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82834.7 (22)申请日 2016.11.25 (73)专利权人 四川甘馨绞股蓝有限公司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石洞乡 场镇 (72)发明人 肖泽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马碧娜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 置, 包括茶叶筛、 旋转座、 球销、 滑块、 连杆。
2、、 转盘 和驱动装置; 所述茶叶筛与旋转座的上表面连 接, 所述球销球头与旋转座上远离茶叶筛的下表 面连接, 球销球杆与转盘连接; 在旋转座的下表 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滑槽, 所述滑块位于滑槽中, 滑块通过连杆与转盘连接, 在连杆的中心线上的 旋转座的下表面到转盘的距离小于在球销的中 心线上的旋转座的下表面到转盘的距离, 所述驱 动装置与转盘连接。 随着连杆以及滑块的转动, 旋转座的边缘依次向下运动后, 再向上运动, 从 而颠簸位于茶叶筛中的茶叶, 代替了人手持竹匾 来晃动位于竹匾内的茶叶,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 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6260721 。
3、U 2017.06.20 CN 206260721 U 1.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茶叶筛(1)、 旋转座(2)、 球销(3)、 滑块 (4)、 连杆(5)、 转盘(6)、 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茶叶筛(1)与旋转座(2)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球销(3)球头与旋转座(2)上远离茶叶筛(1)的下表面连接, 球销(3)球杆与转盘(6)连 接, 旋转座(2)能绕球销(3)球头的中心转动; 在旋转座(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滑槽 (7), 所述滑块(4)位于滑槽(7)中, 滑块(4)通过连杆(5)与转盘(6)连接, 在连杆(5)的中心 线上的旋转座(2)的下表面到转盘(6)的距。
4、离小于在球销(3)的中心线上的旋转座(2)的下 表面到转盘(6)的距离; 所述支撑装置对转盘(6)起到支撑作用, 且转盘(6)能绕着支撑装置 旋转; 滑槽(7)的轴线、 转盘(6)的轴线、 旋转座(2)的轴线以及球销(3)球杆的轴线共线; 所 述驱动装置与转盘(6)连接, 并驱动转盘(6)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4)为球形, 所述滑槽(7)的横截面尺寸与滑块(4)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球销(3)球杆上套 设有弹簧(10), 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旋转座(2)的下表面接触。
5、, 弹簧(10)的另一端与转盘 (6)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茶叶筛(1)上方设 置有茶叶罩(8), 所述茶叶罩(8)能将茶叶筛(1)全部覆盖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叶罩(8)为透 明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茶叶罩(8)与茶叶筛 (1)铰接连接, 且茶叶罩(8)能绕铰接的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茶叶罩(8)与茶叶 筛(1)上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锁扣, 所述锁扣能够将茶叶罩(8)扣紧在茶叶筛(1。
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座(2)的上表 面设置有凹槽(9), 凹槽(9)的尺寸与茶叶筛(1)的尺寸相匹配, 且茶叶筛(1)与凹槽(9)通过 螺纹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 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轴(11)和支撑座(12), 所述支撑轴(11)与转盘(6)旋转连接, 转盘 (6)能绕支撑轴(11)转动, 支撑座(12)固定在地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 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皮带(13)、 带轮(14)、 电。
7、机(15)和控制器(16), 所述带轮(14)首尾连 接成环状, 同时套在转盘(6)的侧壁上和带轮(14)的侧壁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0721 U 2 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 具体涉及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 即摇青工序。 摇青工序中, 首先通过机械运动 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 协调茶汤呈味物质, 具有内在效应; 其次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 损伤, 使茶多酚酶促氧化, 诱发香气, 具有外在效应。 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 才能 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
8、品质。 传统的摇青工序是人手持竹匾来晃动位于竹匾内的茶叶。 但这种摇青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 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手持竹匾来晃动位于竹匾内的茶叶的这种 传统的摇青方式, 不仅劳动强度大, 且效率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化的 茶叶摇青装置, 解决人手持竹匾来晃动位于竹匾内的茶叶的这种传统的摇青方式, 不仅劳 动强度大, 且效率低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 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包括茶叶筛、 旋转座、 球销、 滑块、 连杆、 转盘、 支撑装置 和驱动装置; 所述茶叶筛与旋转座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球。
9、销球头与旋转座上远离茶叶筛的 下表面连接, 球销球杆与转盘连接, 旋转座能绕球销球头的中心转动; 在旋转座的下表面上 设置有环形的滑槽, 所述滑块位于滑槽中, 滑块通过连杆与转盘连接, 在连杆的中心线上的 旋转座的下表面到转盘的距离小于在球销的中心线上的旋转座的下表面到转盘的距离, 使 旋转座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 所述支撑装置对转盘起到支撑作用, 且转盘能绕着支撑装 置旋转; 所述驱动装置与转盘连接, 并驱动转盘转动。 优选地, 滑槽的轴线、 转盘的轴线、 旋 转座的轴线以及球销球杆的轴线共线。 转盘旋转时, 带动与之连接的连杆转动, 使滑块在滑 槽中滑动; 随着连杆以及滑块的转动, 旋转座。
10、的边缘依次向下运动后, 再向上运动, 从而颠 簸位于茶叶筛中的茶叶, 对茶叶进行摇青处理, 代替了人手持竹匾来晃动位于竹匾内的茶 叶,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滑块为球形, 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尺寸与滑块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 球形的物体受力均匀, 便于滑块在环形的滑槽中移动。 0007 进一步地, 在球销球杆上套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旋转座的下表面接触, 弹 簧的另一端与转盘接触。 弹簧一能对旋转座起到支撑作用, 二能减缓旋转座的边缘向下运 动的冲击力。 0008 进一步地, 在茶叶筛上方设置有茶叶罩, 所述茶叶罩能将茶叶筛全部覆盖住。 所述 茶叶罩。
11、为透明材料。 茶叶罩与茶叶筛铰接连接, 且茶叶罩能绕铰接的轴线转动。 在茶叶罩与 茶叶筛上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锁扣, 所述锁扣能够将茶叶罩扣紧在茶叶筛上。 茶叶及其 容易在摇青时从茶叶筛中颠簸出。 因此茶叶罩能将茶叶筛中的茶叶限制在茶叶罩和茶叶筛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260721 U 3 之间, 避免茶叶颠簸出。 茶叶罩为透明材料, 便于工作者直接通过防护罩观察到茶叶筛上的 茶叶的摇青情况。 锁扣是在两个物品用来扣紧的物件叫锁扣。 锁扣一般由活动部分和固定 部分构成, 锁扣通过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结合与分离达到物件的关闭与开启。 打开锁扣, 掀开茶叶罩, 可以往茶叶筛中放入。
12、待处理茶叶或者将摇青完成后的茶叶取出; 关闭锁扣, 可 以将茶叶罩扣紧在茶叶筛上, 避免在旋转座颠簸时, 茶叶罩被颠开。 0009 进一步地, 在旋转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 凹槽的尺寸与茶叶筛的尺寸相匹配, 且 茶叶筛与凹槽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通过旋转茶叶筛, 可以将茶叶筛固定在凹槽中或者将 茶叶筛从凹槽中取出。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轴和支撑座, 所述支撑轴与转盘旋 转连接, 转盘能绕支撑轴转动, 支撑座固定在地面上。 其中支撑座的形状无限制, 只要起到 连接支撑轴并能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即可, 例如方形的支撑座、 圆形的支撑座。 同时, 支撑 装置还可以是杆件。
13、焊接或拼接成的框架与支撑轴的组合。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皮带、 带轮、 电机和控制器, 所述带轮首 尾连接成环状, 同时套在转盘的侧壁上和带轮的侧壁上。 驱动装置可以是齿轮传动, 还可以 是链条传动。 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 控制器优选为PLC, 此处PLC的型号优选为以下 型号中的一种: S7-200CN 6ES7216-2BD23-0XB8、 S7-200 6ES7216-0HB22-0XA0、 S7-300 6ES7322-1HH01-0AA0。 0012 上述中的控制器: PLC为现有技术, 可在市场上购买到。 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
14、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 1、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旋转座在转盘的带动下, 其边缘依次向 下运动后, 再向上运动, 从而颠簸位于茶叶筛中的茶叶, 对茶叶进行摇青处理, 代替了人手 持竹匾来晃动位于竹匾内的茶叶,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 2、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茶叶在不同湿度、 不同温度、 不同季节以 及不同分量时, 摇青的时间各不相同, 而透明的茶叶罩便于工作者根据可直视的茶叶状态 来判断最合适的摇青时间, 从而获得质量优良的茶叶, 而不是暂停驱动装置, 再查看茶叶状 态; 0016 3、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15、 打开锁扣, 掀开茶叶罩, 可以往茶叶筛中 放入待处理茶叶或者将摇青完成后的茶叶取出; 关闭锁扣, 可以将茶叶罩扣紧在茶叶筛上, 避免在底座颠簸时, 防护罩被颠开; 0017 4、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通过控制器自带的计时功能来控制电机 的运转, 能够有效地避免茶叶摇青时间过长或者摇青时间不清楚。 附图说明 001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在附图中: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1 1-茶叶筛, 2-旋转座, 3-球销, 4。
16、-滑块, 5-连杆, 6-转盘, 7-滑槽, 8-茶叶罩, 9-凹槽, 10-弹簧, 11-支撑轴, 12-支撑座, 13-皮带, 14-带轮, 15-电机, 16-控制器。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260721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 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3 实施例一 0024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化的茶叶摇青装置, 包括茶叶筛1、 旋转座2、 球销3、 滑块4、 连杆5、。
17、 转盘6、 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茶叶筛1与旋转座2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球 销3球头与旋转座2上远离茶叶筛1的下表面连接, 球销3球杆与转盘6连接, 旋转座2能绕球 销3球头的中心转动; 在旋转座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滑槽7, 所述滑块4位于滑槽7中, 滑块4通过连杆5与转盘6连接, 在连杆5的中心线上的旋转座2的下表面到转盘6的距离小于 在球销3的中心线上的旋转座2的下表面到转盘6的距离, 使旋转座2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 角; 所述支撑装置对转盘6起到支撑作用, 且转盘6能绕着支撑装置旋转; 所述驱动装置与转 盘6连接, 并驱动转盘6转动。 优选地, 滑槽7的轴线、 转盘6的轴线、 旋转。
18、座2的轴线以及球销3 球杆的轴线共线。 转盘6旋转时, 带动与之连接的连杆5转动, 使滑块4在滑槽7中滑动; 随着 连杆5以及滑块4的转动, 旋转座2的边缘依次向下运动后, 再向上运动, 从而颠簸位于茶叶 筛1中的茶叶, 对茶叶进行摇青处理。 0025 进一步地, 所述滑块4为球形, 所述滑槽7的横截面尺寸与滑块4的横截面尺寸相匹 配。 球形的物体受力均匀, 便于滑块4在环形的滑槽7中移动。 0026 进一步地, 在球销3球杆上套设有弹簧10, 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旋转座2的下表面 接触, 弹簧10的另一端与转盘6接触。 弹簧10一能对旋转座2起到支撑作用, 二能减缓旋转座 2的边缘向下运动的。
19、冲击力。 0027 进一步地, 在茶叶筛1上方设置有茶叶罩8, 所述茶叶罩8能将茶叶筛1全部覆盖住。 所述茶叶罩8为透明材料。 茶叶罩8与茶叶筛1铰接连接, 且茶叶罩8能绕铰接的轴线转动。 在 茶叶罩8与茶叶筛1上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锁扣, 所述锁扣能够将茶叶罩8扣紧在茶叶筛1 上。 茶叶及其容易在摇青时从茶叶筛1中颠簸出。 因此茶叶罩8能将茶叶筛1中的茶叶限制在 茶叶罩8和茶叶筛1之间, 避免茶叶颠簸出。 茶叶罩8为透明材料, 便于工作者直接通过防护 罩观察到茶叶筛上的茶叶的摇青情况。 锁扣是在两个物品用来扣紧的物件叫锁扣。 锁扣一 般由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构成, 锁扣通过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
20、结合与分离达到物件的关 闭与开启。 打开锁扣, 掀开茶叶罩8, 可以往茶叶筛1中放入待处理茶叶或者将摇青完成后的 茶叶取出; 关闭锁扣, 可以将茶叶罩8扣紧在茶叶筛1上, 避免在旋转座2颠簸时, 茶叶罩8被 颠开。 0028 进一步地, 在旋转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9, 凹槽9的尺寸与茶叶筛1的尺寸相匹 配, 且茶叶筛1与凹槽9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通过旋转茶叶筛1, 可以将茶叶筛1固定在凹槽 9中或者将茶叶筛1从凹槽9中取出。 0029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轴11和支撑座12, 所述支撑轴11与 转盘6旋转连接, 转盘6能绕支撑轴11转动, 支撑座12固定在地面上。 其。
21、中支撑座12的形状无 限制, 只要起到连接支撑轴11并能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即可, 例如方形的支撑座12、 圆形的 支撑座12。 同时, 支撑装置还可以是杆件焊接或拼接成的框架与支撑轴11的组合。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260721 U 5 0030 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皮带13、 带轮14、 电机15和控制器16, 所 述带轮14首尾连接成环状, 同时套在转盘6的侧壁上和带轮14的侧壁上。 驱动装置可以是齿 轮传动, 还可以是链条传动。 控制器16控制电机15的启动和停止。 控制器优选为PLC, 此处 PLC的型号优选为以下型号中的一种: S7-200CN 。
22、6ES7216-2BD23-0XB8、 S7-200 6ES7216- 0HB22-0XA0、 S7-300 6ES7322-1HH01-0AA0。 0031 实施例二 0032 本实施例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出进一步说明。 0033 茶叶的摇青有 “” 三守一攻一补充” 之说法, 即第一、 二次摇青转数不宜过多, 停青 的间宜短, 一般第一次摇3分钟, 第二次摇青5分钟, 以免使水分散失过多, 以保持青叶的生 理活性, 使萎凋后的叶子能慢慢复 “活” 过来; 到第三、 四次摇青则要摇得时间足够, 使叶缘 有一定的损伤, 有青、 臭气散发上来, 一般第三次摇青10分钟, 。
23、第四次摇青30分钟。“一补充” 则是在第四次摇青摇得不足时, 再补摇一次。 每次摇的转数应由少到多, 停青时间也是由短 到长。 第一、 二、 三次停青停到青气消失, 表面叶子萎软下来之后, 就要及时摇 “活” , 以免叶 子因水分散失过多而 “死青” 。 0034 利用PLC的计时器功能, 将其控制电机15运转的时间依次设置为3分钟、 5分钟、 10 分钟和30分钟。 每次电机15停止工作后, 工作者查看茶叶的状态, 然后启动电机15进行下一 次摇青作业。 003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 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 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 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260721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626072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