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搅匀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10141126.4 (22)申请日 2017.03.1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9013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06.30 (73)专利权人 湖北京山楚天钡盐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31800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宋河镇 青龙大道62号 (72)发明人 鲁洁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30 代理人 赵永强 (51)Int.Cl. A23P 30/40(2016.01) 审查员 田森 (54)。
2、发明名称 一种搅匀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匀装置, 包括工作台, 工作台底部四个角上同时设有升降杆, 升降杆左 侧端面中间处设有拧紧件, 升降杆的底部设有防 滑垫, 工作台前端面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滑移 槽, 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导移块, 导移块前 侧端面固定设有容箱, 容箱顶部设有滤斗, 容箱 内部上下挨次设有第一容腔、 三角腔和第二容 腔, 第一容腔后侧容箱内设有操纵腔, 第一容腔 内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转杆, 转杆前后两侧尾部 均设有分别向前后两侧伸长设置的转向轴, 转向 轴向后侧伸长段穿过容箱壁体并进入操纵腔内, 转向轴进入操纵腔内的尾部处设有第一齿状轮, 转杆内部中间处设。
3、有向前后两侧伸长并挨次穿 过转向轴和第一齿状轮的孔洞, 孔洞内设有第一 螺形杆; 本发明结构简单, 自动控制, 操作便捷, 能自动实现搅匀及自动输出工作, 提高工作效 率, 同时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6901393 B 2017.12.15 CN 106901393 B 1.一种搅匀装置, 包括工作台, 其特征在于: 工作台底部四个角上同时设有升降杆, 升 降杆左侧端面中间处设有拧紧件, 升降杆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工作台前端面设有左右伸长 设置的滑移槽, 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导移块, 导移块前侧端面固定设有容箱, 容箱顶部 设有滤斗, 容箱内。
4、部上下挨次设有第一容腔、 三角腔和第二容腔, 第一容腔后侧容箱内设有 操纵腔, 第一容腔内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转杆, 转杆前后两侧尾部均设有分别向前后两侧 伸长设置的转向轴, 转向轴向后侧伸长段穿过容箱壁体并进入操纵腔内, 转向轴进入操纵 腔内的尾部处设有第一齿状轮, 转杆内部中间处设有向前后两侧伸长并挨次穿过转向轴和 第一齿状轮的孔洞, 孔洞内设有第一螺形杆, 第一螺形杆后侧尾部与操纵腔内的后侧内壁 固定连接, 第一螺形杆前侧尾部与第一容腔内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 转杆上下两侧均设有 内侧与孔洞互通的通合槽, 通合槽内设有滑移配合连接的滑移块, 滑移块中间处与第一螺 形杆螺形纹配合连接, 第一齿。
5、状轮上方的操纵腔内设有与第一齿状轮顶部齿接连接的第二 齿状轮, 第二齿状轮后侧端与第一马达连接, 第二容腔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关装 置和第二开关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多行隔开板, 所述隔开板之间设有供料部, 所述供料部贴近所述工作台一侧的中间处设有与所述工作台 固定连接的输出部, 所述输出部前端面底部设有凹部, 所述输出部内顶部设有端口槽, 所述 端口槽底部的所述输出部内设有输出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移块内设有螺形纹配合连 接且沿所述滑移槽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螺形杆, 所述第二螺形杆一侧尾部。
6、与马达连接, 另 一侧与所述滑移槽内侧壁转向配合连接, 所述导移块与所述滑移槽内底壁之间设有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轴与所述容箱内壁体接 触处转向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移块上下两侧均设有进入 所述第一容腔内的搅匀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 置均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内的前侧壁内的第一开关槽、 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内的后侧壁 内且与所述第一开关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开关槽、 与所述第一开关槽和所述第二开关槽滑移 配合连接的开关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
7、槽后侧内壁上的第二马达组合成, 所述开关板 贴近所述第二开关槽一侧内设有螺形纹孔, 所述螺形纹孔内设有螺形纹配合连接的第三螺 形杆, 所述第三螺形杆后侧端与所述第二马达转向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匀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容腔底部的所述容箱上 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通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01393 B 2 一种搅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搅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鸡蛋是人们最喜欢也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其因蕴含丰富的营养价值, 也常作为西 点食品制作中的主料使用, 尤以西点加工房内最为常见, 。
8、然而鸡蛋在加工使用前需要对其 进行打碎搅匀处理, 由于加工房内采用多人同时加工, 使用量较大, 通过人力手动搅拌不仅 耗时耗力且难以跟上加工进度效率低下, 同时通过人力搅拌及不均匀, 严重影响加工食品 的口感, 存在较大弊端, 难以满足现有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匀装置, 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 问题。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搅匀装置, 包括工作台, 所述 工作台底部四个角上同时设有升降杆, 所述升降杆左侧端面中间处设有拧紧件, 所述升降 杆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所述工作台前端面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滑移槽, 所述滑移槽。
9、内滑移 配合连接有导移块, 所述导移块前侧端面固定设有容箱, 所述容箱顶部设有滤斗, 所述容箱 内部上下挨次设有第一容腔、 三角腔和第二容腔, 所述第一容腔后侧所述容箱内设有操纵 腔, 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转杆, 所述转杆前后两侧尾部均设有分别向前后 两侧伸长设置的转向轴, 所述转向轴向后侧伸长段穿过所述容箱壁体并进入所述操纵腔 内, 所述转向轴进入所述操纵腔内的尾部处设有第一齿状轮, 所述转杆内部中间处设有向 前后两侧伸长并挨次穿过所述转向轴和所述第一齿状轮的孔洞, 所述孔洞内设有第一螺形 杆, 所述第一螺形杆后侧尾部与所述操纵腔内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螺形杆前侧 尾部与。
10、所述第一容腔内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转杆上下两侧均设有内侧与所述孔洞互 通的通合槽, 所述通合槽内设有滑移配合连接的滑移块, 所述滑移块中间处与所述第一螺 形杆螺形纹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状轮上方的所述操纵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状轮顶部齿 接连接的第二齿状轮, 所述第二齿状轮后侧端与第一马达连接, 所述第二容腔内的上下两 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 0005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多行隔开板, 所述隔开板之间设有供料 部, 所述供料部贴近所述工作台一侧的中间处设有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输出部, 所述 输出部前端面底部设有凹部, 所述输出部内顶部设有端口槽, 所述端。
11、口槽底部的所述输出 部内设有输出槽。 0006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导移块内设有螺形纹配合连接且沿所述滑移槽左右伸 长设置的第二螺形杆, 所述第二螺形杆一侧尾部与马达连接, 另一侧与所述滑移槽内侧壁 转向配合连接, 所述导移块与所述滑移槽内底壁之间设有轨道。 0007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转向轴与所述容箱内壁体接触处转向配合连接。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901393 B 3 0008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滑移块上下两侧均设有进入所述第一容腔内的搅匀 杆。 0009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均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容 腔内的前侧壁内的第一。
12、开关槽、 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内的后侧壁内且与所述第一开关槽对 应设置的第二开关槽、 与所述第一开关槽和所述第二开关槽滑移配合连接的开关板以及设 置在所述第二开关槽后侧内壁上的第二马达组合成, 所述开关板贴近所述第二开关槽一侧 内设有螺形纹孔, 所述螺形纹孔内设有螺形纹配合连接的第三螺形杆, 所述第三螺形杆后 侧端与所述第二马达转向配合连接。 0010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容腔底部的所述容箱上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通 管。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通过第一容腔后侧容箱内设操纵腔, 第一容腔内设前后伸长设置的转杆, 转杆 前后两侧尾部均设分别向前后两侧伸长设置的转向轴。
13、, 转向轴向后侧伸长段穿过容箱壁体 并进入操纵腔内, 转向轴进入操纵腔内的尾部处设第一齿状轮, 转杆内部中间处设向前后 两侧伸长并挨次穿过转向轴和第一齿状轮的孔洞, 孔洞内设第一螺形杆, 第一螺形杆后侧 尾部与操纵腔内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螺形杆前侧尾部与第一容腔内的前侧内壁固定 连接, 转杆上下两侧均设内侧与孔洞互通的通合槽, 通合槽内设滑移配合连接的滑移块, 滑 移块中间处与第一螺形杆螺形纹配合连接, 从而实现由第一马达的正反转控制滑移块以及 滑移上的搅匀杆左右移动, 从而提高搅拌面积以及搅拌均匀度, 提高搅拌的工作效率。 0013 2. 通过第一齿状轮上方的操纵腔内设与第一齿状轮顶部。
14、齿接连接的第二齿状 轮, 第二齿状轮后侧端与第一马达连接,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搅拌工作。 0014 3. 通过导移块内设螺形纹配合连接且沿滑移槽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螺形杆, 第 二螺形杆一侧尾部与马达连接, 另一侧与滑移槽内侧壁转向配合连接, 导移块与滑移槽内 底壁之间设轨道,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导移块以及导移块上的容箱左右移动。 0015 4.通过第二容腔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 从而实现自 动控制定量输出工作。 0016 5.本发明结构简单, 自动控制, 操作便捷, 能自动实现搅匀及自动输出工作, 提高 工作效率, 同时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易于说。
15、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搅匀装置左视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搅匀装置主视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A的剖视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的容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图4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搅匀装置, 包括工作台1, 所述工作台1底部四个角 上同时设有升降杆101, 所述升降杆101左侧端面中间处设有拧紧件102, 所述升降杆101的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901393 B 4 底部设有防滑垫103, 通过所述拧紧件102可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对所述升降杆101的高低进 行调节,。
16、 从而达到理想的工作高度, 使得操作更加省力, 通过所述防滑垫103可有效的防止 由于地面湿滑而导致所述升降杆101支撑时打滑的现象, 提高了支撑时的稳定性, 所述工作 台1前端面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滑移槽11, 所述滑移槽11内滑移配合连接有导移块12, 所述 导移块12前侧端面固定设有容箱6, 所述容箱6顶部设有滤斗7, 所述容箱6内部上下挨次设 有第一容腔61、 三角腔62和第二容腔63, 所述第一容腔61后侧所述容箱6内设有操纵腔65, 所述第一容腔61内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转杆611, 所述转杆611前后两侧尾部均设有分别向 前后两侧伸长设置的转向轴612, 所述转向轴612向后侧伸长段。
17、穿过所述容箱6壁体并进入 所述操纵腔65内, 所述转向轴612进入所述操纵腔65内的尾部处设有第一齿状轮651, 所述 转杆611内部中间处设有向前后两侧伸长并挨次穿过所述转向轴612和所述第一齿状轮651 的孔洞6114, 所述孔洞6114内设有第一螺形杆613, 所述第一螺形杆613后侧尾部与所述操 纵腔65内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螺形杆613前侧尾部与第一容腔61内的前侧内壁 固定连接, 所述转杆611上下两侧均设有内侧与所述孔洞6114互通的通合槽6111, 所述通合 槽6111内设有滑移配合连接的滑移块6112, 所述滑移块6112中间处与所述第一螺形杆613 螺形纹配合连接。
18、, 所述第一齿状轮651上方的所述操纵腔65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状轮651顶 部齿接连接的第二齿状轮652, 所述第二齿状轮652后侧端与第一马达653连接, 所述第二容 腔63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关装置66和第二开关装置67。 0023 其中, 所述工作台1内设有多行隔开板2, 所述隔开板2之间设有供料部3, 所述供料 部3贴近所述工作台1内侧的中间处设有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的输出部4, 所述输出部4 前端面底部设有凹部5, 所述输出部4内顶部设有端口槽41, 所述端口槽41底部的所述输出 部4内设有输出槽42。 0024 其中, 所述导移块12内设有螺形纹配合连接且沿所述滑移槽11左。
19、右伸长设置的第 二螺形杆13, 所述第二螺形杆13一侧尾部与马达连接, 另一侧与所述滑移槽11内侧壁转向 配合连接, 所述导移块12与所述滑移槽11内底壁之间设有轨道14,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导移 块以及导移块上的容箱左右移动。 0025 其中, 所述转向轴612与所述容箱6内壁体接触处转向配合连接。 0026 其中, 所述滑移块6112上下两侧均设有进入所述第一容腔61内的搅匀杆6113, 从 而实现提高鸡蛋搅拌均匀比。 0027 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装置66和第二开关装置67均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63内的前 侧壁内的第一开关槽676、 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63内的后侧壁内且与所述第一开关槽67。
20、6对 应设置的第二开关槽671、 与所述第一开关槽676和所述第二开关槽671滑移配合连接的开 关板67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槽671后侧内壁上的第二马达672组合成, 所述开关板674 贴近所述第二开关槽671一侧内设有螺形纹孔675, 所述螺形纹孔675内设有螺形纹配合连 接的第三螺形杆673, 所述第三螺形杆673后侧端与所述第二马达672转向配合连接, 从而实 现自动关闭和开启, 实现自动控制输出。 0028 其中, 所述第二容腔63底部的所述容箱6上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通管64。 0029 需要搅匀输出时, 首先通过第一开关装置66和第二开关装置67内的第二马达672 控制第三螺形杆。
21、673正向转向, 由第三螺形杆673带动开关板674逐渐滑出第二开关槽671并 逐渐滑入第二容腔63内, 直至开关板674前侧端面完全滑入第一开关槽676内, 然后控制第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901393 B 5 二马达672停止转向, 此时, 第一开关装置66和第二开关装置67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再然后 将打好的鸡蛋倒入滤斗7内, 通过滤斗7后滑入第一容腔61内, 此时, 控制第一马达653转向, 由于第二齿状轮652与第一齿状轮651齿接连接, 所以在第二齿状轮652转向的同时带动第 一齿状轮651转向, 并由第一齿状轮651带动转向轴612以及转向轴612上的转杆61。
22、1转向, 由 转杆611带动滑移块6112以及滑移块6112上的搅匀杆6113在第一容腔61实现转向搅拌鸡蛋 工作, 由于滑移块6112与第一螺形杆613螺形纹配合, 在转杆611转向的同时带动滑移块 6112与第一螺形杆613螺形纹配合转向, 并由转杆611带动滑移块6112沿通合槽6111方向前 后移动, 在滑移块6112前后移动的同时带动搅匀杆6113在第一容腔61内前后移动, 滑移块 6112的前后移动由第一马达653正反转控制, 当搅拌完成后, 此时, 通过马达控制第二螺形 杆13转向, 由第二螺形杆13带动导移块12左右移动, 直至容箱6移动到相应输出部4的正上 方时控制马达停止转。
23、向, 接着控制第一开关装置66内的第二马达672控制第三螺形杆673反 转, 由第三螺形杆673带动开关板674逐渐滑出第一开关槽676并逐渐滑入第二容腔63内, 直 至开关板674完全滑入第二开关槽671内, 此时, 开关板674前侧端面与第二容腔63内后侧端 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开启第一开关装置66的过程中搅拌完成的鸡蛋落入第二容腔63内, 然 后再控制第一开关装置66内的第二马达672控制第三螺形杆673正向转向, 由第三螺形杆 673带动开关板674逐渐滑出第二开关槽671并逐渐滑入第二容腔63内, 直至开关板674前侧 端面完全滑入第一开关槽676内, 此时, 控制第二开关装置67内。
24、的第二马达672控制第三螺 形杆673反转, 由第三螺形杆673带动开关板674逐渐滑出第一开关槽676并逐渐滑入第二容 腔63内, 直至开关板674完全滑入第二开关槽671内, 此时, 开关板674前侧端面与第二容腔 63内后侧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同时, 第二容腔63内鸡蛋通过通管64落入端口槽41内经过 端口槽41后落入输出槽42内, 最后通过输出槽42滑入凹部5内。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1 1. 通过第一容腔后侧容箱内设操纵腔, 第一容腔内设前后伸长设置的转杆, 转杆 前后两侧尾部均设分别向前后两侧伸长设置的转向轴, 转向轴向后侧伸长段穿过容箱壁体 并进入操纵腔内, 。
25、转向轴进入操纵腔内的尾部处设第一齿状轮, 转杆内部中间处设向前后 两侧伸长并挨次穿过转向轴和第一齿状轮的孔洞, 孔洞内设第一螺形杆, 第一螺形杆后侧 尾部与操纵腔内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螺形杆前侧尾部与第一容腔内的前侧内壁固定 连接, 转杆上下两侧均设内侧与孔洞互通的通合槽, 通合槽内设滑移配合连接的滑移块, 滑 移块中间处与第一螺形杆螺形纹配合连接, 从而实现由第一马达的正反转控制滑移块以及 滑移上的搅匀杆左右移动, 从而提高搅拌面积以及搅拌均匀度, 提高搅拌的工作效率。 0032 2. 通过第一齿状轮上方的操纵腔内设与第一齿状轮顶部齿接连接的第二齿状 轮, 第二齿状轮后侧端与第一马达连。
26、接,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搅拌工作。 0033 3. 通过导移块内设螺形纹配合连接且沿滑移槽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螺形杆, 第 二螺形杆一侧尾部与马达连接, 另一侧与滑移槽内侧壁转向配合连接, 导移块与滑移槽内 底壁之间设轨道,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导移块以及导移块上的容箱左右移动。 0034 4.通过第二容腔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 从而实现自 动控制定量输出工作。 0035 5.本发明结构简单, 自动控制, 操作便捷, 能自动实现搅匀及自动输出工作, 提高 工作效率, 同时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901393 B 6 003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901393 B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6901393 B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6901393 B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