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10197049.0
20071204
CN101449726A
20090610
失效
A23F3/34,A23L1/29
雎明杰
037008山西省大同市迎宾东路9号院4号楼3单元1号
CN200710197049A
一种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的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它是由99%的苦荞麦与1%的黄芪混合,经过粉碎、浸泡、热蒸、烘干、碾压、风选、磁选、烘炒,最后进行包装,提供人们饮用。
1.一种苦荞茶,是由苦荞麦和黄芪混合组成,其特征是:苦荞麦占总体比例的99%,黄芪占总体比例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荞茶,其特征是:它的生产方法是经由粉碎、浸泡、热蒸、烘干、碾压、风选、磁选、烘炒工序连续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荞茶,其特征是:它的浸泡时间为180分钟浸泡温度为50℃、热蒸时间为45分钟热蒸温度为95℃、烘干时间为3分钟烘干温度为200℃、烘炒时间为1分钟烘炒温度为200℃。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自然植物果实制成的茶饮品,尤其是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 的苦荞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苦荞茶是由100%的苦荞麦制成,苦荞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 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的功效,但是苦荞 茶在克服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方面效果不明显。此外,公知的苦荞 茶的加工方法是将苦荞麦粉碎、浸泡、烘干、碾压、风选而制成,存在着苦荞 茶的浸泡和烘干温度控制不精确,风选后缺少磁选工序等问题,生产出的苦荞 茶干燥度不稳,在苦荞茶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产生的粉末等杂质不能有效排除, 这对人们的健康饮用是不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苦荞茶对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方面效果不明显,克 服苦荞茶产品的干燥度不稳、排除苦荞茶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产生的粉末等杂 质,本发明提供一种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该苦荞茶不仅具有降血糖、降血脂, 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的功能,而且能达 到克服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方面的效果;并使苦荞茶保持合理的干 燥度和不含有杂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苦荞麦和黄芪分别粉碎按一定 比例混合,其中苦荞麦占总体比例的99%,黄芪占总体比例的1%。然后依次进 行浸泡、热蒸、烘干、碾压、风选、磁选、烘炒工序连续加工。其中浸泡时间 为180分钟温度为50℃、热蒸时间为45分钟温度为95℃、烘干为3分钟温度 为200℃、烘炒时间为1分钟温度为2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苦荞茶产品保持合理的干燥度和不含有杂质;人们长期 饮用,不仅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毒、治肾 炎、蚀体内恶肉的功效,而且还具有克服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的效 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料混合比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中1.苦荞麦,2.黄芪,3、4.粉碎工序,5.浸泡工序,6.热蒸工序,7.烘 干工序,8.碾压工序,9.风选工序,10.磁选工序,11.烘炒工序,12.包装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苦荞麦(1)和黄芪(2)分别粉碎后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其中苦 荞麦(1)占总体成分的99%,黄芪(2)占总体成分的1%。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苦荞麦(1)和黄芪(2)分别经粉碎工序(3)、(4) 后进入浸泡工序(5),由浸泡工序(5)再依次进入热蒸工序(6)、烘干工序(7)、 碾压工序(8)、风选工序(9)、磁选工序(10)、烘炒工序(11)、包装(12)。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浸泡工序(5)时间为180分钟温度为50℃,热蒸工序 (6)时间为45分钟温度为95℃,烘干工序(7)时间为3分钟温度为200℃、烘 炒工序(11)时间为1分钟温度为200℃。
《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的苦荞茶及其生产方法。它是由99的苦荞麦与1的黄芪混合,经过粉碎、浸泡、热蒸、烘干、碾压、风选、磁选、烘炒,最后进行包装,提供人们饮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