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30639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05028.3

申请日:

2010.01.18

公开号:

CN102127905A

公开日:

2011.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26合同备案号:2014420000016让与人:肖文倩受让人:武汉欧亚智能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发明名称: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申请日:20100118申请公布日:20110720授权公告日:20120704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403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26申请日:20100118|||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26; E01D19/02

主分类号:

E02B3/26

申请人:

肖文倩

发明人:

肖文倩; 肖波

地址: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南6-16-3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代理人:

石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属于桥梁防撞技术领域。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由固定墩、浮式柔性防撞本体、支撑结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设置在岸上的固定墩与河岸护坡固定连接为一体;浮式柔性防撞本体设置在被保护桥墩的河中心一侧;支撑结构前端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固定连接,支撑结构后端通过转动结构与固定墩相连接;能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和支撑结构均与被保护桥墩相分离,其间至少应留有满足本装置在最高-最低水位之间上下移动的间隙。本发明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保证桥梁及船舶不受撞击损害,并易于检修和维护,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本装置由固定墩 (4)、 浮式柔性防撞 本体 (2)、 支撑结构 (3) 三部分组成 ; 其中, 设置在岸上的固定墩 (4) 与河岸护坡 (8) 固定 连接为一体 ; 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设置在被保护桥墩 (1) 的河中心一侧 ; 支撑结构 (3) 前 端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固定连接, 支撑结构 (3) 后端通过转动结构 (10) 与固定墩 (4) 相连接 ; 能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和支撑结构 (3) 均与被保护桥 墩 (1) 相分离, 其间至少应留有满足本装置在最高 - 最低水位之间上下移动的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浮式柔性 防撞本体 (2) 为密封结构, 由内、 外两层组成, 其内层由能提供浮力的结构组成浮体结构 (12), 其外层设置有多层减磨 - 缓冲阻尼元件 (5) 和多种阻尼吸能元件, 或 / 和耐撞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固定墩 (4) 是河岸护坡 (8) 上钢筋混凝土的墩、 或与河岸连接为一体的钢铁固定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支撑结构 (3) 的外侧设置有多层减磨 - 缓冲阻尼元件 (5)。

说明书


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防撞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山体间狭窄河道上桥梁近 岸边桥墩或特殊河段上的近岸边非通航孔桥墩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 通航河道的桥梁桥墩绝大部分未安装防撞装置, 仅是采用尽量避免使桥墩 位于通航水域中或对通航船只采取限制, 甚至通过提高桥墩自身的抗撞能力来防止碰撞损 坏。这些方法对通航船只和桥梁的设计增加了额外的限制, 而且在限制措施失效而碰撞发 生时, 桥墩仍有被损坏的危险。现有技术中, 少部分的桥梁受到了防撞保护, 但在这些技术 中, 仅对通航水域中的桥墩进行简单防撞保护, 没有人考虑要对山体间狭窄河道上桥梁近 岸边桥墩或特殊河段上的近岸边非通航孔桥墩的防撞保护。而且, 这种特殊近岸边桥墩的 保护更加困难和情况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 墩防撞装置, 能够对特殊的近岸边桥墩进行有效的防撞保护, 它独立于桥墩且能随水位变 化而沿桥墩上下浮动, 适用于不同水位落差, 狭窄航道水域, 异型及特殊桥墩的防撞保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装置由固定墩、 浮式柔性 防撞本体、 支撑结构三部分组成 ; 其中, 设置在岸上的固定墩与河岸护坡固定连接为一体 ; 浮式柔性防撞本体设置在被保护桥墩的河中心一侧 ; 支撑结构前端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固 定连接, 支撑结构后端通过转动结构与固定墩相连接 ; 能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浮式柔 性防撞本体和支撑结构均与被保护桥墩相分离, 其间至少应留有满足本装置在最高 - 最低 水位之间上下移动的间隙。
     所述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为密封结构, 由内、 外两层组成, 其内层由能提供浮力的 结构组成浮体结构, 其外层设置有多层减磨 - 缓冲阻尼元件和多种阻尼吸能元件, 或 / 和耐 撞单元。 所述的固定墩是河岸护坡上钢筋混凝土的墩、 或与河岸连接为一体的钢铁固定物。 所述的支撑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多层减磨 - 缓冲阻尼元件。
     本发明的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能保证桥梁及船舶不受撞击损害, 并易于检修和维 护, 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 1 是本发明装置与被保护桥墩结合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
     附图 2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单套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
     附图 3 是附图 2 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
     附图 4 是附图 3 中一侧边 A-A 剖视结构示意图 ;
     附图 5 是附图 3 中 X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 6 是浮式柔性防撞本体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
     附图 7 是附图 6 去除外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 : 1—被保护桥墩 ; 2—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 3—支撑结构 ; 4— 固定墩 ; 5—减磨或缓冲阻尼元件 ; 6—结构扶手栏杆 ; 7—支撑结构构件 ; 8—岸边护坡 ; 9— 桥面 ; 10—转动结构 ; 11—安全检修人孔 ; 12—浮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关技术问题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 附图 1 所示, 是本发明装置与被保护桥墩结合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 在本例中, 被保护桥墩 1 有三个 ( 被保护桥墩 1 可以多于此数也可以少于此数, 依桥梁的实际情况而定 ), 在桥面 9 之下的岸边护坡 8 上设置有固定墩 4, 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位于最外一个被保护桥墩 1 的 河中心一侧, 支撑结构 3 连接在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和固定墩 4 之间, 当最高通航水位时, 本装置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和支撑结构 3 沿固定墩 4 上的转动结构 10( 可见附图 2) 抬起 浮于水面, 当水位下降时, 它也随水位下浮, 即如附图 1 中下面的两个装置位置示意。本装 置绕固定墩 4 上的转动结构 10 竖向转动, 实现柔性防撞结构随水位上下浮动, 保护桥梁在 任何水位下都免遭失控船舶的撞击。 如附图 2 所示, 俯视本装置, 其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和支撑结构 3 与被保护桥墩 1 之间是完全独立的, 虽然它们是包围在桥墩周围的浮式结构, 此结构完全与桥墩独立, 可避 免频繁地、 硬性地撞击桥墩。 这一点克服了众多″浮式桥墩防撞装置″的致命弱点, 浮式柔 性防撞本体 2 和支撑结构 3 外侧及内侧, 安装有上下多层阻尼元件, 当船舶撞击浮式柔性防 撞本体 2 和支撑结构 3 时, 船舶首先接触最外层阻尼元件, 随后浮式防撞体发生较大的弹塑 性变形, 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 并且延长了接触时间, 使撞击力峰值得以大幅度的降低。另 外, 由于结构几何形状与弹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 使船舶和防撞结构相互作用, 可拨动船 头方向, 使碰撞后船舶能够带走部分动能继续移动, 减少了船舶与结构间的能量交换, 从而 实现降低船舶撞击力, 最大限度地保护桥梁的目的。如附图 3 所示, 为附图 4 的正视结构示 意图, 在本例中支撑结构 3 是两层结构 ( 根据需要, 也可以是一层或多层 ), 其后通过转动 结构 10 与固定墩 4 相连接。附图 4 是附图 3 中 A-A 剖视结构示意, 在此, A-A 剖视结构仅 是支撑结构 3 中的侧边示意, 由支撑结构构件 7 组成两层支撑, 其外侧边上设置有两层减磨 或缓冲阻尼元件 5, 其顶面设置有结构扶手栏杆 6, 此结构扶手栏杆 6 利于维修人员行走, 浮 式柔性防撞本体 2 前端设置有两层减磨或缓冲阻尼元件 5。附图 6 所示为浮式柔性防撞本 体 2 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 在此例中见到其顶面设置有安全检修人孔 11, 可定期对浮式 柔性防撞本体 2 进行相关维护和检修, 保证防撞装置正常使用。附图 7 为附图 6 去除外层 的俯视结构示意, 可见到由骨架组成的浮体结构 12, 这里所述的骨架可以是钢质骨架或高 分子材料骨架, 还可以是木质骨架, 竹质骨架等。所述浮体结构 12 在图中只是举例说明而 已, 并非是一个固定形状的结构, 实际上, 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 它可以是浮箱或浮筒, 还可 以是由骨架支撑的可漂浮材料, 等等, 这是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 不做赘述。
     下面简述本装置在工作时的状态 :
     1) 本防撞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 没有发生船舶撞击桥墩时 ), 浮式柔性防撞本 体 2 与支撑结构 3 通过转动结构 10( 如铰链结构 ) 保证了在不同水位情况下本防撞装置按
     规定轨迹正常浮动, 避免与桥墩表面的直接接触, 延长了结构使用寿命 ;
     2) 当船舶撞击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与支撑结构 3 时, 船舶首先接触最外层阻尼元 件, 随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 2 与支撑结构 3 发生较大的弹塑性变形, 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 并且延长了接触时间, 使撞击力峰值得以大幅度的降低。 另外, 由于结构几何形状与弹塑性 变形等因素的影响, 使船舶和本防撞装置相互作用, 可拨动船头方向, 使碰撞后船舶能够带 走部分动能继续移动, 减少了船舶与本装置的能量交换, 从而实现降低船舶撞击力, 最大限 度地保护桥梁的目的。
     本发明是浮式防撞装置与支撑结构的组合体, 能够使防撞装置和桥梁和 / 或桥墩 相互独立, 避免了装置与桥墩的接触, 在柔性浮式结构防撞体顶面处可加设有人行护栏、 警 示通航标志, 可作为桥梁防撞设施检修平台。 通过水位上下变化, 浮式防撞体随着结构绕固 定墩 4 竖向转动, 实现柔性防撞结构随水位上下浮动, 保护桥梁在任何水位下都免遭失控 船舶的撞击。
     防撞作用是这样实现的 :
     当碰撞物 ( 如船舶等 ) 撞向桥墩时, 首先碰撞到装置外围结构, 由于相撞部分外形 原因, 致使船头很快改变方向, 部分能量被船和防撞装置以变形的形式吸收, 更多的动能将 保留在船上, 防撞本体的位移、 变形和破坏也吸收了大量能量, 从而达到防止桥墩被损坏之 目的。
     另一个方面, 由于支撑一端与狭窄河道上固定于河岸和 / 或山体上的固定支撑墩 等构成铰接, 另一端与柔性浮式管防撞主体结构连接, 使桥墩与防撞体各自独立, 从而避免 了船舶与桥墩的能量交换, 使更多的撞击能量保留在运动的船舶上, 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 和船舶的损伤。

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27905A43申请公布日20110720CN102127905ACN102127905A21申请号201010105028322申请日20100118E02B3/26200601E01D19/0220060171申请人肖文倩地址430063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南61630272发明人肖文倩肖波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42113代理人石坚54发明名称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属于桥梁防撞技术领域。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由固定墩、浮式柔性防撞本体、支撑结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设置在岸上的固定墩与河岸。

2、护坡固定连接为一体;浮式柔性防撞本体设置在被保护桥墩的河中心一侧;支撑结构前端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固定连接,支撑结构后端通过转动结构与固定墩相连接;能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和支撑结构均与被保护桥墩相分离,其间至少应留有满足本装置在最高最低水位之间上下移动的间隙。本发明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保证桥梁及船舶不受撞击损害,并易于检修和维护,使用寿命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2127911A1/1页21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固定墩4、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支撑结构3三部分组成;其中,。

3、设置在岸上的固定墩4与河岸护坡8固定连接为一体;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设置在被保护桥墩1的河中心一侧;支撑结构3前端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固定连接,支撑结构3后端通过转动结构10与固定墩4相连接;能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和支撑结构3均与被保护桥墩1相分离,其间至少应留有满足本装置在最高最低水位之间上下移动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为密封结构,由内、外两层组成,其内层由能提供浮力的结构组成浮体结构12,其外层设置有多层减磨缓冲阻尼元件5和多种阻尼吸能元件,或/和耐撞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其。

4、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墩4是河岸护坡8上钢筋混凝土的墩、或与河岸连接为一体的钢铁固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3的外侧设置有多层减磨缓冲阻尼元件5。权利要求书CN102127905ACN102127911A1/3页3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桥梁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山体间狭窄河道上桥梁近岸边桥墩或特殊河段上的近岸边非通航孔桥墩的防撞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通航河道的桥梁桥墩绝大部分未安装防撞装置,仅是采用尽量避免使桥墩位于通航水域中或对通航船只采取限制,甚至通过提高桥墩自身的抗撞能力来防止碰撞损坏。这些方法。

5、对通航船只和桥梁的设计增加了额外的限制,而且在限制措施失效而碰撞发生时,桥墩仍有被损坏的危险。现有技术中,少部分的桥梁受到了防撞保护,但在这些技术中,仅对通航水域中的桥墩进行简单防撞保护,没有人考虑要对山体间狭窄河道上桥梁近岸边桥墩或特殊河段上的近岸边非通航孔桥墩的防撞保护。而且,这种特殊近岸边桥墩的保护更加困难和情况更加复杂。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能够对特殊的近岸边桥墩进行有效的防撞保护,它独立于桥墩且能随水位变化而沿桥墩上下浮动,适用于不同水位落差,狭窄航道水域,异型及特殊桥墩的防撞保护。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竖向转动浮式桥墩防撞装置装置由固定墩、浮式柔性防撞本体、支撑结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设置在岸上的固定墩与河岸护坡固定连接为一体;浮式柔性防撞本体设置在被保护桥墩的河中心一侧;支撑结构前端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固定连接,支撑结构后端通过转动结构与固定墩相连接;能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和支撑结构均与被保护桥墩相分离,其间至少应留有满足本装置在最高最低水位之间上下移动的间隙。0005所述的浮式柔性防撞本体为密封结构,由内、外两层组成,其内层由能提供浮力的结构组成浮体结构,其外层设置有多层减磨缓冲阻尼元件和多种阻尼吸能元件,或/和耐撞单元。所述的固定墩是河岸护坡上钢筋混凝土的墩、或与河岸。

7、连接为一体的钢铁固定物。所述的支撑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多层减磨缓冲阻尼元件。0006本发明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保证桥梁及船舶不受撞击损害,并易于检修和维护,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0007附图1是本发明装置与被保护桥墩结合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0008附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单套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0009附图3是附图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0010附图4是附图3中一侧边AA剖视结构示意图;0011附图5是附图3中X处放大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127905ACN102127911A2/3页40012附图6是浮式柔性防撞本体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7是附图6去除外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

8、14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被保护桥墩;2浮式柔性防撞本体;3支撑结构;4固定墩;5减磨或缓冲阻尼元件;6结构扶手栏杆;7支撑结构构件;8岸边护坡;9桥面;10转动结构;11安全检修人孔;12浮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关技术问题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是本发明装置与被保护桥墩结合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在本例中,被保护桥墩1有三个被保护桥墩1可以多于此数也可以少于此数,依桥梁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桥面9之下的岸边护坡8上设置有固定墩4,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位于最外一个被保护桥墩1的河中心一侧,支撑结构3连接在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和固定墩4之间,当最高通航水位。

9、时,本装置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和支撑结构3沿固定墩4上的转动结构10可见附图2抬起浮于水面,当水位下降时,它也随水位下浮,即如附图1中下面的两个装置位置示意。本装置绕固定墩4上的转动结构10竖向转动,实现柔性防撞结构随水位上下浮动,保护桥梁在任何水位下都免遭失控船舶的撞击。0016如附图2所示,俯视本装置,其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和支撑结构3与被保护桥墩1之间是完全独立的,虽然它们是包围在桥墩周围的浮式结构,此结构完全与桥墩独立,可避免频繁地、硬性地撞击桥墩。这一点克服了众多浮式桥墩防撞装置的致命弱点,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和支撑结构3外侧及内侧,安装有上下多层阻尼元件,当船舶撞击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和支。

10、撑结构3时,船舶首先接触最外层阻尼元件,随后浮式防撞体发生较大的弹塑性变形,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并且延长了接触时间,使撞击力峰值得以大幅度的降低。另外,由于结构几何形状与弹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使船舶和防撞结构相互作用,可拨动船头方向,使碰撞后船舶能够带走部分动能继续移动,减少了船舶与结构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实现降低船舶撞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桥梁的目的。如附图3所示,为附图4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在本例中支撑结构3是两层结构根据需要,也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其后通过转动结构10与固定墩4相连接。附图4是附图3中AA剖视结构示意,在此,AA剖视结构仅是支撑结构3中的侧边示意,由支撑结构构件7组成两层支撑,。

11、其外侧边上设置有两层减磨或缓冲阻尼元件5,其顶面设置有结构扶手栏杆6,此结构扶手栏杆6利于维修人员行走,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前端设置有两层减磨或缓冲阻尼元件5。附图6所示为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一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在此例中见到其顶面设置有安全检修人孔11,可定期对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进行相关维护和检修,保证防撞装置正常使用。附图7为附图6去除外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可见到由骨架组成的浮体结构12,这里所述的骨架可以是钢质骨架或高分子材料骨架,还可以是木质骨架,竹质骨架等。所述浮体结构12在图中只是举例说明而已,并非是一个固定形状的结构,实际上,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它可以是浮箱或浮筒,还可以是由骨架支撑的。

12、可漂浮材料,等等,这是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不做赘述。0017下面简述本装置在工作时的状态00181本防撞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没有发生船舶撞击桥墩时,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与支撑结构3通过转动结构10如铰链结构保证了在不同水位情况下本防撞装置按说明书CN102127905ACN102127911A3/3页5规定轨迹正常浮动,避免与桥墩表面的直接接触,延长了结构使用寿命;00192当船舶撞击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与支撑结构3时,船舶首先接触最外层阻尼元件,随后浮式柔性防撞本体2与支撑结构3发生较大的弹塑性变形,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并且延长了接触时间,使撞击力峰值得以大幅度的降低。另外,由于结构几何形状与。

13、弹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使船舶和本防撞装置相互作用,可拨动船头方向,使碰撞后船舶能够带走部分动能继续移动,减少了船舶与本装置的能量交换,从而实现降低船舶撞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桥梁的目的。0020本发明是浮式防撞装置与支撑结构的组合体,能够使防撞装置和桥梁和/或桥墩相互独立,避免了装置与桥墩的接触,在柔性浮式结构防撞体顶面处可加设有人行护栏、警示通航标志,可作为桥梁防撞设施检修平台。通过水位上下变化,浮式防撞体随着结构绕固定墩4竖向转动,实现柔性防撞结构随水位上下浮动,保护桥梁在任何水位下都免遭失控船舶的撞击。0021防撞作用是这样实现的0022当碰撞物如船舶等撞向桥墩时,首先碰撞到装置外围结构。

14、,由于相撞部分外形原因,致使船头很快改变方向,部分能量被船和防撞装置以变形的形式吸收,更多的动能将保留在船上,防撞本体的位移、变形和破坏也吸收了大量能量,从而达到防止桥墩被损坏之目的。0023另一个方面,由于支撑一端与狭窄河道上固定于河岸和/或山体上的固定支撑墩等构成铰接,另一端与柔性浮式管防撞主体结构连接,使桥墩与防撞体各自独立,从而避免了船舶与桥墩的能量交换,使更多的撞击能量保留在运动的船舶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和船舶的损伤。说明书CN102127905ACN102127911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27905ACN102127911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27905ACN102127911A3/4页8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127905ACN102127911A4/4页9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12790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