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一次性餐具需求量巨大,大都是塑料制品或纸制品。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制品大部分难以降解,在消耗化石能源的同时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纸制品又会带来森林的砍伐、涂膜难降解、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成本较高。
由于我国一次性餐具使用量过大,即使大量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也会造成生活垃圾的大量堆积,并且对于废弃的可降解一次性餐具未能回收利用,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
因此,制作可食用餐具是目前研究的一大方向,可食用餐具全部用食品级材料制备而成,不用担心由化学污染溶解进入食物中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对于消费者未食用的可食用餐具,在进入环境之后能极快的降解;还可以回收,经清洗消毒后作为饲料或者肥料,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完全不会造成生活垃圾的堆积。
豆渣是生产豆奶或豆腐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中国是豆腐生产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豆腐生产历史,豆腐的生产、销售量都较大,相应的豆渣产量也很大。
目前对豆渣的利用率较低,传统的利用方式是将豆渣作为动物饲料,直接喂养动物,导致豆渣中很多高营养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在日本,大量的豆渣被焚烧掉。在香港,豆渣通常作为废弃物堆放,未作任何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将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8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3-5%的蛋白酶、5-8%的纤维素酶,46-50℃超声水浴加热3-4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酸、碱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5次,洗去其中蛋白质及其他杂质,使产品更易保存,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50%,向其中加入3-7%的调味剂、8-14%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25%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在4-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2-8.0,向其中加入15-20%的桃胶、20-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蛋白酶是胰蛋白酶。
所述蛋白酶是木瓜蛋白酶。
所述超声水浴加热,其超声功率为280W。
所述步骤(3),酸溶液为1.0mol/L的HCl溶液,碱溶液为0.5mol/L的NaOH溶液。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任意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几丁质、桃胶、糊精按照3: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壳聚糖、海藻酸钠、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几丁质: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不但具有黏合性、对人体安全无害,还具有一定的除菌能力,能延长产品保存期。
壳聚糖:几丁质脱N-乙酰基的产物,其黏合性比几丁质更好,除菌能力比几丁质更强。
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是对马铃薯淀粉进行乙酰化复合改性后得到的淀粉,不但具有黏合性,还可以增加产品的硬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以豆渣为原料,经处理后使其性质适合制作可食用餐具,再加入调味料与天然黏合剂,并加入竹纤维来提升餐具的坚韧程度,在餐具表面喷涂由海带提取物、桃胶、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混合制成的糊状溶液,以隔绝油、水,使餐具更耐用,最终得到了一种坚固耐用,不含化学成分,对人体无害的可食用餐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2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3%的胰蛋白酶、5%的纤维素酶,46℃、280W超声水浴加热3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向其中加入3%的调味剂、8%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4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2,向其中加入15%的桃胶、20%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按照3: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3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8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5%的胰蛋白酶、8%的纤维素酶,50℃、280W超声水浴加热4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50%,向其中加入7%的调味剂、14%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8,向其中加入20%的桃胶、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按照1: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4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木瓜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5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几丁质、桃胶、糊精按照3: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6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壳聚糖、海藻酸钠、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对比例1
(1)称取牛奶40g、细砂糖80g、无盐黄油160g、面粉200g、盐2g、杏仁粉40g和泡打粉3g;
(2)将无盐黄油室温软化以后,将其打至泥状,并加入细砂糖,混合搅拌均匀;
(3)不断搅打上述无盐黄油和细砂糖的混合物,将无盐黄油打发至体积膨大,颜色变浅即可;
(4)加入牛奶,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黄油糊,保证上述加入的牛奶与无盐黄油完全混合无分离;
(5)将上述重量份的杏仁粉、面粉、盐和泡打粉进行混合,组成混合面粉;
(6)将混合面粉筛入黄油糊中,并搅拌均匀组成均匀的面团;
(7)上述面团做好后,用餐具压模压制成型;
(8)进行烘烤,表面呈金黄色即可出炉,冷却后密封保存。
将实施例1-6、对比例1的耐用度、降解时间、保质期进行对比:
破坏强度(MPa) 刚度(105N/m2) 降解时间/d 保质期/d 实施例1 23.6 2.03 15 306 实施例2 20.8 1.80 12 275 实施例3 24.5 2.07 17 308 实施例4 24.0 2.06 14 310 实施例5 25.8 2.24 20 337 实施例6 28.4 2.47 18 345 对比例1 18.9 1.94 8 26
所述降解,是将可食用餐具埋入土壤中,待其完全降解,记录时间。
所述保质期是将可食用餐具置于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下存放,至其开始软化或变质,记录时间。
对比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可食用餐具比常规的可食用餐具具有更高的强度及刚度,降解时间有所增加,但保质期有显著优势,更适用于商业。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