位轴2421设于所述滑槽2411内,当所述伸缩杆241伸展至最大长度时,所述限位轴2421限位于所述滑槽2411的末端。

在所述折叠椅的展开和收叠时,由于所述套杆242为中空的,所以所述伸缩杆241能够伸缩于所述套杆242之中,所述滑槽2411的设置,使得所述伸缩杆241的伸缩更加稳定;同时,当所述伸缩杆241伸展至最大长度时,所述限位轴2421限位于所述滑槽2411的末端,避免所述伸缩杆241脱离所述套杆242,使得所述折叠椅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直线连接件26包括侧面支撑板261和底面支撑板262;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262的两侧;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之间设有两个铰接轴,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两端,所述套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铰接轴。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262的两侧,使得所述直线连接件26的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时更加稳定;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之间设有两个铰接轴,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两端,使得所述套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在转动使更加方便,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转动,便于所述折叠椅的收叠。

进一步,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一端为弧形的,所述顶立支撑杆24的一端铰接于该端的所述铰接轴。

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一端为弧形的,该端朝外,避免使用者不小心踢到改端时容易受伤。

进一步,所述后支撑杆23的另一端有橡胶防滑套。

设置防滑套能很好的增加所述折叠椅与地面接触部位的摩擦力,也可以减少构件与地面的磨损,从而使得所述折叠椅的受力更加好,使用更加安全耐用。

进一步,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31包括第一连杆311、中部连接件和第二连杆312;

所述第一连杆311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中部,两根所述第二连杆31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两端。

如此设置,可以降低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31的厚度,使得第一连杆311、中部连接件和第二连杆312均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使得所述折叠椅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美观。

进一步,所述的一对前交叉杆31和一对后交叉杆32的结构相同,使的所述折叠椅的生产效率更加高。

进一步,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固定部301和过渡部302;

所述固定部301设置于过渡部302的两端,所述过渡部302与所述固定部301的连接处成钝角设置;

所述第一连杆311铰接于所述过渡部302,所述第二连杆312固定于所述固定部301。

如此设置,使得两根所述第二连杆312为非直线设置,这样一来,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311在完全收缩时两根所述第二连杆312可以与第一连杆311成平行设置,便可以使得折叠椅更加紧凑。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15579.1 (22)申请日 2016.12.02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石井旅游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528511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 道三和路13号 (72)发明人 周晓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张海英 林波 (51)Int.Cl. A47C 4/30(2006.01) A47C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57)摘要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包括支架和椅面, 支。

2、架包括左右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 并通过一对 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支撑连接; 支架体包括 主支撑杆、 椅面杆、 后支撑杆、 顶立支撑杆、 L型连 接件和直线连接件; 主支撑杆的一端与后交叉杆 的一端铰接, 主支撑杆的另一端或者靠近其另一 端的一侧与前交叉杆的一端铰接; 椅面杆的一端 与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 椅面杆的另一端与L 型连接件的一端铰接; 后支撑杆的一端与L型连 接件的另一端相互固定, 后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后 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 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 接于椅面杆和直线连接件; 直线连接件的另一端 铰接于主支撑杆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不仅容易 折叠, 并且承载力强。 权利要求书2页 。

3、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6525816 U 2017.09.29 CN 206525816 U 1.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包括支架和椅面, 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 并通过一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支撑连接; 所述支架体包括主支撑杆、 椅面杆、 后支撑杆、 顶立支撑杆、 L型连接件和直线连接件; 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或者靠近其 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前交叉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椅面杆的一端与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椅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连 接件的一端铰接; 所述后支撑杆的一端与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固定, 所述后支撑杆的另。

4、一端与所述 后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L型连接件的中部与主支撑杆的中部铰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立支撑杆包括伸缩杆和套杆, 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 杆内, 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椅面杆和所述直线连接件; 所述直线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的侧面设有 沿所述顶立支撑杆伸缩方向设置的滑槽, 所述滑槽为通孔, 连通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轴, 所述限位轴设于所述滑槽内, 当所述伸缩杆伸展至 最大长度时, 所述限位轴限位于所述滑槽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5、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连接件包括侧 面支撑板和底面支撑板;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的两侧;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铰接轴, 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两端, 所述套 杆的一端和主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铰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一端 为弧形的, 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端的所述铰接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撑杆的另一端 有橡胶防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面的一面的两端 设置。

6、有椅面套; 使用时, 所述椅面套分别套在所述椅面杆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的铰接处, 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包 括第一连杆、 中部连接件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中部, 两根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固 定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对前交叉杆和 一对后交叉杆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固 定部和过渡部; 所述固定部设置于过渡部的。

7、两端, 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成钝角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525816 U 2 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过渡部, 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525816 U 3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游制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0002 折叠椅因其结构轻便、 可以叠放, 便于搬动和收纳, 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从野炊烧 烤、 休闲垂钓到家居生活, 折叠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折叠椅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在进行改 进, 从最初的简易马扎, 到如今的带扶手, 带靠背的。

8、座椅系列。 在舒适度, 安全性方面获得了 极大的提升。 0003 常规的折叠椅, 由于需要照顾方便折叠这一功能, 其承载力不会很强, 结构不稳 定, 如果肥胖的人比较快速地做下去, 则很容易出现散架, 而导致使用者摔倒在地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不仅容易折叠, 并且承载 力强。 0005 为达此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包括支架和椅面, 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为对称的一对支架 体, 并通过一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支撑连接; 0007 所述支架体包括主支撑杆、 椅面杆、 后支撑杆、 顶立支撑杆、 L。

9、型连接件和直线连接 件; 0008 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或者靠 近其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前交叉杆的一端铰接; 0009 所述椅面杆的一端与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椅面杆的另一端与所述L 型连接件的一端铰接; 0010 所述后支撑杆的一端与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固定, 所述后支撑杆的另一端与 所述后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 0011 所述L型连接件的中部与主支撑杆的中部铰接; 0012 所述顶立支撑杆包括伸缩杆和套杆, 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内, 所 述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椅面杆和所述直线连接件; 0013 所述直线连接件的另一。

10、端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 0014 进一步, 所述伸缩杆的侧面设有沿所述顶立支撑杆伸缩方向设置的滑槽, 所述滑 槽为通孔, 连通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 0015 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轴, 所述限位轴设于所述滑槽内, 当所述伸缩杆伸 展至最大长度时, 所述限位轴限位于所述滑槽的末端。 0016 进一步, 所述直线连接件包括侧面支撑板和底面支撑板; 0017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的两侧; 0018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铰接轴, 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两端, 所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206525816 U 4 述套杆的一端和主支撑杆的另一端。

11、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铰接轴。 0019 进一步, 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一端为弧形的, 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该端的 所述铰接轴。 0020 进一步, 所述后支撑杆的另一端有橡胶防滑套。 0021 进一步, 所述椅面的一面的两端设置有椅面套; 0022 使用时, 所述椅面套分别套在所述椅面杆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的另一端的铰接 处, 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铰接处。 0023 进一步, 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包括第一连杆、 中部连接件和第二连杆; 0024 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中部, 两根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 别固定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两端。 0025 进一步, 所述的一。

12、对前交叉杆和一对后交叉杆的结构相同。 0026 进一步, 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过渡部; 0027 所述固定部设置于过渡部的两端, 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成钝角设 置; 0028 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过渡部, 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0029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其不仅容易折叠, 并且承 载力强。 0030 由于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内, 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 所述椅面杆和所述直线连接件, 所述折叠椅展开使用时, 所述顶立支撑杆的一端抵住所述 椅面杆的底部, 所述顶立支撑杆的另一端着地, 再加上所述直线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于。

13、所 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 使用者坐下时, 所述顶立支撑杆、 椅面杆和主支撑杆成为一个牢固的 三角形结构, 非常稳固; 由于所述直线连接件、 套杆的一端和主支撑杆的另一端均着地, 使 得所述折叠椅的承载能力更强, 结构更加稳定。 0031 收叠时, 所述伸缩杆处于伸展状态, 从而使得所述椅面杆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杆 的另一端的夹角缩小、 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的一端的夹角缩小、 椅面杆、 顶 立支撑杆向上收拢直至与主支撑杆处于相互平行。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0034 图3是本实。

14、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顶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椅面结构的示意图。 0036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对前交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其中: 椅面1、 椅面套11、 主支撑杆21、 椅面杆22、 后支撑杆23、 顶立支撑杆24、 伸缩 杆241、 滑槽2411、 套杆242、 限位轴2421、 L型连接件25、 直线连接件26、 侧面支撑板261、 底面 支撑板262、 前交叉杆31、 固定部301、 过渡部302、 第一连杆311、 第二连杆312、 后交叉杆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

15、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206525816 U 5 0039 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承载力强的折叠椅, 包括支架和椅面1, 所述支架包括左右 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 并通过一对前交叉杆31和一对后交叉杆32支撑连接; 0040 所述支架体包括主支撑杆21、 椅面杆22、 后支撑杆23、 顶立支撑杆24、 L型连接件25 和直线连接件26; 0041 所述主支撑杆21的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32的一端铰接, 所述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 或者靠近其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前交叉杆31的一端铰接; 0042 所述椅面杆22的一端与所述前交叉杆31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椅面杆22的另一。

16、端与 所述L型连接件25的一端铰接; 0043 所述后支撑杆23的一端与L型连接件25的另一端相互固定, 所述后支撑杆23的另 一端与所述后交叉杆32的另一端铰接; 0044 所述L型连接件25的中部与主支撑杆21的中部铰接; 0045 所述顶立支撑杆24包括伸缩杆241和套杆242, 所述伸缩杆241可伸缩地安装于所 述套杆242内, 所述顶立支撑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椅面杆22和所述直线连接件26; 0046 所述直线连接件26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 0047 所述椅面1的一面的两端设置有椅面套11, 使用时, 所述椅面套11分别套在所述椅 面杆22的一端和所述前交叉。

17、杆31的另一端的铰接处, 所述主支撑杆21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 杆32的一端铰接处。 使用这样设计的椅面1, 一方面可以随意更换不同颜色的椅面1, 更加自 由搭配; 另一方面, 椅面1在脏了或者被弄湿了, 可以马上拆下换洗, 更加干净卫生; 进而, 可 以根据不同的季节、 气候来更换不同的椅面1, 例如, 在冬季可以更换表面添加了毛绒保温 的椅面1, 在夏季则可以更换通气、 通爽的椅面1。 0048 本实施例的折叠椅, 在展开使用时, 椅面1的椅面套11分别套在椅面杆22的一端和 前交叉杆31的另一端的铰接处, 主支撑杆21的一端和后交叉杆32的一端的铰接处。 椅面杆 22撑开的面积构成了折叠椅。

18、的凳面, 主支撑杆21撑开的面积构成了折叠椅的椅背; 0049 本实施例中, 所述伸缩杆24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椅面杆22, 由于所述伸缩杆241可 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套杆242内, 所述折叠椅展开使用时, 所述伸缩杆241处于收缩状态, 其一 端抵住所述椅面杆22的底部, 所述套杆242的一端着地, 再加上所述直线连接件26的两端分 别铰接于所述套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 使用者坐下时, 所述顶立支撑杆24、 椅面杆22和主支撑杆21成为一个牢固的三角形结构, 非常稳固; 由于所述直线连接件26、 套 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均着地, 使得所述折叠椅的承载能力更强, 结。

19、构更加稳 定,还能防止所述折叠椅向前倾斜。 0050 收叠时, 所述伸缩杆241处于伸展状态, 从而使得所述椅面杆22的一端和所述前交 叉杆31的另一端的夹角缩小、 所述主支撑杆21的一端和所述后交叉杆32的一端的夹角缩 小、 椅面杆22、 顶立支撑杆24向上收拢直至与主支撑杆21处于相互平行。 0051 进一步, 所述伸缩杆241的侧面设有沿所述顶立支撑杆24伸缩方向设置的滑槽 2411, 所述滑槽2411为通孔, 连通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 0052 所述套杆242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轴2421, 所述限位轴2421设于所述滑槽2411内, 当所述伸缩杆241伸展至最大长度时, 所述限位轴24。

20、21限位于所述滑槽2411的末端。 0053 在所述折叠椅的展开和收叠时, 由于所述套杆242为中空的, 所以所述伸缩杆241 能够伸缩于所述套杆242之中, 所述滑槽2411的设置, 使得所述伸缩杆241的伸缩更加稳定;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206525816 U 6 同时, 当所述伸缩杆241伸展至最大长度时, 所述限位轴2421限位于所述滑槽2411的末端, 避免所述伸缩杆241脱离所述套杆242, 使得所述折叠椅的结构更加稳定。 0054 进一步, 所述直线连接件26包括侧面支撑板261和底面支撑板262; 0055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26。

21、2的两侧; 0056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之间设有两个铰接轴, 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两 端, 所述套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铰接轴。 0057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分别垂直设于所述底面支撑板262的两侧, 使得所述直线 连接件26的结构更加紧凑, 使用时更加稳定; 两块所述侧面支撑板261之间设有两个铰接 轴, 分别设于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两端, 使得所述套杆242的一端和主支撑杆21的另一端 在转动使更加方便, 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转动, 便于所述折叠椅的收叠。 0058 进一步, 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一端为弧形的, 所述顶立支撑杆24的一端铰。

22、接于该 端的所述铰接轴。 0059 所述侧面支撑板261的一端为弧形的, 该端朝外, 避免使用者不小心踢到改端时容 易受伤。 0060 进一步, 所述后支撑杆23的另一端有橡胶防滑套。 0061 设置防滑套能很好的增加所述折叠椅与地面接触部位的摩擦力, 也可以减少构件 与地面的磨损, 从而使得所述折叠椅的受力更加好, 使用更加安全耐用。 0062 进一步, 一对所述的前交叉杆31包括第一连杆311、 中部连接件和第二连杆312; 0063 所述第一连杆311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中部, 两根所述第二连杆312的 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部连接件的两端。 0064 如此设置, 可以降低一对所述。

23、的前交叉杆31的厚度, 使得第一连杆311、 中部连接 件和第二连杆312均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使得所述折叠椅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美观。 0065 进一步, 所述的一对前交叉杆31和一对后交叉杆32的结构相同, 使的所述折叠椅 的生产效率更加高。 0066 进一步, 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固定部301和过渡部302; 0067 所述固定部301设置于过渡部302的两端, 所述过渡部302与所述固定部301的连接 处成钝角设置; 0068 所述第一连杆311铰接于所述过渡部302, 所述第二连杆312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301。 0069 如此设置, 使得两根所述第二连杆312为非直线设置, 这样一。

24、来, 一对所述的前交 叉杆311在完全收缩时两根所述第二连杆312可以与第一连杆311成平行设置, 便可以使得 折叠椅更加紧凑。 0070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 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 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基于此处的解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206525816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8 CN 206525816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9 CN 206525816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0 CN 206525816 U 10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1 CN 206525816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