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295758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5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23927.0

申请日:

20170109

公开号:

CN106581912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31/07,A62C31/28

主分类号:

A62C31/07,A62C31/28

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发明人:

刘长春,徐绍亮,马砺,邓军,杨元博,袁婷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路中段58号西安科技大学

优先权:

CN20171002392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涉及一种灭火系统,为了解决快速灭火和消烟,隔绝火灾蔓延,提高救援效率。其包括水箱(1)、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液位控制器(3)、启动装置(4)、第一高压水泵(5)、第二高压水泵(6)、循环计时器(7)、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本发明通过循环计时器控制细水雾喷头组出水,实现了脉冲式出水控制方法;既能够起到扑灭及抑制火灾的目的,又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提高能见度,从而提高了人员逃生率,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液位控制器(3)、启动装置(4)、第一高压水泵(5)、第二高压水泵(6)、循环计时器(7)、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所述水箱(1)包括完全隔绝的第一空间(221)和第二空间(222),所述第一空间(221)被清水占据,所述第二空间(222)被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占据;所述第一空间(221)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8)输送至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所述第一空间(221)内的水还通过第二管道(9)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一进水口,所述第二空间(222)内的水通过第三管道(10)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另一进水口,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11)与所述第二高压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液位控制器(3)的液位控制器探头(331)置于第一空间(221)内,所述液位控制器(3)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电连接;所述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水泵控制柜(12)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和第二高压水泵(6)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五管道(13),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通过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五管道(13)连通,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高压水泵(6)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六管道(14),所述细水雾喷头组通过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六管道(14)连通,所述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循环计时器(7)与所述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4)主要由火灾探测器(15)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所述火灾探测器(15)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4)为按键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启动装置(4)输出端电连接的声光报警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8~1∶40~45,所述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氧化二锑、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铵和氟表面活性剂,其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60%~70%,所述三氧化二锑的含量为5%~10%,所述碳酸氢钾的含量为8%~18%,所述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为5%~10%,所述氟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0%~18%,所述的百分比为各成份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8~1∶40~45,所述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氧化二锑、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铵和氟表面活性剂,其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60%~70%,所述三氧化二锑的含量为5%~10%,所述碳酸氢钾的含量为8%~18%,所述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为5%~10%,所述氟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0%~18%,所述的百分比为各成份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飞速上升,现代化办公场所、购物场所、交通和其余公共场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危险也同时伴随,最为常见的危险之一就是火灾。近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大约4万起,死伤人数达上千人,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火灾危害主要是热量、烟气和缺氧这三种因素的作用。对于多数火灾而言,热量和燃烧直接造成财物损失,烟气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在火场上,对绝大多数被困人员来说,首先遇到的“敌人”是火灾烟气,而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和烈火,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因窒息和烟气中毒造成的人员伤亡可占火灾总伤亡人数的50-80%。其原因是,办公场地、购物商场等一些人员密集相对封闭场所在内部装修时,采用含有大量纤维物质的材料(如:木材、竹等)和高分子材料(如:各种塑料、人造丝等)。这些物质在火灾形成的高温条件下,会分解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并伴随着大量浓烟,这些有害气体就像暗箭一样无孔不入,防不胜防,有时受灾者还没有来得及发现火光,就已深受其害,失去了行动能力,以至窒息或中毒死亡。

火灾发生时,火灾发生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如在空间狭小、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内,一方面会导致火灾发展迅速,快速蔓延,使浓烟集聚在火灾现场内,浓烟降低了火灾现场能见度,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及救援人员定位受困人员,延长了救援时间,加剧了救援与受困人员的恐怖心理,严重威胁受困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狭小的空间内,加剧了火焰热辐射强度,使得火势迅速蔓延,造成火灾现场大量的财物损失,加大了救援难度。因此,如何解决快速灭火和消烟,隔绝火灾蔓延,提高救援效率,降低火灾发生对人员与财务损失,是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脉冲方式,用普通细水雾和添加剂细水雾先后来喷洒火灾和消减烟气的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够起到扑灭、抑制火灾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提高人员逃生率,降低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水箱、两位三通电磁阀门、液位控制器、启动装置、第一高压水泵、第二高压水泵、循环计时器、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

所述水箱包括完全隔绝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被清水占据,所述第二空间被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占据;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输送至所述第一高压水泵,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水还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一进水口,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水通过第三管道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另一进水口,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高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液位控制器的液位控制器探头置于第一空间内,所述液位控制器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电连接;

所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水泵控制柜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和第二高压水泵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五管道,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通过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六管道,所述细水雾喷头组通过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六管道连通,所述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循环计时器与所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循环计时器控制细水雾喷头组的出水,由于循环计数器存在导通和关闭间隔,从而实现了脉冲式出水控制方法;又由于水箱中存在两种成份的水(清水和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再结合两位三通电磁阀门和液位控制器实现了灭火水雾成份的变化。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一直使用第一空间一内的清水,用来扑灭及降低火焰周围的温度,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而第二空间内含有灭火剂添加剂的水,一方面既能够起到扑灭及抑制火灾的目的,又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从而提高了人员逃生率,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具体的,所述启动装置主要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所述火灾探测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通过火灾探测器感应火灾和烟雾的发生,再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使整个系统启动,不需要人工手动启动系统,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智能性。

具体的,所述启动装置为按键开关。采用按键开关实现了人工手动启动系统。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启动装置输出端电连接的声光报警器。通过声光报警器能够在发生火灾时,通过报警声和发光信号及时提醒在场人员进行疏散,延长了在场人员逃离火灾现场的时间。

具体的,所述第二空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8~1∶40~45,所述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氧化二锑、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铵和氟表面活性剂,其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60%~70%,所述三氧化二锑的含量为5%~10%,所述碳酸氢钾的含量为8%~18%,所述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为5%~10%,所述氟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0%~18%,所述的百分比为各成份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具体的,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与所述第三管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使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最初先用清水对火灾现场进行用来扑灭及降低火焰周围的温度,再使用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进行灭火和消烟,更能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降低烟雾,提高了现场人员逃生的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脉冲式出水控制方法,实现了灭火水雾成份的变化,既能够起到扑灭及抑制火灾的目的,又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从而提高了人员逃生率,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记载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记载的水箱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记载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任何场所,如用于商场、楼道间、办公室、图书馆、公交车或其它需安装灭火系统的场所,本实施方式以公交车为例进行说明。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安装于车厢内的水箱1、用于改变供水的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用于测量水箱内水量的液位控制器3、用于启动系统工作的启动装置4、第一高压水泵5、第二高压水泵6、循环计时器7、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其中水箱1包括完全隔绝的第一空间221和第二空间222,第一空间221和第二空间222可以是采用木板将整个水箱分割而成,也可以在水箱内放置一内置箱作为第一空间或第二空间,如第二空间为内置箱,而内置箱的尺寸可以与水箱相同,也可以小于水箱的尺寸,内置箱固定于水箱1的内壁上;而第一空间221被清水占据,第二空间222被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占据,当内置箱尺寸小于水箱1尺寸时,第一空间内所盛放的水可以填满所有除内置箱外的所有空间,也可以不填满,如使所填满的水的液面与内置箱的底表面齐平,当水第一空间不盛满水时,其剩余的空间的可以作为第三空间223,便于安装管道,将第一空间221中的水进行输送。

第一空间221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8输送至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此外,第一空间221内的水还通过第二管道9输送至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一进水口,而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另一进水口则通过第三管道10向第二空间222中取水,而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11与所述第二高压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向第二高压水泵6供水。而第一高压水泵5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五管道13,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通过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五管道13连通,同时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高压水泵6的出水口处则安装有第六管道14,细水雾喷头组通过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第六管道14连通,同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循环计时器7与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而液位控制器3的液位控制器探头331置于第一空间221内,距离第一空间底部具有一定距离,用于监测第一空间221内水量的变化,及时使系统抽取水箱第二空间222内的水进行灭火和消烟,而液位控制器3还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电连接,用于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进水口的开启。

而第一高压水泵5和第二高压水泵6受启动装置4的控制,其控制端分别通过高压水泵控制柜12与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其数量两者数量可以相等,如都为一组或两组,也可以是两者的数量不相等,如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为两组,而细水雾喷头组为三组;或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为四组,而细水雾喷头组为三组。

将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与车厢内,将车厢的公共区域间进行划分,可以等距划分,也可以不等距划分,本实施方式采用两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和三组细水雾喷头组(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对车厢进行划分,如图1所示,第五管道13上分有两条干路管道,分别为第一干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通过第一干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将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与第五管道13连通,在第一干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还分别安装有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1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2,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1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2受控于启动装置4。而在第六管道14上分有三条干路管道,分别为第三干路通道23、第四干路通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通过第三干路通道23、第四干路通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将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与第六管道14连通,在第三干路通道23、第四干路通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第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受控于循环计时器7,循环计时器7受控于启动装置4。

其中,所记载的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可以采用任何结构,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由细水雾喷头A、B、1a、1b组成,其中细水雾喷头A、B设置于车厢底部上,A、B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作该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1a、1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如图3所示;A、B细水雾喷头串联在同一管路中,其余管路沿着公交边缘与串联的1a、1b细水雾喷头组并联一起,流经第三干路通道23的液体向细水雾喷头A、B、1a、1b供水。

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由2a、2b、C、D细水雾喷头组成,其中细水雾喷头C、D设置于车厢底部上,C、D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作该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2a、2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如图3所示;C、D细水雾喷头串联后与2a、2b串联后的细水雾喷头并联。C、D、2a、2b细水雾喷头由第四干路管道24供水,连接的管路沿车箱体布置。

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由3a、3b、E、F细水雾喷头组成,其中细水雾喷头E、F设置于车厢底部上,E、F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作该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3a、3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如图3所示,E、F细水雾喷头串联后与3a、3b串联后的细水雾喷头并联,E、F、3a、3b细水雾喷头由第五干路管道25供水,连接的管路沿车箱体布置。

而所记载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可以采用任何结构,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由4a、4b细水雾喷头组成,B、C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作该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4a、4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如图3所示;4a、4b细水雾喷头串联,4a、4b细水雾喷头由流经第一干路管道17的水进行供水,连接的管路沿车箱体布置。

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由5a、5b细水雾喷头组成,D、E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作该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5a、5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如图3所示,5a、5b细水雾喷头串联,5a、5b细水雾喷头由流经第二干路管道18的水进行供水,连接的管路沿车箱体布置。

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构成灭火与消烟细水雾喷头组合,对各个区域进行灭火,而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构成水幕状细水雾,防止火灾和烟气的蔓延。

以上所记载的A、B、C、D、E、F细水雾喷头设置于车厢底部的任何位置,可以任意分布,但是最好是沿公交车箱体底部的中线上均匀的分布;为了不影响乘客乘车体验,所记载的A、B、C、D、E、F细水雾喷头采用隐蔽型细水雾喷头。另外,1a、1b、2a、2b、3a、3b、4a、4b、5a和5b细水雾喷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根据具体的场所而定。

当将整个系统安装于公共车上时,车载电源32为整个系统供电,为整个系统中需要用电的硬件提供工作电压。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启动装置4可以采用任何一种结构,如采用主要由火灾探测器15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火灾探测器15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火灾探测器15探头安装于任何易检测到火灾的位置,如在车厢的前端、中端及末端分别安装,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到火灾的发生,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把信号输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控制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打开和循环计时器的启动。而所记载的启动装置4还可以使按键开关(如船型开关、圆型开关或方型开关),在发生火灾时人工手动启动系统。

此外,本实施方式还在车厢内安装有用于报警的声光报警器16,其与启动装置4输出端电连接。其可以安装于车箱的前端,也可以安装于车厢的中端,还可以在车厢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均安装。当发生火灾时,首先声光报警器响起,提醒人员撤离以及避免不知情人员靠近,第一时间隔离现场。

而本申请中所记载的第二空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可以为0.8∶40、0.8∶42、0.8∶45、1∶42、1∶44或者1∶45,在此取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44,假设第二空间222中能够盛装880g水,那么需要添加的灭火添加剂则为20g;其中灭火添加剂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能够与水融合的灭火剂,在此提供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三氧化二锑(Sb2O3)、碳酸氢钾(CH2O3·K)、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氟表面活性剂(FSA),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的含量为60%(12g)、三氧化二锑(Sb2O3)的含量为5%(1g)、碳酸氢钾(CH2O3·K)的含量为8%(1.6g)、磷酸二氢铵(NH4H2PO4)的含量为5%(1g)以及氟表面活性剂(FSA)的含量为10%(2g),所记载的各成份百分比为各成分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除上述所记载的各成份百分比外,各成分所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还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的含量为65%(13g)、三氧化二锑(Sb2O3)的含量为8%(1.6g)、碳酸氢钾(CH2O3·K)的含量为15%(3g)、磷酸二氢铵(NH4H2PO4)的含量为8%(1.6g)以及氟表面活性剂(FSA)的含量为15%(3g)。另外,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比还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的含量为70%(14g)、三氧化二锑(Sb2O3)的含量为10%(2g)、碳酸氢钾(CH2O3·K)的含量为18%(3.6g)、磷酸二氢铵(NH4H2PO4)的含量为10%(2g)以及氟表面活性剂(FSA)的含量为18%(3.6g),以上各成分的质量以灭火添加剂为20g为例得出。

当车箱箱体发生意外火灾时,启动装置一路输出将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直接输送给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1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2),使其开启,通过干路管道(第一干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向该区域的水幕状细水雾喷头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供水,对烟气和火焰进行隔绝;另一路输出把信号输送给循环计时控制器7,经过循环计时控制器7的信号在一段时间(5s、10s、20s或25s)内持续输送导通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使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第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处于开启状态,此时通过干路管道(第三干路通道23、第四干路通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向细水雾喷头组(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供水;此外,循环计时器7的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输送导通信号后会在一段时间(2s、4s或5s)内停止输送导通信号,然后再输送导通信号,如此循环,将信号输送给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第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打开变组份混合灭火剂的水路系统,对火灾进行扑灭和提高火灾区域的能见度。

细水雾喷头组关闭时间是为了提高火灾发生时的能见度,水雾的停喷在短时间内提高了人员的视野范围,有利于被困人员逃生以及施救人员确定地点,位于公交车箱体底部的隐蔽型细水雾喷头,作用于火源下端,更有利于扑灭火灾,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水幕状细水雾喷头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一直处于打开状态,防止了火灾的蔓延和烟气的扩散。

在火灾扑灭的过程中,第二高压水泵中的灭火剂由刚开时的清水,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第一空间的水位下降,当水位下降到设置的液位控制器探头位置时,进一步的液位控制器探头把信号输送给液位控制器,进一步的液位控制器连接的两位三通电池阀门接收到来自液位控制器的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两位三通电池阀门转换管道,改用第二空间内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液体,进行消烟和灭火。而水幕状细水雾喷头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则一直使用第一空间内的清水,进行火灾和烟气的隔绝,第一空间内的清水是用来扑灭及降低火焰周围的温度,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第二空间内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液体,一方面起到扑灭、抑制火灾的目的,另一方面消减、抑制塑料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提高了人员逃生率,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事件。

本技术方案通过脉冲的方式,提高火灾现场的能见度,普通液体和含添加剂液体先后使用提高火灾发生时能见度,消减抑制烟气,提高人员生存率,加快扑灭火灾速率和提高救援速度,位于火源根部的细水雾喷头,加快灭火速度,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水幕状细水雾喷头组能够有效控制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防止因火灾的蔓延而造成的损失。

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简洁、实用、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公交车、客车、地铁、火车,可手动、自动。

在本申请所记载的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可以采用任何一种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门,如采用ZC2/32,其进介质端受液位控制器3的控制,具体为当液位控制器3处于断电状态时(第一空间221内的清水未下降到液位控制器探头331位置处),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线圈也处于断电状态,其进介质端X打开,连通位于进介质端X和位于出介质端Z的第二管道9和第四管道11,而进介质端Y关闭,使位于进介质端Y的第三管道10与第四管道11不连通;而当液位控制器3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一空间221内的清水下降到液位控制器探头331位置处),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线圈也处于通电状态,其进介质端Y打开,连通位于进介质端Y和位于出介质端Z的第三管道10和第四管道11,而进介质端X关闭,使位于进介质端X的第二管道9与第四管道11不连通。

而所记载液位控制器3则为浮球开关控制,其工作电压为220V/AC,输出信号可为:电压或电流,当液位到达探头位置时,液位控制器输送信号到两位三通电磁阀,使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通电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23927.0 (22)申请日 2017.01.09 (71)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路 中段58号西安科技大学 (72)发明人 刘长春 徐绍亮 马砺 邓军 杨元博 袁婷 (51)Int.Cl. A62C 31/07(2006.01) A62C 31/2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 火系统, 涉及一种灭火系统, 为了解决快速灭火 和消。

2、烟, 隔绝火灾蔓延, 提高救援效率。 其包括水 箱(1)、 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 液位控制器(3)、 启动装置(4)、 第一高压水泵(5)、 第二高压水泵 (6)、 循环计时器(7)、 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 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 所述水雾状细水 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 本发明通过 循环计时器控制细水雾喷头组出水, 实现了脉冲 式出水控制方法; 既能够起到扑灭及抑制火灾的 目的, 又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 有害烟气, 提高能见度, 从而提高了人员逃生率, 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06581912 A 2。

3、017.04.26 CN 106581912 A 1.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箱(1)、 两位三通电磁阀门 (2)、 液位控制器(3)、 启动装置(4)、 第一高压水泵(5)、 第二高压水泵(6)、 循环计时器(7)、 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 所述水箱(1)包括完全隔绝的第一空间(221)和第二空间(222), 所述第一空间(221)被 清水占据, 所述第二空间(222)被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占据; 所述第一空间(221)内的水通 过第一管道(8)输送至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 所述第一空间(221)内的水还通过第二管道 (9)输送至所述。

4、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一进水口, 所述第二空间(222)内的水通过第三管 道(10)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另一进水口, 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出水 口通过第四管道(11)与所述第二高压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液位控制器(3)的液位控 制器探头(331)置于第一空间(221)内, 所述液位控制器(3)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电 连接; 所述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水泵控制柜(12)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和 第二高压水泵(6)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五管道(13), 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通 过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

5、第五管道(13)连通, 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 制端与所述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高压水泵(6)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六管道(14), 所述细水雾喷头组通过细水 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六管道(14)连通, 所述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循环计 时器(7)与所述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装 置(4)主要由火灾探测器(15)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 所述火灾探测器(15)信号输出端与 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6、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装 置(4)为按键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与所述启动装置(4)输出端电连接的声光报警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二空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81 4045, 所述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 烷基苯磺酸钠、 三氧化二锑、 碳酸氢钾、 磷酸二氢铵和氟表面活性剂, 其所述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的含量为6070, 所述三氧化二锑的含量为510, 所述碳酸氢钾的含量为 818, 所述磷酸二氢铵的。

7、含量为510, 所述氟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018, 所述的百分比为各成份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空 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81 4045, 所述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苯 磺酸钠、 三氧化二锑、 碳酸氢钾、 磷酸二氢铵和氟表面活性剂, 其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 含量为6070, 所述三氧化二锑的含量为510, 所述碳酸氢钾的含量为8 18, 所述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为510, 所述氟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018, 所述 的百分比为各成份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权 利 要 求 书 1/2。

8、 页 2 CN 106581912 A 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 所述第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位三 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 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位三 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

9、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 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位 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第二管道(9)相连通的进水口比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与所述 第三管道(10)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581912 A 3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国民经济飞速上升, 现代化办公场所、 购物场所、 交通和其 余公共场所得。

10、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危险也同时伴随, 最为常见的危险之一 就是火灾。 近年来, 我国每年发生火灾大约4万起, 死伤人数达上千人, 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10亿多, 火灾危害主要是热量、 烟气和缺氧这三种因素的作用。 对于多数火灾而言, 热 量和燃烧直接造成财物损失, 烟气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0003 在火场上, 对绝大多数被困人员来说, 首先遇到的 “敌人” 是火灾烟气, 而不是令人 难以忍受的高温和烈火,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火灾中因窒息和烟气中毒造成的人员伤亡 可占火灾总伤亡人数的50-80。 其原因是, 办公场地、 购物商场等一些人员密集相对封闭 场所在内部装修时, 。

11、采用含有大量纤维物质的材料(如: 木材、 竹等)和高分子材料(如: 各种 塑料、 人造丝等)。 这些物质在火灾形成的高温条件下, 会分解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并伴随着 大量浓烟, 这些有害气体就像暗箭一样无孔不入, 防不胜防, 有时受灾者还没有来得及发现 火光, 就已深受其害, 失去了行动能力, 以至窒息或中毒死亡。 0004 火灾发生时, 火灾发生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如在空间狭小、 人员高度密集场所 内, 一方面会导致火灾发展迅速, 快速蔓延, 使浓烟集聚在火灾现场内, 浓烟降低了火灾现 场能见度, 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及救援人员定位受困人员, 延长了救援时间, 加剧了救 援与受困人员的恐怖。

12、心理, 严重威胁受困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另一方面狭小的空间内, 加 剧了火焰热辐射强度, 使得火势迅速蔓延, 造成火灾现场大量的财物损失, 加大了救援难 度。 因此, 如何解决快速灭火和消烟, 隔绝火灾蔓延, 提高救援效率, 降低火灾发生对人员与 财务损失, 是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脉冲方式, 用普通细水雾和添加剂细水雾先后来喷洒火灾和消减烟气的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 统, 该系统一方面能够起到扑灭、 抑制火灾的目的, 另一方面还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 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 提高人员逃生率, 降低因烟气产生。

13、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0006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0007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包括水箱、 两位三通电磁阀门、 液位控制器、 启动装置、 第一高压水泵、 第二高压水泵、 循环计时器、 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 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 0008 所述水箱包括完全隔绝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所述第一空间被清水占据, 所述 第二空间被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占据; 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输送至所述第一 高压水泵, 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水还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一进水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06581912 A 4 口, 所述第二。

14、空间内的水通过第三管道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另一进水口, 所述 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高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液位控 制器的液位控制器探头置于第一空间内, 所述液位控制器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电连 接; 0009 所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水泵控制柜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和第二高 压水泵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0 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五管道, 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通过水 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五管道连通, 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 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1 所述第二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六管道, 所述细水雾。

15、喷头组通过细水雾喷 头控制阀与所述第六管道连通, 所述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循环计时器与所 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2 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 0013 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循环计时器控制细水雾喷头组的出水, 由于循环计数器存在导 通和关闭间隔, 从而实现了脉冲式出水控制方法; 又由于水箱中存在两种成份的水(清水和 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 再结合两位三通电磁阀门和液位控制器实现了灭火水雾成份的变 化。 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一直使用第一空间一内的清水, 用来扑灭及降低火焰周围的温度, 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 而第二空间内含有灭火剂添加剂的水, 一方面既能够起到。

16、扑灭及抑 制火灾的目的, 又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 从而提高了人员逃生 率, 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0014 具体的, 所述启动装置主要由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 所述火灾探测 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通过火灾探测器感应火灾和烟雾 的发生, 再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 使整个系统启动, 不需要 人工手动启动系统, 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智能性。 0015 具体的, 所述启动装置为按键开关。 采用按键开关实现了人工手动启动系统。 0016 进一步的, 还包括与所述启动装置输出端电连接的声光报警器。 通。

17、过声光报警器 能够在发生火灾时, 通过报警声和发光信号及时提醒在场人员进行疏散, 延长了在场人员 逃离火灾现场的时间。 0017 具体的, 所述第二空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81 4045, 所述 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氧化二锑、 碳酸氢钾、 磷酸二氢铵和氟表面活性 剂, 其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6070, 所述三氧化二锑的含量为510, 所述碳酸氢钾的含量为818, 所述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为510, 所述氟表面活性 剂的含量为1018, 所述的百分比为各成份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0018 具体的, 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通的进水。

18、口比所述两位三通 电磁阀门与所述第三管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先开启。 使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 最初先用清水对火灾现场进行用来扑灭及降低火焰周围的温度, 再使用含有灭火添加剂的 水进行灭火和消烟, 更能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降低烟雾, 提高了现场人员逃生的率。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了脉冲式出水控制方法, 实现了灭火 水雾成份的变化, 既能够起到扑灭及抑制火灾的目的, 又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6581912 A 5 量有毒有害烟气, 从而提高了人员逃生率, 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0 图1。

19、为本发明所记载的系统结构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所记载的水箱结构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所记载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在此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 明。 0024 如图13所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该系统可以用于 任何场所, 如用于商场、 楼道间、 办公室、 图书馆、 公交车或其它需安装灭火系统的场所, 本 实施方式以公交车为例进行说明。 0025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包括安装于车厢内的水箱1、 用于改变供水的 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 用于测量水箱内水。

20、量的液位控制器3、 用于启动系统工作的启动装置 4、 第一高压水泵5、 第二高压水泵6、 循环计时器7、 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 组细水雾喷头组; 其中水箱1包括完全隔绝的第一空间221和第二空间222, 第一空间221和 第二空间222可以是采用木板将整个水箱分割而成, 也可以在水箱内放置一内置箱作为第 一空间或第二空间, 如第二空间为内置箱, 而内置箱的尺寸可以与水箱相同, 也可以小于水 箱的尺寸, 内置箱固定于水箱1的内壁上; 而第一空间221被清水占据, 第二空间222被含有 灭火添加剂的水占据, 当内置箱尺寸小于水箱1尺寸时, 第一空间内所盛放的水可以填满所 有除内置箱外。

21、的所有空间, 也可以不填满, 如使所填满的水的液面与内置箱的底表面齐平, 当水第一空间不盛满水时, 其剩余的空间的可以作为第三空间223, 便于安装管道, 将第一 空间221中的水进行输送。 0026 第一空间221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8输送至所述第一高压水泵5, 此外, 第一空间 221内的水还通过第二管道9输送至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一进水口, 而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 的另一进水口则通过第三管道10向第二空间222中取水, 而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的出水口通 过第四管道11与所述第二高压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 向第二高压水泵6供水。 而第一高压水 泵5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五管道13, 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

22、通过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 所述第五管道13连通, 同时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 接; 第二高压水泵6的出水口处则安装有第六管道14, 细水雾喷头组通过细水雾喷头控制阀 与第六管道14连通, 同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循环计时器7与启动装置4的输出 端电连接; 而液位控制器3的液位控制器探头331置于第一空间221内, 距离第一空间底部具 有一定距离, 用于监测第一空间221内水量的变化, 及时使系统抽取水箱第二空间222内的 水进行灭火和消烟, 而液位控制器3还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电连接, 用于控制两位三 通电磁阀门2进水口的开启。 0027 而第一。

23、高压水泵5和第二高压水泵6受启动装置4的控制, 其控制端分别通过高压 水泵控制柜12与启动装置4的输出端电连接; 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 设置, 其数量两者数量可以相等, 如都为一组或两组, 也可以是两者的数量不相等, 如水雾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6581912 A 6 状细水雾喷头组为两组, 而细水雾喷头组为三组; 或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为四组, 而细水雾 喷头组为三组。 0028 将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与车厢内, 将车厢的公共区域间 进行划分, 可以等距划分, 也可以不等距划分, 本实施方式采用两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 (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

24、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和三组细水雾喷头组(第一细 水雾喷头组26、 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对车厢进行划分, 如图1所示, 第五管道13上分有两条干路管道, 分别为第一干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 通过第一干 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将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 与第五管道13连通, 在第一干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还分别安装有第一水雾状细水雾 喷头控制阀21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2, 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1和第二 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2受控于启动装置4。 而在第六管道14上分有三条干路管道, 分别。

25、 为第三干路通道23、 第四干路通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 通过第三干路通道23、 第四干路通 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将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 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 28与第六管道14连通, 在第三干路通道23、 第四干路通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上还分别安 装有第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 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 第 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 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受控于循环 计时器7, 循环计时器7受控于启动装置4。 0029 其中, 所记载的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 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 28可。

26、以采用任何结构, 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0030 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由细水雾喷头A、 B、 1a、 1b组成, 其中细水雾喷头A、 B设置于车 厢底部上, A、 B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 作该投影线的垂 直平分线, 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 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 1a、 1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 如图3所示; A、 B细水雾喷头串联在同一管 路中, 其余管路沿着公交边缘与串联的1a、 1b细水雾喷头组并联一起, 流经第三干路通道23 的液体向细水雾喷头A、 B、 1a、 1b供水。 0031 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由2a。

27、、 2b、 C、 D细水雾喷头组成, 其中细水雾喷头C、 D设置于车 厢底部上, C、 D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 作该投影线的垂 直平分线, 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 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 2a、 2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 如图3所示; C、 D细水雾喷头串联后与2a、 2b串联后的细水雾喷头并联。 C、 D、 2a、 2b细水雾喷头由第四干路管道24供水, 连接的管路沿 车箱体布置。 0032 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由3a、 3b、 E、 F细水雾喷头组成, 其中细水雾喷头E、 F设置于车 厢底部上, E、 F细水雾喷头。

28、的连接线垂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 作该投影线的垂 直平分线, 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体上部边缘相交形成一条线段, 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 3a、 3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两个均分点上, 如图3所示, E、 F细水雾喷头串联后与3a、 3b串联后的细水雾喷头并联, E、 F、 3a、 3b细水雾喷头由第五干路管道25供水, 连接的管路沿 车箱体布置。 0033 而所记载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可以采用 任何结构, 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6581912 A 7 0034 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由4a、 4b细水雾。

29、喷头组成, B、 C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 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 作该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 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 体上部边缘相交, 形成一条线段, 把该线段均分为三段, 4a、 4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 两个均分点上, 如图3所示; 4a、 4b细水雾喷头串联, 4a、 4b细水雾喷头由流经第一干路管道 17的水进行供水, 连接的管路沿车箱体布置。 0035 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由5a、 5b细水雾喷头组成, D、 E细水雾喷头的连接线垂 直投射到公交车车厢顶部的投影线, 作该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 该垂直平分线与公交车箱 体上部边缘相交, 形成一条线段, 把该线段均分为三。

30、段, 5a、 5b细水雾喷头布置在该线段的 两个均分点上, 如图3所示, 5a、 5b细水雾喷头串联, 5a、 5b细水雾喷头由流经第二干路管道 18的水进行供水, 连接的管路沿车箱体布置。 0036 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 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构成灭火与消 烟细水雾喷头组合, 对各个区域进行灭火, 而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 水雾喷头组20构成水幕状细水雾, 防止火灾和烟气的蔓延。 0037 以上所记载的A、 B、 C、 D、 E、 F细水雾喷头设置于车厢底部的任何位置, 可以任意分 布, 但是最好是沿公交车箱体底部的中线上均匀的分布; 为了不影响乘客乘。

31、车体验, 所记载 的A、 B、 C、 D、 E、 F细水雾喷头采用隐蔽型细水雾喷头。 另外, 1a、 1b、 2a、 2b、 3a、 3b、 4a、 4b、 5a和 5b细水雾喷的结构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相同, 根据具体的场所而定。 0038 当将整个系统安装于公共车上时, 车载电源32为整个系统供电, 为整个系统中需 要用电的硬件提供工作电压。 0039 此外, 本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启动装置4可以采用任何一种结构, 如采用主要由火 灾探测器15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组成, 火灾探测器15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 输入端电连接。 火灾探测器15探头安装于任何易检测到火灾的位置, 如在车厢的。

32、前端、 中端 及末端分别安装, 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到火灾的发生, 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 把信号 输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对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控制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 制阀的打开和循环计时器的启动。 而所记载的启动装置4还可以使按键开关(如船型开关、 圆型开关或方型开关), 在发生火灾时人工手动启动系统。 0040 此外, 本实施方式还在车厢内安装有用于报警的声光报警器16, 其与启动装置4输 出端电连接。 其可以安装于车箱的前端, 也可以安装于车厢的中端, 还可以在车厢的前端、 中端和末端均安装。 当发生火灾时, 首先声光报警器响起, 提醒人员撤离以及避免不知情人 员靠近,。

33、 第一时间隔离现场。 0041 而本申请中所记载的第二空间222中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可以为0.8 40、 0.8 42、 0.8 45、 1 42、 1 44或者1 45, 在此取灭火添加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 44, 假设第二空间 222中能够盛装880g水, 那么需要添加的灭火添加剂则为20g; 其中灭火添加剂可以采用现 有的任何一种能够与水融合的灭火剂, 在此提供的灭火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18H29NaO3S)、 三氧化二锑(Sb2O3)、 碳酸氢钾(CH2O3K)、 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氟表面活 性剂(FSA), 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的。

34、含量为60(12g)、 三氧化二锑(Sb2O3) 的含量为5(1g)、 碳酸氢钾(CH2O3K)的含量为8(1.6g)、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的含量 为5(1g)以及氟表面活性剂(FSA)的含量为10(2g), 所记载的各成份百分比为各成分占 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106581912 A 8 0042 除上述所记载的各成份百分比外, 各成分所占灭火添加剂总量的质量百分比还可 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的含量为65(13g)、 三氧化二锑(Sb2O3)的含量为8 (1.6g)、 碳酸氢钾(CH2O3K)的含量为15(3g)、。

35、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的含量为8(1.6g) 以及氟表面活性剂(FSA)的含量为15(3g)。 另外, 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比还可以是十二烷基 苯磺酸钠(C18H29NaO3S)的含量为70(14g)、 三氧化二锑(Sb2O3)的含量为10(2g)、 碳酸氢 钾(CH2O3K)的含量为18(3.6g)、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的含量为10(2g)以及氟表面活 性剂(FSA)的含量为18(3.6g), 以上各成分的质量以灭火添加剂为20g为例得出。 0043 当车箱箱体发生意外火灾时, 启动装置一路输出将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直接输 送给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

36、控制阀21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 控制阀22), 使其开启, 通过干路管道(第一干路管道17和第二干路管道18)向该区域的水幕 状细水雾喷头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供水, 对烟气 和火焰进行隔绝; 另一路输出把信号输送给循环计时控制器7, 经过循环计时控制器7的信 号在一段时间(5s、 10s、 20s或25s)内持续输送导通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 使细水雾喷头 控制阀(第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 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 处于开启状态, 此时通过干路管道(第三干路通道23、 第四干路通道24和第五干路通道25) 向细水雾喷头组。

37、(第一细水雾喷头组26、 第二细水雾喷头组27和第三细水雾喷头组28)供 水; 此外, 循环计时器7的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输送导通信号后会在一段时间(2s、 4s或5s)内 停止输送导通信号, 然后再输送导通信号, 如此循环, 将信号输送给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第 一细水雾喷头控制阀29、 第二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0和第三细水雾喷头控制阀31), 打开变组 份混合灭火剂的水路系统, 对火灾进行扑灭和提高火灾区域的能见度。 0044 细水雾喷头组关闭时间是为了提高火灾发生时的能见度, 水雾的停喷在短时间内 提高了人员的视野范围, 有利于被困人员逃生以及施救人员确定地点, 位于公交车箱体底 部的隐蔽型细水雾。

38、喷头, 作用于火源下端, 更有利于扑灭火灾, 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水幕 状细水雾喷头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一直处于打 开状态, 防止了火灾的蔓延和烟气的扩散。 0045 在火灾扑灭的过程中, 第二高压水泵中的灭火剂由刚开时的清水, 随着用水量的 增加, 第一空间的水位下降, 当水位下降到设置的液位控制器探头位置时, 进一步的液位控 制器探头把信号输送给液位控制器, 进一步的液位控制器连接的两位三通电池阀门接收到 来自液位控制器的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 两位三通电池阀门转换管道, 改用第二空间内 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液体, 进行消烟和灭火。 而水幕状细水雾喷。

39、头组(第一水雾状细水雾喷头 组19和第二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20)则一直使用第一空间内的清水, 进行火灾和烟气的隔 绝, 第一空间内的清水是用来扑灭及降低火焰周围的温度, 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 第二空间 内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液体, 一方面起到扑灭、 抑制火灾的目的, 另一方面消减、 抑制塑料燃 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 提高了人员逃生率, 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事件。 0046 本技术方案通过脉冲的方式, 提高火灾现场的能见度, 普通液体和含添加剂液体 先后使用提高火灾发生时能见度, 消减抑制烟气, 提高人员生存率, 加快扑灭火灾速率和提 高救援速度, 位于火源根部的细水雾喷头, 加快灭火。

40、速度, 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水幕状细 水雾喷头组能够有效控制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 防止因火灾的蔓延而造成的损失。 0047 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 安装简洁、 实用、 稳定可靠, 适用范围广: 可用于公交车、 客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106581912 A 9 车、 地铁、 火车, 可手动、 自动。 0048 在本申请所记载的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可以采用任何一种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 磁阀门, 如采用ZC2/32, 其进介质端受液位控制器3的控制, 具体为当液位控制器3处于断电 状态时(第一空间221内的清水未下降到液位控制器探头331位置处), 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 线圈也处于断电状。

41、态, 其进介质端X打开, 连通位于进介质端X和位于出介质端Z的第二管道 9和第四管道11, 而进介质端Y关闭, 使位于进介质端Y的第三管道10与第四管道11不连通; 而当液位控制器3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一空间221内的清水下降到液位控制器探头331位置 处), 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线圈也处于通电状态, 其进介质端Y打开, 连通位于进介质端Y和位 于出介质端Z的第三管道10和第四管道11, 而进介质端X关闭, 使位于进介质端X的第二管道 9与第四管道11不连通。 0049 而所记载液位控制器3则为浮球开关控制, 其工作电压为220V/AC, 输出信号可为: 电压或电流, 当液位到达探头位置时, 液位。

42、控制器输送信号到两位三通电磁阀, 使两位三通 电磁阀处于通电状态。 005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6581912 A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1 CN 106581912 A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2 CN 106581912 A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3 CN 106581912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