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印章保护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041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60947.8

申请日:

2011.03.14

公开号:

CN102108810A

公开日:

2011.06.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5B 49/00申请公布日:201106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49/00申请日:20110314|||公开

IPC分类号:

E05B49/00; E05B47/00; B41K1/36; G06K9/00

主分类号:

E05B49/00

申请人:

浙江豪普森生物识别应用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少卿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雁荡东路3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印章保护器,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电子锁的通过输入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终端为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不同的识别终端来控制印章,防止印章被人非法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电子印章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 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 电子锁的通过 输入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 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印章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终端为 指纹识别、 虹膜识别、 视网膜识别、 面部识别、 声音识别。

说明书


电子印章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章的保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锁装置来实现印章未经许可 而使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印章一般没有什么保护措施, 在所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 被使用在某些非 法或损害公司利益的文件中, 对企业或机关部门造成重大的损失, 尤其是企业的法人章、 财 务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识别装置作为输入终端的电子印章保 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电子印章保护器, 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 电子锁的通过输入终端 向控制器发出指令, 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 ;
     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终端为指纹识别、 虹膜识别、 视网膜识别、 面部识别、 声音识 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通过不同的识别终端来控制印章, 防止印章被人非法使用。 附图说明
     图 1、 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印章保护器, 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 电子锁的通过输入终端 向控制器发出指令, 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 ; 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终端为 指纹识别、 虹膜识别、 视网膜识别、 面部识别、 声音识别。 指纹识别为指纹识别器通过存储在 存储器内的指纹与输入的指纹进行比对, 如果输入的指纹与存储的指纹相同, 这样电子锁 就开启, 电子锁开启然后向控制器发出指令, 控制器然后再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部件, 使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部件打开印章, 印章可以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 同理, 如果指纹比对 不成功, 控制器就控制印章保护机构, 使印章保护机构不能被正常使用。 虹膜识别为通过虹 膜识别器来识别储存在储存器中的虹膜信息来比对, 如果虹膜与存储器中的虹膜一致, 就 比对成功, 控制器驱动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部件, 使印章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反之, 印章 视网膜识别为通过视网膜识别器识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视网膜信息 就处于不能打开状态。 来进行比对, 如果视网膜与存储器中的视网膜一致, 则比对成功, 控制器就驱动印章保护机 构的驱动部件, 使印章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反之, 不能印章使用。同理, 面部识别、 声音识 别都是通过面部识别器或声音识别器来识别存储在存储器内面部或声音来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机构的实现印章的打开。

电子印章保护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印章保护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印章保护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印章保护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印章保护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8810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9CN102108810ACN102108810A21申请号201110060947822申请日20110314E05B49/00200601E05B47/00200601B41K1/36200601G06K9/0020060171申请人浙江豪普森生物识别应用有限公司地址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雁荡东路318号72发明人邵少卿54发明名称电子印章保护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印章保护器,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电子锁的通过输入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

2、终端为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不同的识别终端来控制印章,防止印章被人非法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108813A1/1页21电子印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电子锁的通过输入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印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终端为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权利要求书CN102108810ACN102108813A1/2页3电子印章保护器。

3、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章的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锁装置来实现印章未经许可而使用的保护装置。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印章一般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在所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使用在某些非法或损害公司利益的文件中,对企业或机关部门造成重大的损失,尤其是企业的法人章、财务章。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识别装置作为输入终端的电子印章保护器。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电子印章保护器,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电子锁的通过输入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0006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终端为指纹识别、虹膜识别。

4、、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不同的识别终端来控制印章,防止印章被人非法使用。附图说明0008图1、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电子印章保护器,电子锁通过控制器连接印章保护机构,电子锁的通过输入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的电子锁的输入终端为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指纹识别为指纹识别器通过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指纹与输入的指纹进行比对,如果输入的指纹与存储的指纹相同,这样电子锁就开启,电子锁开启然后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然后再控制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部件,使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部件打开印章,印章可。

5、以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同理,如果指纹比对不成功,控制器就控制印章保护机构,使印章保护机构不能被正常使用。虹膜识别为通过虹膜识别器来识别储存在储存器中的虹膜信息来比对,如果虹膜与存储器中的虹膜一致,就比对成功,控制器驱动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部件,使印章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反之,印章就处于不能打开状态。视网膜识别为通过视网膜识别器识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视网膜信息来进行比对,如果视网膜与存储器中的视网膜一致,则比对成功,控制器就驱动印章保护机构的驱动部件,使印章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反之,不能印章使用。同理,面部识别、声音识别都是通过面部识别器或声音识别器来识别存储在存储器内面部或声音来控制印章保护说明书CN102108810ACN102108813A2/2页4机构的驱动机构的实现印章的打开。说明书CN102108810ACN102108813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0881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