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建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湿建材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建筑物中, 为了节省能源或改善居住环境, 正在朝高气密、 高隔热化方 向发展。要推进高气密、 高隔热化, 重要的是缓和生活空间的湿度变化, 为了寻求该湿度对 策, 正在研究使用赋予调湿性能的建材 ( 调湿建材 )。另外, 调湿建材通常形成可以吸引顾 客喜好的漂亮的图案设计面。
专利文献 1 中记载有用模具等将水硬性组合物进行脱水挤压成形的调湿建材的 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水硬性组合物包含含有硅酸钙水合物的粉体和水泥, 并且含有偏硅酸 钙。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7-31267 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湿建材及其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调湿建材为能够 用模具制造的调湿建材, 其将从模具脱模时容易产生的影响调湿性能或美观的图案设计面 的缺陷减少到满足实用的水平。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湿建材, 将含有蒸压养护轻量加气混凝土粉体 ( 下面有时简称 为 “ALC 粉体” ) 和水泥的水硬性组合物与水的捏合物, 用具有形成有多个凹部的面的模具 进行脱水挤压, 并进行蒸压养护而得到, 该调湿建材是在一个面上具有多个与上述凹部对 应的凸部的板状调湿建材, 凸部的侧部倾斜面与调湿建材的另一个面所成的角度为 40 ~ 70°, 凸部的高度为 2 ~ 10mm, 并且具有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凸部的数量相对于凸部全 部数量的比例为 10%以下。
本发明的调湿建材, 由于作为图案设计面的形成有凸部的表面上的长径为 1mm 以 上的空隙 ( 用肉眼可看到的空隙 ) 的数量非常少, 因此, 影响调湿性能或美观的图案设计面 的缺陷减少到满足实用的水平。
调湿建材的凸部优选在一个面上至少存在 25 个。另外, 调湿建材优选为一个面的 2 面积为 200 ~ 4000cm 的板状调湿建材。
上述形状, 作为住宅用的调湿建材, 在尺寸方面适当且美观方面也优异, 因此, 能 够恰当地用于该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湿建材的制造方法, 将含有 ALC 粉体、 水泥和减水剂的水硬 性组合物与水的捏合物, 导入由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形成的空间内并进行脱水挤压, 将所得 到的成形物进行蒸压养护, 其中, 与成形物的上表面接触的上模的面是捏合物中的水流出 的脱水面, 与成形物的下表面接触的下模的面是赋予成形物以凸部的、 形成有多个凹部的 面 ( 图案设计面 ), 水的量相对于水硬性组合物为 90 ~ 130 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尽管具有复杂形状的图案设计面, 但是也可以制造出图
案设计面上的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数量足够少的调湿建材。
上述的制造方法中, 减水剂优选为选自由木质素磺酸盐、 聚羧酸、 氨基磺酸、 三聚 氰胺磺酸、 萘磺酸和它们的衍生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通过使用这样的减水剂, 可以进一步减少图案设计面上的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 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 提供一种调湿建材及其制造方法, 所述调湿建材为能够用模具制造 的调湿建材, 其将从金属模具脱模时容易产生的影响调湿性能或美观的图案设计面的缺陷 减少到满足实用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 1 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湿建材的立体图 ;
图 2 是图 1 的调湿建材的 II-II 剖面图 ;
图 3 是图 1 的调湿建材的俯视图 ;
图 4(a) 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调湿建材的剖面图, (b) 是用于制造第二实施方式的调 湿建材的模具的剖面图, (c) 是 (b) 中 A 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
图 5 是可以在调湿建材的成形工序中使用的模具的剖面图 ;
图 6 是表示使用图 5 的模具的成形工序的剖面图 ;
图 7 是表示使用另一模具的成形工序的剖面图 ;
图 8(a) 和 (b) 是表示调湿建材的图案设计面的例子的照片。
符号说明
1、 2、 201 模具 3 凸部的上表面 4 凸部 5 凸部的底部 6 调湿建材的另一个面 8 空隙 10、 204 下模 12 下模基板 14、 24 图案设计模具 20、 26、 202 上模 22 上模基板 30 外框 40 捏合物 a 凸部的侧部倾斜面 b 凹部的侧部倾斜面 d 间隔 x 凸部的侧部倾斜面与调湿建材的另一个面所成的角度 y 凸部的高度 R 曲率半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根据情况参照附图说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 在附图的说明中, 同一要素 使用同一符号, 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另外, 附图是为了容易地进行理解而将一部分夸张地描 绘, 因此尺寸比例不一定与说明的要素一致。
图 1 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湿建材的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的调湿建材的 II-II 剖面 图。另外, 图 3 是图 1 的调湿建材的俯视图。
图 1 所示的调湿建材 100 是将含有 ALC 粉体和水泥的水硬性组合物与水的捏合 物, 用具有形成有多个凹部的模具进行脱水挤压, 并进行蒸压养护而得到的调湿建材。 调湿 建材 100 的上表面 13 的凸部 4 与模具的凹部相对应, 该凸部 4 忠实地再现了模具的凹部。 另外, 凸部 4 的缺陷 ( 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 ) 数量非常少。
如图 2 所示, 调湿建材 100 中, 凸部 4 的侧部倾斜面 a 与调湿建材 100 的另一个面 6 所成的角度 x 为 40 ~ 70°, 凸部 4 的高度 y 为 2 ~ 10mm。另外, 角度 x 更优选为 45 ~ 65°, 进一步优选为 50 ~ 60°。另外, 高度 y 更优选为 3 ~ 9mm, 进一步优选为 3 ~ 8mm。
调湿建材 100 的凸部 4 的形状可以各不相同, 该情况下, 只要侧部倾斜面与调湿建 材的另一个面所成的角度落入 40 ~ 70°的范围即可。另外, 侧部倾斜面不一定是平坦的, 有凹凸也可以, 但该情况下, 将 x 的值最大的接触面设定为侧部倾斜面。其中, 这种情况下 由气泡或材料的粒子造成的微小凹凸可忽略不计。另外, 凸部 4 的高度 y 是指, 对于各凸部 而言, 凸部 4 的上表面 3 的最高位置 ( 凸部 4 的上表面 3 不一定是平坦的, 也可以是具有曲 面或顶点的面 ) 与最深的底部 5 之间的距离 ( 在调湿建材 100 的厚度方向上, 由与另一个 面 6 垂直的长度决定 ), 存在多个的凸部 4 的高度 y 可以各不相同, 只要高度 y 在 2 ~ 10mm 的范围即可。 如图 3 所示, 调湿建材 100 也可以在其凸部的表面上具有成为缺陷的空隙 8, 但具 有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 8 的凸部的数量相对于凸部全部数量的比例为 10%以下。 该比例 优选为 9%以下, 更优选为 7%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5%以下。 另外, 空隙 8 的长径是指, 从上 表面一侧照射与另一个面垂直的光时, 空隙 8 的投影图中的最长的直径, 在图 3 中表示为 z 或 w。图 3 中, z 所表示的空隙 8 的长径为 1mm 以上, 而 w 所表示的空隙 8 的长径小于 1mm。 图 3 中, 凸部合计存在 25 个, 因此, “具有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凸部的数量相对于凸部 全部数量的比例” 为 4%。
图 4(a) 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调湿建材的剖面图, 图 4(b) 是用于制造第二实施方式 的调湿建材的模具的剖面图。图 4(c) 是在图 4(b) 中 A 所示的区域的放大图。图 4(a) 所 示的调湿建材 101 除以间隔 d 配置凸部 4 以外,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湿建材 100 是一样的。 关于变形方式或优选条件, 和第一实施方式也是一样的。
图 4(b) 中所示的模具 201 由上模 202 和下模 204 构成, 上模 202 及下模 204 如图 所示对置。上模 202 为平板状, 下模 204 上形成有与调湿建材 101 的凸部 4 对应的多个凹 部 9。下模 204 的凹部 9 的深度 y 与调湿建材 101 的凸部 4 的高度 y 相对应, 凹部的侧部倾 斜面 b 和对置的上模 202 的下表面所成的角度 x, 与调湿建材 101 中的 x 相对应。另外, 以 与调湿建材 101 的凸部 4 间的间隔 d 相对应的距离 d 形成凹部 9。
如图 4(c) 所示, 在凹部 9 的底面和侧部倾斜面 b 相连的拐角处形成为圆弧形 ( 丸 みが付けられ ), 其曲率半径为 R。
调湿建材中, 优选一个面至少存在 25 个凸部, 该情况下, 优选配置为 5×5 的格子 状。凸部的数量更优选存在 100 个以上 ( 优选 10×10 的格子状 ), 进一步优选存在 400 个 以上 ( 优选 20×20 的格子状 )。调湿建材可以是一个面的面积为 200 ~ 4000cm2 的板状调 湿建材。一个面的面积优选为 400 ~ 2200cm2。另外, 多个凸部不一定以接触的方式存在, 也可以像调湿建材 101 那样, 以预定的间隔 d 配置多个凸部。即, 凸部 4 的间隔 d( 从调湿 建材 100 的上表面看到的最长距离 ), 可以设定为例如 0.1 ~ 30mm, 优选为 0.1 ~ 10mm。
以下, 对调湿建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调湿建材可以通过至少包括捏合工序和 成形工序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下面, 对工序逐个进行详细说明。
在捏合工序中, 将含有 ALC 粉体、 水泥和减水剂的水硬性组合物与水进行捏合从 而得到捏合物。水硬性组合物也可以含有作为补强材料的偏硅酸钙。ALC 是指用发泡剂多 孔质化后的混凝土。ALC 通过在将二氧化硅等硅酸质材料、 水泥、 生石灰等石灰质原料混合 成的浆状物中, 添加发泡剂或气泡剂等气泡生成剂并进行混合, 使其发泡和硬化后, 进行蒸 压养护而获得。 作为 ALC 粉体, 可以适当地使用将 ALC 粉碎得到的材料、 或从 ALC 制造工厂、 ALC 建筑物的施工现场、 ALC 建筑物的拆毁现场等产生的、 ALC 的残留材料、 边角料、 粉末等 ALC 废料中去掉补强材料并粉碎而得到的材料等。ALC 的废料以往进行填埋处置, 但填埋处 置对环境的载荷较大, 也较难确保将来的用地, 因此, 正在寻求替代填埋处置的处理方法。 通过将由 ALC 废料制造的 ALC 粉体作为调湿建材的原料利用, 可以有效地再利用 ALC 废料, 从而可以解决 ALC 废料的处理问题。
ALC 粉体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 5 ~ 200μm, 更优选为 5 ~ 100μm。当体积平 均粒径大于 200μm 时, 粉体粗大的孔隙会成为结构上的缺陷, 从而造成调湿建材的强度降 低。当体积平均粒径小于 5μm 时, 粉碎非常需要能量和时间, 从而有时生产率会降低。
作为水泥, 可以适当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 早强水泥、 中热水泥、 快干水 泥 ( ジエツトセメント )、 高铝水泥 ( アルミナセメント )、 或矿渣水泥、 硅石水泥、 粉煤灰 水泥等混合水泥。这些水泥可单独使用, 也可以混合使用。用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等给制 品上色的情况下, 优选使用白水泥, 因为即使颜料的添加量少也可以很好地着色。
作为减水剂, 可以使用例如 : 改性木质素磺酸化合物与萘磺酸类化合物的复合体 ( 例如 BASF ポゾリス株式会社的レオビルト 1460)、 改性木质素磺酸化合物与聚羧酸类化 合物的复合体 (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的チユ一ポ一ル EX60R) 等木质素磺酸盐或其衍生物 ; 特 殊聚羧酸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 例如花王株式会社的ポイズ 520、 ポイズ 530)、 聚羧酸 EO 酯类高性能减水剂 ( 例如花王株式会社的 TK-1000、 TK-2000)、 以聚羧酸类接枝共聚物为主 要成分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例如竹本油脂株式会社的チユ一ポ一ル SSP-104)、 聚羧酸 类水溶性乙烯基共聚物 ( 例如竹本油脂株式会社的チユ一ポ一ル NV-G5)、 聚羧酸类化合物 ( 例如グレ一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的ス一パ一 200、 ス一パ一 300、 日本シカ株式会社的シ 一カメント 1200N、 シ一カメント 2200、 株式会社フロ一リツク的フロ一リツク SF500U)、 聚羧酸醚类化合物 ( 例如 BASF ポゾリス株式会社的レオビルト 8000、 NT-1000) 等聚羧酸 或其衍生物 ; 氨基磺酸类化合物 ( 例如株式会社フロ一リツク的フロ一リツク VP200) 等氨 基磺酸或其衍生物 ; 三聚氰胺磺酸类化合物 ( 例如 BASF ポゾリス株式会社的レオビルト 4000、 株式会社フロ一リツク的フロ一リツク MS)、 磺化三聚氰胺高缩合物盐 ( 例如グレ一 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的 FT-3S) 等三聚氰胺磺酸或其衍生物 ; 萘磺酸甲醛高缩合物 ( 例如花王株式会社的マイテイ 100、 マイテイ 150)、 萘磺酸类化合物 ( 例如 BASF ポゾリス株式会 社的レオビルト 1440、 株式会社フロ一リツク的フロ一リツク PS、 フロ一リツク PSR110) 等萘磺酸或其衍生物。 减水剂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化合物中的一种, 或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减水剂的添加量以水硬性组合物为基准, 优选为 0.01 ~ 2 质量%, 更优选为 0.05 ~ 1.5 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 0.05 ~ 1 质量%。
作为偏硅酸钙, 可以使用天然出产的偏硅酸钙、 或由硅酸质原料和石灰质原料合 成的人工矿物质等。偏硅酸钙的形状可以是粒子形状的, 也可以是纤维状的。在使用纤维 状的偏硅酸钙的情况下, 可得到调湿建材的强度提高的效果。
相对于 ALC 粉体和水泥的合计 100 质量份, 水硬性组合物优选包含 ALC 粉体 60 ~ 90 质量份, 更优选包含 70 ~ 85 质量份。相对于 ALC 粉体和水泥的合计 100 质量份, 水硬性 组合物优选还包含偏硅酸钙 0.5 ~ 10 质量份。通过 ALC 粉体和水泥的比例处于上述的范 围, 可以制造具有高吸放湿性能的调湿建材。另外, 通过水硬性组合物含有偏硅酸钙, 成形 工序后的脱模变得容易。
相对于 ALC 粉体和水泥的合计 100 质量份, 水硬性组合物中的 ALC 粉体的含量少 于 60 质量份时, 有时所得到的调湿建材的放湿速度降低, 当超过 90 质量份时, 通过脱水挤 压成形所得到的成形物的强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达到可处理的强度, 从而有时生产率 降低。另外, 相对于 ALC 粉体和水泥的合计 100 质量份, 水硬性组合物中的偏硅酸钙的含量 少于 0.5 质量份时, 有时添加偏硅酸钙的效果不明显, 另外, 即使添加超过 10 质量份的量, 有时也得不到与添加量相称的效果。 上述水硬性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还包含补强材料。作为补强材料, 可以适当使用 维尼纶 ( ビニロン )、 尼龙 ( 注册商标 )、 纸浆等有机纤维、 碳纤维等无机纤维、 不锈钢纤维 等金属纤维等。也可以适当使用金属丝网 ( ラス網 ) 或加筋垫 ( 鉄筋マツト ) 等钢筋作为 补强材料。补强材料优选对蒸压养护具有耐久性的材料。由添加了补强材料的水硬性组合 物制造的调湿建材, 即使在例如由于地震等而产生裂纹的情况下, 也不会立即破损, 从而安 全性增加。
捏合物的粘度优选为 0.5 ~ 10Pa·s, 更优选为 1.0 ~ 8.5Pa·s。作为调整粘度 的方法, 可以举出 : 增减对于水硬性组合物的加加水量的方法和在水硬性组合物中添加上 述减水剂的方法。
相对于水硬性组合物, 捏合工序中的加水量优选为 90 ~ 130 质量%, 更优选为 95 ~ 105 质量%。 本说明书中, 有时将对于水硬性组合物的加水量的质量比叫做 “水比” 。 当 加水量小于水硬性组合物的 90 质量%时, 在后述的成形工序中, 在将水硬性组合物和水捏 合而得到的捏合物导入模具时, 有产生捏合物在模具中填充不良、 调湿建材图案设计面的 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数量增加的倾向。 另外, 当加水量超过水硬性组合物的 130 质量% 时, 在后述的成形工序的脱水挤压成形中, 有脱水需要的时间变长、 生产率降低的倾向。另 外, 有成形物强度降低、 在成形物自模具脱模时产生脱模不良、 调湿建材图案设计面的长径 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数量增加的倾向。
在现有的含水泥制品中, 提高水相对于水泥的比例, 会导致强度或耐久性下降, 因 此是避免的。因此, 通常将对于水泥的加水量限制在相对于水硬性组合物小于 90 质量%。 相对于此, 将加水量设定为上述的比例, 再与后述的成形工序的脱水挤压成形条件进行组
合, 由此, 即使是图案设计面上具有预定密度以上的凹凸部分, 且凸部和凹部的调湿建材的 厚度差较大的情况下, 也能够制造出图案设计面的肉眼可看到的空隙的数量显著减少, 且 外表美观的调湿建材。
在捏合工序中, 对将水硬性组合物和水进行捏合的捏合机没有特别限制, 可适当 使用砂浆搅拌机、 万能混合机 ( オムニミキサ一 )、 艾氏混合机 ( アイリツヒミキサ一 )、 双 轴强制搅拌混合机 (2 軸強制攪拌ミキサ一 ) 等。
经过捏合工序后, 实施成形工序。 在成形工序中, 向由具备上模及下模的模具的上 模和下模所形成的空间 ( 成形空间 ) 内, 导入捏合工序中得到的捏合物, 进行脱水挤压, 获 得成形物。图 5 是可以在调湿建材的成形工序中使用的模具的剖面图。图 5 所示的模具 1 具备下模 10、 上模 20 和外框 30, 下模 10 具备下模基板 12 和图案设计模 14。
在模具 1 中, 由上模 20、 图案设计模 14 和外框 30 围成的空间成为导入捏合物的成 形空间。另外, 面向成形空间的上模 20 的表面 ( 即上模 20 的下表面。通过脱水挤压与成 形物的上表面相接触的上模 20 的表面 ), 成为捏合物中的水流出的脱水面, 通过在面向成 形空间的图案设计模 14 上形成的多个凹部 ( 即通过图案设计模 14 内部的凹凸 ), 赋予成形 物以设计图案 ( 与凹部相对应的凸部 )。 图 6 是表示使用模具 1 的成形工序的剖面图。图 6 中表示在上述模具 1 的成形空 间中导入了捏合工序中得到的捏合物 40 的状态。在模具 1 中, 下模 10 为固定模, 上模 20 和外框 30 为可动模, 向成形空间中导入捏合物 40 后, 使上模 20 向下模 10 的方向移动, 对 捏合物进行加压 ( 挤压 ), 同时从上模 20 的脱水面将捏合物中的水分导出到模具 1 外, 并通 过图案设计模 14 上形成的多个凹部, 赋予成形物与该凹部相对应的凸部。由此完成脱水挤 压成形。
脱水挤压成形可以采用通过加压将水挤出的方法来进行, 也可以采用通过减压强 制性地脱水的同时进行加压的方法来进行, 优选采用在 6 ~ 10MPa 的条件下进行加压, 并且 从上模 20 的脱水面进行减压而脱水的方法来进行。脱水挤压成形后, 将成形物从模具 1 取 出。
另外, 下模 10 和外框 30 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 上模 20 和外框 30 也可以形成为一 个整体。即, 可以将下模 10 和外框 30 作为整体来构成带框的下模, 也可以将上模 20 和外 框 30 作为整体来构成带框的上模。
图 7 是表示使用与模具 1 具有不同构成的模具的成形工序的剖面图。图 7 所示的 模具 2 具备下模 10、 上模 26 和外框 30, 上模 26 具备上模基板 22 和图案设计模 24。而且, 由下模 10、 图案设计模 24 和外框 30 围成的空间成为导入捏合物 40 的成形空间。另外, 下 模 10 的上表面是脱水面, 图案设计模 24 的下表面 ( 即, 通过脱水挤压而与成形物接触的图 案设计模 24 的面 ) 是赋予图案设计的面。
在模具 2 中, 下模 10 为固定模, 上模 26 和外框 30 为可动模, 向成形空间中导入捏 合物 40 后, 使上模 26 向下模 10 的方向移动, 对捏合物进行加压 ( 挤压 )。但是, 在使用这 种模具 2 的成形中, 不能充分减少调湿建材图案设计面上肉眼可看到的空隙的数量。
另外, 本发明的调湿建材的制造方法中, 在成形工序之后可以具备养护工序。 在养 护工序中, 对由成形工序得到的成形物进行养护。养护用通常的方法进行即可, 优选例如, 在室温下进行 0.5 小时~ 12 小时预养护后, 在 150 ~ 200℃、 更优选在 180 ~ 190℃下进行
2 ~ 24 小时, 更优选进行 4 ~ 12 小时蒸压养护。
实施例
下面, 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 些实施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实施例 1
作为 ALC 粉体, 使用粉碎后的 ALC 废料。具体地说, 使用通过颚式破碎机对由 ALC 制造工厂中的 ALC 切削工序产生的 ALC 边角料进行粗粉碎, 再用高速旋转的锤式粉碎机进 行细粉碎而获得的体积平均粒径为 45μm 的细粉体。体积平均粒径使用激光式粒度分布 测定仪 9320HRA( マイクロトラツク公司 ) 进行测定。在此, 体积平均粒径是指 50%径, 即 中值粒径。水泥使用白水泥。偏硅酸钙使用纤维形状的偏硅酸钙 (NYCO 公司的グレ一ド NYAD·G)。
向含有 ALC 粉体 75 质量份、 水泥 25 质量份、 偏硅酸钙 2 质量份和水硬性组合物的 0.05 质量%的聚羧酸 EO 酯类高性能减水剂 ( 花王株式会社的 TK-1000) 的水硬性组合物 中, 添加比例为水硬性组合物的 90 质量%的水, 并使用万能混合机进行捏合。捏合结束后 的捏合物的粘度为 8.23Pa·s。将所得到的捏合物导入后述的与图 5 的模具 1 具有同样构 成的模具中, 并进行在压力为 7MPa 的条件下进行加压的同时对脱水面一侧减压来脱水的 脱水挤压成形, 从而得到成形物。将所得到的成形物在室温下进行预养护后, 在 180℃、 4小 时的条件下进行蒸压养护, 从而获得实施例 1 的调湿建材。使用下述的多个模具来分别各 获得 20 个调湿建材。 调湿建材的成形使用下述的模具。图 8(a) 表示通过使用下述的模具 3 的成形而 制造的调湿建材的图案设计面的形状。另外, 图 8(b) 表示通过使用下述的模具以外的模具 的成形而制造的调湿建材的图案设计面的形状。
模具 1
图 4 中的 x 为 40 ~ 50°、 y 为 8mm、 曲率半径 R 为 0.3mm、 外形尺寸 ( 外寸法 ) 为 30.3cm×30.3cm、 在一个面上以格子状配置有 400 个凹部 9 的模具。
模具 2
除图 4 中的 y 为 3mm 以外, 具有和模具 1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3
除图 4 中的 y 为 2mm 以外, 具有和模具 1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4
除图 4 中的 y 为 1mm 以外, 具有和模具 1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5
除图 4 中的曲率半径 R 为 1.0mm 以外, 具有和模具 1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6
除图 4 中的曲率半径 R 为 1.0mm 以外, 具有和模具 2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7
除图 4 中的曲率半径 R 为 1.0mm 以外, 具有和模具 3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8
除图 4 中的曲率半径 R 为 1.0mm 以外, 具有和模具 4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9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1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10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2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11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3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12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4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13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5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14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6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15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7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模具 16
除图 4 中的 x 为 60 ~ 70°以外, 具有和模具 8 同样的形状的模具。
实施例 2 ~ 12 和比较例 1 ~ 4
除将水比 ( 加水量相对于水硬性组合物的质量比 ) 和减水剂的量 ( 相对于水硬性 组合物的质量% ) 变更为表 1 中记载的值以外, 和实施例 1 同样地操作, 获得实施例 2 ~ 12 和比较例 1 ~ 4 的调湿建材。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调湿建材作为样品进行以下的测定。将结果示于表 1 ~ 3。
捏合物粘度的测定
捏合物的粘度通过在旋转式粘度计 (Brookfield 公司, 型号 HAT) 上安装转子 (HA/ HB 3 号转子 ), 在 10rpm 的转速下进行测定。
密度测定
将调湿建材浸渍于水中, 测定水中质量 m1。接着, 将调湿建材从水中取出, 将表面 擦干净, 测定质量 m2。接着, 用干燥器在 105℃使调湿建材干燥三天, 测定绝对干燥质量 m3。 3 3 将水的密度设为 1g/cm , 并用下式 (1) 计算调湿建材的密度 (g/cm )。测定结果是各 10 片 的平均值。
密度= m3/(m2-m1)… (1)
弯曲破坏载荷的测定
测定调湿建材的弯曲破坏载荷 (N)。首先, 利用 40℃的暖风循环式干燥机将调湿 建材的含水率调整为约 10%。接着, 采用支承点跨距 180mm、 加载速度 0.1cm/ 分钟、 二等分 点单线载荷 (2 等分点 1 線載荷 ) 的方法测定破坏载荷 F, 并用下式 (2) 计算弯曲破坏载荷 (S)。式 (2) 中 F 表示破坏载荷 (N), b 表示试验体的宽度 (mm), L 表示支承跨距 (mm)。测 定结果是各 10 片的平均值。
S = F×L/b… (2)
吸放湿性能的测定
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调湿建材, 测定吸放湿性能 ( 吸湿性能和放湿性能 )。 测定通过以 “调湿建材的吸放湿试验方法 JIS A 1470-1 : 2008” 为基准的方法进行。首先, 只留下 调湿建材的表面的六个面中的一个面 (250mm×250mm), 将其余五个面用铝带 ( アルミテ一 プ ) 覆盖隔湿。 接着将该调湿建材在相对湿度为 53%的条件下放置, 直至质量恒定。 然后将 相对湿度变更为 75%并放置 12 小时, 根据调湿建材的质量变化测定吸湿量 ( 吸湿性能 )。 接着, 将相对湿度恢复到 53%并放置 12 小时, 根据质量变化测定放湿量 ( 放湿性能 )。测 定结果是各两片的平均值。
图案设计面的空隙的测定
对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调湿建材, 测定图案设计面的空隙的数量。 表 2 和表 3 表示表 面具有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凸部的数量相对于图案设计面的凸部 ( 由槽隔开的凸部 ) 总数的比例 (% )。
在表 2 和表 3 中, “模具” 表示用于制造调湿建材的模具, “高度” 表示凸部的高度 ( 与图 4 中的 y 相对应 ), “角度” 表示凸部的侧部倾斜面与调湿建材的另一个面所成的角度 ( 与图 4 中的 x 相对应 ), “角的曲率半径” 表示图 4 中的曲率半径 R。
造成图案设计面的空隙的原因有 : 向模具中导入水硬性组合物和水的捏合物时的 填充不良、 以及脱水挤压成形后脱模时的脱模不良, 这些空隙用肉眼能够容易地进行辨别。 表 2 表示填充不良引起的长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测定结果。表 3 表示脱模不良引起的长 径为 1mm 以上的空隙的测定结果。另外, 在实施例中, 模具的形状被准确地复制下来, 并且 图 4 中的 x、 y、 d、 R 等按照其值原封不动地被复制到调湿建材上。
表1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 提供尽管具有复杂形状的图案设计面, 但是图案设计面上的用肉眼可看到的空隙的数量足够少的调湿建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