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餐饮用具.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32281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60111.1

申请日:

20170628

公开号:

CN207949660U

公开日:

201810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24

主分类号:

A47J36/24

申请人:

佛山市柯博明珠数码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光明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西南园A区2-4号地

优先权:

CN201720760111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餐饮用具,包括外壳体、内胆体、电发热元件、电路板,其中电发热元件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该电发热元件印刷或绕装于内胆体的外壁上;内胆体安装于外壳体中,并且在内胆体的外底面与外壳体的内底面之间还形成有空腔室,电路板安装于该空腔室中,该电路板通过与外壳体上设有的接电插座相电连接,电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相电连接,在内胆体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传感器,电路板上还设有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及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本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恒温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采用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来加热,使得整个餐饮用具的体积不会增加得过大,整体较为轻巧,结构更为简单;采用触摸式按键模块,使其防水性能更佳,操作更轻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餐饮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胆体(2)、电发热元件(3)、电路板(4),其中所述电发热元件(3)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该电发热元件(3)印刷或绕装于内胆体(2)的外壁上;所述内胆体(2)安装于外壳体(1)中,并且在内胆体(2)的外底面与外壳体(1)的内底面之间还形成有空腔室(5);所述电路板(4)安装于该空腔室(5)中,该电路板(4)通过与外壳体(1)上设有的接电插座(6)相电连接,以实现从外界取得工作所需电源;所述电发热元件(3)与电路板(4)相电连接,以从电路板(4)获得工作所需电源;所述内胆体(2)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传感器(9),该测温传感器(9)与电路板相电连接,以实现向电路板反馈测温信号;所述电路板(4)上还设有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10);所述电路板(4)上还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20);所述外壳体(1)上还设有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30),该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30)与电路板(4)相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餐饮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插座(6)设置于外壳体(1)的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餐饮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体(2)与外壳体(1)之间还形成有真空间隙结构(7),在该真空间隙结构(7)的端口处还设有耐高温的密封口填充胶圈(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餐饮用具,如碗、桶、杯、盘、盒、盆等,除了满足人们饮食起居需要外,更多在于其外在形状或表面图案上的设计,没有其它辅助功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品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现有这些仅停留在外在形状和图案的创新,显然是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餐饮用具,该餐饮用具自身具有自加热和自监测温度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恒温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采用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来加热,使得整个餐饮用具的体积不会增加得过大,整体较为轻巧,结构更为简单;采用触摸式按键模块,使其防水性能更佳,操作更轻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餐饮用具,其特点在于包括外壳体、内胆体、电发热元件、电路板,其中所述电发热元件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该电发热元件印刷或绕装于内胆体的外壁上;

所述内胆体安装于外壳体中,并且在内胆体的外底面与外壳体的内底面之间还形成有空腔室;

所述电路板安装于该空腔室中,该电路板通过与外壳体上设有的接电插座相电连接,以实现从外界取得工作所需电源;

所述电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相电连接,以从电路板获得工作所需电源;

所述内胆体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传感器,该测温传感器与电路板相电连接,以实现向电路板反馈测温信号;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该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电插座设置于外壳体的底部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体与外壳体之间还形成有真空间隙结构,在该真空间隙结构的端口处还设有耐高温的密封口填充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了前面所述的技术手段,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饮用具自身具有自加热和自监测温度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食物进行加热、保温、恒温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采用了印刷式电发热膜、或绕装式电发热丝来加热,使得整个餐饮用具的体积不会增加得过大,整体较为轻巧,结构更为简单。此外,还由于采用了触摸式按键模块,使其防水性能更佳,操作更轻便。并且还由于采用了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和在电路板上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的手段,在实际实施时,配以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实施远程控制和右非接触式控制本产品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状态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餐饮用具,包括外壳体1、内胆体2、电发热元件3、电路板4,其中所述电发热元件3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该电发热元件3印刷或绕装于内胆体2的外壁上。当采用电发热膜作为加热元件时,一般印刷工艺印刷在内胆体2的外壁上,而采用电发热丝作为加热元件时,则采用绕装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内胆体2的外壁上,即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

如图3所示,所述内胆体2安装于外壳体1中,并且在内胆体2的外底面与外壳体1的内底面之间还形成有空腔室5。所述电路板4安装于该空腔室5中,该电路板4通过与外壳体1上设有的接电插座6相电连接,以实现从外界取得工作所需电源;所述电发热元件3与电路板4相电连接,以从电路板4获得工作所需电源和指令控制信号。所述内胆体2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传感器9,该测温传感器9与电路板相电连接,以实现向电路板反馈测温信号,使得电路板4能够精准的控制电发热元件3工作,做节能省电的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电路板4上还设有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10,以及在电路板4上还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20,或者同时设置有WIFI通信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使得在实际实施时,配以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实施远程控制和右非接触式控制本产品工作。

此外,在外壳体1上还设有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30,该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30与电路板4相电连接,以方便人们操作和使用本产品。

为了使本产品的外形较为整洁、美观,如图3所示,所述接电插座6设置于外壳体1的底部上。

为了使本产品具有较佳的保温性能与节能性能,以及较佳防烫手性能,如图3所示,所述内胆体2与外壳体1之间还形成有真空间隙结构7,在该真空间隙结构7的端口处还设有耐高温的密封口填充胶圈8。

一种智能餐饮用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智能餐饮用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智能餐饮用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智能餐饮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餐饮用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60111.1 (22)申请日 2017.06.28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柯博明珠数码电子有限公 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技 工业区西南园A区2-4号地 (72)发明人 刘光明 (51)Int.Cl. A47J 36/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智能餐饮用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餐饮用具, 包括外 壳体、 内胆体、 电发热元件、 电路板, 其中电发热 元件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 该电发热元件印刷 或绕装。

2、于内胆体的外壁上; 内胆体安装于外壳体 中, 并且在内胆体的外底面与外壳体的内底面之 间还形成有空腔室, 电路板安装于该空腔室中, 该电路板通过与外壳体上设有的接电插座相电 连接, 电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在内胆体 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传感器, 电路板上还设有可 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及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 通信模块。 本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 中, 对食物进行加热、 保温、 恒温的需要, 而且更 为重要的是, 其采用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来加 热, 使得整个餐饮用具的体积不会增加得过大, 整体较为轻巧, 结构更为简单; 采用触摸式按键 模块, 使其防水性能更佳, 操作更轻便。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7949660 U 2018.10.12 CN 207949660 U 1.一种智能餐饮用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壳体 (1) 、 内胆体 (2) 、 电发热元件 (3) 、 电路 板 (4) , 其中所述电发热元件 (3) 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 该电发热元件 (3) 印刷或绕装于内 胆体 (2) 的外壁上; 所述内胆体 (2) 安装于外壳体 (1) 中, 并且在内胆体 (2) 的外底面与外壳体 (1) 的内底面 之间还形成有空腔室 (5) ; 所述电路板 (4) 安装于该空腔室 (5) 中, 该电路板 (4) 通过与外壳体 (1) 上设有的接电。

4、插 座 (6) 相电连接, 以实现从外界取得工作所需电源; 所述电发热元件 (3) 与电路板 (4) 相电连接, 以从电路板 (4) 获得工作所需电源; 所述内胆体 (2) 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传感器 (9) , 该测温传感器 (9) 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以实现向电路板反馈测温信号; 所述电路板 (4) 上还设有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 (10) ; 所述电路板 (4) 上还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20) ; 所述外壳体 (1) 上还设有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 (30) , 该触摸式按 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 (30) 与电路板 (4) 相电连接。 2.根据权利。

5、要求1所述智能餐饮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电插座 (6) 设置于外壳体 (1) 的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餐饮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体 (2) 与外壳体 (1) 之间还 形成有真空间隙结构 (7) , 在该真空间隙结构 (7) 的端口处还设有耐高温的密封口填充胶圈 (8)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949660 U 2 一种智能餐饮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用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餐饮用具, 如碗、 桶、 杯、 盘、 盒、 盆等, 除了满足人们饮食起居需要外, 更多 在于其外在形状或表面图案上的设计, 没有其它辅。

6、助功能。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品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这些仅停留在外在形状和图案的创新, 显然是越来越 不能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智能餐饮用具, 该餐饮用具自身 具有自加热和自监测温度功能, 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对食物进行加热、 保温、 恒温的需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其采用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来加热, 使得整个餐饮用具的 体积不会增加得过大, 整体较为轻巧, 结构更为简单; 采用触摸式按键模块, 使其防水性能 更佳, 操作更轻便。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餐。

7、饮用具, 其特点在于包括外壳 体、 内胆体、 电发热元件、 电路板, 其中所述电发热元件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 该电发热元 件印刷或绕装于内胆体的外壁上; 0005 所述内胆体安装于外壳体中, 并且在内胆体的外底面与外壳体的内底面之间还形 成有空腔室; 0006 所述电路板安装于该空腔室中, 该电路板通过与外壳体上设有的接电插座相电连 接, 以实现从外界取得工作所需电源; 0007 所述电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以从电路板获得工作所需电源; 0008 所述内胆体的外壁上还设有测温传感器, 该测温传感器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以实 现向电路板反馈测温信号; 0009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可编程的I。

8、C智能控制芯片; 0010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 0011 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 该触摸式按键模 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接电插座设置于外壳体的底部上。 0013 再进一步地, 所述内胆体与外壳体之间还形成有真空间隙结构, 在该真空间隙结 构的端口处还设有耐高温的密封口填充胶圈。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由于采用了前面所述的技术手段, 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 的餐饮用具自身具有自加热和自监测温度功能, 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对食物 进行加热、 保温、 恒温的需要。 而。

9、且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采用了印刷式电发热膜、 或绕装式电 发热丝来加热, 使得整个餐饮用具的体积不会增加得过大, 整体较为轻巧, 结构更为简单。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949660 U 3 此外, 还由于采用了触摸式按键模块, 使其防水性能更佳, 操作更轻便。 并且还由于采用了 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和在电路板上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的手段, 在实际 实施时, 配以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 就可以实施远程控制和右非接触式控制本产品工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状态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本实用。

10、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 图2及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餐饮用具, 包括外壳体1、 内胆 体2、 电发热元件3、 电路板4, 其中所述电发热元件3为电发热膜或电发热丝, 该电发热元件3 印刷或绕装于内胆体2的外壁上。 当采用电发热膜作为加热元件时, 一般印刷工艺印刷在内 胆体2的外壁上, 而采用电发热丝作为加热元件时, 则采用绕装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内胆体2 的外壁上, 即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 0019 如图3所示, 所述内胆体2安装于外壳体1中, 并且在内胆体2的外底面与外壳体1的 内底面之间还形成有空腔室5。 所述电路板4安装于该空腔室5中, 该电。

11、路板4通过与外壳体1 上设有的接电插座6相电连接, 以实现从外界取得工作所需电源; 所述电发热元件3与电路 板4相电连接, 以从电路板4获得工作所需电源和指令控制信号。 所述内胆体2的外壁上还设 有测温传感器9, 该测温传感器9与电路板相电连接, 以实现向电路板反馈测温信号, 使得电 路板4能够精准的控制电发热元件3工作, 做节能省电的效果。 0020 如图3所示, 所述电路板4上还设有可编程的IC智能控制芯片10, 以及在电路板4上 还设有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20, 或者同时设置有WIFI通信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 使得在实际实施时, 配以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 就可以实施远程控制和右。

12、非接触式控制本 产品工作。 0021 此外, 在外壳体1上还设有触摸式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30, 该触摸式 按键模块或触屏式显示与按键模块30与电路板4相电连接, 以方便人们操作和使用本产品。 0022 为了使本产品的外形较为整洁、 美观, 如图3所示, 所述接电插座6设置于外壳体1 的底部上。 0023 为了使本产品具有较佳的保温性能与节能性能, 以及较佳防烫手性能, 如图3所 示, 所述内胆体2与外壳体1之间还形成有真空间隙结构7, 在该真空间隙结构7的端口处还 设有耐高温的密封口填充胶圈8。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949660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7949660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7949660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7949660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