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器及真空吸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风分离器及真空吸尘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81375.4 (22)申请日 2018.07.17 (71)申请人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山路 90号 (72)发明人 卞庄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代理人 靳静 (51)Int.Cl. A47L 9/16(2006.01) A47L 9/20(2006.01) A47L 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旋风分离器及真空吸尘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
2、种旋风分离器以及真空吸 尘器, 该旋风分离器包括: 内设旋风分离室的尘 杯, 尘杯的底部安装有底盖, 底盖在关闭尘杯底 部的闭合位置和打开尘杯底部的打开位置之间 可运动; 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过滤器罩, 位于旋 风分离室中, 过滤器罩包括带有若干网孔的过滤 器表面, 过滤器表面适于允许空气流从空气入口 移到空气出口; 清灰装置, 包括位于旋风分离室 内的清灰件, 清灰件套设在过滤器罩的外围; 将 底盖从闭合位置释放到打开位置时, 清灰件能够 在自身重力与/或一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沿过滤 器表面上下滑动并且在滑动过程中与过滤器表 面摩擦。 本案的旋风分离器以及真空吸尘器, 在 打开底盖的同时实现。
3、对过滤器罩表面的灰尘进 行清理, 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108814420 A 2018.11.16 CN 108814420 A 1.一种旋风分离器 (100) , 包括: 内设旋风分离室 (2) 的尘杯 (3) , 所述尘杯 (3) 的底部安装有底盖 (7) , 所述底盖 (7) 在关 闭所述尘杯 (3) 底部的闭合位置和打开所述尘杯 (3) 底部的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 空气入口 (4) 和空气出口 (5) , 所述的空气入口 (4) 、 所述的旋风分离室 (2) 以及所述的 空气出口 (5) 依次相气流连通; 过滤器罩 (8) , 所述过滤器罩 (8) 。
4、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 (2) 中, 所述的过滤器罩 (8) 包 括带有若干网孔 (12) 的过滤器表面 (11) , 所述带有若干网孔 (12) 的过滤器表面 (11) 适于允 许空气流从所述的空气入口 (4) 移到所述的空气出口 (5) ; 以及 清灰装置 (13) , 所述的清灰装置 (13) 包括位于所述旋风分离室 (2) 内的清灰件 (14) , 所 述的清灰件 (14) 套设在所述过滤器罩 (8) 的外围; 其特征在于: 其中, 当用户将所述的底盖 (7) 从闭合位置释放到打开位置时, 所述的清灰件 (14) 能够 在所述清灰装置 (13) 的自身重力与/或一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
5、的过滤器表面 (11) 上 下滑动并且在滑动过程中与所述的过滤器表面 (11) 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底盖 (7) 处于闭合位 置时, 所述清灰装置 (13) 的下端部与所述的底盖 (7) 相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 (7) 包括盖体 (27) 、 下部与所述盖体 (27) 内壁面相固定设置的凸柱 (28) 以及固定在所述凸柱 (28) 上部的挡灰 板 (29) , 所述的挡灰板 (29) 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 (291) 和下表面 (292) , 所述凸柱 (28) 的 上部。
6、与所述的挡灰板 (29) 的下表面 (292) 相固定设置; 当所述的底盖 (7) 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的凸柱 (28) 与挡灰板 (29) 均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 (2) 内部, 所述清灰装置 (13) 的下 端部与所述挡灰板 (29) 的上表面 (291) 密封抵紧, 所述的挡灰板 (29) 将所述的旋风分离室 (2) 分隔成上下贯通的两个腔室 (30、 31)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柱 (28) 与所述的挡 灰板 (29) 呈T字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灰装置 (。
7、13) 包括一复位弹簧 (21) , 所述的复位弹簧 (21) 用于提供所述的弹簧复位力; 当所述的底盖 (7) 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的复位弹簧 (21) 处于压缩状态; 当所述的底盖 (7) 处于打开位置时, 所述的复位弹簧 (21) 处于自由状态或半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包括 一顶盖 (1) , 所述的过滤器罩 (8) 与所述的顶盖 (1) 相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灰装置 (13) 包括位 于所述过滤器罩 (8) 外围并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安装。
8、座 (15) 以及与所述的安装座 (15) 相固定 设置的支撑柱 (16) , 所述的清灰件 (14) 安装在所述安装座 (15) 上, 所述的复位弹簧 (21) 至 少有部分位于所述过滤器罩 (8) 的内侧并且被约束在所述的顶盖 (7) 与所述的支撑柱 (16)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柱 (16) 为中空结 构, 所述的支撑柱 (16) 有部分伸入到所述过滤器罩 (8) 的内侧, 所述的顶盖 (1) 包括一中空 的延伸柱 (19) , 所述的延伸柱 (19) 伸入到所述过滤器罩 (8) 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的支撑柱 (16) 相套接,。
9、 所述的支撑柱 (16) 内设置有一弹簧安装座 (20) , 部分所述的复位弹簧 (21) 收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814420 A 2 纳在所述延伸柱 (19) 的内部且所述复位弹簧 (21) 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的弹簧安装座 (20) 上, 部分所述的复位弹簧 (21) 收纳在所述支撑柱 (16) 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安装座 (15) 与所述的 支撑柱 (16) 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块 (17) , 所述的连接块 (17) 贯穿所述过滤器罩 (8) 的 内外并且所述连接块 (17) 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安。
10、装座 (15) 固定设置、 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支撑 柱 (16) 固定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还 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安装座 (15) 上下滑动距离的限位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一固 定设置在所述的过滤器罩 (8) 与所述的顶盖 (1) 之间的滑动座 (22) , 所述的滑动座 (22) 呈圆 筒状, 所述滑动座 (22) 的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的连接块 (17) 数量相等的限位缺口 (23) , 所 述的连接块 (17) 被限定在仅在所述的限位缺口。
11、 (23) 内上下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一 插锁组件, 所述的插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 (16) 上端部的一圈凸环 (24) 以及设置在 所述延伸柱 (19) 外围的一圈裙边 (25) , 其中, 所述的凸环 (24) 向顶盖 (1) 方向延伸, 所述的 裙边 (25) 与所述延伸柱 (19) 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形插槽 (26) ; 当所述的底盖 (7) 处于闭合 位置时, 所述的凸环 (24) 伸入到所述的环形插槽 (26) 内, 所述的清灰件 (14) 被锁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1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灰装置 (13) 上设置 有配重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灰件 (14) 呈圆环 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清灰件 (14) 包括 橡胶刮条、 毛刷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尘杯 (3) 可拆卸的设 置在所述的顶盖 (1) 上, 所述的空气入口 (4) 位于所述顶盖 (1) 或所述尘杯 (3) 的侧壁上, 所 述的空气出口 (5) 位于所述顶盖 (1) 的顶部。 17.一种真空吸尘器, 其。
13、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100) 。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814420 A 3 旋风分离器及真空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真空清洁设备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及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旋风式分离器是利用高速离心原理将灰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达到气固分 离的目的。 旋风分离组件是大多数旋风式吸尘器中较为常见的部件, 旋风分离组件一般包 括一个内设旋风分离室的尘杯、 用于将夹带有固体物质的流体携带至所述旋风分离室的入 口以及在固体物质被分离后将流体从旋风分离室排出的出口, 旋风分离室的内部设。
14、置有过 滤器罩, 过滤器罩具有网孔部, 网孔部上设置有若干网孔, 且入口、 网孔、 出口依次相连通, 经过旋风分离室分离后的气流要经过过滤器罩后再从出口排出。 0003 现有技术中, 为了保证从过滤器罩经过的气流含有较小颗粒的灰尘, 因此通常过 滤器罩上的网孔孔径较小, 但是由于从经过旋风分离室分离后的气流仍然夹带有灰尘, 该 气流在经过过滤器罩时, 与网孔直径相当的小颗粒灰尘很容易堵塞在网孔内, 而且气流中 的絮状物由于质量较轻, 也会随着气流向过滤器罩的网孔处流动, 这些絮状物由于质量轻、 体积大, 很容易不断地堆积在过滤器罩的表面, 从而将网孔部的网孔堵死。 公开号为 CN1022836。
15、13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旋风分离装置, 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以及位 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下游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器,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 腔、 第一级入气口、 第一级出气口, 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过滤器罩, 过滤器 罩具有一个带有若干通孔的侧壁, 通过形成第一级出气口, 过滤器罩的内部形成紧接着第 一级出气口下游的出气通道, 过滤器罩的侧壁的内侧/或外侧设置有能够沿着侧壁移动的 清洁件, 清洁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过滤器罩的侧壁以及若干通孔进行清洁, 清洁件设 置成依靠外部作用力驱动移动或由旋转的气流驱动移动。 发明通过增设清洁件, 使得旋风 分离装置无需拆卸过滤。
16、器罩就可对过滤器罩完成侧壁清洁, 从而提高了旋风分离装置的工 作效率。 0004 上述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中, 是依靠外力旋转转柄按钮从而带动清洁件清除过滤 器罩侧壁的灰尘, 或者使清洁件在依靠外力驱动下沿着过滤器罩侧壁滑动或滚动实现清除 过滤器罩侧壁的灰尘, 或者是依靠清洁件自身重力与旋风分离室内气流的气流作用力使得 清洁件在过滤器罩侧壁不断上下不规则运动来实现清除过滤器罩侧壁的灰尘。 可见, 上述 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必须利用外力来清除过滤器罩侧壁的灰尘, 操作麻烦, 且利用清洁件 自身重力和气流作用力使得清洁件不断上下不规则运动清除过滤器罩侧壁灰尘的效果也 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
17、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风分离器, 以解决现 有旋风分离器清除过滤器罩表面灰尘操作麻烦、 且除尘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 以解决现有的吸尘器由于使用现有的旋风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8814420 A 4 分离器而导致的清除过滤器罩表面灰尘操作麻烦、 且除尘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0006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器, 包括: 内设旋风分离室的尘杯, 所述尘杯的底部安装有底盖, 所述底盖在关闭所述尘杯底部 的闭合位置和打开所述尘杯底部的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 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所述的空气入口、。
18、 所述的旋风分离室以及所述的空气出口依次 相气流连通; 过滤器罩, 所述过滤器罩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中, 所述的过滤器罩包括带有若干网 孔的过滤器表面, 所述带有若干网孔的过滤器表面适于允许空气流从所述的空气入口移到 所述的空气出口; 以及 清灰装置, 所述的清灰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旋风分离室内的清灰件, 所述的清灰件套设 在所述过滤器罩的外围; 其中, 当用户将所述的底盖从闭合位置释放到打开位置时, 所述的清灰件能够在所述 清灰装置的自身重力与/或一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的过滤器表面上下滑动并且在滑 动过程中与所述的过滤器表面摩擦。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当所述的底盖处于闭合位。
19、置时, 所述清灰装置的下端部 与所述的底盖相抵紧。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底盖包括盖体、 下部与所述盖体内壁面相固定设置 的凸柱以及固定在所述凸柱上部的挡灰板, 所述的挡灰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 面, 所述凸柱的上部与所述的挡灰板的下表面相固定设置; 当所述的底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的凸柱与挡灰板均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部, 所述清灰装置的下端部与所述挡灰板 的上表面密封抵紧, 所述的挡灰板将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分隔成上下贯通的两个腔室。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凸柱与所述的挡灰板呈T字形分布。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清灰装置包。
20、括一复位弹簧, 所述的复位弹簧用于 提供所述的弹簧复位力; 当所述的底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的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当 所述的底盖处于打开位置时, 所述的复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或半压缩状态。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包括一顶盖, 所述的过滤器罩与所述 的顶盖相固定设置。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清灰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过滤器罩外围并 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安装座以及与所述的安装座相固定设置的支撑柱, 所述的清灰件安装在 所述安装座上, 所述的复位弹簧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过滤器罩的内侧并且被约束在所述的 顶盖与所述的支撑柱之间。 0013 上述技术方。
21、案中, 更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支撑柱为中空结构, 所述的支撑柱有部 分伸入到所述过滤器罩的内侧, 所述的顶盖包括一中空的延伸柱, 所述的延伸柱伸入到所 述过滤器罩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的支撑柱相套接, 所述的支撑柱内设置有一弹簧安装座, 部 分所述的复位弹簧收纳在所述延伸柱的内部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部固定在所述的弹簧 安装座上, 部分所述的复位弹簧收纳在所述支撑柱的内部。 0014 上述技术方案中, 再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安装座与所述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至 少一个连接块, 所述的连接块贯穿所述过滤器罩的内外并且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部与所述的 安装座固定设置、 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支撑柱固定设置。 说 明 。
22、书 2/6 页 5 CN 108814420 A 5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安装座上下滑 动距离的限位机构。 0016 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过滤 器罩与所述的顶盖之间的滑动座, 所述的滑动座呈圆筒状, 所述滑动座的壁面上开设有与 所述的连接块数量相等的限位缺口, 所述的连接块被限定在仅在所述的限位缺口内上下滑 动。 0017 上述技术方案中, 更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一插锁组件, 所述的插 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端部的一圈凸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延伸柱外围的一圈裙边, 其中, 所述。
23、的凸环向顶盖方向延伸, 所述的裙边与所述延伸柱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形插槽; 当所述的底盖处于闭合位置时, 所述的凸环伸入到所述的环形插槽内, 所述的清灰件被锁 定。 0018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清灰装置上设置有配重块。 0019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清灰件呈圆环状。 0020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清灰件包括橡胶刮条、 毛刷中的至少一种。 0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地, 所述的尘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的顶盖上, 所述的空气 入口位于所述顶盖或所述尘杯的侧壁上, 所述的空气出口位于所述顶盖的顶部。 0022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真空吸。
24、尘器, 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案的旋风分离器和吸尘器, 清灰装置在其自身重力与/ 或一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沿过滤器表面上下滑动并且在滑动过程中与所述的过滤器表面 摩擦, 用户无需使用外力对过滤器罩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洁, 其能够通过打开底盖的同时实 现清灰, 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4 附图1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在底盖处于打开位置时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在底盖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在去除尘杯和底盖后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在A处的放大图;。
25、 附图6为附图2在B处的放大图; 其中: 100、 旋风分离器; 1、 顶盖; 2、 旋风分离室; 3、 尘杯; 4、 空气入口; 5、 空气出口; 6、 旋 转中心线; 7、 底盖; 8、 过滤器罩; 9、 上端部; 10、 下端部; 11、 过滤器表面; 12、 网孔; 13、 清灰装 置; 14、 清灰件; 15、 安装座; 16、 支撑柱; 17、 连接块; 18、 固定块; 19、 延伸柱; 20、 弹簧安装座; 21、 复位弹簧; 22、 滑动座; 23、 限位缺口; 24、 凸环; 25、 裙边; 26、 环形插槽; 27、 盖体; 28、 凸 柱; 29、 挡灰板; 291、 。
26、上表面; 292、 下表面; 30、 第一室; 31、 第二室; 32、 铰链; 33、 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在图1-4中被阐明, 图1-4大体上阐明了用于手持便携式真 空吸尘器、 立式真空吸尘器、 罐式真空吸尘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真空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8814420 A 6 100。 在所阐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旋风分离器100能够作为完整的单元被可拆卸或永久装配到 真空吸尘器(未示出)上。 0026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上” 、“下”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27、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 为描述方便, 为示例中的旋风分离器100定义方向, 如图1中所示, 其中 “上” 方向指 代的是底盖7朝向顶盖1所指的方向,“下” 方向指代的是顶盖1朝向底盖7所指的方向,“内” 指代的是过滤器罩8靠近旋转中心线6的方向,“外” 指代的是过滤器罩8远离旋转中心线6的 方向。 0027 参见图1, 示例中的旋风分离器100, 包括顶盖1、 内设旋风分离室2的尘杯3、 用于将 夹带有固体物质的流体携带至旋风分离室2的空气入口4以及在固体物质被分离后将流体 从旋。
28、风分离室2排出的空气出口5。 尘杯3大体圆柱形的, 尘杯3通常具有透明侧壁, 本例中的 尘杯3可拆卸的安装在顶盖1上。 旋风分离室2具有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6。 本例 中, 空气入口4位于顶盖1的侧面, 空气入口4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挡板或者其他结构, 以便 以切向或旋风模式将空气引导入尘杯3内部的旋风分离室2中。 空气出口5穿过顶盖1的中 央。 0028 尘杯3的底部具有枢转的底盖7, 底盖7在关闭尘杯3底部的闭合位置和打开尘杯3 底部的打开位置之间可运动, 闭合位置参见图2所示的底盖7的位置, 打开位置见图1中所示 的底盖7的位置, 尘杯3内的污物可以通过该枢转的底盖7被清除。 本例。
29、中的底盖7通过铰链 32枢转地安装在尘杯3的一侧, 并通过位于尘杯3相对侧的下部锁扣33以密封接触尘杯3的 底边缘的方式固定, 可以设置密封件 (图中未示出) 以帮助阻止脏物和空气在底盖7之间漏 出。 0029 参见图1至图4, 过滤器罩8位于旋风分离室2的内部, 过滤器罩8包括上端部9、 下端 部10以及介于上端部9和下端部10之间的过滤器表面11, 过滤器罩8可以从顶盖1卸下、 永久 地安装在其中或者甚至与顶盖1整体地形成。 过滤器表面11呈圆柱形, 其上设置有若干网孔 12, 空气入口4、 网孔12、 空气出口5依次相连通, 即空气能够通过这些网孔12从空气入口4行 进到空气出口5。 网。
30、孔12可以覆盖整个过滤器表面11或仅其中选择的部分, 在所示的实施方 式中, 网孔12是圆形的, 并贯穿过滤器表面11以大体垂直于过滤器表面11的方向延伸。 网孔 12允许空气入口4移到空气出口5, 而阻止大于网孔12的颗粒通过。 0030 结合参见图5和图6, 清灰装置13位于旋风分离室2的内部, 清灰装置13包括位于过 滤器罩8外围并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圆筒状安装座15、 与安装座15相固定设置的支撑柱16、 安 装在安装座15内壁面上的清灰件14以及一安装在支撑柱16上的复位弹簧21, 清灰件14呈圆 环状, 清灰件14为橡胶刮条, 当然也可以为毛刷, 清灰件14套设在过滤器罩8的外围; 安。
31、装座 15上固定设置有三个贯穿过滤罩8内外的连接块17, 支撑柱16的上端部的外壁面设置有三 个向顶盖1方向延伸的固定块18, 连接块17在过滤罩8内侧的部分与对应的固定块18之间通 过螺栓固定连接。 由此可知, 支撑柱16运动即可带动安装座15运动从而带动清除件14沿过 滤器表面11运动; 其中, 支撑柱16为中空结构, 顶盖1上固定设置有一中空的延伸柱19, 延伸 柱19有部分伸入到过滤罩8的内侧并且与支撑柱16相套接, 其中, 支撑柱16内侧设置有一弹 簧安装座20, 复位弹簧21的下端部装配在弹簧安装座20上, 复位弹簧21收纳在支撑柱16与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88。
32、14420 A 7 延伸柱19相套接的内部, 复位弹簧21的另一端 (即上端部) 自由伸到顶盖1处, 当底盖7处于 闭合位置时, 复位弹簧21处于压缩状态; 当底盖7处于打开位置时, 复位弹簧21处于自由状 态。 0031 底盖7包括盖体27、 下部与盖体27内壁面相固定设置的凸柱28以及固定在凸柱28 的上部的挡灰板29, 凸柱28与挡灰板29呈T字形分布, 其中, 挡灰板29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 面291和下表面292, 凸柱28的上部与挡灰板29的下表面292相固定设置; 当底盖7处于闭合 位置时, 结合图2和图6, 凸柱28与挡灰板29均位于旋风分离室2内部, 支撑柱16的下端部与 挡灰。
33、板29的上表面291密封抵紧, 挡灰板29将旋风分离室2分隔成上下贯通的两个腔室, 分 别为位于顶盖1与挡灰板29之间的第一室30以及位于挡灰板29与盖体27之间的第二室31, 由于设置了挡灰板29, 使得被分离后的大颗粒灰尘不能进入出气通道从空气出口5排出, 保 证旋风分离器100的除尘效果。 当关闭底盖7时, 挡灰板29的上表面291向上抵紧支撑柱16的 底部, 清灰件14在挡灰板29的抵紧力作用下而被约束在上端部9的第一位置; 当打开底盖7 时, 挡灰板29的上表面291与支撑柱16的底部相分离, 本实施例中, 旋风分离器100竖直方向 安放, 清灰装置13在其本身的重力作用和其复位弹簧。
34、21的弹簧复位力作用下, 清灰装置13 带动清灰件14沿过滤器表面11向下滑动并且在滑动过程中清灰件14与过滤器表面11摩擦 从而清除掉过滤器表面11上的灰尘, 最终清灰件14处于下端部10的第二位置。 当然, 不限于 旋风分离器100的安装位置, 当旋风分离器100不是竖直放置, 而是处于横躺状态时, 同样, 亦可以在打开底盖7时, 依靠复位弹簧21的弹簧复位力带动清灰装置13以及清灰件14在过 滤器表面11向远离顶盖1的方向滑动从而清除过滤器表面11上的灰尘。 另外, 在其他实施例 中, 只要在旋风分离器100竖直安放的情况下, 也可以不用设置复位弹簧21, 可以在清灰装 置13上设置配重。
35、块, 这样, 清灰装置13可以在其自身重力与配重块的双重重力下, 带动清灰 件14沿过滤器表面11向下滑动并且在滑动过程中与过滤器表面11摩擦从而清除掉过滤器 表面11上的灰尘。 0032 关于底盖7处于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时, 清除件14在位于上端部9的第一位置和位 于下端部10的第二位置, 其原因在于, 旋风分离器100还设置了用于限定清灰装置13滑动距 离的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过滤器罩8和顶盖1之间的滑动座22, 滑动座22呈 圆筒状, 本例中, 滑动座22与过滤器罩8相一体设置, 滑动座22的壁面上沿轴向开设有与连 接块17数量相等的限位缺口23, 连接块17在过滤器罩8外。
36、侧的部分被限定在仅在限位缺口 23内滑动, 限位缺口23具有朝向顶盖1的敞口部以及远离敞口部的底部, 打开底盖7, 当连接 块17滑动到限位缺口23的底部时, 清灰件14处于第二位置。 限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柱 16上端部的一圈凸环24以及设置在延伸柱19外围的一圈裙边25, 其中, 凸环24向顶盖1方向 延伸, 裙边25与延伸柱19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形插槽26, 凸环24可伸入到环形插槽26内, 当 关闭底盖7时, 凸环24伸入到环形插槽26内, 使得清灰件14被限定在的第一位置; 另外, 凸环 24和裙边25的配合, 还使得延伸柱19在水平方向锁定住支撑柱16, 支撑柱16的稳定性提高。。
37、 0033 下面阐述一下上述描述的旋风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当旋风分离器100工作时, 含尘气流经过空气入口4进入旋风分离室2内, 含尘气流在旋 风分离室2中经过离心分离, 大颗粒灰尘留在第一室30内, 经过分离的夹带小颗粒灰尘的气 流通过过滤器罩8上的网孔12后, 再经过空气出口5排出。 0034 在此过程中, 当过滤器罩8上的网孔12被堵塞或部分堵塞时, 关闭吸尘器的电源,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8814420 A 8 打开底盖7, 挡灰板29的上表面291与支撑柱16的底部分离, 清灰件14在清灰装置13的自身 重力和复位弹簧21的弹簧复位力的共同作用下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
38、位置, 且清灰件14的 内壁面在滑动过程中与过滤器表面11滑动摩擦接触, 从而去除掉过滤器表面11上的灰尘。 在旋风分离器100处于横躺状态工作时, 清灰件14则在复位弹簧21的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 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 0035 另外, 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包括了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100, 同样具有 用户无需使用外力对其内部的过滤器罩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洁, 通过打开底盖的同时实现清 灰、 简单方便的优点。 003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8814420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10 CN 108814420 A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1 CN 108814420 A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2 CN 108814420 A 12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3 CN 108814420 A 13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4 CN 108814420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