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72934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46623.9

申请日:

2011.02.25

公开号:

CN102174895A

公开日:

2011.09.0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21F 5/00申请公布日:201109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5/00申请日:20110225|||公开

IPC分类号:

E21F5/00; E21F5/04; E21F1/00; E21F1/04; E21F1/08

主分类号:

E21F5/00

申请人:

湖南科技大学

发明人:

刘荣华; 王鹏飞; 陈世强; 丘汉锋; 王维建; 杜赛骥; 钟微微; 宋佳

地址: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桃源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代理人:

颜昌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包括双吸式离心风机、内风筒、外风筒、内喇叭风口、外喇叭风口、进水管、喷雾嘴、集水槽和排污管,所述的外风筒设于内风筒的外部,内喇叭风口和外喇叭风口分别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同一端,所述的双吸式离心风机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另一端,所述的进水管连接在喷雾嘴上,喷雾嘴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顶部,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集水槽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底部。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且提高了控尘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双吸式离心风机、 内风筒、 外风筒、 内喇叭风口、 外喇叭风口、 进水管、 喷雾嘴、 集水槽和排污管, 所述的外风筒设于内 风筒的外部, 内喇叭风口和外喇叭风口分别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同一端, 所述的双吸 式离心风机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另一端, 所述的进水管连接在喷雾嘴上, 喷雾嘴安装 在内外风筒夹层的顶部, 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 集水槽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底 部。

说明书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除尘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矿山作业环境及生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随着矿山 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大功率掘进机的广泛采用, 机掘工作面的产尘量剧增, 作业环境恶 化, 尤其是掘进机司机处的粉尘浓度常常严重超标。
     目前, 国内外主要是采用长压短抽的混合式通风, 将掘进头的含尘风流吸入除尘 器中加以净化。这种通风除尘技术降低工作面及巷道内粉尘浓度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 : 一是通风除尘系统吸尘 ( 收集含尘风流 ) 的有效性 ; 二是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了提高除 尘系统的捕尘效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前西德研究出一种控尘装置——附壁风筒 ( 亦称 康达风筒 ), 即在压入式风筒的末端安装附壁风筒改善机掘工作面风流分布状况, 使压入 风流变为轴向前进的旋转风流, 形成一道旋转风幕, 用来封住工作面粉尘, 阻止粉尘向外扩 散, 提高集尘装置的集尘效果。 但该系统由于附壁风筒与吸风口为独立的两大部分, 整个装 置的体积较大, 占用了较大作业空间, 难以在国内这种小断面机掘工作面中推广应用, 同时 附壁风筒旋转风流速度在初始段分布不理想, 影响了旋转风幕的控尘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 体积小、 集尘 和除尘效果好的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 包括双吸式离心风机、 内风 筒、 外风筒、 内喇叭风口、 外喇叭风口、 进水管、 喷雾嘴、 集水槽和排污管, 所述的外风筒设于 内风筒的外部, 内喇叭风口和外喇叭风口分别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同一端, 所述的双 吸式离心风机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另一端, 所述的进水管连接在喷雾嘴上, 喷雾嘴安 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顶部, 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 集水槽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 底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 1) 本发明中双吸式离心风机沿切 向将风流送入内外风筒的夹层中, 风流在夹层中产生旋转, 从环形风口射出, 在工作面前方 形成锥形旋转风幕, 改善了原附壁风筒依靠巷道的贴附作用所形成的螺旋风流速度场, 进 一步提高了旋转风幕的控尘效果 ; 2) 本发明将吹、 吸风筒及风口套装, 且集集尘和除尘于 一体, 整个装置结构紧凑, 体积小, 降低了对掘进巷道断面大小的要求, 更有利于在国内机 掘工作面中推广应用 ; 3) 本发明将喷雾降尘与湿式旋流离心除尘作用机理融于一体, 提高 了除尘效率。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 A-A 剖面图。 图 3 是图 1 所示的 B-B 剖面图。 图 4 是图 1 所示的 C-C 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 如图 1、 图 2、 图 3 和图 4 所示,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 包括双吸式离心 风机 1、 外风筒 2、 内风筒 3、 内喇叭风口 4、 外喇叭风口 5、 喷雾嘴 6、 给水管 7、 集水槽 8 和排 污管 9, 所述的外风筒 2 设于内风筒 3 的外部, 内喇叭风口 4 和外喇叭风口 5 分别安装在内 风筒 3 和外风筒 2 的同一端, 所述的双吸式离心风机 1 安装在内风筒 3 和外风筒 2 的另一 端, 所述的给水管 7 连接在喷雾嘴 6 上, 喷雾嘴 6 安装内风筒 3 和外风筒 2 的夹层的顶部, 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 集水槽安装在内风筒 3 和外风筒 2 的夹层底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 双吸式离心风机 1 出风口的风流沿切向送至外风筒 2 和内 风筒 3 的夹层中, 风流在夹层中螺旋运动, 最后从内喇叭风口 4 和外喇叭风口 5 之间的环形 风口射出, 在机掘工作面前方产生锥形旋转风幕, 将产尘区的粉尘封堵在工作面端头, 阻止 粉尘向外扩散。旋转风幕在吸气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卷吸效应, 使粉尘汇集于吸风口轴线 附近, 并在吸风口吸气流的作用下进入内风筒 3, 然后经过双吸式离心风机 1 与来自另一侧 的新鲜风流汇合, 再由双吸式离心风机 1 出风口送入内风筒 3 和外风筒 2 的夹层中。内风 筒 3 和外风筒 2 的夹层顶部安装有喷雾嘴 6, 风流中的粉尘通过喷雾降尘和湿式旋流离心除 尘作用被捕集, 并随水流经集水槽 8 和排污管 9 排出, 净化后的风流经环形风口射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74895A43申请公布日20110907CN102174895ACN102174895A21申请号201110046623922申请日20110225E21F5/00200601E21F5/04200601E21F1/00200601E21F1/04200601E21F1/0820060171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地址411201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桃源路72发明人刘荣华王鹏飞陈世强丘汉锋王维建杜赛骥钟微微宋佳74专利代理机构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43108代理人颜昌伟54发明名称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包括双吸。

2、式离心风机、内风筒、外风筒、内喇叭风口、外喇叭风口、进水管、喷雾嘴、集水槽和排污管,所述的外风筒设于内风筒的外部,内喇叭风口和外喇叭风口分别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同一端,所述的双吸式离心风机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另一端,所述的进水管连接在喷雾嘴上,喷雾嘴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顶部,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集水槽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底部。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且提高了控尘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174899A1/1页21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吸式离心风机、内风筒、外风筒、内喇叭。

3、风口、外喇叭风口、进水管、喷雾嘴、集水槽和排污管,所述的外风筒设于内风筒的外部,内喇叭风口和外喇叭风口分别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同一端,所述的双吸式离心风机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另一端,所述的进水管连接在喷雾嘴上,喷雾嘴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顶部,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集水槽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底部。权利要求书CN102174895ACN102174899A1/2页3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除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背景技术0002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矿山作业环境及生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

4、高,大功率掘进机的广泛采用,机掘工作面的产尘量剧增,作业环境恶化,尤其是掘进机司机处的粉尘浓度常常严重超标。0003目前,国内外主要是采用长压短抽的混合式通风,将掘进头的含尘风流吸入除尘器中加以净化。这种通风除尘技术降低工作面及巷道内粉尘浓度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通风除尘系统吸尘收集含尘风流的有效性;二是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了提高除尘系统的捕尘效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前西德研究出一种控尘装置附壁风筒亦称康达风筒,即在压入式风筒的末端安装附壁风筒改善机掘工作面风流分布状况,使压入风流变为轴向前进的旋转风流,形成一道旋转风幕,用来封住工作面粉尘,阻止粉尘向外扩散,提高集尘装置的集尘效果。但该系统。

5、由于附壁风筒与吸风口为独立的两大部分,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大,占用了较大作业空间,难以在国内这种小断面机掘工作面中推广应用,同时附壁风筒旋转风流速度在初始段分布不理想,影响了旋转风幕的控尘效果。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集尘和除尘效果好的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双吸式离心风机、内风筒、外风筒、内喇叭风口、外喇叭风口、进水管、喷雾嘴、集水槽和排污管,所述的外风筒设于内风筒的外部,内喇叭风口和外喇叭风口分别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同一端,所述的双吸式离心风机安装在内风筒和外风筒的另一端。

6、,所述的进水管连接在喷雾嘴上,喷雾嘴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顶部,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集水槽安装在内外风筒夹层的底部。000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1本发明中双吸式离心风机沿切向将风流送入内外风筒的夹层中,风流在夹层中产生旋转,从环形风口射出,在工作面前方形成锥形旋转风幕,改善了原附壁风筒依靠巷道的贴附作用所形成的螺旋风流速度场,进一步提高了旋转风幕的控尘效果;2本发明将吹、吸风筒及风口套装,且集集尘和除尘于一体,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降低了对掘进巷道断面大小的要求,更有利于在国内机掘工作面中推广应用;3本发明将喷雾降尘与湿式旋流离心除尘作用机理融于一体,提高了除尘效。

7、率。说明书CN102174895ACN102174899A2/2页4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是图1所示的AA剖面图。0009图3是图1所示的BB剖面图。0010图4是图1所示的CC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包括双吸式离心风机1、外风筒2、内风筒3、内喇叭风口4、外喇叭风口5、喷雾嘴6、给水管7、集水槽8和排污管9,所述的外风筒2设于内风筒3的外部,内喇叭风口4和外喇叭风口5分别安装在内风筒3和外风筒2的同一端,所述的双吸式离心风机1安装在内风筒3和。

8、外风筒2的另一端,所述的给水管7连接在喷雾嘴6上,喷雾嘴6安装内风筒3和外风筒2的夹层的顶部,所述的排污管安装在集水槽上,集水槽安装在内风筒3和外风筒2的夹层底部。001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双吸式离心风机1出风口的风流沿切向送至外风筒2和内风筒3的夹层中,风流在夹层中螺旋运动,最后从内喇叭风口4和外喇叭风口5之间的环形风口射出,在机掘工作面前方产生锥形旋转风幕,将产尘区的粉尘封堵在工作面端头,阻止粉尘向外扩散。旋转风幕在吸气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卷吸效应,使粉尘汇集于吸风口轴线附近,并在吸风口吸气流的作用下进入内风筒3,然后经过双吸式离心风机1与来自另一侧的新鲜风流汇合,再由双吸式离心风机1出风口送入内风筒3和外风筒2的夹层中。内风筒3和外风筒2的夹层顶部安装有喷雾嘴6,风流中的粉尘通过喷雾降尘和湿式旋流离心除尘作用被捕集,并随水流经集水槽8和排污管9排出,净化后的风流经环形风口射出。001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说明书CN102174895ACN102174899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74895ACN102174899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7489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