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3147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70119.7

申请日:

2011.09.14

公开号:

CN102359076A

公开日:

2012.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8申请日:20110914|||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8

主分类号:

E01D21/08

申请人: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恭义; 熊劲松; 陈铭; 曹全; 苏国明; 王合希; 高勇; 续宗宝; 刘海亮; 刘桂红

地址: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钱成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包括梁体和桥墩,梁体通过竖向力支座和球形转动绞轴与桥墩连接,桥墩之间通过系梁连接,球形转动绞轴安装在系梁中部与梁体连接,滑动箱体上端固定在梁体端部下底面,下端与桥墩接触,桥墩顶部还锚固有反力架,千斤顶一端固定于反力架上,另一端连接钢索的一端,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滑动箱体上,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转动切线方向布置在桥墩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接触;梁体下方与梁体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墩,辅助墩上对应桥墩设置有功能相同的钢索、导向轮、反力架和千斤顶。本发明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能够保证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且允许中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顺利施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包括梁体和桥墩,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竖向力支座、 球形转 动绞轴、 滑动箱体、 钢索、 导向轮、 反力架、 千斤顶、 辅助墩, 梁体通过竖向力支座和球形转动 绞轴与桥墩连接, 桥墩顶面有弧形槽, 竖向力支座置于该弧形槽中, 且弧形槽底面铺设不锈 钢板, 竖向力支座下端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板, 桥墩之间通过系梁连接, 球形转动绞轴安装在 系梁中部与梁体连接, 滑动箱体上端固定在梁体端部下底面, 下端与桥墩接触, 桥墩顶部还 锚固有反力架, 千斤顶一端固定于反力架上, 另一端连接钢索的一端, 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 滑动箱体上, 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转动切线方向布置在桥墩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接 触; 梁体下方与梁体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墩, 辅助墩上对应桥墩设置有功能 相同的钢索、 导向轮、 反力架和千斤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滑动箱体上开设有锚 固孔, 钢索的一端通过该锚固孔与滑动箱体锚固。

说明书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背景技术 由于桥梁建设的特殊性,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 需要用到多种施工技术, 桥梁转体施 工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转体施工相对于其它施工方式, 施工难度较大, 但由于其对道路交叉 位置的交通影响最小, 现在的桥梁施工中经常采用。
     为降低整体结构重心, 通常将桥墩和梁体整体进行转体操作, 常用方法为平转法。
     平转法的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系统、 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转动支承系 统是平转法施工的关键设备, 由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 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 下转盘与基础 相联。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 达到转体目的。
     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兼顾转体、 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 按转动支承时的平衡条件, 转动支承可分为磨心支承、 撑脚支承和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三种类型。
     平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转体过程中的平衡问题。 转动重心一般为桥墩 轴心, 为使重心降低, 通常将转盘设于墩底, 转动中需要添加配重已达到平衡的目的。
     一般由磨心支承承受全部转动重量, 通常在磨心插有定位转轴。 为了保证安全, 通 常在支承转盘周围设有支重轮或支撑脚。 正常转动时, 支重轮或承重脚不与滑道面接触, 一 旦有倾覆倾向则起支承作用。
     但是, 有些桥梁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本身结构的特殊性, 无法采用墩底转动方 案, 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 且允许中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 就必须采用转体施工。每个桥 墩由两部分组成, 无法采用墩底转动施工方案。 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安全性能好、 施工方 便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 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 且允许中断时 间很短的情况下能够方便施工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包括梁体和桥墩, 还包括竖向力支座、 球形转动绞轴、 滑动箱 体、 钢索、 导向轮、 反力架、 千斤顶、 辅助墩, 梁体通过竖向力支座和球形转动绞轴与桥墩连 接, 桥墩顶面有弧形槽, 竖向力支座置于该弧形槽中, 且弧形槽底面铺设不锈钢板, 竖向力 支座下端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板, 桥墩之间通过系梁连接, 球形转动绞轴安装在系梁中部与 梁体连接, 滑动箱体上端固定在梁体端部下底面, 下端与桥墩接触, 桥墩顶部还锚固有反力 架, 千斤顶一端固定于反力架上, 另一端连接钢索的一端, 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滑动箱体 上, 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转动切线方向布置在桥墩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接触 ; 梁体 下方与梁体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墩, 辅助墩上对应桥墩设置有功能相同的钢 索、 导向轮、 反力架和千斤顶。进一步, 所述滑动箱体上开设有锚固孔, 钢索的一端通过该锚固孔与滑动箱体锚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安全性好, 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 且允许中断时间很短 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施工, 不仅转动速度快, 而且能最大量减少桥下道路的中断时间。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中 A 向放大图 ; 图 3 是本发明施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 包括梁体 1 和桥墩 3, 还包括竖向力支 座 7、 球形转动绞轴 6、 滑动箱体 2、 钢索、 导向轮 4、 反力架 8、 千斤顶 9、 辅助墩 10, 梁体 1 通 过竖向力支座 7 和球形转动绞轴 6 与桥墩 3 连接, 桥墩 3 顶面有弧形槽以适应转体需要, 竖 向力支座 7 置于该弧形槽中, 且弧形槽底面铺设不锈钢板, 竖向力支座 7 下端面设有聚四氟 乙烯板, 桥墩 3 之间通过系梁 5 连接, 球形转动绞轴 6 安装在系梁 5 中部与梁体 1 连接, 并 起到限位作用, 滑动箱体 2 上端固定在梁体 1 端部下底面, 下端与桥墩 3 接触, 并承受转动 中的拉力作用, 桥墩 3 顶部还锚固有反力架 8, 千斤顶 9 一端固定于反力架 8 上, 另一端连接 钢索的一端, 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滑动箱体 2 上, 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 1 转动切线方向 布置在桥墩 3 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 4 接触, 使钢索的滑动方向始终沿转体转动的切线方 向, 起到减小摩擦和正确导向的作用 ; 梁体 1 下方与梁体 1 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 助墩 10, 辅助墩 10 上对应桥墩 3 设置有功能相同的钢索、 导向轮、 反力架和千斤顶 (图中未 画出) 用于在梁体 1 转动出现停滞时辅助加力, 完成施工。该辅助墩 10 用于承受在转体施 工中出现梁体 1 两端受力不均造成倾斜而出现的重力, 以防梁体 1 倾覆。
     如图 3 所示, 在施工时, 桥墩 3 两侧千斤顶 9 沿回转切线方向同时施力不断拉动钢 索使梁体 1 转动, 中间球形转动绞轴 6 在力的作用下转动, 并进行限位。梁体 1 两侧的两个 竖向力支座 7 沿桥墩 3 顶部弧形区域滑动, 滑动面为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板接触面。 转动 过程中如果出现因摩擦力增大等因素导致转动停滞, 可启动辅助墩 10 上的千斤顶对梁体 1 施力, 继续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9076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2CN102359076ACN102359076A21申请号201110270119722申请日20110914E01D21/0820060171申请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11430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72发明人徐恭义熊劲松陈铭曹全苏国明王合希高勇续宗宝刘海亮刘桂红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代理人钱成岑54发明名称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包括梁体和桥墩,梁体通过竖向力支座和球形转动绞轴与桥墩连接,桥墩之间通过系梁连接,球形转动绞轴安装在系梁。

2、中部与梁体连接,滑动箱体上端固定在梁体端部下底面,下端与桥墩接触,桥墩顶部还锚固有反力架,千斤顶一端固定于反力架上,另一端连接钢索的一端,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滑动箱体上,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转动切线方向布置在桥墩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接触;梁体下方与梁体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墩,辅助墩上对应桥墩设置有功能相同的钢索、导向轮、反力架和千斤顶。本发明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能够保证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且允许中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顺利施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59092A1/1页21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包括梁体和。

3、桥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力支座、球形转动绞轴、滑动箱体、钢索、导向轮、反力架、千斤顶、辅助墩,梁体通过竖向力支座和球形转动绞轴与桥墩连接,桥墩顶面有弧形槽,竖向力支座置于该弧形槽中,且弧形槽底面铺设不锈钢板,竖向力支座下端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板,桥墩之间通过系梁连接,球形转动绞轴安装在系梁中部与梁体连接,滑动箱体上端固定在梁体端部下底面,下端与桥墩接触,桥墩顶部还锚固有反力架,千斤顶一端固定于反力架上,另一端连接钢索的一端,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滑动箱体上,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转动切线方向布置在桥墩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接触;梁体下方与梁体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墩,辅助墩上对应桥墩设置有功能。

4、相同的钢索、导向轮、反力架和千斤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箱体上开设有锚固孔,钢索的一端通过该锚固孔与滑动箱体锚固。权利要求书CN102359076ACN102359092A1/2页3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背景技术0002由于桥梁建设的特殊性,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施工技术,桥梁转体施工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转体施工相对于其它施工方式,施工难度较大,但由于其对道路交叉位置的交通影响最小,现在的桥梁施工中经常采用。0003为降低整体结构重心,通常将桥墩和梁体整体进行转体操作,常用方法为平。

5、转法。0004平转法的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系统、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转动支承系统是平转法施工的关键设备,由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下转盘与基础相联。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0005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兼顾转体、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按转动支承时的平衡条件,转动支承可分为磨心支承、撑脚支承和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三种类型。0006平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转体过程中的平衡问题。转动重心一般为桥墩轴心,为使重心降低,通常将转盘设于墩底,转动中需要添加配重已达到平衡的目的。0007一般由磨心支承承受全部转动重量,通常在磨心插有定位转轴。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在支承转盘。

6、周围设有支重轮或支撑脚。正常转动时,支重轮或承重脚不与滑道面接触,一旦有倾覆倾向则起支承作用。0008但是,有些桥梁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本身结构的特殊性,无法采用墩底转动方案,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且允许中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就必须采用转体施工。每个桥墩由两部分组成,无法采用墩底转动施工方案。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安全性能好、施工方便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且允许中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能够方便施工的桥梁转体施工结构。0010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包括梁体和桥墩,还包括竖向力支座、球形转动绞轴、滑。

7、动箱体、钢索、导向轮、反力架、千斤顶、辅助墩,梁体通过竖向力支座和球形转动绞轴与桥墩连接,桥墩顶面有弧形槽,竖向力支座置于该弧形槽中,且弧形槽底面铺设不锈钢板,竖向力支座下端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板,桥墩之间通过系梁连接,球形转动绞轴安装在系梁中部与梁体连接,滑动箱体上端固定在梁体端部下底面,下端与桥墩接触,桥墩顶部还锚固有反力架,千斤顶一端固定于反力架上,另一端连接钢索的一端,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滑动箱体上,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转动切线方向布置在桥墩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接触;梁体下方与梁体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墩,辅助墩上对应桥墩设置有功能相同的钢索、导向轮、反力架和千斤顶。说明书CN10。

8、2359076ACN102359092A2/2页40011进一步,所述滑动箱体上开设有锚固孔,钢索的一端通过该锚固孔与滑动箱体锚固。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安全性好,在桥下部有铁路线通过,且允许中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能够方便的施工,不仅转动速度快,而且能最大量减少桥下道路的中断时间。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施工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结构,包括梁体1和桥墩3,还包括竖向力支座7、球形转动绞轴6、滑动箱体2、钢索、导向轮4、反力架8、千斤顶9、辅助墩10,梁体1通过竖向力支座7和球形转动绞轴6与桥墩3连。

9、接,桥墩3顶面有弧形槽以适应转体需要,竖向力支座7置于该弧形槽中,且弧形槽底面铺设不锈钢板,竖向力支座7下端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板,桥墩3之间通过系梁5连接,球形转动绞轴6安装在系梁5中部与梁体1连接,并起到限位作用,滑动箱体2上端固定在梁体1端部下底面,下端与桥墩3接触,并承受转动中的拉力作用,桥墩3顶部还锚固有反力架8,千斤顶9一端固定于反力架8上,另一端连接钢索的一端,钢索的另一端锚固在滑动箱体2上,且钢索中间与多个沿梁体1转动切线方向布置在桥墩3顶部外侧壁上的导向轮4接触,使钢索的滑动方向始终沿转体转动的切线方向,起到减小摩擦和正确导向的作用;梁体1下方与梁体1长度垂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辅。

10、助墩10,辅助墩10上对应桥墩3设置有功能相同的钢索、导向轮、反力架和千斤顶(图中未画出)用于在梁体1转动出现停滞时辅助加力,完成施工。该辅助墩10用于承受在转体施工中出现梁体1两端受力不均造成倾斜而出现的重力,以防梁体1倾覆。0015如图3所示,在施工时,桥墩3两侧千斤顶9沿回转切线方向同时施力不断拉动钢索使梁体1转动,中间球形转动绞轴6在力的作用下转动,并进行限位。梁体1两侧的两个竖向力支座7沿桥墩3顶部弧形区域滑动,滑动面为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板接触面。转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因摩擦力增大等因素导致转动停滞,可启动辅助墩10上的千斤顶对梁体1施力,继续转动。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359076ACN102359092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90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