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293937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0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539993.9

申请日:

20170516

公开号:

CN206730338U

公开日:

2017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31/03,A62C31/28

主分类号:

A62C31/03,A62C31/28

申请人:

水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磊,王秋良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贵峰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720539993U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程昭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突破传统消防水枪的构造形式,当需要平铺形式的水流时,可将手持套箍向后推拉,使第一驱动凸块的第一驱动斜面和第三驱动凸块的第三驱动斜面同时对第一凸起的第一端斜面和第三凸起的第三端斜面进行驱动,使第一组合壁和第三组合壁同时向内彼此靠近,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较小的扁平状,水流即为分散的平铺形式。当需要快速远射细流时,可将手持套箍继续向后推拉,使第二驱动凸块的第二驱动斜面和第四驱动凸块的第四驱动斜面同时对第二凸起的第二端斜面和第四凸起的第四端斜面进行驱动,使第二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同时向内彼此靠近,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更小的方口状,水流即为快速远射细流形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包括与消防水带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和具有喷水口的枪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头部包括四个围绕所述连接部轴线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组合壁和套于四个组合壁外侧驱动各组合壁向内摆动角度为a的手持套箍,四个所述组合壁为依次相邻的的第一组合壁、第二组合壁、第三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所述第一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直组合壁,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三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二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直组合壁,所述第二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四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三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三直组合壁,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一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四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四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直组合壁,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二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一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组合壁通过第三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组合壁通过第四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相邻的所述组合壁之间具有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宽的第一间隙,相邻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防水布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端斜面,所述第一外侧斜面和第一端斜面相交成第一尖角,所述第一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一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二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端斜面,所述第二外侧斜面和第二端斜面相交成第二尖角,所述第二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三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三端斜面,所述第三外侧斜面和第三端斜面相交成第三尖角,所述第三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三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四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四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端斜面,所述第四外侧斜面和第四端斜面相交成第四尖角,所述第四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四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至所述喷水口的距离相等;所述手持套箍的内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三内侧壁,和与所述第四组合壁相对应的第四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一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凸块,所述第一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一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一驱动斜面;所述第二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二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凸块,所述第二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二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二驱动斜面;所述第三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三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三驱动凸块,所述第三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三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三驱动斜面;所述第四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四凸起进行驱动的第四驱动凸块,所述第四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四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四驱动斜面;所述第一端斜面的大径端、第二端斜面的大径端、第三端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端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一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二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三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二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四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二垂直平面的距离为c,所述第二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三垂直平面的距离为d,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所述第四垂直平面的距离为e,e大于c加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组合壁、第二直组合壁、第三直组合壁和第四直组合壁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平行,且均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组合壁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防水布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布和第二弹性防水布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体、第二弹性片体、第三弹性片体和第四弹性片体均为钢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一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斜连接片;所述第二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二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斜连接片;所述第三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斜连接片;所述第四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四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斜连接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背景技术

消防水枪作为消防器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446305.X公开一种消防水枪,包括水管和枪头,所述水管和枪头之间连有一手托管,所述手托管上设有一拉带,且手托管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手托管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在水管和枪头上。该发明专利的结构与市场上其他消防水枪的结构类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出水形式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情况,其实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水流喷出形式,适应各种水流需求,操作灵活方便,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的调节型消防水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包括与消防水带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和具有喷水口的枪头部;所述枪头部包括四个围绕所述连接部轴线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组合壁和套于四个组合壁外侧驱动各组合壁向内摆动角度为a的手持套箍,四个所述组合壁为依次相邻的的第一组合壁、第二组合壁、第三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所述第一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直组合壁,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三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二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直组合壁,所述第二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四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三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三直组合壁,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一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四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四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直组合壁,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二组合壁倾斜设置,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一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组合壁通过第三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组合壁通过第四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相邻的所述组合壁之间具有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宽的第一间隙,相邻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防水布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端斜面,所述第一外侧斜面和第一端斜面相交成第一尖角,所述第一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一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二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端斜面,所述第二外侧斜面和第二端斜面相交成第二尖角,所述第二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三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三端斜面,所述第三外侧斜面和第三端斜面相交成第三尖角,所述第三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三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四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四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端斜面,所述第四外侧斜面和第四端斜面相交成第四尖角,所述第四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所述第四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至所述喷水口的距离相等;

所述手持套箍的内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三内侧壁,和与所述第四组合壁相对应的第四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一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凸块,所述第一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一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一驱动斜面;所述第二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二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凸块,所述第二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二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二驱动斜面;所述第三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三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三驱动凸块,所述第三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三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三驱动斜面;所述第四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四凸起进行驱动的第四驱动凸块,所述第四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四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四驱动斜面;所述第一端斜面的大径端、第二端斜面的大径端、第三端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端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一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二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三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二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四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二垂直平面的距离为c,所述第二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三垂直平面的距离为d,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所述第四垂直平面的距离为e,e大于c加d。

所述第一直组合壁、第二直组合壁、第三直组合壁和第四直组合壁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平行,且均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各所述组合壁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防水布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布和第二弹性防水布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弹性片体、第二弹性片体、第三弹性片体和第四弹性片体均为钢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一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斜连接片;所述第二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二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斜连接片;所述第三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斜连接片;所述第四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直连接片,和与所述第四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斜连接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型消防水枪,突破传统消防水枪的构造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第一弹性片体、第二弹性片体、第三弹性片体和第四弹性片体的弹力作用下,各组合壁具有向外张开的趋势,各组合壁和第一弹性防水布可构成完整的消防水枪,可作为常用消防水枪使用,当需要平铺形式的水流时,可将手持套箍向后推拉,使第一驱动凸块的第一驱动斜面和第三驱动凸块的第三驱动斜面同时对第一凸起的第一端斜面和第三凸起的第三端斜面进行驱动,使第一组合壁和第三组合壁同时向内彼此靠近,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较小的扁平状,水流即为分散的平铺形式,此时第二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保持不动,当第一驱动凸块抵顶在第一凸起的第一外侧斜面上后,第一外侧斜面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第三驱动凸块抵顶在第三凸起的第三外侧斜面上后,第三外侧斜面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即使手持套箍带动第一驱动凸块和第三驱动凸块分别在第一外侧斜面和第三外侧斜面上滑动也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和第三组合壁的摆动形式,确保此时的水流形式稳定。当需要快速远射细流时,可将手持套箍继续向后推拉,使第二驱动凸块的第二驱动斜面和第四驱动凸块的第四驱动斜面同时对第二凸起的第二端斜面和第四凸起的第四端斜面进行驱动,使第二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同时向内彼此靠近,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更小的方口状,水流即为快速远射细流形式,在手持套箍继续向后推拉过程中,由于第一外侧斜面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第三外侧斜面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因此第一驱动凸块和第三驱动凸块分别在第一外侧斜面和第三外侧斜面上平稳滑动而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和第三组合壁的摆动形式,确保此时的水流形式稳定。当向前推拉手持套箍时可相应的恢复原来的水流形式。在各组合壁张合过程中,第一弹性防水布可适应各组合壁之间的第一缝隙的尺寸而不会松弛,确保消防水枪出水的稳定性而不会抖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型消防水枪,其可调节水流喷出形式,适应各种水流需求,操作灵活方便,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部 2-枪头部

21-手持套箍 211-第一驱动凸块 2111-第一驱动斜面 212-第二驱动凸块 2121-第二驱动斜面 213-第三驱动凸块 2131-第三驱动斜面 214-第四驱动凸块 2141-第四驱动斜面

22-第一组合壁 221-第一斜组合壁 222-第一直组合壁 223-第一弹性片体 2231-第一直连接片 2232-第一斜连接片 224-第一凸起 2241-第一外侧斜面 2242-第一端斜面

23-第二组合壁 231-第二斜组合壁 232-第二直组合壁 233-第二弹性片体 2331-第二直连接片 2332-第二斜连接片 234-第二凸起 2341-第二外侧斜面 2342-第二端斜面

24-第三组合壁 241-第三斜组合壁 242-第三直组合壁 243-第三弹性片体 2431-第三直连接片 2432-第三斜连接片 244-第三凸起 2441-第三外侧斜面 2442-第三端斜面

25-第四组合壁 251-第四斜组合壁 252-第四直组合壁 253-第四弹性片体 2531-第四直连接片 2532-第四斜连接片 254-第四凸起 2541-第四外侧斜面 2542-第四端斜面

26-第一间隙 27-第一弹性防水布 28-第二间隙 29-第二弹性防水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如图1-7所示,包括与消防水带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1,和具有喷水口的枪头部2。

枪头部2包括四个围绕连接部1轴线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组合壁和套于四个组合壁外侧驱动各组合壁向内摆动角度为a的手持套箍21,四个组合壁为依次相邻的的第一组合壁22、第二组合壁23、第三组合壁24和第四组合壁25;

第一组合壁22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一斜组合壁221和靠近喷水口的第一直组合壁222,第一斜组合壁22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三组合壁24倾斜设置,第一斜组合壁22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第二组合壁23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二斜组合壁231和靠近喷水口的第二直组合壁232,第二斜组合壁23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四组合壁25倾斜设置,第二斜组合壁23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第三组合壁24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三斜组合壁241和靠近喷水口的第三直组合壁242,第三斜组合壁2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一组合壁22倾斜设置,第三斜组合壁2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第四组合壁25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四斜组合壁251和靠近喷水口的第四直组合壁252,第四斜组合壁25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二组合壁23倾斜设置,第四斜组合壁25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此结构便于各组合壁向内聚拢拼接;

第一组合壁22通过第一弹性片体223与连接部1连接在一起,第二组合壁23通过第二弹性片体233与连接部1连接在一起,第三组合壁24通过第三弹性片体243与连接部1连接在一起,第四组合壁25通过第四弹性片体253与连接部1连接在一起;各弹性片体可对各组合壁进行向外的弹性驱动;

相邻的组合壁之间具有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宽的第一间隙26,相邻的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防水布27连接在一起;第一弹性防水布27为具有弹性的防水布;

第一组合壁22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起224,第一凸起22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第一外侧斜面2241和较靠近喷水口的第一端斜面2242,第一外侧斜面2241和第一端斜面2242相交成第一尖角,第一外侧斜面22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当第一组合壁22向内转动角度a后,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第一端斜面2242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端斜面22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第二组合壁23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起234,第二凸起23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第二外侧斜面2341和较靠近喷水口的第二端斜面2342,第二外侧斜面2341和第二端斜面2342相交成第二尖角,第二外侧斜面23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外侧斜面2341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当第二组合壁23向内转动角度a后,第二外侧斜面23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第二端斜面2342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端斜面23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第三组合壁24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三凸起244,第三凸起24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第三外侧斜面2441和较靠近喷水口的第三端斜面2442,第三外侧斜面2441和第三端斜面2442相交成第三尖角,第三外侧斜面24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当第三组合壁24向内转动角度a后,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第三端斜面2442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三端斜面24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第四组合壁25的外侧面形成有第四凸起254,第四凸起25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第四外侧斜面2541和较靠近喷水口的第四端斜面2542,第四外侧斜面2541和第四端斜面2542相交成第四尖角,第四外侧斜面25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四外侧斜面2541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当第四组合壁25向内转动角度a后,第四外侧斜面25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第四端斜面2542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四端斜面25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

第一凸起224、第二凸起234、第三凸起244和第四凸起254至喷水口的距离相等;即各凸起处于围绕连接部1轴线的同一环域内;

手持套箍21的内侧壁包括与第一组合壁22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与第二组合壁23相对应的第二内侧壁,与第三组合壁24相对应的第三内侧壁,和与第四组合壁25相对应的第四内侧壁;第一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第一凸起224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凸块211,第一驱动凸块211具有与第一端斜面2242相对应平行的第一驱动斜面2111;第二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第二凸起234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凸块212,第二驱动凸块212具有与第二端斜面2342相对应平行的第二驱动斜面2121;第三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第三凸起244进行驱动的第三驱动凸块213,第三驱动凸块213具有与第三端斜面2442相对应平行的第三驱动斜面2131;第四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第四凸起254进行驱动的第四驱动凸块214,第四驱动凸块214具有与第四端斜面2542相对应平行的第四驱动斜面2141;第一端斜面2242的大径端、第二端斜面2342的大径端、第三端斜面2442的大径端和第四端斜面2542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连接部1轴线的第一垂直平面上,第一驱动斜面2111的大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2131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连接部1轴线的第二垂直平面上,第一驱动斜面2111的小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2131的小径端处于垂直于连接部1轴线的第三垂直平面上,第二驱动斜面2121的大径端和第四驱动斜面2141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连接部1轴线的第四垂直平面上,第一垂直平面至第二垂直平面的距离为c,第二垂直平面至第三垂直平面的距离为d,第一垂直平面至第四垂直平面的距离为e,e大于c加d,此结构可确保手持套箍21对第一组合壁22和第三组合壁24进行驱动时,第二组合壁23和第四组合壁25不动,保证两组独立的驱动。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第一弹性片体223、第二弹性片体233、第三弹性片体243和第四弹性片体253的弹力作用下,各组合壁具有向外张开的趋势,各组合壁和第一弹性防水布27可构成完整的消防水枪,可作为常用消防水枪使用,当需要平铺形式的水流时,可将手持套箍21向后推拉,使第一驱动凸块211的第一驱动斜面2111和第三驱动凸块213的第三驱动斜面2131同时对第一凸起224的第一端斜面2242和第三凸起244的第三端斜面2442进行驱动,使第一组合壁22和第三组合壁24同时向内彼此靠近,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较小的扁平状,水流即为分散的平铺形式,此时第二组合壁23和第四组合壁25保持不动,当第一驱动凸块211抵顶在第一凸起224的第一外侧斜面2241上后,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第三驱动凸块213抵顶在第三凸起244的第三外侧斜面2441上后,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即使手持套箍21带动第一驱动凸块211和第三驱动凸块213分别在第一外侧斜面2241和第三外侧斜面2441上滑动也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22和第三组合壁24的摆动形式,确保此时的水流形式稳定。当需要快速远射细流时,可将手持套箍21继续向后推拉,使第二驱动凸块212的第二驱动斜面2121和第四驱动凸块214的第四驱动斜面2141同时对第二凸起234的第二端斜面2342和第四凸起254的第四端斜面2542进行驱动,使第二组合壁23和第四组合壁25同时向内彼此靠近,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更小的方口状,水流即为快速远射细流形式,在手持套箍21继续向后推拉过程中,由于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因此第一驱动凸块211和第三驱动凸块213分别在第一外侧斜面2241和第三外侧斜面2441上平稳滑动而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22和第三组合壁24的摆动形式,确保此时的水流形式稳定。当向前推拉手持套箍21时可相应的恢复原来的水流形式。在各组合壁张合过程中,第一弹性防水布27可适应各组合壁之间的第一缝隙的尺寸而不会松弛,确保消防水枪出水的稳定性而不会抖动。

为了进一步便于各组合壁进行聚拢合并,优选地,第一直组合壁222、第二直组合壁232、第三直组合壁242和第四直组合壁252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且均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优选地,各组合壁与连接部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28,各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防水布29连接在一起。第二间隙28利于各组合壁相对于连接部1进行翻转动作,第二弹性防水布29可将第二间隙28封挡住不漏水,且可适应第二间隙28的尺寸变化。第二弹性防水布29为具有弹性的防水布。

优选地,第一弹性防水布27和第二弹性防水布29为一体结构。

为了实现各弹性片体与连接部1和各组合壁的具体连接结构,优选地,第一弹性片体223、第二弹性片体233、第三弹性片体243和第四弹性片体253均为钢片;第一弹性片体223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直连接片2231,和与第一组合壁22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斜连接片2232;第二弹性片体233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直连接片2331,和与第二组合壁23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斜连接片2332;第三弹性片体243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直连接片2431,和与第三组合壁24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斜连接片2432;第四弹性片体253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直连接片2531,和与第四组合壁25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斜连接片2532。

优选地,第一直组合壁222、第二直组合壁232、第三直组合壁242和第四直组合壁252的外表面均设有挡住手持套箍21防止手持套箍21从喷水口脱落的卡块。

优选地,卡块具有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连接部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顺势斜面,可供手持套箍21顺势卡入到各组合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39993.9 (22)申请日 2017.05.16 (73)专利权人 水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贵 峰工业区 (72)发明人 王磊 王秋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5221 代理人 程昭春 (51)Int.Cl. A62C 31/03(2006.01) A62C 31/2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突破。

2、 传统消防水枪的构造形式, 当需要平铺形式的水 流时, 可将手持套箍向后推拉, 使第一驱动凸块 的第一驱动斜面和第三驱动凸块的第三驱动斜 面同时对第一凸起的第一端斜面和第三凸起的 第三端斜面进行驱动, 使第一组合壁和第三组合 壁同时向内彼此靠近, 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较 小的扁平状, 水流即为分散的平铺形式。 当需要 快速远射细流时, 可将手持套箍继续向后推拉, 使第二驱动凸块的第二驱动斜面和第四驱动凸 块的第四驱动斜面同时对第二凸起的第二端斜 面和第四凸起的第四端斜面进行驱动, 使第二组 合壁和第四组合壁同时向内彼此靠近, 使喷水口 变成横截面积更小的方口状, 水流即为快速远射 细流形式。 。

3、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CN 206730338 U 2017.12.12 CN 206730338 U 1.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包括与消防水带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 和具有喷水口的枪头 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枪头部包括四个围绕所述连接部轴线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组合壁和套 于四个组合壁外侧驱动各组合壁向内摆动角度为a的手持套箍, 四个所述组合壁为依次相 邻的的第一组合壁、 第二组合壁、 第三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 所述第一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 连接部的第一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直组合壁, 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 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三组合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

4、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二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直组合壁, 所述第二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四组合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斜组合壁 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三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斜组合壁和靠近 所述喷水口的第三直组合壁, 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一组合壁 倾斜设置, 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四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 连接部的第四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直组合壁, 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 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二组合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

5、一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组合壁通过第 二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组合壁通过第三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 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组合壁通过第四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相邻的所述组合 壁之间具有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宽的第一间隙, 相邻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防水 布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 一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端斜面, 所述第一外侧斜面和第一端斜面相交成第 一尖角, 所述第一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 置, 所述第一外侧斜面与。

6、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所述第一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 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 所述第二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外 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端斜面, 所述第二外侧斜面和第二端斜面相交成第二尖 角, 所述第二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 述第二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所述第二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 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 所述 第三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三凸起, 所。

7、述第三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外侧斜 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三端斜面, 所述第三外侧斜面和第三端斜面相交成第三尖角, 所述第三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 三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所述第三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 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三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 所述第四 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四凸起, 所述第四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四外侧斜面和 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端斜面, 所述第四外侧斜面和第四端斜面相交成第四尖角, 所述 第四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

8、倾斜设置, 所述第四外 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所述第四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 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四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 所述第一凸 起、 第二凸起、 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至所述喷水口的距离相等;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730338 U 2 所述手持套箍的内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 与所述第二组合 壁相对应的第二内侧壁, 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三内侧壁, 和与所述第四组合壁相 对应的第四内侧壁; 所述第一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一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凸 块, 所述第一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一。

9、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一驱动斜面; 所述第二内侧 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二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凸块, 所述第二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 二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二驱动斜面; 所述第三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三凸起进行驱 动的第三驱动凸块, 所述第三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三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三驱动斜 面; 所述第四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四凸起进行驱动的第四驱动凸块, 所述第四驱动 凸块具有与所述第四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四驱动斜面; 所述第一端斜面的大径端、 第二 端斜面的大径端、 第三端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端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 的第一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

10、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 连接部轴线的第二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处于 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三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二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驱动斜面的 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四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二垂直 平面的距离为c, 所述第二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三垂直平面的距离为d, 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 所述第四垂直平面的距离为e, e大于c加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组合壁、 第二 直组合壁、 第三直组合壁和第四直组合壁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平行, 且均朝所述喷水口方 向逐渐变窄。 3.根据权利要。

11、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组合壁与所述连接 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防水布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布和第 二弹性防水布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 片体、 第二弹性片体、 第三弹性片体和第四弹性片体均为钢片; 所述第一弹性片体包括与所 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直连接片, 和与所述第一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 一斜连接片; 所述第二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直连接片, 和 与所述第二组合。

12、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斜连接片; 所述第三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 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直连接片, 和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斜连 接片; 所述第四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直连接片, 和与所述 第四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斜连接片。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730338 U 3 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背景技术 0002 消防水枪作为消防器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结构已为公知, 如中国发明专利 CN201510446305.X公开一种消防水枪, 包括水。

13、管和枪头, 所述水管和枪头之间连有一手托 管, 所述手托管上设有一拉带, 且手托管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所述手托管的两端均通过螺 纹连接在水管和枪头上。 该发明专利的结构与市场上其他消防水枪的结构类似, 在实际使 用过程中都存在出水形式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情况, 其实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0003 鉴于此, 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水流喷出形式, 适应各种水流需求, 操作 灵活方便, 结构新颖合理, 实用性强的调节型消防水枪。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调。

14、节型消防水枪, 包括与消防水带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 和具有喷水口的枪 头部; 所述枪头部包括四个围绕所述连接部轴线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组合壁和套于四个组合 壁外侧驱动各组合壁向内摆动角度为a的手持套箍, 四个所述组合壁为依次相邻的的第一 组合壁、 第二组合壁、 第三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 所述第一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 一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直组合壁, 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 向所述第三组合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二组 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直组合壁, 所述第二斜 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

15、述第四组合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 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三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 的第三直组合壁, 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一组合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三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四组合壁包括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 四斜组合壁和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直组合壁, 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 向所述第二组合壁倾斜设置, 所述第四斜组合壁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0007 所述第一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组合壁通 过第二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三组合壁通过第三弹。

16、性片体与所述连接 部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组合壁通过第四弹性片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相邻的所述 组合壁之间具有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宽的第一间隙, 相邻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一弹性 防水布连接在一起; 0008 所述第一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 的第一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一端斜面, 所述第一外侧斜面和第一端斜面相交 成第一尖角, 所述第一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206730338 U 4 设置, 所述第一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所述第一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 。

17、逐渐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 b; 所述第二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二 外侧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二端斜面, 所述第二外侧斜面和第二端斜面相交成第二 尖角, 所述第二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所述第二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 向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 所 述第三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三凸起, 所述第三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三外侧 斜面和较靠近所述喷。

18、水口的第三端斜面, 所述第三外侧斜面和第三端斜面相交成第三尖 角, 所述第三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 述第三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所述第三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 靠近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三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 所述 第四组合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四凸起, 所述第四凸起具有较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第四外侧斜 面和较靠近所述喷水口的第四端斜面, 所述第四外侧斜面和第四端斜面相交成第四尖角, 所述第四外侧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 四外侧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a, 。

19、所述第四端斜面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 所述连接部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第四端斜面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夹角为b; 所述第一 凸起、 第二凸起、 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至所述喷水口的距离相等; 0009 所述手持套箍的内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 与所述第二 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二内侧壁, 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相对应的第三内侧壁, 和与所述第四组合 壁相对应的第四内侧壁; 所述第一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一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 凸块, 所述第一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一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一驱动斜面; 所述第二内 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二凸起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凸块, 所述第二驱动凸块具有。

20、与所述 第二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二驱动斜面; 所述第三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三凸起进行 驱动的第三驱动凸块, 所述第三驱动凸块具有与所述第三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三驱动斜 面; 所述第四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所述第四凸起进行驱动的第四驱动凸块, 所述第四驱动 凸块具有与所述第四端斜面相对应平行的第四驱动斜面; 所述第一端斜面的大径端、 第二 端斜面的大径端、 第三端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端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 的第一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 连接部轴线的第二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一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的小径端处于 垂直于所述连接。

21、部轴线的第三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二驱动斜面的大径端和第四驱动斜面的 大径端处于垂直于所述连接部轴线的第四垂直平面上, 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二垂直 平面的距离为c, 所述第二垂直平面至所述第三垂直平面的距离为d, 所述第一垂直平面至 所述第四垂直平面的距离为e, e大于c加d。 0010 所述第一直组合壁、 第二直组合壁、 第三直组合壁和第四直组合壁与所述连接部 的轴线平行, 且均朝所述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0011 各所述组合壁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各所述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防水 布连接在一起。 0012 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布和第二弹性防水布为一体结构。 说 明 书 2/7 页 5 。

22、CN 206730338 U 5 0013 所述第一弹性片体、 第二弹性片体、 第三弹性片体和第四弹性片体均为钢片; 所述 第一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直连接片, 和与所述第一组合壁 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斜连接片; 所述第二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 接的第二直连接片, 和与所述第二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斜连接片; 所述第三弹 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直连接片, 和与所述第三组合壁的内侧 面平行连接的第三斜连接片; 所述第四弹性片体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 四直连接片, 和与所述第四组合壁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斜连接片。。

23、 00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型消防水枪, 突破传统消防水枪的构造 形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在第一弹性片体、 第二弹性片体、 第三弹性片体和第四弹性片体 的弹力作用下, 各组合壁具有向外张开的趋势, 各组合壁和第一弹性防水布可构成完整的 消防水枪, 可作为常用消防水枪使用, 当需要平铺形式的水流时, 可将手持套箍向后推拉, 使第一驱动凸块的第一驱动斜面和第三驱动凸块的第三驱动斜面同时对第一凸起的第一 端斜面和第三凸起的第三端斜面进行驱动, 使第一组合壁和第三组合壁同时向内彼此靠 近, 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较小的扁平状, 水流即为分散的平铺形式, 此时第二组合壁和第 四组。

24、合壁保持不动, 当第一驱动凸块抵顶在第一凸起的第一外侧斜面上后, 第一外侧斜面 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 第三驱动凸块抵顶在第三凸起的第三外侧斜面上后, 第三外侧斜面 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 即使手持套箍带动第一驱动凸块和第三驱动凸块分别在第一外侧斜 面和第三外侧斜面上滑动也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和第三组合壁的摆动形式, 确保此时的水 流形式稳定。 当需要快速远射细流时, 可将手持套箍继续向后推拉, 使第二驱动凸块的第二 驱动斜面和第四驱动凸块的第四驱动斜面同时对第二凸起的第二端斜面和第四凸起的第 四端斜面进行驱动, 使第二组合壁和第四组合壁同时向内彼此靠近, 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 积更小的方口状, 水流。

25、即为快速远射细流形式, 在手持套箍继续向后推拉过程中, 由于第一 外侧斜面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 第三外侧斜面与连接部的轴线平行, 因此第一驱动凸块和 第三驱动凸块分别在第一外侧斜面和第三外侧斜面上平稳滑动而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和 第三组合壁的摆动形式, 确保此时的水流形式稳定。 当向前推拉手持套箍时可相应的恢复 原来的水流形式。 在各组合壁张合过程中, 第一弹性防水布可适应各组合壁之间的第一缝 隙的尺寸而不会松弛, 确保消防水枪出水的稳定性而不会抖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 型的调节型消防水枪, 其可调节水流喷出形式, 适应各种水流需求, 操作灵活方便, 结构新 颖合理, 实用性强。 附图。

26、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206730338 U 6 0023 1-连接部 2-枪头部 0024 21-手持套箍 211-第一驱动凸块 2111-第一驱动斜面 212-第二驱动凸块 2121- 第二驱动斜面 213-第。

27、三驱动凸块 2131-第三驱动斜面 214-第四驱动凸块 2141-第四驱 动斜面 0025 22-第一组合壁 221-第一斜组合壁 222-第一直组合壁 223-第一弹性片体 2231-第一直连接片 2232-第一斜连接片 224-第一凸起 2241-第一外侧斜面 2242-第一 端斜面 0026 23-第二组合壁 231-第二斜组合壁 232-第二直组合壁 233-第二弹性片体 2331-第二直连接片 2332-第二斜连接片 234-第二凸起 2341-第二外侧斜面 2342-第二 端斜面 0027 24-第三组合壁 241-第三斜组合壁 242-第三直组合壁 243-第三弹性片体 243。

28、1-第三直连接片 2432-第三斜连接片 244-第三凸起 2441-第三外侧斜面 2442-第三 端斜面 0028 25-第四组合壁 251-第四斜组合壁 252-第四直组合壁 253-第四弹性片体 2531-第四直连接片 2532-第四斜连接片 254-第四凸起 2541-第四外侧斜面 2542-第四 端斜面 0029 26-第一间隙 27-第一弹性防水布 28-第二间隙 29-第二弹性防水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3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节型消防水枪, 如图1-7所示, 包括与消防水带连接件连接的 连接部1,。

29、 和具有喷水口的枪头部2。 0032 枪头部2包括四个围绕连接部1轴线呈均匀环形分布的组合壁和套于四个组合壁 外侧驱动各组合壁向内摆动角度为a的手持套箍21, 四个组合壁为依次相邻的的第一组合 壁22、 第二组合壁23、 第三组合壁24和第四组合壁25; 0033 第一组合壁22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一斜组合壁221和靠近喷水口的第一直组合 壁222, 第一斜组合壁22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三组合壁24倾斜设置, 第一斜组合壁221朝 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第二组合壁23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二斜组合壁231和靠近喷水口的 第二直组合壁232, 第二斜组合壁23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四组合壁25倾。

30、斜设置, 第二斜 组合壁23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第三组合壁24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三斜组合壁241和 靠近喷水口的第三直组合壁242, 第三斜组合壁2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一组合壁22倾斜 设置, 第三斜组合壁2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第四组合壁25包括靠近连接部1的第四斜 组合壁251和靠近喷水口的第四直组合壁252, 第四斜组合壁25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第二 组合壁23倾斜设置, 第四斜组合壁25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窄; 此结构便于各组合壁向内聚 拢拼接; 0034 第一组合壁22通过第一弹性片体223与连接部1连接在一起, 第二组合壁23通过第 二弹性片体233与连接部1连接。

31、在一起, 第三组合壁24通过第三弹性片体243与连接部1连接 在一起, 第四组合壁25通过第四弹性片体253与连接部1连接在一起; 各弹性片体可对各组 合壁进行向外的弹性驱动;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206730338 U 7 0035 相邻的组合壁之间具有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变宽的第一间隙26, 相邻的组合壁通过 第一弹性防水布27连接在一起; 第一弹性防水布27为具有弹性的防水布; 0036 第一组合壁22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凸起224, 第一凸起22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 第一外侧斜面2241和较靠近喷水口的第一端斜面2242, 第一外侧斜面2241和第一端斜面 2242相交成第一。

32、尖角, 第一外侧斜面22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 斜设置, 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 当第一组合壁22向内转动角度a后, 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 第一端斜面2242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 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第一端斜面22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 第二组合壁23的外侧 面形成有第二凸起234, 第二凸起23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第二外侧斜面2341和较靠近喷 水口的第二端斜面2342, 第二外侧斜面2341和第二端斜面2342相交成第二尖角, 第二外侧 斜面23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33、 第二外侧斜面2341与连 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 当第二组合壁23向内转动角度a后, 第二外侧斜面2341与连接部1的 轴线平行, 第二端斜面2342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第二端 斜面23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 第三组合壁24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三凸起244, 第三凸起 24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第三外侧斜面2441和较靠近喷水口的第三端斜面2442, 第三外侧 斜面2441和第三端斜面2442相交成第三尖角, 第三外侧斜面24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 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 当第三组合壁 24向内转动。

34、角度a后, 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 第三端斜面2442朝喷水口 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第三端斜面24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 第四组合壁25的外侧面形成有第四凸起254, 第四凸起254具有较靠近连接部1的第四外侧 斜面2541和较靠近喷水口的第四端斜面2542, 第四外侧斜面2541和第四端斜面2542相交成 第四尖角, 第四外侧斜面2541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远离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第四 外侧斜面2541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a, 当第四组合壁25向内转动角度a后, 第四外侧斜面 25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 第四端斜面2542朝喷。

35、水口方向逐渐向靠近连接部1轴线的方向 倾斜设置, 第四端斜面2542与连接部1轴线的夹角为b; 0037 第一凸起224、 第二凸起234、 第三凸起244和第四凸起254至喷水口的距离相等; 即 各凸起处于围绕连接部1轴线的同一环域内; 0038 手持套箍21的内侧壁包括与第一组合壁22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 与第二组合壁23 相对应的第二内侧壁, 与第三组合壁24相对应的第三内侧壁, 和与第四组合壁25相对应的 第四内侧壁; 第一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第一凸起224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凸块211, 第一驱 动凸块211具有与第一端斜面2242相对应平行的第一驱动斜面2111; 第二内侧壁形成有向 。

36、内对第二凸起234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凸块212, 第二驱动凸块212具有与第二端斜面2342 相对应平行的第二驱动斜面2121; 第三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第三凸起244进行驱动的第三 驱动凸块213, 第三驱动凸块213具有与第三端斜面2442相对应平行的第三驱动斜面2131; 第四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对第四凸起254进行驱动的第四驱动凸块214, 第四驱动凸块214具 有与第四端斜面2542相对应平行的第四驱动斜面2141; 第一端斜面2242的大径端、 第二端 斜面2342的大径端、 第三端斜面2442的大径端和第四端斜面2542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连接 部1轴线的第一垂直平面上, 第一驱动斜面2。

37、111的大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2131的大径端处 于垂直于连接部1轴线的第二垂直平面上, 第一驱动斜面2111的小径端和第三驱动斜面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206730338 U 8 2131的小径端处于垂直于连接部1轴线的第三垂直平面上, 第二驱动斜面2121的大径端和 第四驱动斜面2141的大径端处于垂直于连接部1轴线的第四垂直平面上, 第一垂直平面至 第二垂直平面的距离为c, 第二垂直平面至第三垂直平面的距离为d, 第一垂直平面至第四 垂直平面的距离为e, e大于c加d, 此结构可确保手持套箍21对第一组合壁22和第三组合壁 24进行驱动时, 第二组合壁23和第四组合壁25不动。

38、, 保证两组独立的驱动。 本实用新型在实 际使用过程中, 在第一弹性片体223、 第二弹性片体233、 第三弹性片体243和第四弹性片体 253的弹力作用下, 各组合壁具有向外张开的趋势, 各组合壁和第一弹性防水布27可构成完 整的消防水枪, 可作为常用消防水枪使用, 当需要平铺形式的水流时, 可将手持套箍21向后 推拉, 使第一驱动凸块211的第一驱动斜面2111和第三驱动凸块213的第三驱动斜面2131同 时对第一凸起224的第一端斜面2242和第三凸起244的第三端斜面2442进行驱动, 使第一组 合壁22和第三组合壁24同时向内彼此靠近, 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较小的扁平状, 水流即 为。

39、分散的平铺形式, 此时第二组合壁23和第四组合壁25保持不动, 当第一驱动凸块211抵顶 在第一凸起224的第一外侧斜面2241上后, 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 第三 驱动凸块213抵顶在第三凸起244的第三外侧斜面2441上后, 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 的轴线平行, 即使手持套箍21带动第一驱动凸块211和第三驱动凸块213分别在第一外侧斜 面2241和第三外侧斜面2441上滑动也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22和第三组合壁24的摆动形式, 确保此时的水流形式稳定。 当需要快速远射细流时, 可将手持套箍21继续向后推拉, 使第二 驱动凸块212的第二驱动斜面2121和第四驱动。

40、凸块214的第四驱动斜面2141同时对第二凸 起234的第二端斜面2342和第四凸起254的第四端斜面2542进行驱动, 使第二组合壁23和第 四组合壁25同时向内彼此靠近, 使喷水口变成横截面积更小的方口状, 水流即为快速远射 细流形式, 在手持套箍21继续向后推拉过程中, 由于第一外侧斜面22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 行, 第三外侧斜面2441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 因此第一驱动凸块211和第三驱动凸块213分 别在第一外侧斜面2241和第三外侧斜面2441上平稳滑动而不会影响第一组合壁22和第三 组合壁24的摆动形式, 确保此时的水流形式稳定。 当向前推拉手持套箍21时可相应的恢复 原来的。

41、水流形式。 在各组合壁张合过程中, 第一弹性防水布27可适应各组合壁之间的第一 缝隙的尺寸而不会松弛, 确保消防水枪出水的稳定性而不会抖动。 0039 为了进一步便于各组合壁进行聚拢合并, 优选地, 第一直组合壁222、 第二直组合 壁232、 第三直组合壁242和第四直组合壁252与连接部1的轴线平行, 且均朝喷水口方向逐 渐变窄。 0040 优选地, 各组合壁与连接部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28, 各组合壁通过第二弹性防水布 29连接在一起。 第二间隙28利于各组合壁相对于连接部1进行翻转动作, 第二弹性防水布29 可将第二间隙28封挡住不漏水, 且可适应第二间隙28的尺寸变化。 第二弹性防水布。

42、29为具 有弹性的防水布。 0041 优选地, 第一弹性防水布27和第二弹性防水布29为一体结构。 0042 为了实现各弹性片体与连接部1和各组合壁的具体连接结构, 优选地, 第一弹性片 体223、 第二弹性片体233、 第三弹性片体243和第四弹性片体253均为钢片; 第一弹性片体 223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一直连接片2231, 和与第一组合壁22的内侧面平 行连接的第一斜连接片2232; 第二弹性片体233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直 连接片2331, 和与第二组合壁23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二斜连接片2332; 第三弹性片体243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

43、206730338 U 9 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三直连接片2431, 和与第三组合壁24的内侧面平行 连接的第三斜连接片2432; 第四弹性片体253包括与连接部1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直连 接片2531, 和与第四组合壁25的内侧面平行连接的第四斜连接片2532。 0043 优选地, 第一直组合壁222、 第二直组合壁232、 第三直组合壁242和第四直组合壁 252的外表面均设有挡住手持套箍21防止手持套箍21从喷水口脱落的卡块。 0044 优选地, 卡块具有朝喷水口方向逐渐向连接部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顺势斜面, 可供 手持套箍21顺势卡入到各组合壁上。 0045 本实用新型的。

44、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 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 适当变化或修饰, 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206730338 U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11 CN 206730338 U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12 CN 206730338 U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3 CN 206730338 U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4 CN 206730338 U 1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5 CN 206730338 U 1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6 CN 206730338 U 1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7 CN 206730338 U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