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2979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04489.3

申请日:

2011.04.26

公开号:

CN102261150A

公开日:

2011.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5/48申请公布日:201111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5/48申请日:20110426|||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48;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B5/48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梅洪元; 张小冬; 白福波; 刘界鹏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它属于一种适于寒地建筑的楼面体系,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利施工方便的楼面体系。为了解决传统寒地建筑中的楼面体系占用层高过大导致节能效果差的问题,并解决传统楼面体系现场吊顶施工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变截面开洞梁、混凝土楼板、水管、空调管、喷淋管、电缆管、通风管、走廊与室内隔墙、通风口、轻钢龙骨吊顶、T型钢、走廊空间、室内空间。本发明是一种节能效果优越、施工方便快捷、使用舒适的新型寒地建筑楼面体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它包括混凝土梁、混凝土楼
板、设备管路、走廊与室内隔墙、走廊空间、室内空间,其特征在于
混凝土梁为变截面开洞梁,该梁截面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呈凹陷
状,在两表面之间开有至少一个洞孔,此洞孔用于通过设备管路;截
面开洞梁两端在与楼体框架相接处的截面的梁高逐渐变小,在此梁高
较小处的梁下能通过设备管路;在变截面开洞梁下方连有轻钢龙骨吊
顶与T型钢组成的即插式楼面吊顶的组合方式。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设备管路包括水管(3)、空调管(4)、喷淋管(5)、电缆管(6)、
通风管(7)或供暖管。
3.一种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浇筑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和混凝土楼板,待混凝土硬化后,
砌筑走廊与室内隔墙并预留通风口,然后在变截面开洞梁孔洞内和梁
高较小处安装设备管道;同时将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梁连接,在室内
空间中,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梁的底部平齐;轻钢龙骨吊顶在工厂完
成加工,现场采用即插式施工方法,将其插入T型钢上即可。
4.根据权利3所述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施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T型钢(11)可以是焊接形成或由成品H型钢剖分而成。

说明书

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建筑楼面,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在寒地地区建筑中
采用的节能楼面体系。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多属于寒冷地区,冬季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用于建筑的室
内取暖。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的国家,且我国北方地
区的城市冬季供暖多采用燃煤方式,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和二氧化
碳排放。因此,在世界的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今天,提高寒
地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寒地地区的燃煤用量,对于节省能源、控制
大气污染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我国的绿色环保理
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目前,我国的寒地建筑中多采用由混凝土实体梁、设备管道与建
筑吊顶组成的楼面体系。由于设备管道由实体梁下通过,而吊顶又在
设备管道下,因此建筑的设备管道利吊顶占据了较多的层高。为了保
证室内有效使用净高,需提高建筑层高,从而加大了取暖的空间,节
能效果较差。且传统建筑楼面体系中,需先安装管道,然后进行吊顶,
吊顶工艺复杂,劳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寒地建筑楼面系统层高偏高导致
节能效果不好的问题利吊顶工艺复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寒地节能建
筑集成技术楼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的技术方案是:将目前应用的
混凝土实体梁设计成一种变截面开洞梁,即该梁截面的上表面为平面,
下表面呈凹陷状,在两表面之间开有至少一个洞孔,此洞孔用于通过
设备管道,截面开洞梁两端在与楼体框架相接处的截面的梁高逐渐变
小,在此梁高较小处的梁下能通过设备管道;在变截面开洞梁下方连
有轻钢龙骨吊顶与T型钢组成的即插式楼面吊顶的组合方式。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首先浇筑变截面开洞梁和混凝土楼板,待
混凝土硬化后,砌筑走廊与室内隔墙并预留通风口;然后在变截面开
洞梁孔洞内和梁高较小处安装设备管道;同时将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
梁连接,在室内空间中,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梁的底部平齐;轻钢龙
骨吊顶在工厂完成加工,现场采用即插式施工方法,将其插入T型钢
上即可。

本发明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具有下列优点:

1.建筑室内的设备管道,包括水管、空调管、喷淋管、电缆管、
通风管等均从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的洞口或梁高较小处通过,不占据
建筑的净高,从而有效降低了建筑层高,减少了寒地建筑的取暖空间,
是一种新型的节能集成楼面体系。

2.在建筑层高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寒地节能建筑集
成技术楼面可有效提高室内净高,提高室内使用空间的舒适性。

3.本发明的T型钢与轻钢龙骨吊顶的组合是一种新型的即插型吊
顶方式,工厂化程度高,现场施工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剖视图

图2是吊顶用T型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具体
组成结构。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1)其截面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
呈凹陷状,在两表面之间开有至少一个洞孔可通过水管(3)、空调管
(4)、喷淋管(5)、电缆管(6)利供暖管等设备管路,变截面开洞梁
(1)在与楼体框架相接处的截面的梁高逐渐变小,下表面趋于平直,
此形状设计不仅可以保持承载强度而且也有利于在其下方通过相应的
水管(3)、喷淋管(5)、电缆管(6)、通风管(7)和供暖管等设备管
路。在变截面开洞梁(1)的上表面的上方浇筑混凝土楼板(2),在变
截面开洞梁(1)的下方连有轻钢龙骨吊顶(10)与T型钢(11)组成
的即插式楼面吊顶的组合方式。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施工中先浇筑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1)和混凝土楼板(2),混凝
土硬化后砌筑走廊(12)与室内(13)空间的隔墙(8)并预留通风口
(9);然后在变截面开洞梁(1)孔洞内和梁高较小处安装设备管道,
包括水管(3)、空调管(4)、喷淋管(5)、电缆管(6)、通风管(7)
和供暖管,同时将T型钢(11)与变截面开洞梁(1)连接。在室内空
间(13)中,T型钢(11)与变截面开洞梁(1)的底部平齐。轻钢龙
骨吊顶(10)在工厂完成加工,现场采用即插式施工方法,插入T型
钢(11)上即可,T型钢(11)可以是焊接形成或由成品H型钢剖分
而成。本发明的所有材料均可采用常规建筑材料。

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61150A43申请公布日20111130CN102261150ACN102261150A21申请号201110104489322申请日20110426E04B5/48200601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址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72发明人梅洪元张小冬白福波刘界鹏54发明名称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57摘要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它属于一种适于寒地建筑的楼面体系,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利施工方便的楼面体系。为了解决传统寒地建筑中的楼面体系占用层高过大导致节能效果差的问题,并解决传统楼面体系现场吊顶施工工艺复杂的问题。。

2、本发明包括变截面开洞梁、混凝土楼板、水管、空调管、喷淋管、电缆管、通风管、走廊与室内隔墙、通风口、轻钢龙骨吊顶、T型钢、走廊空间、室内空间。本发明是一种节能效果优越、施工方便快捷、使用舒适的新型寒地建筑楼面体系。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261163A1/1页21一种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它包括混凝土梁、混凝土楼板、设备管路、走廊与室内隔墙、走廊空间、室内空间,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梁为变截面开洞梁,该梁截面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呈凹陷状,在两表面之间开有至少一个洞孔,此洞孔用于通过设备管路;截面开洞梁两端在与楼体框架。

3、相接处的截面的梁高逐渐变小,在此梁高较小处的梁下能通过设备管路;在变截面开洞梁下方连有轻钢龙骨吊顶与T型钢组成的即插式楼面吊顶的组合方式。2根据权利1所述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管路包括水管3、空调管4、喷淋管5、电缆管6、通风管7或供暖管。3一种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浇筑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和混凝土楼板,待混凝土硬化后,砌筑走廊与室内隔墙并预留通风口,然后在变截面开洞梁孔洞内和梁高较小处安装设备管道;同时将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梁连接,在室内空间中,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梁的底部平齐;轻钢龙骨吊顶在工厂完成加工,现场采用即插式施工方法,将其插入T型钢上。

4、即可。4根据权利3所述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钢11可以是焊接形成或由成品H型钢剖分而成。权利要求书CN102261150ACN102261163A1/2页3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建筑楼面,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在寒地地区建筑中采用的节能楼面体系。背景技术0002我国北方多属于寒冷地区,冬季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用于建筑的室内取暖。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的国家,且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冬季供暖多采用燃煤方式,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在世界的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今天,提高寒地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寒地地区的燃煤用量,。

5、对于节省能源、控制大气污染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我国的绿色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0003目前,我国的寒地建筑中多采用由混凝土实体梁、设备管道与建筑吊顶组成的楼面体系。由于设备管道由实体梁下通过,而吊顶又在设备管道下,因此建筑的设备管道利吊顶占据了较多的层高。为了保证室内有效使用净高,需提高建筑层高,从而加大了取暖的空间,节能效果较差。且传统建筑楼面体系中,需先安装管道,然后进行吊顶,吊顶工艺复杂,劳动效率低。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寒地建筑楼面系统层高偏高导致节能效果不好的问题利吊顶工艺复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0。

6、005本发明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的技术方案是将目前应用的混凝土实体梁设计成一种变截面开洞梁,即该梁截面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呈凹陷状,在两表面之间开有至少一个洞孔,此洞孔用于通过设备管道,截面开洞梁两端在与楼体框架相接处的截面的梁高逐渐变小,在此梁高较小处的梁下能通过设备管道;在变截面开洞梁下方连有轻钢龙骨吊顶与T型钢组成的即插式楼面吊顶的组合方式。0006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首先浇筑变截面开洞梁和混凝土楼板,待混凝土硬化后,砌筑走廊与室内隔墙并预留通风口;然后在变截面开洞梁孔洞内和梁高较小处安装设备管道;同时将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梁连接,在室内空间中,T型钢与变截面开洞梁的底部平齐;轻钢龙骨。

7、吊顶在工厂完成加工,现场采用即插式施工方法,将其插入T型钢上即可。0007本发明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具有下列优点00081建筑室内的设备管道,包括水管、空调管、喷淋管、电缆管、通风管等均从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的洞口或梁高较小处通过,不占据建筑的净高,从而有效降低了建筑层高,减少了寒地建筑的取暖空间,是一种新型的节能集成楼面体系。00092在建筑层高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可有效提高室内净高,提高室内使用空间的舒适性。00103本发明的T型钢与轻钢龙骨吊顶的组合是一种新型的即插型吊顶方式,工厂化程度高,现场施工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说明书CN102261150ACN。

8、102261163A2/2页4附图说明0011图1是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剖视图0012图2是吊顶用T型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实施例10014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具体组成结构。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1其截面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呈凹陷状,在两表面之间开有至少一个洞孔可通过水管3、空调管4、喷淋管5、电缆管6利供暖管等设备管路,变截面开洞梁1在与楼体框架相接处的截面的梁高逐渐变小,下表面趋于平直,此形状设计不仅可以保持承载强度而且也有利于在其下方通过相应的水管3、喷淋管5、电缆管6、通风管7和供暖管等设备管路。在变截面开洞梁1的上表面的上方浇筑混凝土楼板2,。

9、在变截面开洞梁1的下方连有轻钢龙骨吊顶10与T型钢11组成的即插式楼面吊顶的组合方式。0015实施例20016本发明的寒地节能建筑集成技术楼面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0017施工中先浇筑混凝土变截面开洞梁1和混凝土楼板2,混凝土硬化后砌筑走廊12与室内13空间的隔墙8并预留通风口9;然后在变截面开洞梁1孔洞内和梁高较小处安装设备管道,包括水管3、空调管4、喷淋管5、电缆管6、通风管7和供暖管,同时将T型钢11与变截面开洞梁1连接。在室内空间13中,T型钢11与变截面开洞梁1的底部平齐。轻钢龙骨吊顶10在工厂完成加工,现场采用即插式施工方法,插入T型钢11上即可,T型钢11可以是焊接形成或由成品H型钢剖分而成。本发明的所有材料均可采用常规建筑材料。说明书CN102261150ACN102261163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6115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