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扶正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9350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2CN102359350ACN102359350A21申请号201110301389X22申请日20111009E21B17/10200601E21B47/01201201E21B49/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址100010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申请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周明高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代理人王漪54发明名称一种扶正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扶正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扶正器在仪器需要较长时间停留在井下某个深度时遇卡几率较大的缺陷,该扶正器中。
2、,基体(1)内部通过槽设置有内卡环(2),该基体(1)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球面形状的旋转头(3);设置在基体(1)外表面的压盖(4)将轴承(6)稳定设置在基体(1)的内部;该轴承(6)的轴线垂直于该基体(1)的轴线,内圈中安装有连接杆(7);该连接杆(7)伸出该轴承(6)的部分上安装有卷销(8),该旋转头(3)安装在该卷销(8)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将仪器与井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扶正器与井壁的滚动摩擦,大幅度降低了阻力,大大降低了仪器遇卡的风险。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CN102359366A1/1页21一种扶正器,其特征在于,。
3、基体(1)内部通过槽设置有内卡环(2),该基体(1)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球面形状的旋转头(3);设置在基体(1)外表面的压盖(4)将轴承(6)稳定设置在基体(1)的内部;该轴承(6)的轴线垂直于该基体(1)的轴线,内圈中安装有连接杆(7);该连接杆(7)伸出该轴承(6)的部分上安装有卷销(8),该旋转头(3)安装在该卷销(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该内卡环(2)的外部为圆形,内部为六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1)与内卡环(2)通过第一螺钉(9)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该压盖(4)通过第二螺钉(10)安装在该凸起部(11)上。。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基体(1)两侧的两个该旋转头(3)相对设置且球面朝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1)的外表面包含有凸起部(11),该轴承(6)位于该凸起部(11)内部,该压盖(4)通过第二螺钉(10)安装在该凸起部(11)的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该压盖(4)的部分或整体嵌入到该凸起部(11)的外表面以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头(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第一凹槽(3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基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第二凹槽(1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
5、其特征在于该内卡环(2)与该基体(1)之间具有间隙且能够相对旋转。权利要求书CN102359350ACN102359366A1/3页3一种扶正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生产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扶正器。背景技术0002为提高测井质量,减少井下遇卡的概率,测井仪器往往在下井时需要安装扶正器。目前常用的扶正器为橡胶扶正器、四臂/六臂扶正器等等,这些扶正器对普通常规测井仪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类似地层测试需要在某个深度停留较长时间(比如2个小时以上)的仪器,这些扶正器的应用效果就不太理想,仪器在井下遇卡的几率会变得较高。0003另一方面,对于斜井或水平井,使用传统扶正器的仪器在下放时阻力很。
6、大,时常需要特殊的装置将仪器推到指定的位置,这大幅度增加了井下作业的难度与风险。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扶正器在仪器需要较长时间停留在井下某个深度时遇卡几率较大的缺陷。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扶正器,基体(1)内部通过槽设置有内卡环(2),该基体(1)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球面形状的旋转头(3);设置在基体(1)外表面的压盖(4)将轴承(6)稳定设置在基体(1)的内部;该轴承(6)的轴线垂直于该基体(1)的轴线,内圈中安装有连接杆(7);该连接杆(7)伸出该轴承(6)的部分上安装有卷销(8),该旋转头(3)安装在该卷销(8)上。0006优选地,。
7、该内卡环(2)的外部为圆形,内部为六边形。0007优选地,该基体(1)与内卡环(2)通过第一螺钉(9)相连接。0008优选地,该压盖(4)通过第二螺钉(10)安装在该凸起部(11)上。0009优选地,位于该基体(1)两侧的两个该旋转头(3)相对设置且球面朝外。0010优选地,该基体(1)的外表面包含有凸起部(11),该轴承(6)位于该凸起部(11)内部,该压盖(4)通过第二螺钉(10)安装在该凸起部(11)的外表面。0011优选地,该压盖(4)的部分或整体嵌入到该凸起部(11)的外表面以内。0012优选地,该旋转头(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第一凹槽(31)。0013优选地,基体(1)的外表面。
8、上设置有条状的第二凹槽(12)。0014优选地,该内卡环(2)与该基体(1)之间具有间隙且能够相对旋转。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解决恶劣井况下遇卡及下放等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沿仪器的轴向及径向自由旋转。当仪器停留在井中或在斜井中移动时,扶正器会自动旋转到旋转头轴线方向水平,从而会自动旋转到与井壁接触,实现了将仪器与井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扶正器与井壁的滚动摩擦,大幅度降低了阻力,大大降低了仪器遇卡的风险。001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说明书CN102。
9、359350ACN102359366A2/3页4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00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头上下朝向时的俯视图。002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头左右朝向时的正视图。0021图4是图2所示俯视图的RR剖视图。0022图5是图2所示俯视图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
10、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00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头上下朝向时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头左右朝向时的正视图,图4是图2所示俯视图的RR剖视图,图5是图2所示俯视图的AA剖视图。0025如图1和图4所示,基体1内部包含外部为圆形内部为六边形的内卡环2,在内卡环2的内部可以固定设置有仪器5。其中基体1上设置有槽,内卡环2置于该槽中,基体1与内卡环2通过第一螺钉9相连接。0026如图1所示,基体1的两端的端面21为平面,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球面形状的旋转头3,两个旋转头3相对设置在基体1的两侧,且球面。
11、朝外。0027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在基体1外表面的压盖4将轴承6稳定设置在基体1的内部。如图5所示,基体1外表面中央部位包含凸起部11,凸起部11内部设置有轴承6,压盖4通过第二螺钉10安装在凸起部11上以将轴承6稳定设置在凸起部11内。轴承6的轴线垂直于基体1的轴线,压盖4的部分或整体嵌入在基体1的凸起部11的外表面以内。轴承6的内圈中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伸出轴承6的部分上安装有卷销8,旋转头3安装在卷销8上。内卡环2与基体1之间具有间隙且能够相对旋转。0028如图2所示,旋转头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第一凹槽31,可以减少旋转头3与井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少井壁对旋轴头3的阻力。如。
12、图3和图4所示,基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第二凹槽12,可以减轻扶正器整体的重量。0029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在井下仪器中,可以解决恶劣井况下遇卡及下放等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沿仪器的轴向及径向自由旋转,径向的旋转是通过旋转头实现的,轴向的旋转是通过内卡环2与基体1之间的间隙实现的。当仪器停留在井中或在斜井中移动时,受重力的影响,扶正器会自动旋转到旋转头轴线方向水平,从而会自动旋转到与井壁接触,实现了将仪器与井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扶正器与井壁的滚动摩擦,大幅度降低了阻力(测试数据显示降低60以上),大大降低了仪器遇卡的风险,简化了仪器在斜井(水平井)中的作业流程。说明书CN102359350A。
13、CN102359366A3/3页50030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2359350ACN102359366A1/5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9350ACN102359366A2/5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9350ACN102359366A3/5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9350ACN102359366A4/5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59350ACN102359366A5/5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5935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