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及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29547.9 (22)申请日 2017.08.23 (71)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 申请人 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金永飞 刘荫 郭军 文虎 费金彪 岳宁芳 郑学召 刘文永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51)Int.Cl. A62B 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2、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 控速缓降装置及方法, 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建筑物 上的自动缓降器和通过卷绕安全绳与自动缓降 器配合的绳索卷盘, 自动缓降器旁侧的建筑物上 固定安装有辅助安全绳, 卷绕安全绳和辅助安全 绳上滑动安装有手动缓降器; 该方法包括步骤: 一、 高层建筑应急逃生准备; 二、 安装手动缓降 器; 三、 启动绳索卷盘; 四、 逃生人员的控速缓降; 五、 逃生人员落地解绑; 六、 绳索卷盘的复位。 本 发明能够自动调节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 实现手 动减速制动, 且可重复利用, 操作简单, 安全可 靠, 避免复杂长期的训练。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07510901 A 。
3、2017.12.26 CN 107510901 A 1.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自 动缓降器(1)和通过卷绕安全绳(2)与自动缓降器(1)配合的绳索卷盘(4), 自动缓降器(1) 旁侧的建筑物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安全绳(3), 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上滑动安装 有手动缓降器(5), 自动缓降器(1)包括自动缓降器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内 的电动机(1-1)和电动机控制器(1-3), 电动机(1-1)的转轴上依次同轴安装有用于带动绳 索盘(1-6)转动的绳索盘安装轴(1-4)、 用于带动行星齿轮(1-7)转动的行星齿轮安装轴(1。
4、- 5)和用于带动减速叶轮(1-8)转动的叶轮安装轴, 电动机控制器(1-3)上连接有第一无线通 信模块; 绳索卷盘(4)包括电机(4-2)、 安装在电机(4-2)输出轴上用于缠绕卷绕安全绳(2) 的转盘(4-1)和设置在转盘(4-1)一侧的控制箱(4-5), 控制箱(4-5)内集成有控制电机(4- 2)转动的单片机(4-3)和与单片机(4-3)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的第二无 线通信模块, 控制箱(4-5)上设置有控制面板(4-4), 控制面板(4-4)上设置有与单片机(4- 3)连接的操作按键; 手动缓降器(5)包括加持箱(5-1)、 两个分别设置在加持箱(5-1)两侧的加持通道。
5、和两 个设置在加持箱(5-1)内且分别与所述加持通道配合的加持杆(5-8), 加持箱(5-1)上安装 有用于带动加持杆(5-8)滑动的把手(5-7), 加持杆(5-8)通过连杆机构(5-9)与把手(5-7) 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电动机(1-1)上设置有用于隔离绳索盘(1-6)的电动机保护壳(1-2), 电动机(1-1)的转轴上 安装有速度编码器, 所述速度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控制器(1-3)的信号输入端相 接, 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为自动缓降器防爆壳体, 所述自动缓降器防爆壳体内设置有为电 动机(1-1)供电的第一防爆。
6、电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减速叶轮(1-8)上套装有装满润滑油的油箱(1-10), 油箱(1-10)与减速叶轮(1-8)连接的位 置处设置有油箱保护壳(1-9)。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控制箱(4-5)为防爆控制箱, 所述控制箱(4-5)内还集成有为电机(4-2)和单片机(4-3)供电 的第二防爆电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 所述加持通道包括与卷绕安全绳(2)滑动配合的第一加持通道(5-2)和与辅助安全绳(。
7、3)滑 动配合的第二加持通道(5-3), 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5-3)均通过挡板(5- 13)封装, 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5-3)均通过锁紧件(5-12)锁紧挡板(5-13)。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加持箱(5-1)设置有供加持杆(5-8)靠近第一加持通道(5-2)或第二加持通道(5-3)的滑轨 (5-10), 把手(5-7)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把手(5-7)对称设置在加持箱(5-1)前后两侧, 把手 (5-7)为水平把手, 连杆机构(5-9)的数量为四个, 把手(5-7)通过两个连杆机构(5-9。
8、)分别 连接两个加持杆(5-8)。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加持箱(5-1)上还安装有用于提示地面人员查看的指示灯(5-4)和用于照明的照明灯(5- 6), 以及用于控制指示灯(5-4)和照明灯(5-6)开关的开关按钮(5-5)。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07510901 A 2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操作按键包括启动按键和复位按键。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9、 高层建筑应急逃生准备: 在高层建筑物上固定安装自动缓降器(1)和绳索卷盘 (4), 并在靠近自动缓降器(1)的高层建筑物上固定安装辅助安全绳(3), 其中, 自动缓降器 (1)通过卷绕安全绳(2)和绳索卷盘(4)连接; 步骤二、 安装手动缓降器: 将手动缓降器(5)滑动安装在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 (3)上, 其中, 手动缓降器(5)中的两个所述加持通道包括与卷绕安全绳(2)滑动配合的第一 加持通道(5-2)和与辅助安全绳(3)滑动配合的第二加持通道(5-3), 采用两个挡板(5-13) 分别将装有卷绕安全绳(2)的第一加持通道(5-2)和装有辅助安全绳(3)的第二加持通道 (5-3)。
10、封装, 并通过锁紧件(5-12)将挡板(5-13)锁紧; 采用卷绕安全绳(2)将逃生人员捆绑 牢固; 步骤三、 启动绳索卷盘: 通过控制面板(4-4)上的操作按键启动绳索卷盘(4)工作, 其 中, 所述操作按键包括启动按键和复位按键; 按下所述启动按键, 单片机(4-3)控制电机(4- 2)转动, 进而带动转盘(4-1)转动, 自动缓降器(1)使捆绑在卷绕安全绳(2)的逃生人员下 放; 步骤四、 逃生人员的控速缓降, 过程如下: 步骤401、 设定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 采用单片机(4-3)设定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 步骤402、 三级减速: 逃生人员自重带动绳索盘(1-6)转动, 进而带动电。
11、动机(1-1)转轴 转动, 电动机(1-1)转轴与行星齿轮(1-7)连接, 行星齿轮(1-7)转动实现逃生人员一级减 速; 电动机(1-1)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同轴连接的减速叶轮(1-8)在油箱(1-10)液体压力下 实现平滑缓冲减速, 实现逃生人员二级减速; 在电动机(1-1)的转轴上安装速度编码器, 所 述速度编码器将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传输至电动机控制器(1-3), 电动机控制器(1-3)通 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 将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传输至单片机 (4-3), 采用单片机(4-3)将接收到的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与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进行 比较, 当逃生人员下降速度超。
12、过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时, 单片机(4-3)控制电机(4-2)反 转, 电动机控制器(1-3)控制电动机(1-1)反转, 实现逃生人员三级减速; 步骤403、 判断自动缓降器或绳索卷盘是否故障: 当逃生人员下降过程中遇卡而停止下 降时, 说明自动缓降器(1)或绳索卷盘(4)故障, 此时逃生人员自己解除卷绕安全绳(2)的捆 绑, 双手紧握把手(5-7), 通过手握把手(5-7)向下转动, 把手(5-7)通过连杆机构(5-9)带动 两个加持杆(5-8)分别靠近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5-3), 挤压第一加持通道 (5-2)内的卷绕安全绳(2)和第二加持通道(5-3)内的辅助安全绳(3。
13、), 通过双手人工控制把 手(5-7), 进而人工调节逃生人员下降速度直至落地; 当逃生人员下降过程顺利时, 说明自 动缓降器(1)或绳索卷盘(4)正常, 执行步骤404; 步骤404、 手动减速制动: 逃生人员降至近地位置时, 手握把手(5-7)向下转动, 把手(5- 7)通过连杆机构(5-9)带动两个加持杆(5-8)分别靠近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 (5-3), 挤压第一加持通道(5-2)内的卷绕安全绳(2)和第二加持通道(5-3)内的辅助安全绳 (3), 使逃生人员减速制动直至停止下降;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07510901 A 3 步骤五、 逃生人员。
14、落地解绑: 逃生人员缓降至地面后解除卷绕安全绳(2)的捆绑, 同时 沿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的延伸方向滑动取出手动缓降器(5)或通过拆除锁紧件 (5-12)拆除挡板(5-13)取出手动缓降器(5); 步骤六、 绳索卷盘的复位: 按下所述复位按键, 单片机(4-3)控制电机(4-2)反转, 进而 带动转盘(4-1)反转, 卷绕安全绳(2)通过自动缓降器(1)卷绕在转盘(4-1)上后循环步骤 二。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 控制箱(4-5)和加 持箱(5-1)均为防爆箱。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107510901 A 4 。
15、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层建筑逃生救援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 速缓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高, 高层建筑不断增加, 高层建筑震动或火灾成为威胁人民 生命安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于建筑物结构的复杂与多元化, 高层建筑一旦存 在危险, 救援难度很大, 电梯与应急出口受堵势必会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缓降器对于 危险情况下的自救提供了便利, 但是目前已有缓降器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大多数缓降 器只能下降不能上升, 在进行自救时也不能够重复使用, 给救援成本以及快速安装带来困 扰。
16、; 第二, 大多数缓降器不能够控制速度, 逃生根据自重快速下降, 不受控制的缓降反而可 能会导致人员进入建筑物低层危险区域, 造成事故后果的扩大; 第三, 现有缓降器对逃生技 能的要求较高, 需要进行一定训练, 当被困遇险人员从高处下降, 若缓降器使用不当, 在发 生紧急情况时由于人员情绪心理状况会导致自救出现很多不安全因素, 如因紧张而无法正 确操作缓降器, 从而导致救援工作的开展艰难, 很难起到真正的安全保障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高层建筑 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设计新颖合理, 能够自动调节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 实。
17、现手 动减速制动, 且可重复利用,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避免复杂长期的训练, 便于推广使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 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自动缓降器和通过卷绕安全绳与自动缓 降器配合的绳索卷盘, 自动缓降器旁侧的建筑物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安全绳, 卷绕安全绳和 辅助安全绳上滑动安装有手动缓降器, 自动缓降器包括自动缓降器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自 动缓降器壳体内的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 电动机的转轴上依次同轴安装有用于带动绳索 盘转动的绳索盘安装轴、 用于带动行星齿轮转动的行星齿轮安装轴和用于带动减速叶轮转 动。
18、的叶轮安装轴, 电动机控制器上连接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绳索卷盘包括电机、 安装在电 机输出轴上用于缠绕卷绕安全绳的转盘和设置在转盘一侧的控制箱, 控制箱内集成有控制 电机转动的单片机和与单片机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模 块, 控制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上设置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操作按键; 0005 手动缓降器包括加持箱、 两个分别设置在加持箱两侧的加持通道和两个设置在加 持箱内且分别与所述加持通道配合的加持杆, 加持箱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加持杆滑动的把 手, 加持杆通过连杆机构与把手连接。 0006 上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
19、机上设 置有用于隔离绳索盘的电动机保护壳, 电动机的转轴上安装有速度编码器, 所述速度编码 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接, 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为自动缓降器防 说 明 书 1/7 页 5 CN 107510901 A 5 爆壳体, 所述自动缓降器防爆壳体内设置有为电动机供电的第一防爆电源。 0007 上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叶轮上 套装有装满润滑油的油箱, 油箱与减速叶轮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油箱保护壳。 0008 上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箱为防 爆控制箱, 所述控制箱内还集成有为电机和单片机供电。
20、的第二防爆电源。 0009 上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加持通 道包括与卷绕安全绳滑动配合的第一加持通道和与辅助安全绳滑动配合的第二加持通道, 第一加持通道和第二加持通道均通过挡板封装, 第一加持通道和第二加持通道均通过锁紧 件锁紧挡板。 0010 上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持箱设置 有供加持杆靠近第一加持通道或第二加持通道的滑轨, 把手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把手对称 设置在加持箱前后两侧, 把手为水平把手, 连杆机构的数量为四个, 把手通过两个连杆机构 分别连接两个加持杆。 0011 上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
21、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持箱上还 安装有用于提示地面人员查看的指示灯和用于照明的照明灯, 以及用于控制指示灯和照明 灯开关的开关按钮。 0012 上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按键包 括启动按键和复位按键。 0013 同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 设计合理、 缓降速度可调, 安全可靠且 可重复使用的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步骤一、 高层建筑应急逃生准备: 在高层建筑物上固定安装自动缓降器和绳索卷 盘, 并在靠近自动缓降器的高层建筑物上固定安装辅助安全绳, 其中, 自动缓降器。
22、通过卷绕 安全绳和绳索卷盘连接; 0015 步骤二、 安装手动缓降器: 将手动缓降器滑动安装在卷绕安全绳和辅助安全绳上, 其中, 手动缓降器中的两个所述加持通道包括与卷绕安全绳滑动配合的第一加持通道和与 辅助安全绳滑动配合的第二加持通道, 采用两个挡板分别将装有卷绕安全绳的第一加持通 道和装有辅助安全绳的第二加持通道封装, 并通过锁紧件将挡板锁紧; 采用卷绕安全绳将 逃生人员捆绑牢固; 0016 步骤三、 启动绳索卷盘: 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键启动绳索卷盘工作, 其中, 所 述操作按键包括启动按键和复位按键; 按下所述启动按键, 单片机控制电机转动, 进而带动 转盘转动, 自动缓降器使捆绑在。
23、卷绕安全绳的逃生人员下放; 0017 步骤四、 逃生人员的控速缓降, 过程如下: 0018 步骤401、 设定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 采用单片机设定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 0019 步骤402、 三级减速: 逃生人员自重带动绳索盘转动, 进而带动电动机转轴转动, 电 动机转轴与行星齿轮连接, 行星齿轮转动实现逃生人员一级减速; 电动机转轴转动的同时 带动同轴连接的减速叶轮在油箱液体压力下实现平滑缓冲减速, 实现逃生人员二级减速; 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安装速度编码器, 所述速度编码器将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传输至电动 机控制器, 电动机控制器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 将逃生人员下 。
24、降速度信息传输至单片机, 采用单片机将接收到的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与逃生人员下降 说 明 书 2/7 页 6 CN 107510901 A 6 极限速度进行比较, 当逃生人员下降速度超过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时, 单片机控制电机 反转, 电动机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反转, 实现逃生人员三级减速; 0020 步骤403、 判断自动缓降器或绳索卷盘是否故障: 当逃生人员下降过程中遇卡而停 止下降时, 说明自动缓降器或绳索卷盘故障, 此时逃生人员自己解除卷绕安全绳的捆绑, 双 手紧握把手, 通过手握把手向下转动, 把手通过连杆机构带动两个加持杆分别靠近第一加 持通道和第二加持通道, 挤压第一加持通道内的卷绕。
25、安全绳和第二加持通道内的辅助安全 绳, 通过双手人工控制把手, 进而人工调节逃生人员下降速度直至落地; 当逃生人员下降过 程顺利时, 说明自动缓降器或绳索卷盘正常, 执行步骤404; 0021 步骤404、 手动减速制动: 逃生人员降至近地位置时, 手握把手向下转动, 把手通过 连杆机构带动两个加持杆分别靠近第一加持通道和第二加持通道, 挤压第一加持通道内的 卷绕安全绳和第二加持通道内的辅助安全绳, 使逃生人员减速制动直至停止下降; 0022 步骤五、 逃生人员落地解绑: 逃生人员缓降至地面后解除卷绕安全绳的捆绑, 同时 沿卷绕安全绳和辅助安全绳的延伸方向滑动取出手动缓降器或通过拆除锁紧件拆除。
26、挡板 取出手动缓降器; 0023 步骤六、 绳索卷盘的复位: 按下所述复位按键, 单片机控制电机反转, 进而带动转 盘反转, 卷绕安全绳通过自动缓降器卷绕在转盘上后循环步骤二。 0024 上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 控制箱和加持箱均为防爆箱。 00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6 1、 本发明采用的缓降装置中通过设置自动缓降器, 采用电动机与行星齿轮配合以 及电动机与减速叶轮配合实现速度缓降, 安全可靠, 速度缓降平稳, 便于推广使用。 0027 2、 本发明采用的缓降装置中通过设置绳索卷盘, 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正反转, 实 现逃生人员的下降或上升, 通。
27、过设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自动缓降器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 块进行通信, 实现绳索卷盘与自动缓降器的配合缓降, 可靠稳定, 使用效果好。 0028 3、 本发明采用的缓降装置中通过设置手动缓降器, 可手动调节逃生人员的下降速 度, 实现逃生人员近地面的稳定落地, 同时, 在现有卷绕安全绳的基础上增设辅助安全绳, 增大了安全绳支托逃生人员可靠性, 避免了一条安全绳断裂无保护措施的缺陷。 0029 4、 本发明采用的缓降方法, 步骤简单, 安装一次自动缓降器和绳索卷盘后, 可通过 自动缓降器和绳索卷盘的配合, 重复使用, 进而使卷绕安全绳可卷绕可展开, 逃生人员的缓 降速度可控, 同时, 手动缓降器可实。
28、现自动缓降器或绳索卷盘故障情况下的紧急缓降, 手动 缓降器安装拆卸方便, 可重复使用, 便于推广使用。 0030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 能够自动调节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 实现手动减 速制动, 且可重复利用,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避免复杂长期的训练, 便于推广使用。 0031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缓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缓降装置中自动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缓降装置中绳索卷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缓降装置中手动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3/。
29、7 页 7 CN 107510901 A 7 0036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缓降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8 附图标记说明: 0039 1自动缓降器; 1-1电动机; 1-2电动机保护壳; 0040 1-3电动机控制器; 1-4绳索盘安装轴; 1-5行星齿轮安装轴; 0041 1-6绳索盘; 1-7行星齿轮; 1-8减速叶轮; 0042 1-9油箱保护壳; 1-10油箱; 2卷绕安全绳; 0043 3辅助安全绳; 4绳索卷盘; 4-1转盘; 0044 4-2电机; 4-3单片机; 4-4控制面板; 0045 4-5控制箱; 5手动缓降器; 5-1加持箱; 0046 5-2。
30、第一加持通道; 5-3第二加持通道; 5-4指示灯; 0047 5-5开关按钮; 5-6照明灯; 5-7把手; 0048 5-8加持杆; 5-9连杆机构; 5-10滑轨; 0049 5-12锁紧件; 5-1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装置, 包括固定在建筑物 上的自动缓降器1和通过卷绕安全绳2与自动缓降器1配合的绳索卷盘4, 自动缓降器1旁侧 的建筑物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安全绳3, 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上滑动安装有手动缓降 器5, 自动缓降器1包括自动缓降器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内的电动机1-1和 电动机控制器1-3, 电动机。
31、1-1的转轴上依次同轴安装有用于带动绳索盘1-6转动的绳索盘 安装轴1-4、 用于带动行星齿轮1-7转动的行星齿轮安装轴1-5和用于带动减速叶轮1-8转动 的叶轮安装轴, 电动机控制器1-3上连接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绳索卷盘4包括电机4-2、 安 装在电机4-2输出轴上用于缠绕卷绕安全绳2的转盘4-1和设置在转盘4-1一侧的控制箱4- 5, 控制箱4-5内集成有控制电机4-2转动的单片机4-3和与单片机4-3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 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控制箱4-5上设置有控制面板4-4, 控制面板4-4上 设置有与单片机4-3连接的操作按键; 0051 手动缓降器5包括加持箱5。
32、-1、 两个分别设置在加持箱5-1两侧的加持通道和两个 设置在加持箱5-1内且分别与所述加持通道配合的加持杆5-8, 加持箱5-1上安装有用于带 动加持杆5-8滑动的把手5-7, 加持杆5-8通过连杆机构5-9与把手5-7连接。 0052 需要说明的是, 自动缓降器1的设置是为了通过自身的部件配合实现逃生人员平 稳可靠的下降, 绳索盘1-6转动带动卷绕安全绳2缠绕或展开, 绳索盘安装轴1-4、 行星齿轮 安装轴1-5和叶轮安装轴同轴安装在电动机1-1的转轴上的目的是通过电动机1-1的转动为 绳索盘安装轴1-4、 行星齿轮安装轴1-5和叶轮安装轴提供动力, 分别带动绳索盘1-6、 行星 齿轮1-。
33、7和减速叶轮1-8转动, 安装行星齿轮1-7和减速叶轮1-8的目的是为了给电动机1-1 提供两级减速, 保证卷绕安全绳2缠绕或展开平滑可靠; 绳索卷盘4中单片机4-3的设置是为 了控制电机4-2正反转, 实现逃生人员的下降或上升,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设置是为了与自 动缓降器1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实现绳索卷盘4与自动缓降器1的配合缓降, 可 靠稳定。 手动缓降器5的设置是为了手动调节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 实现逃生人员近地面的 说 明 书 4/7 页 8 CN 107510901 A 8 稳定落地, 同时, 在卷绕安全绳2的基础上增设辅助安全绳3, 增大了安全绳支托逃生人员的 可靠性,。
34、 避免了一条安全绳断裂无其他安全绳保护的缺陷, 两个加持通道的设置目的是分 别加持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 确保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实时共同作用, 避免 辅助安全绳3由于外界环境因素而无法实时跟随卷绕安全绳2, 加持箱5-1内设置分别与所 述加持通道配合的加持杆5-8的目的是通过加持杆5-8靠近所述加持通道并与所述加持通 道挤压摩擦安全绳, 进而达到减速的目的, 把手5-7的设置是为了连接加持杆5-8, 便于逃生 人员操作, 连杆机构5-9的设置是为了将把手5-7转动给力转换为加持杆5-8平移的作用。 0053 本实施例中, 所述电动机1-1上设置有用于隔离绳索盘1-6的电动机保护壳。
35、1-2, 电 动机1-1的转轴上安装有速度编码器, 所述速度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控制器1-3的 信号输入端相接, 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为自动缓降器防爆壳体, 所述自动缓降器防爆壳体 内设置有为电动机1-1供电的第一防爆电源。 0054 需要说明的是, 电动机1-1的转轴上安装有速度编码器的目的是检测电动机1-1转 动的速度, 实时监测逃生人员下放速度, 避免逃生人员下放速度过快, 预先设置逃生人员下 放极限速度, 当速度编码器检测的速度过快时, 电动机控制器1-3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 绳索卷盘4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 实现电动机1-1和电机4-2的反转, 进而降低逃生人 员下放速度,。
36、 实现第三级减速。 0055 本实施例中, 所述减速叶轮1-8上套装有装满润滑油的油箱1-10, 油箱1-10与减速 叶轮1-8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油箱保护壳1-9。 0056 本实施例中, 所述控制箱4-5为防爆控制箱, 所述控制箱4-5内还集成有为电机4-2 和单片机4-3供电的第二防爆电源。 0057 需要说明的是, 高层建筑实际救援现场环境恶劣, 尤其是发生火灾时, 救援设备自 身安全是考虑的首要问题, 自动缓降器防爆壳体、 第一防爆电源、 防爆控制箱和第二防爆电 源设置的目的是保证缓降装置的安全可靠。 0058 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 两个所述加持通道包括与卷绕安全绳2滑动配合的第。
37、一 加持通道5-2和与辅助安全绳3滑动配合的第二加持通道5-3, 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 通道5-3均通过挡板5-13封装, 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5-3均通过锁紧件5-12锁 紧挡板5-13。 0059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长度较长, 从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 安全绳3的自由端将手动缓降器5安装在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上, 再将手动缓降器5 移动至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上部难以操作, 实现不方便, 因此, 需直接在卷绕安全绳 2和辅助安全绳3上部安装手动缓降器5, 挡板5-13的设置一是为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 持通道5-3设置开口供卷绕安全。
38、绳2和辅助安全绳3进入加持通道, 二是为了封装第一加持 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5-3, 避免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脱离手动缓降器5, 锁紧件5- 12的设置是为了将挡板5-13锁紧在加持箱5-1上, 实际使用中, 锁紧件5-12采用螺栓螺母配 合。 0060 本实施例中, 所述加持箱5-1设置有供加持杆5-8靠近第一加持通道5-2或第二加 持通道5-3的滑轨5-10, 把手5-7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把手5-7对称设置在加持箱5-1前后两 侧, 把手5-7为水平把手, 连杆机构5-9的数量为四个, 把手5-7通过两个连杆机构5-9分别连 接两个加持杆5-8。 说 明 书 5/7 页 9 C。
39、N 107510901 A 9 0061 需要说明的是, 滑轨5-10的设置限定了加持杆5-8的移动轨迹, 把手5-7为水平把 手, 把手5-7的数量为两个, 且对称设置在加持箱5-1前后两侧, 便于逃生人员双手手握, 一 个把手5-7连接两个连杆机构5-9, 两个把手5-7连接四个连杆机构5-9, 四个连杆机构5-9对 称的安装在两个加持杆5-8两侧, 实际使用中, 双手同时同向分别向下转动两个把手5-7, 两 个把手5-7通过四个连杆机构5-9带动两个加持杆5-8分别朝向加持通道移动夹持安全绳, 通过摩擦力手动减速。 0062 本实施例中, 所述加持箱5-1上还安装有用于提示地面人员查看的。
40、指示灯5-4和用 于照明的照明灯5-6, 以及用于控制指示灯5-4和照明灯5-6开关的开关按钮5-5。 0063 需要说明的是, 照明灯5-6的设置便于逃生人员夜晚查看近地距离, 避免减速延 迟, 造成不必要的威胁, 指示灯5-4的设置便于地面救援人员观察逃生人员下降位置, 便于 逃生人员救援。 0064 本实施例中, 所述操作按键包括启动按键和复位按键。 0065 需要说明的是, 启动按键的设置是为了启动绳索卷盘转动, 使卷绕安全绳2下放, 复位按键的设置是为了复位绳索卷盘转动, 使卷绕安全绳2回收。 0066 如图6所示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救援控速缓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67 步。
41、骤一、 高层建筑应急逃生准备: 在高层建筑物上固定安装自动缓降器1和绳索卷 盘4, 并在靠近自动缓降器1的高层建筑物上固定安装辅助安全绳3, 其中, 自动缓降器1通过 卷绕安全绳2和绳索卷盘4连接; 0068 步骤二、 安装手动缓降器: 将手动缓降器5滑动安装在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 上, 其中, 手动缓降器5中的两个所述加持通道包括与卷绕安全绳2滑动配合的第一加持通 道5-2和与辅助安全绳3滑动配合的第二加持通道5-3, 采用两个挡板5-13分别将装有卷绕 安全绳2的第一加持通道5-2和装有辅助安全绳3的第二加持通道5-3封装, 并通过锁紧件5- 12将挡板5-13锁紧; 采用卷绕安全绳。
42、2将逃生人员捆绑牢固; 0069 步骤三、 启动绳索卷盘: 通过控制面板4-4上的操作按键启动绳索卷盘4工作, 其 中, 所述操作按键包括启动按键和复位按键; 按下所述启动按键, 单片机4-3控制电机4-2转 动, 进而带动转盘4-1转动, 自动缓降器1使捆绑在卷绕安全绳2的逃生人员下放; 0070 步骤四、 逃生人员的控速缓降, 过程如下: 0071 步骤401、 设定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 采用单片机4-3设定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 度; 0072 步骤402、 三级减速: 逃生人员自重带动绳索盘1-6转动, 进而带动电动机1-1转轴 转动, 电动机1-1转轴与行星齿轮1-7连接, 行星齿轮1。
43、-7转动实现逃生人员一级减速; 电动 机1-1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同轴连接的减速叶轮1-8在油箱1-10液体压力下实现平滑缓冲 减速, 实现逃生人员二级减速; 在电动机1-1的转轴上安装速度编码器, 所述速度编码器将 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传输至电动机控制器1-3, 电动机控制器1-3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 将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传输至单片机4-3, 采用单片机4-3将 接收到的逃生人员下降速度信息与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进行比较, 当逃生人员下降速度 超过逃生人员下降极限速度时, 单片机4-3控制电机4-2反转, 电动机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反 转, 实现逃生人员三级减速; 00。
44、73 步骤403、 判断自动缓降器或绳索卷盘是否故障: 当逃生人员下降过程中遇卡而停 说 明 书 6/7 页 10 CN 107510901 A 10 止下降时, 说明自动缓降器1或绳索卷盘4故障, 此时逃生人员自己解除卷绕安全绳2的捆 绑, 双手紧握把手5-7, 通过手握把手5-7向下转动, 把手5-7通过连杆机构5-9带动两个加持 杆5-8分别靠近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5-3, 挤压第一加持通道5-2内的卷绕安全 绳2和第二加持通道5-3内的辅助安全绳3, 通过双手人工控制把手5-7, 进而人工调节逃生 人员下降速度直至落地; 当逃生人员下降过程顺利时, 说明自动缓降器1或绳索卷。
45、盘4正常, 执行步骤404; 0074 步骤404、 手动减速制动: 逃生人员降至近地位置时, 手握把手5-7向下转动, 把手 5-7通过连杆机构5-9带动两个加持杆5-8分别靠近第一加持通道5-2和第二加持通道5-3, 挤压第一加持通道5-2内的卷绕安全绳2和第二加持通道5-3内的辅助安全绳3, 使逃生人员 减速制动直至停止下降; 0075 步骤五、 逃生人员落地解绑: 逃生人员缓降至地面后解除卷绕安全绳2的捆绑, 同 时沿卷绕安全绳2和辅助安全绳3的延伸方向滑动取出手动缓降器5或通过拆除锁紧件5-12 拆除挡板5-13取出手动缓降器5; 0076 步骤六、 绳索卷盘的复位: 按下所述复位按。
46、键, 单片机4-3控制电机4-2反转, 进而 带动转盘4-1反转, 卷绕安全绳2通过自动缓降器1卷绕在转盘4-1上后循环步骤二。 0077 本实施例中, 所述自动缓降器壳体、 控制箱4-5和加持箱5-1均为防爆箱。 0078 本发明使用时, 一次安装自动缓降器1和绳索卷盘4后, 可通过自动缓降器1和绳索 卷盘4的配合实现逃生人员缓降, 手动缓降器5结构简单, 安装操作便捷, 可设置多个手动缓 降器5, 根据实际使用人数配置手动缓降器5数量, 手动缓降器5与自动缓降器1和绳索卷盘4 配合重复使用, 绳索卷盘4使卷绕安全绳2可卷绕可展开, 逃生人员的缓降操作简单, 速度可 控, 无需复杂长期的训练。
47、, 使用效果好。 0079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凡是根据本发明 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7/7 页 11 CN 107510901 A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12 CN 107510901 A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13 CN 107510901 A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4 CN 107510901 A 14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5 CN 107510901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