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采摘装置.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731645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2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253329.3

申请日:

20181025

公开号:

CN109041788A

公开日:

2018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46/00,A01D46/22

主分类号:

A01D46/00,A01D46/22

申请人: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罗俊

地址:

546408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怀群社区

优先权:

CN201811253329A

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黄有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采摘装置,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分别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弧形里衬板和第一弧形里衬板,当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闭合时,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在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片,在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在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的下部均设有多个手抓孔,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解决桑叶采摘装置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圈架易出现变形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桑叶采摘装置,包括有料兜,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兜设在第一半圆壳的下部,所述第一半圆壳铰接有第二半圆壳;所述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分别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弧形里衬板和第一弧形里衬板,当所述第二半圆壳与所述第一半圆壳闭合时,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在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片,第一弧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和所述第一半圆壳的第一刀杆;在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第二弧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和所述第二半圆壳的第二刀杆;在所述第一半圆壳和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下部均设有多个手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半圆壳和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一刀杆升降的第一竖槽,在所述第二半圆壳和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二刀杆升降的第二竖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壳的弧形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圆壳的弧形半径,在所述第一半圆壳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侧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刀片具有与所述第一刀杆连接的第一刀体,所述第一刀体包括第一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刀身部上部及下部的第一刀刃部,在所述第一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柄部;所述第二弧形刀片具有与所述第二刀杆连接的第二刀体,所述第二刀体包括第二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刀身部上部及下部的第二刀刃部,在所述第二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柄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壳于下部设有安装圈部,所述安装圈部的一个半圈部设在所述第一半圆壳的下部,所述安装圈部的另一个半圈部设在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圈部上设有安装环槽,所述料兜通过弹性圈压装在所述安装环槽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叶采摘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桑叶采摘的机器。

背景技术

目前种植的桑树多为丛生的枝条,生长的高度在1~1.5 米,这种枝条丛生的桑树采叶量大,一季养蚕结束后将地上的枝条剪掉,下一季再生长出新的枝条,减少病虫害,在每年的养蚕季节需要人工采摘桑叶,尤其在蚕在吐丝作茧前需要大量吃食桑叶,人工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但通过大型设备采摘对中小的养蚕种植户有些困难;有一种桑叶采摘装置,该桑叶采摘装置包括有一个连接有料兜的采摘圈架,采摘圈架的进口尾部连接紧固件,紧固件连接操作杆并且紧固连接带有斜口的固定刀架,定刀架活动连接带有弹簧的带斜口活动刀架。这种桑叶采摘装置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圈架容易出现变形的现象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桑叶采摘装置,以解决现有桑叶采摘装置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圈架易出现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桑叶采摘装置包括有料兜,所述料兜设在第一半圆壳的下部,所述第一半圆壳铰接有第二半圆壳;所述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分别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弧形里衬板和第一弧形里衬板,当所述第二半圆壳与所述第一半圆壳闭合时,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在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片,第一弧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和所述第一半圆壳的第一刀杆;在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第二弧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和所述第二半圆壳的第二刀杆;在所述第一半圆壳和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下部均设有多个手抓孔。

上述桑叶采摘装置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半圆壳和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一刀杆升降的第一竖槽,在所述第二半圆壳和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二刀杆升降的第二竖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壳的弧形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圆壳的弧形半径,在所述第一半圆壳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侧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刀片具有与所述第一刀杆连接的第一刀体,所述第一刀体包括第一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刀身部上部及下部的第一刀刃部,在所述第一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柄部;所述第二弧形刀片具有与所述第二刀杆连接的第二刀体,所述第二刀体包括第二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刀身部上部及下部的第二刀刃部,在所述第二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柄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壳于下部设有安装圈部,所述安装圈部的一个半圈部设在所述第一半圆壳的下部,所述安装圈部的另一个半圈部设在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下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圈部上设有安装环槽,所述料兜通过弹性圈压装在所述安装环槽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桑叶采摘装置设有相铰接的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当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闭合时,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并在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设有有第一弧形刀片和在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工作时,先用一支手通过手抓孔抓持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并张开第二半圆壳将一要根桑枝包裹在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内;再用另一支手操作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柄部,把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柄部向里压的过程中,操作一个刀杆沿竖槽上下升降,使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刀刃部将桑枝上的桑叶切下,被切下的桑叶落入第一半圆壳的下部的料兜内,方便,快捷,桑叶采摘过程中不易变形;提高采摘桑叶的效率,适合中小养蚕种植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K向视图。

图3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一弧形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桑叶采摘装置包括有料兜9,料兜9装在第一半圆壳1的下部,第一半圆壳1通过铰链8铰接有第二半圆壳7;第一半圆壳1的弧形半径大于第二半圆壳7的弧形半径,在第一半圆壳的内侧设有二半圆壳的侧限位块4;第二半圆壳7与第一半圆壳1分别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弧形里衬板5和第一弧形里衬板3,当第二半圆壳5绕铰链8旋转与第一半圆壳1闭合时,第一弧形里衬板3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以便于归拢桑叶;在第一弧形里衬板3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片2,第一弧形刀片2设有依次伸过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5和第一半圆壳1的第一刀杆2-2;第一弧形刀片2具有与第一刀杆2-2连接的第一刀体2-3,第一刀体2-3包括刀身部2-2-2和分别设在刀身部2-2-2的上部及下部的刀刃部2-2-1,在第一刀杆2-2的另一端设有柄部2-1;在第一半圆壳1和第一弧形里衬板3上设有控制第一刀杆2-2升降的第一竖槽;在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6,第二弧形刀片6设有依次伸过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和第二半圆壳7的第二刀杆6-2;第二弧形刀片6具有与第二刀杆6-2连接的第二刀体,第二刀体包括第二刀身部和分别设在第二刀身部上部及下部的第二刀刃部,在第二刀杆6-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柄部6-1;在第二半圆壳7和第二弧形里衬板5上设有控制第二刀杆6-2升降的第二竖槽;在第一半圆壳1和第二半圆壳7的下部均设有多个手抓孔,以便手动操作。第一半圆壳1于下部设有安装圈部1-1,安装圈部1-1的一个半圈部设在第一半圆壳的下部,安装圈部1-1的另一个半圈部空悬的设在第二半圆壳7的下部;在安装圈部1-1上设有安装环槽,料兜3通过弹性圈10压装在安装圈部1-1的安装环槽内。

工作时,先用一支手通过手抓孔抓持第一半圆壳1和第二半圆壳7,并张开第二半圆壳7将一要根桑枝包裹在第一弧形里衬板3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内;再用另一支手操作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柄部,把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柄部向里压的过程中,操作一个刀杆沿竖槽上下升降,使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刀刃部将桑枝上的桑叶切下,被切下的桑叶落入第一半圆壳1的下部的料兜9内,方便,快捷,提高采摘桑叶的效率,适合中小养蚕种植户使用。

桑叶采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桑叶采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桑叶采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桑叶采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叶采摘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53329.3 (22)申请日 2018.10.25 (71)申请人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种养农民专 业合作社 地址 546408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 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怀群社区 (72)发明人 罗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代理人 黄有斯 (51)Int.Cl. A01D 46/00(2006.01) A01D 46/22(2006.01) (54)发明名称 桑叶采摘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采摘装置, 包括。

2、相铰 接的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 第二半圆壳与第 一半圆壳分别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弧形里衬板 和第一弧形里衬板, 当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 闭合时, 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 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 在第一弧形 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 片, 在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 有第二弧形刀片, 在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的 下部均设有多个手抓孔, 较之现有技术, 本发明 可以解决桑叶采摘装置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圈架 易出现变形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109041788 A 2018.12.21 CN 109041788 A 1.。

3、一种桑叶采摘装置, 包括有料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兜设在第一半圆壳的下部, 所 述第一半圆壳铰接有第二半圆壳; 所述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分别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 弧形里衬板和第一弧形里衬板, 当所述第二半圆壳与所述第一半圆壳闭合时, 所述第一弧 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 在所述第一弧形 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片, 第一弧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所述第一弧 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和所述第一半圆壳的第一刀杆; 在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 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 第二弧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 和所述第二半圆壳的第二。

4、刀杆; 在所述第一半圆壳和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下部均设有多个手 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半圆壳和所述第一弧 形里衬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一刀杆升降的第一竖槽, 在所述第二半圆壳和所述第二弧形里 衬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二刀杆升降的第二竖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圆壳的弧形半径 大于所述第二半圆壳的弧形半径, 在所述第一半圆壳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侧限位 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形刀片具有与所述第 一刀杆连接的第一刀体, 所述第一刀体包括第一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

5、一刀身部上部及 下部的第一刀刃部, 在所述第一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柄部; 所述第二弧形刀片具有与所 述第二刀杆连接的第二刀体, 所述第二刀体包括第二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刀身部上 部及下部的第二刀刃部, 在所述第二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柄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圆壳于下部设有安装 圈部, 所述安装圈部的一个半圈部设在所述第一半圆壳的下部, 所述安装圈部的另一个半 圈部设在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叶采摘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圈部上设有安装环 槽, 所述料兜通过弹性圈压装在所述安装环槽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6、 页 2 CN 109041788 A 2 桑叶采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桑叶采摘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用于桑叶采摘的机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种植的桑树多为丛生的枝条, 生长的高度在11.5 米, 这种枝条丛生的桑树 采叶量大, 一季养蚕结束后将地上的枝条剪掉, 下一季再生长出新的枝条, 减少病虫害, 在 每年的养蚕季节需要人工采摘桑叶, 尤其在蚕在吐丝作茧前需要大量吃食桑叶, 人工采摘 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 但通过大型设备采摘对中小的养蚕种植户有些困难; 有一种桑叶采摘 装置, 该桑叶采摘装置包括有一个连接有料兜的采摘圈架, 采摘圈架的进口尾部连接紧固 件, 。

7、紧固件连接操作杆并且紧固连接带有斜口的固定刀架, 定刀架活动连接带有弹簧的带 斜口活动刀架。 这种桑叶采摘装置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圈架容易出现变形的现象导致无法正 常工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桑叶采摘装置, 以解决现有桑叶采摘装置 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圈架易出现变形的问题。 0004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这种桑叶采摘装置包括有料兜, 所述 料兜设在第一半圆壳的下部, 所述第一半圆壳铰接有第二半圆壳; 所述第二半圆壳与第一 半圆壳分别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弧形里衬板和第一弧形里衬板, 当所述第二半圆壳与所述 第一半圆壳闭合时, 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

8、弧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 围合成圆筒形; 在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片, 第一弧 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和所述第一半圆壳的第一刀杆; 在所 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 第二弧形刀片设有依次伸过 所述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和所述第二半圆壳的第二刀杆; 在所述第一半圆壳和所述 第二半圆壳的下部均设有多个手抓孔。 0005 上述桑叶采摘装置技术方案中,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在所述第一半圆壳 和所述第一弧形里衬板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一刀杆升降的第一竖槽, 在所述第二半圆壳和所 述第二弧形里衬板上设有控制所。

9、述第二刀杆升降的第二竖槽。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半圆壳的弧形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圆壳的弧形半径, 在所述 第一半圆壳的内侧设有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侧限位块。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弧形刀片具有与所述第一刀杆连接的第一刀体, 所述第一刀 体包括第一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刀身部上部及下部的第一刀刃部, 在所述第一刀杆 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柄部; 所述第二弧形刀片具有与所述第二刀杆连接的第二刀体, 所述第 二刀体包括第二刀身部和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刀身部上部及下部的第二刀刃部, 在所述第二 刀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柄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半圆壳于下部设有安装圈部, 所述安装圈部的一个。

10、半圈部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041788 A 3 在所述第一半圆壳的下部, 所述安装圈部的另一个半圈部设在所述第二半圆壳的下部。 0009 进一步的: 在所述安装圈部上设有安装环槽, 所述料兜通过弹性圈压装在所述安 装环槽内。 001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桑 叶采摘装置设有相铰接的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 当第二半圆壳与第一半圆壳闭合时, 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 并在第一弧形 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设有有第一弧形刀片和在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 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 。

11、工作时, 先用一支手通过手抓孔抓持第一半圆壳和第二半圆壳, 并张 开第二半圆壳将一要根桑枝包裹在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的半圆 弧部相围合成圆筒形内; 再用另一支手操作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柄部, 把其中一个弧形刀 片的柄部向里压的过程中, 操作一个刀杆沿竖槽上下升降, 使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刀刃部 将桑枝上的桑叶切下, 被切下的桑叶落入第一半圆壳的下部的料兜内, 方便, 快捷, 桑叶采 摘过程中不易变形; 提高采摘桑叶的效率, 适合中小养蚕种植户使用。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的K向视图。 0013 图3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0014。

12、 图4是第一弧形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的桑叶采摘装置包括有料兜9, 料兜9装在第一半圆壳1的下部, 第 一半圆壳1通过铰链8铰接有第二半圆壳7; 第一半圆壳1的弧形半径大于第二半圆壳7的弧 形半径, 在第一半圆壳的内侧设有二半圆壳的侧限位块4; 第二半圆壳7与第一半圆壳1分别 于内凹面侧设有第二弧形里衬板5和第一弧形里衬板3, 当第二半圆壳5绕铰链8旋转与第一 半圆壳1闭合时, 第一弧形里衬板3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相围合成圆 筒形, 以便于归拢桑叶; 在第一弧形里。

13、衬板3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一弧形刀片2, 第 一弧形刀片2设有依次伸过第一弧形里衬板的半圆弧部5和第一半圆壳1的第一刀杆22; 第一弧形刀片2具有与第一刀杆22连接的第一刀体23, 第一刀体23包括刀身部2 22和分别设在刀身部222的上部及下部的刀刃部221, 在第一刀杆22的另一端 设有柄部21; 在第一半圆壳1和第一弧形里衬板3上设有控制第一刀杆22升降的第一竖 槽; 在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的内侧活动设有第二弧形刀片6, 第二弧形刀片6设有依 次伸过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和第二半圆壳7的第二刀杆62; 第二弧形刀片6具有 与第二刀杆62连接的第二刀体, 第二刀体包括第二刀。

14、身部和分别设在第二刀身部上部及 下部的第二刀刃部, 在第二刀杆6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柄部61; 在第二半圆壳7和第二弧 形里衬板5上设有控制第二刀杆62升降的第二竖槽; 在第一半圆壳1和第二半圆壳7的下 部均设有多个手抓孔, 以便手动操作。 第一半圆壳1于下部设有安装圈部11, 安装圈部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041788 A 4 1的一个半圈部设在第一半圆壳的下部, 安装圈部11的另一个半圈部空悬的设在第二半 圆壳7的下部; 在安装圈部11上设有安装环槽, 料兜3通过弹性圈10压装在安装圈部11 的安装环槽内。 0017 工作时, 先用一支手通过手抓孔抓持第一半圆壳1和第二。

15、半圆壳7, 并张开第二半 圆壳7将一要根桑枝包裹在第一弧形里衬板3的半圆弧部与第二弧形里衬板5的半圆弧部相 围合成圆筒形内; 再用另一支手操作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柄部, 把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柄 部向里压的过程中, 操作一个刀杆沿竖槽上下升降, 使其中一个弧形刀片的刀刃部将桑枝 上的桑叶切下, 被切下的桑叶落入第一半圆壳1的下部的料兜9内, 方便, 快捷, 提高采摘桑 叶的效率, 适合中小养蚕种植户使用。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04178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109041788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109041788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109041788 A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10904178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