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77864A43申请公布日20111214CN102277864ACN102277864A21申请号201010196741322申请日20100610E02B15/10200601E02B13/0020060171申请人邱金和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县72发明人邱金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代理人孙皓晨54发明名称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57摘要一种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供设置于农田灌溉渠道上,其包括一第一转动器、第二转动器及一传动器,其中该第一转动器上设有多个片体,该多个片体相对于农田灌溉渠道的水流方向而设置于第一转动器上,使水流冲击。
2、该等片体时,该第一转动器可形成持续的转动,该第二转动器设置于第一转动器的前方,该第二转动器上设有至少一杓体,而该传动器设于第一转动器与第二转动器之间,使第一转动器受到水流冲击而转动时,可通过该传动器来带动第二转动器转动,使第二转动器上的杓体可随着第二转动器转动而摇杓漂浮于农田灌溉渠道上的垃圾或有害物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2277868A1/1页21一种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供设置于农田灌溉渠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转动器,其上设有多个片体,该多个片体相对于农田灌溉渠道的水流方向而设置于第一转动器上,使水流。
3、冲击该多个片体时,该第一转动器能够形成持续的转动;一第二转动器,设置于第一转动器的前方,该第二转动器上设有至少一杓体;以及一传动器,设于第一转动器与第二转动器之间,使第一转动器受到水流冲击而转动时,通过该传动器来带动第二转动器转动,使第二转动器上的杓体随着第二转动器转动而将漂浮于农田灌溉渠道上的垃圾或有害物体杓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以承接第二转动器上的杓体所清理的垃圾或有害物体的集料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料结构包括一轨道与一袋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器为一水。
4、车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器由数个齿轮组与皮带所组成。权利要求书CN102277864ACN102277868A1/3页3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清理水道上的垃圾或有害物体且成本低的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农田灌溉渠道中,常可看见随水流漂浮的垃圾如空罐子、袋体,其虽不雅观,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然而,有害螺类如福寿螺,由于是外来种,既无天敌,耐受力又强,繁殖力比中国台湾原生种的各种长臂虾、螃蟹和圆田螺都强,所以很迅速地就攻陷了中国台湾的田埂池塘。0003由于福寿螺适应力强,食。
5、性杂,几乎水中绿色植物都吃,以致造成水稻、茭白笋等农作物受害,并且在非农业区形成生态环境上的问题。目前福寿螺的问题已普遍在韩国、高棉、印尼、泰国、越南、寮国及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国家发生。福寿螺除了影响水稻的产量之外,也对于人类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它是广东住血线虫的中间寄主广东住血线虫会引发人类嗜伊红性脑膜炎,严重者死亡,一旦食用未煮熟的螺肉,就有可能传染广东住血线虫。0004然而随水蔓延且大量繁殖的福寿螺,仅靠农民捡拾丢弃的传统方式,并无有效地阻绝,因此如何有效将福寿螺对农田损害降低,一直是各农业大国头痛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清理水道上的垃圾或有害物体。
6、且成本低的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0006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设的一种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供设置于农田灌溉渠道上,其包括0007一第一转动器,其上设有多个片体,该多个片体相对于农田灌溉渠道的水流方向而设置于第一转动器上,使水流冲击该多个片体时,该第一转动器能够形成持续的转动;0008一第二转动器,设置于第一转动器的前方,该第二转动器上设有至少一杓体;以及0009一传动器,设于第一转动器与第二转动器之间,使第一转动器受到水流冲击而转动时,通过该传动器来带动第二转动器转动,使第二转动器上的杓体随着第二转动器转动而将漂浮于农田灌溉渠道上的垃圾或有害物体杓起。0010实施时,更包括一集料结构,。
7、用以承接第二转动器上的杓体所清理的垃圾或有害物体。0011实施时,该集料结构包括一轨道与一袋体。0012实施时,该第一转动器为一水车组。0013实施时,该传动器由数个齿轮组与皮带所组成。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转动器上的数个杓体经转动后可持续捞起水面上的垃圾或福寿螺,以有效且持续地达到清理的目的,且利用水流冲击第一转动器的方式来达到本发明的运转模式,其免电力的设计更符合环保与节能的需求。说明书CN102277864ACN102277868A2/3页40015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示、图号,将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
8、发明实施例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的作动示意图;00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外观示意图。0020附图标记说明1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11第一转动器;111片体;12第二转动器;121杓体;122孔洞;13传动器;131齿轮组;132皮带;2农田灌溉渠道;3垃圾;4有害物体;5集料结构;51轨道;52袋体。具体实施方式0021请参阅图1图4,附图内容为本发明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1的一实施例,供设置于农田灌溉渠道2上,其由第一转动器11、第二转动器12及一传动器13所组成。002。
9、2该第一转动器11为一水车组,其上设有多个片体111,该多个片体111相对于农田灌溉渠道2的水流方向而设置于第一转动器上11,使水流冲击该多个片体111时,该第一转动器11可形成持续的转动。0023该第二转动器12设置于第一转动器11的前方,该第二转动器12上设有至少一杓体121,该杓体121设有多个孔洞122。0024该传动器13由数个齿轮组131与皮带132所组成,其设于第一转动器11与第二转动器12之间,使第一转动器11受到水流冲击而转动时,可通过该传动器13来带动第二转动器12转动,使第二转动器12上的杓体121可随着第二转动器12转动而摇杓漂浮于农田灌溉渠道2上的垃圾3或有害物体4如。
10、福寿螺。0025因此,实施时,如图3、图4所示,当水流冲击第一转动器11的片体111后,可带动第一转动器11转动,使得连动设于第一转动器11与第二转动器12之间的传动器13的数个齿轮组131与皮带132,而使得第二转动器12也随之转动,而当第二转动器12转动,设于第二转动器12上的杓体121亦即随之转动,当杓体121转动至靠近水面上时,即可杓起流至该处的垃圾3或福寿螺4,使得垃圾3或福寿螺4被杓起而离开水面被收集,而本发明实际上可包括一集料结构5,该集料结构5包括一轨道51与一袋体52,使得当承载有垃圾3或福寿螺4的杓体121转动至一角度后,即可将垃圾3或福寿螺4直接投入该集料结构5上,而收集。
11、于袋体52内。0026由此,通过本发明的设计,第二转动器12上的数个杓体121经转动后可持续捞起水面上的垃圾3或福寿螺4,以有效且持续地达到清理的目的,且利用水流冲击第一转动器11的方式来达到本发明的运转模式,其免电力的设计更符合环保与节能的需求。0027以上所述乃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依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技术范畴之内,合先陈明。0028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发明确可达到发明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说明书CN102277864ACN102277868A3/3页5方便且成本低的农田灌溉渠道的清理装置,具有产业利用与实用的价值无疑,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CN102277864ACN102277868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277864ACN102277868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77864ACN102277868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277864ACN102277868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27786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