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缓释干涉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200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43079.X

申请日:

2011.05.30

公开号:

CN102296640A

公开日:

2011.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31/08申请公布日:20111228|||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E02D 31/08收件人:杨贻方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1/08申请日:2011053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1/08

主分类号:

E02D31/08

申请人:

杨贻方

发明人:

杨贻方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长安路2358号吴江科技创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有承震带和导震棒,采用频率发生器分级减缓地震强度,频率发生器制造和地震波相同频率的震动,利用共振原理引导高强度的地震波分散成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减小和减缓地震波的强度和能量,通过导震棒引导高强度地震波到承震带消耗地震波动,有益效果是改变人们被动接受地震灾害的传统观念,把高强度的地震波减缓为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地震波在小范围内的破坏力,大大减少了地震灾害对建筑物以及自然地形的破坏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有承震带和导震棒,其特征在于采用频率发生
器分级减缓地震强度,频率发生器制造和地震波相同频率的震动,利用共振原
理引导高强度的地震波分散成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减小和减缓地震波的强
度和能量,通过导震棒引导高强度地震波到承震带消耗地震波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缓释干涉装置,频率发生器采用超大功率的振
动发生器,振动发生器深入地表,能最大程度的引起地震波的共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缓释干涉装置,导震棒采用高强度材质的固体
导震装置,并且导震棒外围设置缓冲棉,以防震动的外泄,一个频率发生器连
接多个导震棒,可以将高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到更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承震带可以是人烟稀少的土地
或者是人工筑造的大体积废料堆,以可以吸收低强度的震动而不会对有益建筑
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为佳。

说明书

地震缓释干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设备,尤其是可以削减地震强度的减震设备。

背景技术

有史以来,人们的生活就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
水等等,自然灾害是人类美好生活的破坏者,灾难过后人们不得不重建家园,
在精神和物质上饱受煎熬,其中,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
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
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此外,在有些大地
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
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达到1万幢,而地震时因房屋倒塌引起的失火烧毁了
70万幢。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
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
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急需一种可以减少地震强度的设备的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以往生活中人们被动的接受地震灾害的弊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主动消减地震灾害强度的设备。

一种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有承震带和导震棒,其特征在于采用频率发生器分
级减缓地震强度,频率发生器制造和地震波相同频率的震动,利用共振原理引
导高强度的地震波分散成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减小和减缓地震波的强度和
能量,通过导震棒引导高强度地震波到承震带消耗地震波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人们被动接受地震灾害的传统观念,把高强度的地
震波减缓为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地震波在小范围内的破坏力,大大减
少了地震灾害对建筑物以及自然地形的破坏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地震波监测仪;2,频率发生器;3,导震棒;4,承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当地震波到来的时候,地震监测仪(1)监测到地震波的发生,同时报告运
行讯号给频率发生器(2),频率发生器运行,频率发生器发出和地震波相同频
率的震动,通过共振将高强度的地震波削减为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导震棒
(3)将低强度的地震波引导给承震带(4),利用承震带吸收地震波的作用。

其中,频率发生器采用超大功率的振动发生器,振动发生器深入地表,能最
大程度的引起地震波的共振。

导震棒采用高强度材质的固体导震装置,并且导震棒外围设置缓冲棉,以防
震动的外泄,一个频率发生器连接多个导震棒,可以将高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到
更低。

承震带可以是人烟稀少的土地或者是人工筑造的大体积废料堆,以可以吸收
低强度的震动而不会对有益建筑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为佳。

地震缓释干涉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震缓释干涉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震缓释干涉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缓释干涉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缓释干涉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96640A43申请公布日20111228CN102296640ACN102296640A21申请号201110143079X22申请日20110530E02D31/0820060171申请人杨贻方地址21520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长安路2358号吴江科技创业园72发明人杨贻方54发明名称地震缓释干涉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有承震带和导震棒,采用频率发生器分级减缓地震强度,频率发生器制造和地震波相同频率的震动,利用共振原理引导高强度的地震波分散成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减小和减缓地震波的强度和能量,通过导震棒引导高强度地震波到承震带消耗地震波动,有益。

2、效果是改变人们被动接受地震灾害的传统观念,把高强度的地震波减缓为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地震波在小范围内的破坏力,大大减少了地震灾害对建筑物以及自然地形的破坏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296646A1/1页21一种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有承震带和导震棒,其特征在于采用频率发生器分级减缓地震强度,频率发生器制造和地震波相同频率的震动,利用共振原理引导高强度的地震波分散成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减小和减缓地震波的强度和能量,通过导震棒引导高强度地震波到承震带消耗地震波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缓释干涉装置,频率发生。

3、器采用超大功率的振动发生器,振动发生器深入地表,能最大程度的引起地震波的共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缓释干涉装置,导震棒采用高强度材质的固体导震装置,并且导震棒外围设置缓冲棉,以防震动的外泄,一个频率发生器连接多个导震棒,可以将高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到更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承震带可以是人烟稀少的土地或者是人工筑造的大体积废料堆,以可以吸收低强度的震动而不会对有益建筑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为佳。权利要求书CN102296640ACN102296646A1/2页3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设备,尤其是可以削减地震强度的减震设备。背景技术000。

4、2有史以来,人们的生活就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水等等,自然灾害是人类美好生活的破坏者,灾难过后人们不得不重建家园,在精神和物质上饱受煎熬,其中,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达到1万幢,而地震时因房屋倒。

5、塌引起的失火烧毁了70万幢。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0003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急需一种可以减少地震强度的设备的出现。发明内容0004为了克服在以往生活中人们被动的接受地震灾害的弊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消减地震灾害强度的设备。0005一种地震缓释干涉装置,有承震带和导震棒,其特征在于采用频率发生器分级减缓地震强度,频率发生器制造和地震波相同频率的震动,利用共振原理引导高强度的地震波分散成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减小和减缓地震波的强度和能量,通过导震棒引导。

6、高强度地震波到承震带消耗地震波动。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人们被动接受地震灾害的传统观念,把高强度的地震波减缓为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地震波在小范围内的破坏力,大大减少了地震灾害对建筑物以及自然地形的破坏效果。附图说明0007附图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0008图中,1,地震波监测仪;2,频率发生器;3,导震棒;4,承震带。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0当地震波到来的时候,地震监测仪1监测到地震波的发生,同时报告运行讯号给频率发生器2,频率发生器运行,频率发生器发出和地震波相同频率的震动,通过共振将高强度的地震波削减为若干个低强度的地震波,导震棒3。

7、将低强度的地震波引导给承说明书CN102296640ACN102296646A2/2页4震带4,利用承震带吸收地震波的作用。0011其中,频率发生器采用超大功率的振动发生器,振动发生器深入地表,能最大程度的引起地震波的共振。0012导震棒采用高强度材质的固体导震装置,并且导震棒外围设置缓冲棉,以防震动的外泄,一个频率发生器连接多个导震棒,可以将高强度的地震波削减到更低。0013承震带可以是人烟稀少的土地或者是人工筑造的大体积废料堆,以可以吸收低强度的震动而不会对有益建筑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为佳。说明书CN102296640ACN102296646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229664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