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采棉机的采摘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棉花收获机械,尤其是摘锭式自动采棉机,通过旋转的 摘锭将棉花从棉株上卷扯下来,该种采棉机、尤其是采棉头的结构十分复 杂,制造工艺要求很高,在整个设备中占制造成本比例很大,因此使得整 个设备的制造成本很高,另外由于其结构上的原因,作业时棉株被拢集在 一个狭窄的通道内,棉株被挤压得很紧密,摘锭在被挤压得很紧密的棉株 枝条中旋转较长的时间将棉花撕扯下来,棉纤维受到的破坏程度大,对所 采棉花的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该种采棉机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受到了很大 的限制。中国专利CN1605236A公开的全自动采棉机的采棉头采用了一种 弹性拨打棍式的采棉装置,其要点是采用采棉卷轴上布满弹性拨打棍和负 压相结合的方式将棉花采下,由于其采棉卷轴的布置上存在不合理性,在 实际作业中机车行进与弹性拨打棍旋转形成合力时阻力较大,影响作业的 正常进行,故障率较高,由于采棉卷轴为竖向布置,拨打棍作用时间短, 棉花采净率低。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时工作阻力小、棉花采净率高、采棉效 果好的全自动采棉机的采摘头。
本发明包括棉株拢集器、传动机构和采棉箱,其特征在于在采棉箱内 通道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采棉卷轴,所述采棉卷轴水平方向排列在采棉箱 内通道的侧面,采棉卷轴上布满弹性拨打棍,在采棉卷轴后部的采棉箱壁 上设有负压吸棉管。
上述的采棉卷轴最好与水平方向呈≤20°的夹角,最佳为6~15°。
上述的采棉箱内的前部最好设有正压吹风管。
上述的采棉箱内的下部最好也设有正压吹风管。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应用于全自动采棉机上,使整个采棉 机的成本大大降低,由于棉株在进入采棉装置通道内时仍处于一种比较松 散的状态,采棉箱通道侧面采棉卷轴上的弹性拨打棍将棉花打下,采棉卷 轴后侧部的吸棉管将打下的棉吸走,完成采棉过程,棉纤维被破坏程度 轻,棉壳等杂物被带下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此所采棉花的质量受影响 小,尤其是工作时作业阻力小、棉花采净率高、采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传动机构,2为采棉箱壳体,3为弹性拨打棍,4为正压吹 风管,5为负压吸棉管,6为棉株拢集器,α为采棉卷轴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本发明包括棉株拢集器、传动机构和采棉 箱在采棉箱内通道的两个侧面各设三组采棉卷轴,采棉卷轴与水平方向呈 10°夹角,采棉箱下部和前部均有正压吹风管,采棉卷轴后侧部设有负压 吸棉管。
实施例2:与实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仅在采棉箱内通道的一 侧设有3组采棉卷轴,采棉卷轴与水平方向呈12°夹角。
实施例3:与实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是在采棉箱内通道的两侧各 设有2组采棉卷轴,采棉卷轴与水平方向呈8°夹角。
实施例4~9:与实例1相比,实施例4~9的不同在于采棉卷轴与水平方 向呈8°、12°、18°、16°、6°、14°夹角。
实施例10~15:与实例4~9相比,实施例10~15的不同是在采棉箱内通 道的两侧各设有2组采棉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