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730293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751745.5

申请日:

20170828

公开号:

CN107494752A

公开日:

201712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C20/02,A23P20/18,A47G19/00

主分类号:

A23C20/02,A23P20/18,A47G19/00

申请人:

贵州省玉态康环保餐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玉和,肖其

地址:

562100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城关镇后寨村(普定经济开发区干坝加油站旁)

优先权:

CN201710751745A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田江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豆渣为原料,经处理后使其性质适合制作可食用餐具,再加入调味料与天然黏合剂,并加入竹纤维来提升餐具的坚韧程度,在餐具表面喷涂由海带提取物、桃胶、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混合制成的糊状溶液,以隔绝油、水,使餐具更耐用,最终得到了一种坚固耐用,不含化学成分,对人体无害的可食用餐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8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3-5%的蛋白酶、5-8%的纤维素酶,46-50℃超声水浴加热3-4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3)将滤渣用酸、碱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5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50%,向其中加入3-7%的调味剂、8-14%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25%的竹纤维,搅拌均匀;(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8)将海带提取物在4-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2-8.0,向其中加入15-20%的桃胶、20-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是胰蛋白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是木瓜蛋白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水浴加热,其超声功率为280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酸溶液为1.0mol/L的HCl溶液,碱溶液为0.5mol/L的NaOH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任意重量比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几丁质、桃胶、糊精按照3: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壳聚糖、海藻酸钠、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10.通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可食用餐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一次性餐具需求量巨大,大都是塑料制品或纸制品。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制品大部分难以降解,在消耗化石能源的同时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纸制品又会带来森林的砍伐、涂膜难降解、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成本较高。

由于我国一次性餐具使用量过大,即使大量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也会造成生活垃圾的大量堆积,并且对于废弃的可降解一次性餐具未能回收利用,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

因此,制作可食用餐具是目前研究的一大方向,可食用餐具全部用食品级材料制备而成,不用担心由化学污染溶解进入食物中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对于消费者未食用的可食用餐具,在进入环境之后能极快的降解;还可以回收,经清洗消毒后作为饲料或者肥料,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完全不会造成生活垃圾的堆积。

豆渣是生产豆奶或豆腐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中国是豆腐生产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豆腐生产历史,豆腐的生产、销售量都较大,相应的豆渣产量也很大。

目前对豆渣的利用率较低,传统的利用方式是将豆渣作为动物饲料,直接喂养动物,导致豆渣中很多高营养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在日本,大量的豆渣被焚烧掉。在香港,豆渣通常作为废弃物堆放,未作任何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将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8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3-5%的蛋白酶、5-8%的纤维素酶,46-50℃超声水浴加热3-4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酸、碱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5次,洗去其中蛋白质及其他杂质,使产品更易保存,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50%,向其中加入3-7%的调味剂、8-14%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25%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在4-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2-8.0,向其中加入15-20%的桃胶、20-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蛋白酶是胰蛋白酶。

所述蛋白酶是木瓜蛋白酶。

所述超声水浴加热,其超声功率为280W。

所述步骤(3),酸溶液为1.0mol/L的HCl溶液,碱溶液为0.5mol/L的NaOH溶液。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任意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几丁质、桃胶、糊精按照3: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壳聚糖、海藻酸钠、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几丁质: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不但具有黏合性、对人体安全无害,还具有一定的除菌能力,能延长产品保存期。

壳聚糖:几丁质脱N-乙酰基的产物,其黏合性比几丁质更好,除菌能力比几丁质更强。

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是对马铃薯淀粉进行乙酰化复合改性后得到的淀粉,不但具有黏合性,还可以增加产品的硬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以豆渣为原料,经处理后使其性质适合制作可食用餐具,再加入调味料与天然黏合剂,并加入竹纤维来提升餐具的坚韧程度,在餐具表面喷涂由海带提取物、桃胶、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混合制成的糊状溶液,以隔绝油、水,使餐具更耐用,最终得到了一种坚固耐用,不含化学成分,对人体无害的可食用餐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2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3%的胰蛋白酶、5%的纤维素酶,46℃、280W超声水浴加热3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向其中加入3%的调味剂、8%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4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2,向其中加入15%的桃胶、20%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按照3: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3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8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5%的胰蛋白酶、8%的纤维素酶,50℃、280W超声水浴加热4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50%,向其中加入7%的调味剂、14%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8,向其中加入20%的桃胶、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按照1: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4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木瓜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桃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按照2: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5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几丁质、桃胶、糊精按照3: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6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研磨成粉,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6.5%的纤维素酶,48℃、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11%的天然黏合剂,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后取出;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调整溶液ph至7.6,向其中加入17.5%的桃胶、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洒,即得。

所述调味剂,是由糖、盐、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天然黏合剂,是将壳聚糖、海藻酸钠、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对比例1

(1)称取牛奶40g、细砂糖80g、无盐黄油160g、面粉200g、盐2g、杏仁粉40g和泡打粉3g;

(2)将无盐黄油室温软化以后,将其打至泥状,并加入细砂糖,混合搅拌均匀;

(3)不断搅打上述无盐黄油和细砂糖的混合物,将无盐黄油打发至体积膨大,颜色变浅即可;

(4)加入牛奶,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黄油糊,保证上述加入的牛奶与无盐黄油完全混合无分离;

(5)将上述重量份的杏仁粉、面粉、盐和泡打粉进行混合,组成混合面粉;

(6)将混合面粉筛入黄油糊中,并搅拌均匀组成均匀的面团;

(7)上述面团做好后,用餐具压模压制成型;

(8)进行烘烤,表面呈金黄色即可出炉,冷却后密封保存。

将实施例1-6、对比例1的耐用度、降解时间、保质期进行对比:

破坏强度(MPa) 刚度(105N/m2) 降解时间/d 保质期/d 实施例1 23.6 2.03 15 306 实施例2 20.8 1.80 12 275 实施例3 24.5 2.07 17 308 实施例4 24.0 2.06 14 310 实施例5 25.8 2.24 20 337 实施例6 28.4 2.47 18 345 对比例1 18.9 1.94 8 26

所述降解,是将可食用餐具埋入土壤中,待其完全降解,记录时间。

所述保质期是将可食用餐具置于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下存放,至其开始软化或变质,记录时间。

对比可知,本发明得到的可食用餐具比常规的可食用餐具具有更高的强度及刚度,降解时间有所增加,但保质期有显著优势,更适用于商业。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51745.5 (22)申请日 2017.08.28 (71)申请人 贵州省玉态康环保餐具有限公司 地址 562100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城关镇 后寨村 (普定经济开发区干坝加油站 旁) (72)发明人 肖玉和 肖其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代理人 田江飞 (51)Int.Cl. A23C 20/02(2006.01) A23P 20/18(2016.01) A47G 19/00(2006.01) (54)发明。

2、名称 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餐具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可食用 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豆渣为原料, 经处 理后使其性质适合制作可食用餐具, 再加入调味 料与天然黏合剂, 并加入竹纤维来提升餐具的坚 韧程度, 在餐具表面喷涂由海带提取物、 桃胶、 乙 酰化马铃薯淀粉混合制成的糊状溶液, 以隔绝 油、 水, 使餐具更耐用, 最终得到了一种坚固耐 用, 不含化学成分, 对人体无害的可食用餐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7494752 A 2017.12.22 CN 107494752 A 1.一种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

3、)将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8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3-5的蛋白酶、 5-8的纤维 素酶, 46-50超声水浴加热3-4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3)将滤渣用酸、 碱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5次, 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 收集待用;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50, 向其中加入3-7的调味剂、 8-14的天然 黏合剂, 搅拌均匀;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25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豆渣纤维糊;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8)将海。

4、带提取物在4-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7.2-8.0, 向其中加入15- 20的桃胶、 20-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 均匀喷洒, 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蛋白酶是胰蛋白 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蛋白酶是木瓜蛋白 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水浴加热, 其 超声功率为280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 酸溶液为 1.0mol/L的HCl溶液。

5、, 碱溶液为0.5mol/L的NaOH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任意重量比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 桃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按照2: 2: 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 几丁质、 桃胶、 糊精按照3: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 壳聚糖、 海藻酸钠、 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

6、成。 10.通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食用餐具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可食用餐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94752 A 2 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餐具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的一次性餐具需求量巨大, 大都是塑料制品或纸制品。 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制 品大部分难以降解, 在消耗化石能源的同时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纸制品又会带来森林的 砍伐、 涂膜难降解、 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且成本较高。 0003 由于我国一次性餐具使用量过大, 即使大量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也会造成生 活垃圾的大量堆积。

7、, 并且对于废弃的可降解一次性餐具未能回收利用, 造成原材料的大量 浪费。 0004 因此, 制作可食用餐具是目前研究的一大方向, 可食用餐具全部用食品级材料制 备而成, 不用担心由化学污染溶解进入食物中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消费者未食用的可 食用餐具, 在进入环境之后能极快的降解; 还可以回收, 经清洗消毒后作为饲料或者肥料, 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完全不会造成生活垃圾的堆积。 0005 豆渣是生产豆奶或豆腐过程中的副产品。 具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 物质。 中国是豆腐生产的发源地, 具有悠久的豆腐生产历史, 豆腐的生产、 销售量都较大, 相 应的豆渣产量也很大。 0006 目。

8、前对豆渣的利用率较低, 传统的利用方式是将豆渣作为动物饲料, 直接喂养动 物, 导致豆渣中很多高营养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在日本, 大量的豆渣被焚烧掉。 在香港, 豆 渣通常作为废弃物堆放, 未作任何利用。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食用餐具及其制备 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1)将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0009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8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3-5的蛋白酶、 5-8的 纤维素酶, 46-50超声水浴加热3-4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0010 (3)将滤渣用酸、 碱。

9、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5次, 洗去其中蛋白质及其他杂质, 使产品 更易保存, 干燥后研细过80目筛, 收集待用; 0011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50, 向其中加入3-7的调味剂、 8-14的 天然黏合剂, 搅拌均匀; 0012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25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0013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豆渣纤维糊; 0014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0015 (8)将海带提取物在4-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7.2-8.0, 向其中加入 15-20的桃胶、 20-25的乙酰化马铃。

10、薯淀粉, 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494752 A 3 表面均匀喷洒, 即得。 0016 所述蛋白酶是胰蛋白酶。 0017 所述蛋白酶是木瓜蛋白酶。 0018 所述超声水浴加热, 其超声功率为280W。 0019 所述步骤(3), 酸溶液为1.0mol/L的HCl溶液, 碱溶液为0.5mol/L的NaOH溶液。 0020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任意重量比混合而成。 0021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桃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按照2: 2: 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22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几丁质、 桃胶、 糊精按照3:3:。

1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23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壳聚糖、 海藻酸钠、 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24 几丁质: 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 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 不但具有黏合性、 对 人体安全无害, 还具有一定的除菌能力, 能延长产品保存期。 0025 壳聚糖: 几丁质脱N-乙酰基的产物, 其黏合性比几丁质更好, 除菌能力比几丁质更 强。 0026 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是对马铃薯淀粉进行乙酰化复合改性后得到的淀粉, 不但具 有黏合性, 还可以增加产品的硬度。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0028 本发明以豆渣为原料, 经处理后使其性质适合制作。

12、可食用餐具, 再加入调味料与 天然黏合剂, 并加入竹纤维来提升餐具的坚韧程度, 在餐具表面喷涂由海带提取物、 桃胶、 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混合制成的糊状溶液, 以隔绝油、 水, 使餐具更耐用, 最终得到了一种坚 固耐用, 不含化学成分, 对人体无害的可食用餐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 但要求保护的 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30 实施例1 0031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0032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 6.5的纤 维素酶, 48、 280W超声水。

13、浴加热3.5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0033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 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 干燥后 研细过80目筛, 收集待用; 0034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 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 11的天然黏 合剂, 搅拌均匀; 0035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0036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豆渣纤维糊; 0037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0038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7.6, 向其中。

14、加入 17.5的桃胶、 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 面均匀喷洒, 即得。 0039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494752 A 4 0040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桃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按照2: 2: 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41 实施例2 0042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0043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6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3的胰蛋白酶、 5的纤维 素酶, 46、 280W超声水浴加热3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0044 (。

15、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 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次, 干燥后 研细过80目筛, 收集待用; 0045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30, 向其中加入3的调味剂、 8的天然黏合 剂, 搅拌均匀; 0046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0047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豆渣纤维糊; 0048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0049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4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7.2, 向其中加入 15的桃胶、 20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然后使用。

16、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 匀喷洒, 即得。 0050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按照3: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51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桃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按照2: 2: 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52 实施例3 0053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0054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8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5的胰蛋白酶、 8的纤维 素酶, 50、 280W超声水浴加热4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0055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 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3次, 干燥后 研细过8。

17、0目筛, 收集待用; 0056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50, 向其中加入7的调味剂、 14的天然黏 合剂, 搅拌均匀; 0057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15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0058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豆渣纤维糊; 0059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0060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6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8, 向其中加入20 的桃胶、 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面均匀喷 洒, 即得。 0061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按照1:3:。

18、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62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桃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按照2: 2: 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63 实施例4 0064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0065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4的木瓜蛋白酶、 6.5的 纤维素酶, 48、 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0066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 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 干燥后 研细过80目筛, 收集待用;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494752 A 5 0067 (4)将。

19、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 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 11的天然黏 合剂, 搅拌均匀; 0068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0069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豆渣纤维糊; 0070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0071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7.6, 向其中加入 17.5的桃胶、 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 面均匀喷洒, 即得。 0072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0073 所述天然黏。

20、合剂, 是将桃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按照2: 2: 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74 实施例5 0075 (1)将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0076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 6.5的纤 维素酶, 48、 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0077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 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 干燥后 研细过80目筛, 收集待用; 0078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 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 11的天然黏 合剂, 搅拌均匀; 0079 (5)。

21、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0080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得到豆渣纤维糊; 0081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0082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7.6, 向其中加入 17.5的桃胶、 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 面均匀喷洒, 即得。 0083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0084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几丁质、 桃胶、 糊精按照3: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85 实施例6 0086 (1)将。

22、300kg豆渣清洗后晾干, 研磨成粉, 过60目筛; 0087 (2)将过筛后的豆渣粉用7倍量的水溶解, 向其中加入4的胰蛋白酶、 6.5的纤 维素酶, 48、 280W超声水浴加热3.5h, 过滤得到滤液与滤渣; 0088 (3)将滤渣用1.0mol/L的HCl溶液、 0.5mol/L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洗涤4次, 干燥后 研细过80目筛, 收集待用; 0089 (4)将滤液浓缩至体积变为原来的40, 向其中加入5的调味剂、 11的天然黏 合剂, 搅拌均匀; 0090 (5)向研细后的滤渣中加入20的竹纤维, 搅拌均匀; 0091 (6)将混有竹纤维的滤渣加入浓缩后的滤液中, 搅拌均匀, 。

23、得到豆渣纤维糊; 0092 (7)将豆渣纤维糊倒入模压机中进行模压, 成型后取出; 0093 (8)将海带提取物20kg在5倍量碱性溶液中溶解, 调整溶液ph至7.6, 向其中加入 17.5的桃胶、 22.5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 然后使用该混合液对成型后的可食用餐具表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494752 A 6 面均匀喷洒, 即得。 0094 所述调味剂, 是由糖、 盐、 味精以等重量比混合而成。 0095 所述天然黏合剂, 是将壳聚糖、 海藻酸钠、 桃胶按照3:2: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96 对比例1 0097 (1)称取牛奶40g、 细砂糖80g、 无盐黄油160g、。

24、 面粉200g、 盐2g、 杏仁粉40g和泡打粉 3g; 0098 (2)将无盐黄油室温软化以后, 将其打至泥状, 并加入细砂糖, 混合搅拌均匀; 0099 (3)不断搅打上述无盐黄油和细砂糖的混合物, 将无盐黄油打发至体积膨大, 颜色 变浅即可; 0100 (4)加入牛奶, 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黄油糊, 保证上述加入的牛奶与无盐黄油完全混 合无分离; 0101 (5)将上述重量份的杏仁粉、 面粉、 盐和泡打粉进行混合, 组成混合面粉; 0102 (6)将混合面粉筛入黄油糊中, 并搅拌均匀组成均匀的面团; 0103 (7)上述面团做好后, 用餐具压模压制成型; 0104 (8)进行烘烤, 表面呈金。

25、黄色即可出炉, 冷却后密封保存。 0105 将实施例1-6、 对比例1的耐用度、 降解时间、 保质期进行对比: 0106 破坏强度(MPa)刚度(105N/m2)降解时间/d保质期/d 实施例123.62.0315306 实施例220.81.8012275 实施例324.52.0717308 实施例424.02.0614310 实施例525.82.2420337 实施例628.42.4718345 对比例118.91.94826 0107 所述降解, 是将可食用餐具埋入土壤中, 待其完全降解, 记录时间。 0108 所述保质期是将可食用餐具置于温度25、 湿度50的环境下存放, 至其开始软 化或变质, 记录时间。 0109 对比可知, 本发明得到的可食用餐具比常规的可食用餐具具有更高的强度及刚 度, 降解时间有所增加, 但保质期有显著优势, 更适用于商业。 0110 最后, 应当指出, 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显然, 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 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 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494752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