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29804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05603.4

申请日:

20110427

公开号:

CN102228061B

公开日:

2013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5/34,A01N65/30,A01N65/26,A01N65/12,A01N65/10,A01N65/08,A01N59/06,A01P7/04,A01G13/00

主分类号:

A01N65/34,A01N65/30,A01N65/26,A01N65/12,A01N65/10,A01N65/08,A01N59/06,A01P7/04,A01G13/00

申请人:

董书法

发明人:

董书法

地址:

714000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中段供电局朝阳小区

优先权:

CN201110105603A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罗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7%~9%,川楝子26%~29%,使君子13%~16%,仙鹤草26%~29%,独活11%~16%,萹蓄3%~5%,白矾3%~6%,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杀灭害虫迅速,杀虫谱广,效果显著且不污染环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7%,川楝子26%,使君子13%,仙鹤草29%,独活14%,萹蓄5%,白矾6%,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8%,川楝子29%,使君子13%,仙鹤草28%,独活11%,萹蓄5%,白矾6%,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3.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9%,川楝子27%,使君子16%,仙鹤草26%,独活16%,萹蓄3%,白矾3%,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7%,川楝子26%,使君子13%,仙鹤草29%,独活14%,萹蓄5%,白矾6%;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后,过300目筛,与步骤1称取的白矾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状固体制剂,并保证所得丸状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50%~70%。  5.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8%,川楝子29%,使君子13%,仙鹤草28%,独活11%,萹蓄5%,白矾6%;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加水浸泡6小时,煎煮2小时,冷却,过滤去渣,在滤液里加入步骤1称取的白矾组分,搅拌至均匀,即得液体制剂,并保证所得液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50%~70%。  6.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9%,川楝子27%,使君子16%,仙鹤草26%,独活16%,萹蓄3%,白矾3%;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加水浸泡4小时,煎煮3小时,冷却,过滤去渣,在滤液里加入步骤1称取的白矾组分,搅拌至均匀;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浓缩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状固体物,在所得片状固体物的表面覆盖淀粉层,烘干,再在其表面涂覆蓖麻油,即得片状固体制剂,并保证所得片状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50%~7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时,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拌种并随植物种子一同播种;或者是在植物根系两侧开沟,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播撒在沟内,用土壤覆盖。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注射在树木维管内,或者是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稀释后注射在树木维管内。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 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物的茎叶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螟、苹果棉蚜、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小地老虎害虫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杀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杀虫剂,还涉及 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杀虫剂有化学杀虫剂和环保杀虫剂两大类。各种杀虫 剂有效成分进入害虫体内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表皮及节间膜渗透入害 虫体内:二是通过气孔渗透入害虫体内:三是通过进食进入害虫体内。

化学杀虫剂渗透害虫表皮、节间膜的作用较强,在害虫体内发挥作用快, 杀虫迅速。但是有些害虫已经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污染环境, 这是目前化学杀虫剂存在的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环保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源杀虫剂两类。微生物杀虫剂的微 生物培养条件要求严格,生产成本高,操作技术复杂,使用者较难掌握,影 响了微生物杀虫剂的推广使用。植物源杀虫剂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危害, 害虫耐药性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操作简便,使用者较易掌握。但 现有的植物源杀虫剂渗透害虫表皮、节间膜作用弱,杀虫速度缓慢。同时目 前市场上销售、流通的植物源杀虫剂容易发生氧化降解,导致有效成分质量 下降,进一步减弱了植物源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以上诸多因素制约了植物源 杀虫剂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杀灭害虫迅速,杀虫谱广, 杀虫效果显著,克服了现有植物源杀虫剂杀虫速度缓慢和杀虫效果差的缺 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本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 途。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有效成分的 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7%~9%,川楝子26%~29%,使君子13%~ 16%,仙鹤草26%~29%,独活11%~16%,萹蓄3%~5%,白矾3%~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萹蓄,也称为扁蓄。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如上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7%~ 9%,川楝子26%~29%,使君子13%~16%,仙鹤草26%~29%,独活 11%~16%,萹蓄3%~5%,白矾3%~6%,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 为100%;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 组分粉碎后,与步骤1称取的白矾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状固体制剂。

一种如上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7%~ 9%,川楝子26%~29%,使君子13%~16%,仙鹤草26%~29%,独活 11%~16%,萹蓄3%~5%,白矾3%~6%,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 为100%;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 组分粉碎,加水浸泡,煎煮,冷却,过滤去渣,在滤液里加入步骤1称取的 白矾组分,搅拌至均匀,即得液体制剂。

其中,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4~6小时,煎煮时间为1.5~3小时。

一种如上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7%~ 9%,川楝子26%~29%,使君子13%~16%,仙鹤草26%~29%,独活 11%~16%,萹蓄3%~5%,白矾3%~6%,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 为100%;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 组分粉碎,加水浸泡,煎煮,冷却,过滤去渣,在滤液里加入步骤1称取的 白矾组分,搅拌至均匀;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浓缩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状固体物, 在所得片状固体物的表面覆盖淀粉层,烘干,再在其表面涂覆蓖麻油,即得 片状固体制剂。

其中,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4~6小时,煎煮时间为1.5~3小时。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上述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在 播种时,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拌种并随植物种子一同播种;或 者是在植物根系两侧开沟,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播撒在沟内, 用土壤覆盖。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注射在树 木维管内,或者是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稀释后注射在树木维管内。

上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稀 释后均匀喷洒于植物的茎叶上。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农林害虫中的应用。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螟、苹果棉蚜、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 小地老虎害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的有益效果是:

1、杀灭害虫迅速、杀虫谱广、效果显著。

2、与环境友好。对人、畜及小动物无任何损害,其中所含的有机元素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本发明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使用的专有设备少,容易 实现,其制得的各种剂型方便了实际应用时不同情况的需求,并能抑制植物 源杀虫剂有效成分的氧化降解。

本发明使用方法满足了实际应用时不同情况的需求,尤其是乔木維管内 注射开辟了新的杀虫途径,扩大了杀虫剂的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为:

1、凸显渗透害虫表皮及节间膜的作用:突破了植物源杀虫剂杀虫有效 成分渗透害虫表皮及节间膜困难的现状。独活具有增强光敏作用,白矾具有 凝固蛋白质的作用,二者同时发挥作用使害虫表皮及节间膜迅速发生溃烂, 为本发明中其它杀虫有效成分快速进入害虫体内奠定了基础。本发明解决了 植物源杀虫剂因药物渗透困难而导致杀虫缓慢的难题。

2、杀虫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鹤虱麻痹虫体,川楝子破坏神经-肌肉 接头解剖结构,使君子促进神经元细胞坏死,三者合用具有增强麻痹虫体, 迅速破坏害虫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川楝子与使君子均具有抑制害虫呼吸的 作用,二者合用加速了害虫呼吸抑制;仙鹤草及鹤虱均具有抑制害虫细胞代 谢作用,阻断害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二者合用能加速害虫各脏器 功能衰竭;独活与川楝子均能促进内脏出血二者合用能加速害虫内脏结构的 破坏;为防止个别害虫躲避触杀的可能,本发明组方中添加了萹蓄,萹蓄具 有导致害虫胃肠功能紊乱而发挥胃杀的作用,此作用可以作为杀灭害虫的补 充措施。

3、提高了害虫细胞外液渗透压:本发明组方中所含的钠、钾、钙、镁 等离子提高了害虫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细胞处于这种外液环境容易发生细胞 脱水,加速细胞坏死,促进害虫死亡。

实施例1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7%, 川楝子26%,使君子13%,仙鹤草29%,独活14%,萹蓄5%,白矾6%。

上述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7%, 川楝子26%,使君子13%,仙鹤草29%,独活14%,萹蓄5%,白矾6%。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 组分粉碎后,过300目筛,与步骤1称取的白矾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 状固体制剂,并保证所得丸状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50 %~70%。

为保证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在保存时不易被氧化分解,将制得的 丸状固体制剂用黑色塑料进行包装,便于保存。

上述该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为:在播种时,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 制剂拌种并随植物种子一同播种;或者是在植物根系两侧开沟,将该植物源 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播撒在沟内,用土壤覆盖。

实施例2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8%, 川楝子29%,使君子13%,仙鹤草28%,独活11%,萹蓄5%,白矾6%。

上述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8%, 川楝子29%,使君子13%,仙鹤草28%,独活11%,萹蓄5%,白矾6%。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 组分粉碎,加水浸泡,煎煮,冷却,过滤去渣,在滤液里加入步骤1称取的 白矾组分,搅拌至均匀,即得液体制剂,并保证所得液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 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50%~70%。其中,浸泡时间为6小时,煎煮时间为2 小时。

为保证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在保存时不易被氧化分解,将制得的 液体制剂灌装在深色玻璃瓶或棕色软袋中,便于保存。

上述该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为: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注射在树木 维管内,或者是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稀释后注射在树木维管内。

实施例3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鹤虱9%, 川楝子27%,使君子16%,仙鹤草26%,独活16%,萹蓄3%,白矾3%。

上述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鹤虱9%, 川楝子27%,使君子16%,仙鹤草26%,独活16%,萹蓄3%,白矾3%。

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鹤虱、川楝子、使君子、仙鹤草、独活和萹蓄 组分粉碎,加水浸泡,煎煮,冷却,过滤去渣,在滤液里加入步骤1称取的 白矾组分,搅拌至均匀;其中,浸泡时间为4小时,煎煮时间为3小时。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浓缩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状固体物, 在所得片状固体物的表面覆盖淀粉层,烘干,再在其表面涂覆蓖麻油,即得 片状固体制剂,并保证所得片状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 50%~70%。

为保证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在保存时不易被氧化分解,将制得的 片状固体制剂用黑色塑料进行包装,便于保存。

上述该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为: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稀释后 均匀喷洒于植物的茎叶上。

试验一、杀灭玉米螟的实验室试验:

在种植玉米的农田里扑捉到26条玉米螟,并随机平均分为第一试验组 与第二试验组。取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加入水配置成浓度 为0.01g/ml的试验药液,取上述试验药液10毫升,在第一试验组中的每条 玉米螟上均滴两滴试验药液;同时将苦参灭多威(市场购得的植物源杀虫剂) 配制为1%浓度的试验药液10毫升,对第二组每条玉米螟身体滴两滴该苦参 灭多威的试验药液。经观察发现第一试验组玉米螟3~5分钟后,即开始扭 曲、挣扎,45分钟个别玉米螟开始死亡,90分钟后全部死亡。而90分钟后 第二试验组的所有玉米螟仍然在爬动。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杀灭玉米螟效果 优于现有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灭多威。

试验二:杀灭苹果棉蚜的试验:

苹果绵蚜主要寄主苹果、海棠、沙果等植物。危害苹果及其它果树嫩枝、 叶液、嫩芽,常聚集在苹果树伤疤、裂缝以及近地表根部吸取树液消耗树体 营养,导致树势衰弱、光合作用遭破坏、叶片脱落、果实因发育不良而早落, 严重时可造成植物整柱枯死、绝收、直至毁园。苹果棉蚜体表被覆一层厚厚 的绵絮状物,聚集时多形成绵絮状突起,形成一种保护屏障,触杀性杀虫剂 对其防治效果不大。果农常常采用酒精灯烧灼的办法杀灭苹果棉蚜虫,但同 时苹果树也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选择6处苹果绵蚜聚集处作为观察点并分为两组,每观察组均为3处观 察点。第一组用本发明液体制剂(浓度为0.5%)在其聚集处靠近树干侧进 行树干維管内注射,观察苹果绵蚜聚集处白色絮状物变化情况,两小时后其 数量开始减少,八小时后彻底消失。第二组采用市场销售的植物源杀虫剂5% 除虫菊素乳油,同样选择3处苹果绵蚜虫聚集处,以0.5%的相同浓度、同 样的方法试验性地杀灭苹果棉蚜,八小时后观察发现:被覆的白色絮状物与 用药前无明显减少。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杀灭苹果绵蚜虫效果优于植物源杀 虫剂除虫菊。

试验三、杀灭菜青虫的农田试验:

菜粉蝶的幼虫称为菜青虫,我国分布广泛。在种植青菜、萝卜的农田里 随机选择五组观察试验组,每一试验组随机选择3块1米*1米=1平方米的 观察点,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每组有五个观察点。分别 计数对照组五个观察点的菜青虫数作为试验对照数。

取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若干,加入水配置成浓度为 0.01g/ml的试验药液。取市场销售品浓度为1%的苦皮素乳油100毫升。随 后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药液与苦皮素乳油液分别 均匀喷洒在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的各观察点,每一观察点的喷洒药液均为20 毫升。八小时后分别统计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杀虫效果。两组菜青虫存活数 与对照组之差为有效数,如下表:

  对照组   观察一组   观察二组   第一观察点   18   16   15   第二观察点   15   14   12   第三观察点   17   15   13   第四观察点   16   14   10   第五观察点   16   15   13   合计   82   74   63

本试验经计算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结果如下表:

  观察数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率%   观察一组   82   74   8   90.24±0.8367   观察二组   82   64   18   78.05±1.4832

t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试验后证实:观察一组喷洒药液为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观察二组喷洒 药液为现有市售苦皮素乳油液。

结论: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杀灭的菜青虫效果,优于植物源杀虫剂苦皮 素乳油液。

试验四、杀灭斜纹夜蛾的农田试验:

斜纹夜蛾是一种食性很杂的暴食性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分布普遍,各地 都有发生,危害多种蔬菜。在种植辣椒、茄子、番茄、菠菜、马铃薯五种蔬 菜的农田里各确定一组观察试验组共五组,具体的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均同 试验三。两组杀灭斜纹夜蛾幼虫有效数如下表。

  对照组   观察一组   观察二组   第一观察点   18   17   15   第二观察点   20   18   17   第三观察点   17   15   14   第四观察点   19   17   13   第五观察点   18   16   14   合计   92   83   73

本试验经计算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结果如下表:

  对照组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率%   观察一组   92   83   9   90.22±1.1402   观察二组   92   73   19   79.35±1.5166

t检验:p<0.0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经过核实,观察一组喷洒的药液是浓度为1%的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药 液,观察二组是市售品浓度为1%的苦皮素液。

结论:本发明与苦皮素液杀灭斜纹夜蛾二者杀虫效果有显著差异,本发 明杀灭斜纹夜蛾有效率优于苦皮素液。

试验五、杀灭小菜蛾的农田试验:

小菜蛾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近十 年来,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中小菜蛾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种植白菜 的农田里随机选择五组试验点,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均同试验三。试验数据 统计如下表:

  对照组   观察一组   观察二组

  第一观察点   21   15   18   第二观察点   23   17   21   第三观察点   19   13   16   第四观察点   20   16   17   第五观察点   18   12   16   合计   101   73   88

本试验经计算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结果如下表:

  对照组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率%   观察一组   101   73   28   72.28±2.7019   观察二组   101   88   13   87.13±1.6432

t检验: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一组喷洒药液为浓度为1%的市售印楝素苦参碱杀虫剂,观察二组 喷洒药液为浓度为1%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药液。

结论:本发明与印楝素苦参碱杀虫剂杀灭小茶蛾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本 发明杀虫效果优于印楝素苦参碱杀虫剂。

试验六、驱避小地老虎的实验室试验

在种植番茄、黄瓜、豆角的大田里捕捉小地老虎60只备用,在1米*1 米=1平方米的2块玻璃板上各撒薄层土壤4公斤,分别标识A观察组与B 观察组。取市售的植物源杀虫剂5%除虫菊乳油20毫升配制为2%浓度50毫 升,喷洒A观察组的土壤中;B观察组喷洒相同浓度相同剂量的本发明植物 源杀虫剂液体制剂稀释后的药液。将A、B两观察组喷洒的药物与土壤充分 搅拌均匀后平铺在试验版上。两试验点内各放置30只小地老虎。随后在其 上放置新鲜的白菜、豆角蔬菜幼苗。观察24小时,计数各自试验点的小地 老虎数,与试验前数目比较,二者之差为有效驱避数,其结果如下表:

  观察数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比例   A观察组   30   7   13   23.33   B观察组   30   22   8   73.33

试验数据显示驱虫效果B组明显高于A组。本发明驱避小地老虎效果 优于植物源杀虫剂除虫菊。

综上,本发明组方及成分配比含量的确定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杀灭害虫效果迅速以及效果显著是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两个重要特点。

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能应用在防治农林害虫,尤其防治玉米螟、苹果棉 蚜、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小地老虎等害虫。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22806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07 CN 102228061 B *CN102228061B* (21)申请号 201110105603.4 (22)申请日 2011.04.27 A01N 65/34(2009.01) A01N 65/30(2009.01) A01N 65/26(2009.01) A01N 65/12(2009.01) A01N 65/10(2009.01) A01N 65/08(2009.01) A01N 59/06(2006.01) A01P 7/04(2006.01) A01G 13/00(2006.01) (73。

2、)专利权人 董书法 地址 714000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 中段供电局朝阳小区 (72)发明人 董书法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代理人 罗笛 (54) 发明名称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 和用途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有效成 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7 9, 川 楝子 26 29, 使君子 13 16, 仙鹤草 26 29, 独活 11 16, 萹蓄 3 5, 白矾 3 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 本发明杀灭害虫迅速, 杀虫谱广, 效果显著 且不污染环境。 (51)Int.Cl. 审。

3、查员 黄红艳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228061 B CN 102228061 B *CN102228061B* 1/1 页 2 1.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7, 川楝子 26, 使君子 13, 仙鹤草 29, 独活 14, 萹蓄 5%, 白矾 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 分比之和为 100。 2.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8, 川楝子 29, 使君子 13。

4、, 仙鹤草 28, 独活 11, 萹蓄 5%, 白矾 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 分比之和为 100。 3.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9, 川楝子 27, 使君子 16, 仙鹤草 26, 独活 16, 萹蓄 3%, 白矾 3%,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 分比之和为 100。 4.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7, 川楝子 26, 使 君子 13, 仙鹤草 29, 独活 14, 萹蓄 5%, 白矾 6% ; 步骤 2、 将步骤 。

5、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后, 过 300 目筛, 与步骤 1 称取的白矾混合, 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状固体制剂, 并保证所得丸状固体制 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 50 70。 5. 一种权利要求 2 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8, 川楝子 29, 使 君子 13, 仙鹤草 28, 独活 11, 萹蓄 5%, 白矾 6% ;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 加水浸泡 6 小时, 煎煮 2 。

6、小时, 冷却, 过滤去渣, 在滤液里加入步骤 1 称取的白矾组分, 搅拌至均匀, 即 得液体制剂, 并保证所得液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 50 70。 6. 一种权利要求 3 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9, 川楝子 27, 使 君子 16, 仙鹤草 26, 独活 16, 萹蓄 3%, 白矾 3% ;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 加水浸泡 4 小时, 煎煮 3 小时, 冷却, 过滤去渣, 在滤液里加入步骤 1 称取的白矾。

7、组分, 搅拌至均匀 ;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混合液浓缩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状固体物, 在所得片状固体 物的表面覆盖淀粉层, 烘干, 再在其表面涂覆蓖麻油, 即得片状固体制剂, 并保证所得片状 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 50 70。 7.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播种时, 将该植物 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拌种并随植物种子一同播种 ; 或者是在植物根系两侧开沟, 将该 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播撒在沟内, 用土壤覆盖。 8. 按照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 的液体制剂注射在树木维管。

8、内, 或者是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稀释后注射在树木维 管内。 9. 按照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该 植物源杀虫剂 的片状固体制剂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物的茎叶上。 10. 按照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螟、 苹果棉蚜、 菜青虫、 斜纹夜蛾、 小菜蛾、 小地老虎害虫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28061 B 2 1/7 页 3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林杀虫剂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还涉及该植物源 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9、 0002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杀虫剂有化学杀虫剂和环保杀虫剂两大类。 各种杀虫剂有效成 分进入害虫体内的主要途径有三 : 一是通过表皮及节间膜渗透入害虫体内 : 二是通过气孔 渗透入害虫体内 : 三是通过进食进入害虫体内。 0003 化学杀虫剂渗透害虫表皮、 节间膜的作用较强, 在害虫体内发挥作用快, 杀虫迅 速。 但是有些害虫已经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而且污染环境, 这是目前化学杀虫剂 存在的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0004 环保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源杀虫剂两类。 微生物杀虫剂的微生物培养 条件要求严格, 生产成本高, 操作技术复杂, 使用者较难掌握, 影响了微生物杀虫剂的推广 。

10、使用。植物源杀虫剂不污染环境, 对人畜无危害, 害虫耐药性低, 原料来源广泛, 价格便宜, 操作简便, 使用者较易掌握。但现有的植物源杀虫剂渗透害虫表皮、 节间膜作用弱, 杀虫速 度缓慢。 同时目前市场上销售、 流通的植物源杀虫剂容易发生氧化降解, 导致有效成分质量 下降, 进一步减弱了植物源杀虫剂的杀虫效果。 以上诸多因素制约了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杀灭害虫迅速, 杀虫谱广, 杀虫效果显 著, 克服了现有植物源杀虫剂杀虫速度缓慢和杀虫效果差的缺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 提供本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和用途。 0。

11、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 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7 9, 川楝子 26 29, 使君子 13 16, 仙鹤草 26 29, 独活 11 16, 萹蓄 3 5, 白矾 3 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萹蓄, 也称为扁蓄。 0008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如上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 0009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7 9, 川 楝子 26 29, 使君子 13 16, 仙鹤草 26 29, 独活 11 16, 萹蓄 3 5, 白矾 3 。

12、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 ; 0010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后, 与 步骤 1 称取的白矾混合, 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状固体制剂。 0011 一种如上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2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7 9, 川 楝子 26 29, 使君子 13 16, 仙鹤草 26 29, 独活 11 16, 萹蓄 3 说 明 书 CN 102228061 B 3 2/7 页 4 5, 白矾 3 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 ; 0013。

13、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 加水 浸泡, 煎煮, 冷却, 过滤去渣, 在滤液里加入步骤 1 称取的白矾组分, 搅拌至均匀, 即得液体 制剂。 0014 其中, 步骤 2 中, 浸泡时间为 4 6 小时, 煎煮时间为 1.5 3 小时。 0015 一种如上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6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7 9, 川 楝子 26 29, 使君子 13 16, 仙鹤草 26 29, 独活 11 16, 萹蓄 3 5, 白矾 3 6, 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

14、为 100 ; 0017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 加水 浸泡, 煎煮, 冷却, 过滤去渣, 在滤液里加入步骤 1 称取的白矾组分, 搅拌至均匀 ; 0018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混合液浓缩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状固体物, 在所得片状 固体物的表面覆盖淀粉层, 烘干, 再在其表面涂覆蓖麻油, 即得片状固体制剂。 0019 其中, 步骤 2 中, 浸泡时间为 4 6 小时, 煎煮时间为 1.5 3 小时。 0020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 在播种时, 将 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

15、拌种并随植物种子一同播种 ; 或者是在植物根系两侧开 沟,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播撒在沟内, 用土壤覆盖。 0021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注射在树木维管 内, 或者是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稀释后注射在树木维管内。 0022 上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稀释后均匀 喷洒于植物的茎叶上。 0023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农林害虫中的应用。 0024 上述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螟、 苹果棉蚜、 菜青虫斜纹夜蛾、 小菜蛾、 小地老虎 害虫中的应用。 0025 本发明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的有益效果是 : 0026 1、 。

16、杀灭害虫迅速、 杀虫谱广、 效果显著。 0027 2、 与环境友好。 对人、 畜及小动物无任何损害, 其中所含的有机元素有利于植物的 生长。 0028 本发明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 使用的专有设备少, 容易实现, 其制 得的各种剂型方便了实际应用时不同情况的需求, 并能抑制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的氧化 降解。 0029 本发明使用方法满足了实际应用时不同情况的需求, 尤其是乔木維管内注射开辟 了新的杀虫途径, 扩大了杀虫剂的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1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为 : 0032 1、 凸显渗透害虫表皮及节。

17、间膜的作用 : 突破了植物源杀虫剂杀虫有效成分渗透害 虫表皮及节间膜困难的现状。 独活具有增强光敏作用, 白矾具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 二者同 说 明 书 CN 102228061 B 4 3/7 页 5 时发挥作用使害虫表皮及节间膜迅速发生溃烂, 为本发明中其它杀虫有效成分快速进入害 虫体内奠定了基础。本发明解决了植物源杀虫剂因药物渗透困难而导致杀虫缓慢的难题。 0033 2、 杀虫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 : 鹤虱麻痹虫体, 川楝子破坏神经 - 肌肉接头解剖结 构, 使君子促进神经元细胞坏死, 三者合用具有增强麻痹虫体, 迅速破坏害虫神经系统功能 的作用 ; 川楝子与使君子均具有抑制害虫呼吸的作用。

18、, 二者合用加速了害虫呼吸抑制 ; 仙 鹤草及鹤虱均具有抑制害虫细胞代谢作用, 阻断害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二者合 用能加速害虫各脏器功能衰竭 ; 独活与川楝子均能促进内脏出血二者合用能加速害虫内脏 结构的破坏 ; 为防止个别害虫躲避触杀的可能, 本发明组方中添加了萹蓄, 萹蓄具有导致害 虫胃肠功能紊乱而发挥胃杀的作用, 此作用可以作为杀灭害虫的补充措施。 0034 3、 提高了害虫细胞外液渗透压 : 本发明组方中所含的钠、 钾、 钙、 镁等离子提高了 害虫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细胞处于这种外液环境容易发生细胞脱水, 加速细胞坏死, 促进害 虫死亡。 0035 实施例 1 0036 一种。

19、植物源杀虫剂,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7, 川楝子 26, 使君子 13, 仙鹤草 29, 独活 14, 萹蓄 5, 白矾 6。 0037 上述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38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7, 川楝子 26, 使君子 13, 仙鹤草 29, 独活 14, 萹蓄 5, 白矾 6。 0039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后, 过 300 目筛, 与步骤 1 称取的白矾混合, 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丸状固体制剂, 并保证所得丸状固 体制剂中有效成分。

20、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 50 70。 0040 为保证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在保存时不易被氧化分解, 将制得的丸状固体 制剂用黑色塑料进行包装, 便于保存。 0041 上述该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为 : 在播种时,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拌种 并随植物种子一同播种 ; 或者是在植物根系两侧开沟,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丸状固体制剂 播撒在沟内, 用土壤覆盖。 0042 实施例 2 0043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8, 川楝子 29, 使君子 13, 仙鹤草 28, 独活 11, 萹蓄 5, 白矾 6。 0044 上述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

21、骤 : 0045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8, 川楝子 29, 使君子 13, 仙鹤草 28, 独活 11, 萹蓄 5, 白矾 6。 0046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 加水 浸泡, 煎煮, 冷却, 过滤去渣, 在滤液里加入步骤 1 称取的白矾组分, 搅拌至均匀, 即得液体 制剂, 并保证所得液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 50 70。其中, 浸泡时 间为 6 小时, 煎煮时间为 2 小时。 0047 为保证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在保存时不易被氧化分解, 将制得的液体制剂 灌装。

22、在深色玻璃瓶或棕色软袋中, 便于保存。 0048 上述该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为 :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注射在树木维管内, 说 明 书 CN 102228061 B 5 4/7 页 6 或者是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液体制剂稀释后注射在树木维管内。 0049 实施例 3 0050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 鹤虱 9, 川楝子 27, 使君子 16, 仙鹤草 26, 独活 16, 萹蓄 3, 白矾 3。 0051 上述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52 步骤 1、 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作为有效成分的原料 : 鹤虱 9, 川楝子 27, 使君子。

23、 16, 仙鹤草 26, 独活 16, 萹蓄 3, 白矾 3。 0053 步骤 2、 将步骤 1 称取的鹤虱、 川楝子、 使君子、 仙鹤草、 独活和萹蓄组分粉碎, 加水 浸泡, 煎煮, 冷却, 过滤去渣, 在滤液里加入步骤 1 称取的白矾组分, 搅拌至均匀 ; 其中, 浸泡 时间为 4 小时, 煎煮时间为 3 小时。 0054 步骤 3、 将步骤 2 得到的混合液浓缩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状固体物, 在所得片状 固体物的表面覆盖淀粉层, 烘干, 再在其表面涂覆蓖麻油, 即得片状固体制剂, 并保证所得 片状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该制剂总质量的 50 70。 0055 为保证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

24、分在保存时不易被氧化分解, 将制得的片状固体 制剂用黑色塑料进行包装, 便于保存。 0056 上述该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为 : 将该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稀释后均匀喷洒 于植物的茎叶上。 0057 试验一、 杀灭玉米螟的实验室试验 : 0058 在种植玉米的农田里扑捉到 26 条玉米螟, 并随机平均分为第一试验组与第二试 验组。取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制剂, 加入水配置成浓度为 0.01g/ml 的试验药 液, 取上述试验药液 10 毫升, 在第一试验组中的每条玉米螟上均滴两滴试验药液 ; 同时将 苦参灭多威 ( 市场购得的植物源杀虫剂 ) 配制为 1浓度的试验药液 10 毫升, 对第二。

25、组每 条玉米螟身体滴两滴该苦参灭多威的试验药液。经观察发现第一试验组玉米螟 3 5 分钟 后, 即开始扭曲、 挣扎, 45 分钟个别玉米螟开始死亡, 90 分钟后全部死亡。而 90 分钟后第二 试验组的所有玉米螟仍然在爬动。 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杀灭玉米螟效果优于现有植物源杀 虫剂苦参灭多威。 0059 试验二 : 杀灭苹果棉蚜的试验 : 0060 苹果绵蚜主要寄主苹果、 海棠、 沙果等植物。危害苹果及其它果树嫩枝、 叶液、 嫩 芽, 常聚集在苹果树伤疤、 裂缝以及近地表根部吸取树液消耗树体营养, 导致树势衰弱、 光 合作用遭破坏、 叶片脱落、 果实因发育不良而早落, 严重时可造成植物整柱枯死、。

26、 绝收、 直至 毁园。 苹果棉蚜体表被覆一层厚厚的绵絮状物, 聚集时多形成绵絮状突起, 形成一种保护屏 障, 触杀性杀虫剂对其防治效果不大。 果农常常采用酒精灯烧灼的办法杀灭苹果棉蚜虫, 但 同时苹果树也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0061 选择 6 处苹果绵蚜聚集处作为观察点并分为两组, 每观察组均为 3 处观察点。第 一组用本发明液体制剂 ( 浓度为 0.5 ) 在其聚集处靠近树干侧进行树干維管内注射, 观 察苹果绵蚜聚集处白色絮状物变化情况, 两小时后其数量开始减少, 八小时后彻底消失。 第 二组采用市场销售的植物源杀虫剂 5除虫菊素乳油, 同样选择 3 处苹果绵蚜虫聚集处, 以 0.5的相同浓。

27、度、 同样的方法试验性地杀灭苹果棉蚜, 八小时后观察发现 : 被覆的白色絮 状物与用药前无明显减少。 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杀灭苹果绵蚜虫效果优于植物源杀虫剂除 说 明 书 CN 102228061 B 6 5/7 页 7 虫菊。 0062 试验三、 杀灭菜青虫的农田试验 : 0063 菜粉蝶的幼虫称为菜青虫, 我国分布广泛。 在种植青菜、 萝卜的农田里随机选择五 组观察试验组, 每一试验组随机选择 3 块 1 米 *1 米 1 平方米的观察点, 随机分为对照组、 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 每组有五个观察点。分别计数对照组五个观察点的菜青虫数作为试 验对照数。 0064 取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片状固体。

28、制剂若干, 加入水配置成浓度为 0.01g/ml 的 试验药液。取市场销售品浓度为 1的苦皮素乳油 100 毫升。随后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 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药液与苦皮素乳油液分别均匀喷洒在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的各观 察点, 每一观察点的喷洒药液均为 20 毫升。八小时后分别统计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杀虫效 果。两组菜青虫存活数与对照组之差为有效数, 如下表 : 0065 对照组 观察一组 观察二组 第一观察点 18 16 15 第二观察点 15 14 12 第三观察点 17 15 13 第四观察点 16 14 10 第五观察点 16 15 13 合计 82 74 63 0066 本试验经计算均数。

29、、 标准差、 及 t 检验结果如下表 : 0067 观察数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率 观察一组 82 74 8 90.240.8367 观察二组 82 64 18 78.051.4832 0068 t 检验 : p 0.01,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0069 试验后证实 : 观察一组喷洒药液为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 观察二组喷洒药液为现 有市售苦皮素乳油液。 0070 结论 : 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杀灭的菜青虫效果, 优于植物源杀虫剂苦皮素乳油液。 0071 试验四、 杀灭斜纹夜蛾的农田试验 : 0072 斜纹夜蛾是一种食性很杂的暴食性世界性害虫, 在我国分布普遍, 各地都有发生, 危害多种蔬菜。 在。

30、种植辣椒、 茄子、 番茄、 菠菜、 马铃薯五种蔬菜的农田里各确定一组观察试 验组共五组, 具体的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均同试验三。两组杀灭斜纹夜蛾幼虫有效数如下 表。 说 明 书 CN 102228061 B 7 6/7 页 8 0073 对照组 观察一组 观察二组 第一观察点 18 17 15 第二观察点 20 18 17 第三观察点 17 15 14 第四观察点 19 17 13 第五观察点 18 16 14 合计 92 83 73 0074 本试验经计算均数、 标准差、 及 t 检验结果如下表 : 0075 对照组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率 观察一组 92 83 9 90.221.1402 观。

31、察二组 92 73 19 79.351.5166 0076 t 检验 : p 0.02,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0077 经过核实, 观察一组喷洒的药液是浓度为 1的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药液, 观察二 组是市售品浓度为 1的苦皮素液。 0078 结论 : 本发明与苦皮素液杀灭斜纹夜蛾二者杀虫效果有显著差异, 本发明杀灭斜 纹夜蛾有效率优于苦皮素液。 0079 试验五、 杀灭小菜蛾的农田试验 : 0080 小菜蛾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 各省、 自治区均有分布, 近十年来, 在化 学农药的使用中小菜蛾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在种植白菜的农田里随机选择五组试 验点, 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均同试。

32、验三。试验数据统计如下表 : 0081 对照组 观察一组 观察二组 第一观察点 21 15 18 第二观察点 23 17 21 第三观察点 19 13 16 第四观察点 20 16 17 第五观察点 18 12 16 说 明 书 CN 102228061 B 8 7/7 页 9 合计 101 73 88 0082 0083 本试验经计算均数、 标准差、 及 t 检验结果如下表 : 0084 对照组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率 观察一组 101 73 28 72.282.7019 观察二组 101 88 13 87.131.6432 0085 t 检验 : p 0.05,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008。

33、6 观察一组喷洒药液为浓度为 1的市售印楝素苦参碱杀虫剂, 观察二组喷洒药液 为浓度为 1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药液。 0087 结论 : 本发明与印楝素苦参碱杀虫剂杀灭小茶蛾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本发明杀虫 效果优于印楝素苦参碱杀虫剂。 0088 试验六、 驱避小地老虎的实验室试验 0089 在种植番茄、 黄瓜、 豆角的大田里捕捉小地老虎 60 只备用, 在 1 米 *1 米 1 平方 米的 2 块玻璃板上各撒薄层土壤 4 公斤, 分别标识 A 观察组与 B 观察组。取市售的植物源 杀虫剂 5除虫菊乳油 20 毫升配制为 2浓度 50 毫升, 喷洒 A 观察组的土壤中 ; B 观察组 喷洒相同浓度。

34、相同剂量的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液体制剂稀释后的药液。将 A、 B 两观察组喷 洒的药物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后平铺在试验版上。两试验点内各放置 30 只小地老虎。随 后在其上放置新鲜的白菜、 豆角蔬菜幼苗。观察 24 小时, 计数各自试验点的小地老虎数, 与 试验前数目比较, 二者之差为有效驱避数, 其结果如下表 : 0090 观察数 有效数 无效数 有效比例 A 观察组 30 7 13 23.33 B 观察组 30 22 8 73.33 0091 试验数据显示驱虫效果 B 组明显高于 A 组。本发明驱避小地老虎效果优于植物源 杀虫剂除虫菊。 0092 综上, 本发明组方及成分配比含量的确定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杀灭害虫 效果迅速以及效果显著是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两个重要特点。 0093 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能应用在防治农林害虫, 尤其防治玉米螟、 苹果棉蚜、 菜青虫 斜纹夜蛾、 小菜蛾、 小地老虎等害虫。 说 明 书 CN 102228061 B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