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27122.5 (22)申请日 2016.11.12 (73)专利权人 丽江云岭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674200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 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严世雄 (74)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代理人 叶健 (51)Int.Cl. A23L 21/2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 装置, 所述干燥箱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 器, 所述。
2、干燥箱的外侧顶部设置有分料箱, 所述 分料箱的内腔设置有弧形风道, 所述分料箱的顶 部安装有进料斗, 且所述弧形风道与进料斗的管 道连接, 所述弧形风道的进风口连接有循环管, 所述循环管的中部分别安装有循环泵和法兰, 所 述干燥箱的底部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分离 塔, 所述第一分离塔的顶部安装有负压风机, 所 述负压风机通过管道与第二分离塔的上壁连接, 所述第二分离塔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存储塔, 该装置结构简单, 热能循环使用, 降低能耗, 使用 方便, 物理除杂, 保证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完整, 提 高了成品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275121 U 2017.0。
3、6.27 CN 206275121 U 1.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包括干燥箱(3)和第二分离塔(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干燥箱(3)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7), 所述干燥箱(3)的外侧顶部设置有分料箱 (6), 所述分料箱(6)的内腔设置有弧形风道(15), 所述分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 (16), 且所述弧形风道(15)与进料斗(16)的管道连接, 所述弧形风道(15)的进风口连接有 循环管(4), 所述循环管(4)的中部分别安装有循环泵(2)和法兰(5), 所述法兰(5)的内腔设 置有干燥层(14), 所述干燥箱(3)的底部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分离塔(9), 所。
4、述第一分 离塔(9)的顶部安装有负压风机(8), 所述负压风机(8)通过管道与第二分离塔(10)的上壁 连接, 所述第二分离塔(10)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存储塔(13), 所述存储塔(13)的内壁下 侧安装有震动隔网(12), 所述循环管(4)的另一端与存储塔(13)连接, 且循环管(4)的端头 设置在存储塔(13)的内壁与震动隔网(12)的连接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塔(13)与 第二分离塔(10)的管道中部安装有测量花粉水分含量的水分检测仪(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泵(2。
5、)的 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器(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1)包 括空气净化器, 且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震动隔网(12) 包括震荡支架, 所述震荡支架的表面包覆有松花粉隔网, 且所述震荡支架连接有震荡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75121 U 2 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松花粉干燥除杂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松花粉,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 。
6、油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 又名松花、 松。 为鲜黄色或 淡黄色细粉, 味甘平无毒, 是中国传统的食品, 一些中国传统食物如松花糕、 松花团子、 松花 酒等仍添加松花粉, 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常与琼珍灵芝搭配治疗糖尿病, 失眠等慢性病, 且体轻, 易飞扬, 以人工采摘为主, 松花粉刚从花穗上抖落下来时, 含有大量水分, 导致贮藏 不便, 必须将内部的水分干燥到8以下, 才能长期贮藏, 但是, 现有技术中, 由于人工晾晒 干燥不彻底, 出现发热结块乃至发霉变质, 且收集后混杂有杂质, 极大影响了松花粉的质 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
7、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包括干燥箱和第二分离塔, 所述干燥箱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干燥箱的外 侧顶部设置有分料箱, 所述分料箱的内腔设置有弧形风道, 所述分料箱的顶部安装有进料 斗, 且所述弧形风道与进料斗的管道连接, 所述弧形风道的进风口连接有循环管, 所述循环 管的中部分别安装有循环泵和法兰, 所述法兰的内腔设置有干燥层, 所述干燥箱的底部一 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分离塔, 所述第一分离塔的顶部安装有负压风机, 所述负压风机通 过管道与第二分离塔的上壁连接, 所述第二分离塔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存储塔, 所述存 储塔的内。
8、壁下侧安装有震动隔网, 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存储塔连接, 且循环管的端头设 置在存储塔的内壁与震动隔网的连接空间内。 0005 优选的, 所述存储塔与第二分离塔的管道中部安装有测量花粉水分含量的水分检 测仪。 0006 优选的, 所述循环泵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器。 0007 优选的, 所述加热器包括空气净化器, 且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 网。 0008 优选的, 所述震动隔网包括震荡支架, 所述震荡支架的表面包覆有松花粉隔网, 且 所述震荡支架连接有震荡器。 000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使用带有空气净化器的加热器, 使得在对松花粉烘干的 同时, 保证温度在松花粉的烘干范围。
9、内, 保证其烘干后的质量, 且通过热风带动松花粉物料 进行风力传输, 在经过第一分离塔及第二分离塔通过杂质与松花粉重量不同进行除杂, 在 进入存储塔时通过水分检测仪检测风干的松花粉含水量, 保证达到标准存储条件, 不破坏 营养结构, 同时隔离杂质, 且通过循环泵对热风进行循环使用, 降低能耗, 该装置结构简单,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75121 U 3 热能循环使用, 降低能耗, 使用方便, 物理除杂, 保证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完整, 提高了成品质 量。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
10、的分料箱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加热器, 2-循环泵, 3-干燥箱, 4-循环管, 5-法兰, 6-分料箱, 7-温湿度传感 器, 8-负压风机, 9-第一分离塔, 10-第二分离塔, 11-水分检测仪, 12-震动隔网, 13-存储塔, 14-干燥层, 15-弧形风道, 16-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此 外, 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 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5 参见图。
11、1, 一种松花粉的干燥除杂装置, 包括干燥箱3和第二分离塔10, 干燥箱3的 内腔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7, 干燥箱3的外侧顶部设置有分料箱6, 分料箱6的内腔设置 有弧形风道15, 分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16, 且弧形风道15与进料斗16的管道连接, 弧 形风道15的进风口连接有循环管4, 循环管4的中部分别安装有循环泵2和法兰5, 法兰5的内 腔设置有干燥层14, 干燥箱3的底部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分离塔9, 第一分离塔9的顶部 安装有负压风机8, 负压风机8通过管道与第二分离塔10的上壁连接, 通过负压风机8将松花 粉通过垂直管道输送入第二分离塔10, 杂质与松花粉的密度不同, 杂。
12、质受到重力作用下落, 进行初步除杂, 第二分离塔10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存储塔13, 存储塔13与第二分离塔10 的管道中部安装有测量花粉水分含量的水分检测仪11, 通过水分检测仪11检测风干后的花 粉水含量是否达标, 存储塔13的内壁下侧安装有震动隔网12, 循环管4的另一端与存储塔13 连接, 且循环管4的端头设置在存储塔13的内壁与震动隔网12的连接空间内, 震动隔网12包 括震荡支架, 震荡支架的表面包覆有松花粉隔网, 且震荡支架连接有震荡器, 通过震动隔网 12上的松花粉隔网进行气物分离, 同时通过震荡器震动防止物料堵塞松花粉隔网网口, 保 证其他的正常运行。 0016 参见图2-3。
13、, 循环泵2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器1, 加热器1包括空气净化器, 且 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松花粉是一种食用食品, 通过空气净化器将进气口 的空气净化, 防止空气对物料的污染, 温度传感器7与加热器1相连, 通过感应内部温度及时 调节加热器1的加热温度, 防止产生的热风过热, 破坏松花粉的营养成分, 分料箱6的顶部安 装有进料斗16, 且弧形风道15与进料斗16的管道连接, 通过热风将进料斗16将落入的物料 进行吹散, 保证物料均匀受热, 弧形风道15的进风口连接有循环管4, 循环管4的中部分别安 装有循环泵2和法兰5, 法兰5的内腔设置有干燥层14, 形成一个热循环, 通过干燥层对蒸发 的水分进行吸收, 保障循环风的干燥性。 0017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75121 U 4 述的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 这些实 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75121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275121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27512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