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异味下水道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异味下水道地漏.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7680A43申请公布日20120307CN102367680ACN102367680A21申请号201110173929022申请日20110627E03C1/284200601E03F5/0420060171申请人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71509山东省东平县彭集镇72发明人解培厚张道福卢玉生54发明名称防异味下水道地漏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异味下水道地漏,由孔板、排水管和溢流槽组成,所述孔板下面焊接排水管,排水管伸入溢流槽内,且与溢流槽底部底端留出一段距离,排水管与溢流槽用筋板连接,地漏与下水道为整体的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式分体式结构。使用本发明,。
2、排入地漏中的水在溢流槽中形成一个水封,从而隔绝了下水道中的异味向室内扩散,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卫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CN102367688A1/1页21一种防异味下水道地漏,由孔板1、排水管5和溢流槽3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孔板1下面焊接排水管5,排水管5伸入溢流槽3内,且与溢流槽3底部底端留出一段距离;排水管5与溢流槽3用三个筋板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异味下水道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孔板1与下水道端口之间加密封圈2合为一体而又可拆卸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异味下水道地漏,其特。
3、征是所述孔板1中间钻48MM圆孔若干个,圆孔与排水管5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异味下水道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2为50/40橡胶密封圈,所述排水管5为40230聚丙烯塑料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异味下水道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孔板1为厚度576聚丙烯塑料板,所述溢流槽3为40230聚丙烯塑料管。权利要求书CN102367680ACN102367688A1/1页3防异味下水道地漏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建筑上涉及下水管道,直接涉及去除下水道异味的地漏。0002背景技术当前,建筑水暖安装中,厨房卫生间都需安装地漏,以便及时排除室内积水,但是与地漏相连的下水道中的异味也会通过地漏扩散到室内,。
4、从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异味下水道地漏,它能有效的克服下水道内异味扩散到室内造成的弊端。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防异味下水道地漏,由孔板、排水管和溢流槽组成,所述孔板下面焊接排水管,排水管伸入溢流槽内,且与溢流槽底部底端留出一段距离;排水管与溢流槽用筋板连接。00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孔板与下水道端口之间加密封圈合为一体而又可拆卸式结构。0006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方案,所述孔板中间钻48MM圆孔若干个,圆孔与排水管相通。0007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密封圈为50/40橡胶密封圈,所述排水管为40230聚丙烯塑料管。0008作为本。
5、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孔板为厚度576聚丙烯塑料板,所述溢流槽为40230聚丙烯塑料管。0009本发明由于在地漏内部增加了一个溢流槽,排入地漏中的水在溢流槽中形成一个水封,从而隔绝了下水道中的异味向室内扩散,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卫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0010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1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发明防异味下水道地漏的结构,由孔板1、排水管5和溢流槽3组成,所述孔板1下面焊接排水管5,排水管5伸入溢流槽3内,且与溢流槽3底部底端留出一段距离;排水管5与溢流槽3用三个筋板4连接。所述孔板1与下水道端口之间加密封圈2合为一体而又可拆卸式结构。所述孔板1中间钻48MM圆孔若干个,圆孔与排水管5相通。所述密封圈2为50/40橡胶密封圈,所述排水管5为40230聚丙烯塑料管。所述孔板1为厚度576聚丙烯塑料板,所述溢流槽3为40230聚丙烯塑料管。0012本发明的使用原理水从孔板1的圆孔中漏下通过排水管5进入溢流槽3,杂物被隔离在孔板1上方,水从溢流槽3中溢流到下水管6中,剩余部分形成水封,阻止异味外泄;在孔板1与下水道端口之间加橡胶密封圈2,目的是杜绝异味外泄。说明书CN102367680ACN102367688A1/1页4说明书附图CN10236768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