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84268.2 (22)申请日 2018.09.11 (71)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 50号 (72)发明人 郭慧芳 孙帅 张志春 (51)Int.Cl. A01N 35/04(2006.01) A01P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 蛋白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 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的方法。 针对尚未有降解甘薯 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以。
2、达到治疗该病毒病目 的的问题, 利用棉酚直接降解病毒衣壳蛋白, 从 而影响病毒粒子的稳定性, 有利于实现病毒病的 治疗。 同生产上传统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防控 利用抗病虫品种、 化学或物理手段控制介体、 病 毒拮抗剂控制病毒等手段相比, 本技术利用棉酚 直接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 从而能够 直接治疗病毒病, 控害方式新颖, 安全性也较高, 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9105366 A 2019.01.01 CN 109105366 A 1.一种植物病毒衣壳蛋白的降解方法, 其特征在于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 壳蛋白。 权 利 要 求 。
3、书 1/1 页 2 CN 109105366 A 2 一种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的方法 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衣壳蛋白的方法。 二、 技术背景 0002 全世界范围内, 植物病毒病均是农作物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威胁, 仅在我国, 每年 由于农作物感染病毒造成的损失就高达几十亿美元左右。 当前对病毒病的防治仍以预防为 主, 主要依赖抗病作物和化学防治等, 生产上尚缺少安全有效的病毒病治疗措施。 要有效治 疗植物病毒病, 对病毒的直接破坏清除最为关键, 然而当前有关植物病毒清除的研究报道 还较少。 已有的抗病。
4、毒物质主要作用目标为抑制病毒侵染、 抑制病毒增殖和转运、 抑制病毒 症状的表达以及诱导抗病性等。 病毒衣壳蛋白组成的衣壳是病毒基因组的重要保护屏障, 对于病毒粒子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但将病毒衣壳蛋白作为抗病毒物质的作用靶标还远远未 被认识和开发, 对病毒衣壳蛋白进行有效破坏的有效物质有望成功开发为理想的病毒治疗 剂。 0003 从自然界中寻找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是筛选获得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 技的发展及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 植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关注, 已发现的植物源抗病毒物质也越来越多, 但尚未发现植物源抗病毒物质能够直接降解病毒 衣壳蛋白。 棉酚是一种黄色多酚羟。
5、基双萘醛类化合物, 主要存在于锦葵植物棉花的根、 茎、 叶和种子内, 其中棉籽仁中含量最高。 已发现棉酚在医学上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男用避孕药, 也能抗肿瘤、 禽流感病毒等, 还发现在农业上棉酚与棉花抗虫特性有关联, 也能抗番茄黄化 曲叶病毒病、 南方黑条矮缩病等。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是甘薯上的毁灭性病害, 20世纪70年 代首先在非洲发现, 目前在世界各大甘薯种植区均有发生, 感染病毒的甘薯表现为植株矮 化, 叶片褪绿、 扭曲、 畸形等症状, 严重影响甘薯产量, 重发时可造成70以上的产量损失。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可通过块根、 嫁接及机械传播, 也可由昆虫介体非持久性传播。 棉酚是否 对甘薯羽状斑。
6、驳病毒的衣壳蛋白具有降解作用? 国内外还未见研究报道。 本发明研究棉酚 对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的降解活性, 以期获得一种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的治疗药 剂, 用于该病害的高效安全防控。 三、 发明内容 0004 1、 发明目的 0005 提供一种理想的植物病毒衣壳蛋白降解方法, 能安全降解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 蛋白, 为该病毒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0006 2、 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为一种植物病毒衣壳蛋白的降解方法, 其特征在于利用棉酚降解甘薯羽状 斑驳病毒衣壳蛋白。 0008 3、 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9105366 A 3 0009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
7、相比, 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1)与常规的抗植物病毒剂抑 制病毒侵染复制相比, 本发明通过直接降解植物病毒衣壳蛋白来去除病毒, 防控思路新且 针对性强; (2)与化学抗病毒剂相比, 本发明利用已作为中药的棉酚, 可切实提高植物病毒 病的无公害控制水平, 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测定的方法。 0011 测定方法如下: 0012 1、 病毒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 0013 采用基于PAS(PCR-based Accurate Synthesis)的方法, 设计全长拼接引物, 合成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基因, 连入载体pCzn1; 获得的重组质粒pC。
8、zn1-Gene2转入TOP10 克隆菌株和Arctic-ExpressTM表达菌株。 使用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 Ni柱亲和纯化获得 目的蛋白。 0014 2、 棉酚降解病毒衣壳蛋白 0015 将98醋酸棉酚溶解于N 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成106mg/L母液, 加至125mg/L 甘 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中, 使醋酸棉酚的终浓度为100mg/L, 以不含棉酚但含有与 100mg/L棉酚蛋白液中相同量N N-二甲基甲酰胺的蛋白液作对照, 37水浴中放置 20min, 处理后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胺电泳后染色, 拍照。 0016 实施效果: 0017 研究发现, 125mg/L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经100mg/L棉酚处理后, 较未经棉 酚处理的对照相比, 其蛋白电泳条带明显变弱, 表明醋酸棉酚对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 白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图1)。 0018 附图说明: 图1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衣壳蛋白经棉酚处理后的SDS-PAGE电泳图。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9105366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910536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