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救人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9291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76886.6

申请日:

20180126

公开号:

CN108114388A

公开日:

2018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99/00

主分类号:

A62B99/00

申请人:

周济同

发明人:

周济同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朱家洼小区16号楼4单元302室

优先权:

CN20181007688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救人器,包括铁圆盘,所述铁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管,且六个固定管以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点环形等距排列,所述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该深井救人器,通过设置铁圆盘、固定管、固定杆、第一螺纹柱和第一螺纹帽,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井,通过设置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纹帽,从而能救出不同身高的人,通过设置橡胶管、第一绳索、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和连接环,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拉紧第一钢丝绳即可使三个第二钢丝绳收缩,即可把落井者救出,既不需要消防人员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又节约了救援的时间,增大了落水者存活的几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井救人器,包括铁圆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圆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管(16),且六个固定管(16)以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点环形等距排列,所述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2),且挂钩(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钢丝绳(17),所述固定管(16)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固定装置(6),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的下表面与连接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套接在固定管(16)内,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7),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端套接在第二钢管(9)内,所述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5),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5)卡接在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装置(13),且六个卡扣装置(13)内搭接有同一个第二绳索(14),且第二绳索(14)依次穿过六个卡扣装置(13)并呈圆环形状,且第二绳索(14)位于六个第二钢管(9)的内侧,所述第二钢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管(10),所述橡胶管(10)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11),且十二个通孔(11)内均搭接有同一个第一绳索(12),且第一绳索(12)依次穿过十二通孔(11)并呈圆环形状,所述第一绳索(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钢丝绳(8),且三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依次穿过三个不相邻的橡胶管(10)、第二钢管(9)和第一钢管(7)并延伸至第一钢管(7)的上方,且三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环(4)的右侧面,所述连接环(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救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包括第一螺纹帽(61),所述第一螺纹帽(61)卡接在固定管(16)的上表面,且第一螺纹帽(6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62),所述第一螺纹柱(62)的底端与连接杆(5)的外表面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救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5)包括第二螺纹帽(152),所述第二螺纹帽(152)卡接在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且第二螺纹帽(152)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51),所述第二螺纹柱(151)的一端与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救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13)包括轴承(133),所述轴承(133)的外表面与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轴承(133)内套接有转轴(132),所述转轴(132)的两端分别与U形架(131)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且U形架(131)的内表面与第一绳索(12)的外表面搭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井救人器。

背景技术

井,指的是一种用来从地表下取水的装置,是古代人民家家户户都具备的东西。中国传说是伯益发明了井。井里的水来自地下水,清澈、清凉。井也形容有条理、有办法、有法度。

井在现代的运用比较广泛,其中农业灌溉和城市建设的排水系统运用最为普遍,城市中的排水井多数会设置井盖,但是如遇大雨天气,城市中的排水系统排水不够及时则有能会把井盖冲开,行人很容易掉进深井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现有的深井救人器多数是把消防员用绳索固定,然后通过消防员手动把落井者救出,不仅浪费消防员体力,且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救援时间,且如遇井口较小,消防员无法下井,则需用挖掘机挖井,不仅会破坏城市建设,且不能有效快速的把落井者救出,降低了落井者存活的几率,因此急需一种型号可调的深井救人器来解决现代化深井救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井救人器,解决了现有的深井救人器多数是把消防员用绳索固定,然后通过消防员手动把落井者救出,不仅浪费消防员体力,且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救援时间,且如遇井口较小,消防员无法下井,则需用挖掘机挖井,不仅会破坏城市建设,且不能有效快速的把落井者救出,降低了落井者存活的几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井救人器,包括铁圆盘,所述铁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管,且六个固定管以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点环形等距排列,所述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且挂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钢丝绳,所述固定管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下表面与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在固定管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底端套接在第二钢管内,所述第一钢管的外表面搭接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卡接在第二钢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装置,且六个卡扣装置内搭接有同一个第二绳索,且第二绳索依次穿过六个卡扣装置并呈圆环形状,且第二绳索位于六个第二钢管的内侧,所述第二钢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且十二个通孔内均搭接有同一个第一绳索,且第一绳索依次穿过十二通孔并呈圆环形状,所述第一绳索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钢丝绳,且三个第二钢丝绳的顶端依次穿过三个不相邻的橡胶管、第二钢管和第一钢管并延伸至第一钢管的上方,且三个第二钢丝绳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环的右侧面,所述连接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卡接在固定管的上表面,且第一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底端与连接杆的外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二螺纹帽卡接在第二钢管的外表面,且第二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的一端与第一钢管的外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外表面与第二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U形架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且U形架的内表面与第一绳索的外表面搭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井救人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深井救人器,通过设置铁圆盘、固定管、固定杆、第一螺纹柱和第一螺纹帽,从而使消防员可以通过拧动第一螺纹柱来调节整个装置的直径,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井,通过设置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纹帽,从而使消防员可通过拧动第二螺纹柱来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从而能救出不同身高的人,通过设置橡胶管、第一绳索、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和连接环,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拉紧第一钢丝绳即可使三个第二钢丝绳收缩,三个第二钢丝绳拉动第一绳索收缩,同时使六个橡胶管向内侧收缩,从而可以落井者的腿部锁紧,即可把落井者救出,既不需要消防人员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又节约了救援的时间,增大了落水者存活的几率。

2、该深井救人器,通过设置轴承、转轴、U形架和第二绳索,从而使第二绳索可以套在落水者的上半身,从而使落水者在井中上升的过程中不易被井壁擦伤,避免落水者受到二次伤害,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圆盘、2挂钩、3第一钢丝绳、4连接环、5连接杆、6第一固定装置、61第一螺纹帽、62第一螺纹柱、7第一钢管、8第二钢丝绳、9第二钢管、10橡胶管、11通孔、12第一绳索、13卡扣装置、131U形架、132转轴、133轴承、14第二绳索、15第二固定装置、151第二螺纹柱、152第二螺纹帽、16固定管、17第三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井救人器,包括铁圆盘1,铁圆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管16,且六个固定管16以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点环形等距排列,从而使六个第一钢管7的整体形状呈圆柱形,从而方便把此装置放入深井内,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2,通过设置挂钩2,从而方便缠绕固定第三钢丝绳17,且挂钩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钢丝绳17,通过设置第三钢丝绳17,从而既方便把整个装置放入深井内,又方便把落水者拉出深井,固定管16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固定装置6,第一固定装置6包括第一螺纹帽61,第一螺纹帽61卡接在固定管16的上表面,且第一螺纹帽6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62,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柱62和第一螺纹帽61,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松动第一螺纹柱62来调节连接杆5伸入固定管16的尺寸来调节整个装置的直径,从而能适应不同直径的深井,第一螺纹柱62的底端与连接杆5的外表面搭接,第一固定装置6的下表面与连接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一端套接在固定管16内,连接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7,第一钢管7的底端套接在第二钢管9内,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5,第二固定装置15包括第二螺纹帽152,第二螺纹帽152卡接在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且第二螺纹帽152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51,通过设置第二螺纹帽152和第二螺纹柱151,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松动第二螺纹柱151来调节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9的整体长度,从而可以使此装置打捞不同身材的落水者,第二螺纹柱151的一端与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接,第二固定装置15卡接在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装置13,卡扣装置13包括轴承133,轴承133的外表面与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且轴承133内套接有转轴132,转轴132的两端分别与U形架131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且U形架131的内表面与第一绳索12的外表面搭接,且六个卡扣装置13内搭接有同一个第二绳索14,通过设置第二绳索14和卡扣装置13,从而使第二绳索14可以套在落水者的上半身,从而使落水者在井中上升的过程中不易被井壁擦伤,避免落水者受到二次伤害,且第二绳索14依次穿过六个卡扣装置13并呈圆环形状,且第二绳索14位于六个第二钢管9的内侧,第二钢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管10,橡胶管10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11,且十二个通孔11内均搭接有同一个第一绳索12,且第一绳索12依次穿过十二通孔11并呈圆环形状,第一绳索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钢丝绳8,且三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依次穿过三个不相邻的橡胶管10、第二钢管9和第一钢管7并延伸至第一钢管7的上方,且三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环4的右侧面,连接环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绳3,通过设置橡胶管10、第一绳索12、第一钢丝绳3、第二钢丝绳8、第三钢丝绳17和连接环4,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拉紧第一钢丝绳3即可使三个第二钢丝绳8收缩,三个第二钢丝绳8拉动第一绳索12收缩,同时使六个橡胶管10向内侧收缩,从而可以落井者的腿部锁紧,即可把落井者救出,既不需要消防人员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又节约了救援的时间,增大了落水者存活的几率。

使用时,消防员首先通过观察判断井的直径大小和落水者的身材,然后消防员分别松动第一螺纹柱62和第二螺纹柱151,随后消防员调节整个装置的尺寸,然后消防员拧动第一螺纹柱62和第二螺纹柱151,使整个装置固定,然后消防员一边拉着第三钢丝绳17一边把此装置放入深井内,使落水者的头部穿过依次穿过第一绳索12和第二绳索14并靠近铁圆盘1的下表面,然后消防员拉动第一绳索12,使六个橡胶管10同时向内侧弯曲并把落水者的腿部固定,然后消防员拉动第一绳索12和钢丝绳17同步上升即可把落水者救出。

综上可得,1、该深井救人器,通过设置铁圆盘1、固定管16、固定杆、第一螺纹柱62和第一螺纹帽61,从而使消防员可以通过拧动第一螺纹柱62来调节整个装置的直径,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井,通过设置第一钢管7、第二钢管9、第二螺纹柱151和第二螺纹帽152,从而使消防员可通过拧动第二螺纹柱151来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从而能救出不同身高的人,通过设置橡胶管10、第一绳索12、第一钢丝绳3、第二钢丝绳8、第三钢丝绳17和连接环4,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拉紧第一钢丝绳3即可使三个第二钢丝绳8收缩,三个第二钢丝绳8拉动第一绳索12收缩,同时使六个橡胶管10向内侧收缩,从而可以落井者的腿部锁紧,即可把落井者救出,既不需要消防人员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又节约了救援的时间,增大了落水者存活的几率。

2、该深井救人器,通过设置轴承133、转轴132、U形架131和第二绳索14,从而使第二绳索14可以套在落水者的上半身,从而使落水者在井中上升的过程中不易被井壁擦伤,避免落水者受到二次伤害,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深井救人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井救人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井救人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井救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井救人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76886.6 (22)申请日 2018.01.26 (71)申请人 周济同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 朱家洼小区16号楼4单元302室 (72)发明人 周济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62B 99/00(2009.01) (54)发明名称 深井救人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救人器, 包括铁圆 盘, 所述铁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 管,。

2、 且六个固定管以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 点环形等距排列, 所述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处固 定连接有挂钩。 该深井救人器, 通过设置铁圆盘、 固定管、 固定杆、 第一螺纹柱和第一螺纹帽, 可以 适应不同大小的井, 通过设置第一钢管、 第二钢 管、 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纹帽, 从而能救出不同 身高的人, 通过设置橡胶管、 第一绳索、 第一钢丝 绳、 第二钢丝绳、 第三钢丝绳和连接环, 从而使消 防员通过拉紧第一钢丝绳即可使三个第二钢丝 绳收缩, 即可把落井者救出, 既不需要消防人员 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 又节约了救援的时间, 增 大了落水者存活的几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

3、8114388 A 2018.06.05 CN 108114388 A 1.一种深井救人器, 包括铁圆盘(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圆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 六个固定管(16), 且六个固定管(16)以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点环形等距排列, 所 述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2), 且挂钩(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钢 丝绳(17), 所述固定管(16)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固定装置(6),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的下 表面与连接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套接在固定管(16)内, 所述连 接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7), 所述第一钢管。

4、(7)的底端套接在第二钢管(9) 内, 所述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5),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5)卡接在第 二钢管(9)的外表面, 所述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装置(13), 且六个卡扣装 置(13)内搭接有同一个第二绳索(14), 且第二绳索(14)依次穿过六个卡扣装置(13)并呈圆 环形状, 且第二绳索(14)位于六个第二钢管(9)的内侧, 所述第二钢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 有橡胶管(10), 所述橡胶管(10)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11), 且十二个通孔(11)内均搭接 有同一个第一绳索(12), 且第一绳索(12)依次穿过十二通孔(11)并呈圆环形状,。

5、 所述第一 绳索(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钢丝绳(8), 且三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依次穿过 三个不相邻的橡胶管(10)、 第二钢管(9)和第一钢管(7)并延伸至第一钢管(7)的上方, 且三 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环(4)的右侧面, 所述连接环(4)的左侧面固定 连接有第一钢丝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救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6)包括第一螺 纹帽(61), 所述第一螺纹帽(61)卡接在固定管(16)的上表面, 且第一螺纹帽(61)内螺纹连 接有第一螺纹柱(62), 所述第一螺纹柱(62)的底端与连接杆(5)的外表面搭接。 3.根据权利。

6、要求1所述的深井救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5)包括第二螺 纹帽(152), 所述第二螺纹帽(152)卡接在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 且第二螺纹帽(152)内螺 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51), 所述第二螺纹柱(151)的一端与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救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装置(13)包括轴承(133), 所述轴承(133)的外表面与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且轴承(133)内套接有转轴 (132), 所述转轴(132)的两端分别与U形架(131)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 且U形架(131)的 内表面与第一绳索(12)的外表面搭接。

7、。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114388 A 2 深井救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救生工具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深井救人器。 背景技术 0002 井, 指的是一种用来从地表下取水的装置, 是古代人民家家户户都具备的东西。 中 国传说是伯益发明了井。 井里的水来自地下水, 清澈、 清凉。 井也形容有条理、 有办法、 有法 度。 0003 井在现代的运用比较广泛, 其中农业灌溉和城市建设的排水系统运用最为普遍, 城市中的排水井多数会设置井盖, 但是如遇大雨天气, 城市中的排水系统排水不够及时则 有能会把井盖冲开, 行人很容易掉进深井内, 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而现。

8、有的深井救人器多 数是把消防员用绳索固定, 然后通过消防员手动把落井者救出, 不仅浪费消防员体力, 且效 率低下, 严重影响救援时间, 且如遇井口较小, 消防员无法下井, 则需用挖掘机挖井, 不仅会 破坏城市建设, 且不能有效快速的把落井者救出, 降低了落井者存活的几率, 因此急需一种 型号可调的深井救人器来解决现代化深井救人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井救人器, 解决了现有的深井救人器 多数是把消防员用绳索固定, 然后通过消防员手动把落井者救出, 不仅浪费消防员体力, 且 效率低下, 严重影响救援时间, 且如遇井口较小。

9、, 消防员无法下井, 则需用挖掘机挖井, 不仅 会破坏城市建设, 且不能有效快速的把落井者救出, 降低了落井者存活的几率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井救人器, 包括铁圆盘, 所述 铁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管, 且六个固定管以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点环 形等距排列, 所述铁圆盘上表面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 且挂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 三钢丝绳, 所述固定管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下表面与连接 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在固定管内,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有第一钢管, 所述。

10、第一钢管的底端套接在第二钢管内, 所述第一钢管的外表面搭接有第二 固定装置,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卡接在第二钢管的外表面, 所述第二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有卡扣装置, 且六个卡扣装置内搭接有同一个第二绳索, 且第二绳索依次穿过六个卡扣装 置并呈圆环形状, 且第二绳索位于六个第二钢管的内侧, 所述第二钢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 橡胶管, 所述橡胶管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 且十二个通孔内均搭接有同一个第一绳索, 且 第一绳索依次穿过十二通孔并呈圆环形状, 所述第一绳索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钢 丝绳, 且三个第二钢丝绳的顶端依次穿过三个不相邻的橡胶管、 第二钢管和第一钢管并延 伸至第一钢管的上方, 且三个。

11、第二钢丝绳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环的右侧面, 所述连接 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绳。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114388 A 3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纹帽, 所述第一螺纹帽卡接在固定管的上 表面, 且第一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 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底端与连接杆的外表面 搭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螺纹帽, 所述第二螺纹帽卡接在第二钢管的 外表面, 且第二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 所述第二螺纹柱的一端与第一钢管的外 表面搭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卡扣装置包括轴承, 所述轴承的外表面与第二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 接。

12、, 且轴承内套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U形架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 且U形架的 内表面与第一绳索的外表面搭接。 0011 (三)有益效果 00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井救人器,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 该深井救人器, 通过设置铁圆盘、 固定管、 固定杆、 第一螺纹柱和第一螺纹帽, 从 而使消防员可以通过拧动第一螺纹柱来调节整个装置的直径, 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井, 通 过设置第一钢管、 第二钢管、 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纹帽, 从而使消防员可通过拧动第二螺纹 柱来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 从而能救出不同身高的人, 通过设置橡胶管、 第一绳索、 第一钢 丝绳、 第二钢丝绳、 第三钢丝绳。

13、和连接环, 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拉紧第一钢丝绳即可使三个第 二钢丝绳收缩, 三个第二钢丝绳拉动第一绳索收缩, 同时使六个橡胶管向内侧收缩, 从而可 以落井者的腿部锁紧, 即可把落井者救出, 既不需要消防人员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 又节约 了救援的时间, 增大了落水者存活的几率。 0014 2、 该深井救人器, 通过设置轴承、 转轴、 U形架和第二绳索, 从而使第二绳索可以套 在落水者的上半身, 从而使落水者在井中上升的过程中不易被井壁擦伤, 避免落水者受到 二次伤害, 且本发明结构紧凑, 设计合理,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

14、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铁圆盘、 2挂钩、 3第一钢丝绳、 4连接环、 5连接杆、 6第一固定装置、 61第一螺 纹帽、 62第一螺纹柱、 7第一钢管、 8第二钢丝绳、 9第二钢管、 10橡胶管、 11通孔、 12第一绳索、 13卡扣装置、 131U形架、 132转轴、 133轴承、 14第二绳索、 15第二固定装置、 151第二螺纹柱、 152第二螺纹帽、 16固定管、 17第三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15、,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如图1-4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深井救人器, 包括铁圆盘1, 铁圆盘1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114388 A 4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管16, 且六个固定管16以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为中心点环 形等距排列, 从而使六个第一钢管7的整体形状呈圆柱形, 从而方便把此装置放入深井内, 铁圆盘1上表面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挂钩2, 通过设置挂钩2, 从而方便缠绕固定。

16、第三钢丝绳 17, 且挂钩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钢丝绳17, 通过设置第三钢丝绳17, 从而既方便把整 个装置放入深井内, 又方便把落水者拉出深井, 固定管16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固定装置6, 第一固定装置6包括第一螺纹帽61, 第一螺纹帽61卡接在固定管16的上表面, 且第一螺纹帽 6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62, 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柱62和第一螺纹帽61, 从而使消防员通 过松动第一螺纹柱62来调节连接杆5伸入固定管16的尺寸来调节整个装置的直径, 从而能 适应不同直径的深井, 第一螺纹柱62的底端与连接杆5的外表面搭接, 第一固定装置6的下 表面与连接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连接杆5的一端。

17、套接在固定管16内, 连接杆5的另一端固 定连接有第一钢管7, 第一钢管7的底端套接在第二钢管9内, 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接有第 二固定装置15, 第二固定装置15包括第二螺纹帽152, 第二螺纹帽152卡接在第二钢管9的外 表面, 且第二螺纹帽152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151, 通过设置第二螺纹帽152和第二螺纹 柱151, 从而使消防员通过松动第二螺纹柱151来调节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9的整体长度, 从而可以使此装置打捞不同身材的落水者, 第二螺纹柱151的一端与第一钢管7的外表面搭 接, 第二固定装置15卡接在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 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装置 13, 卡扣装置。

18、13包括轴承133, 轴承133的外表面与第二钢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且轴承133 内套接有转轴132, 转轴132的两端分别与U形架131内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 且U形架131的 内表面与第一绳索12的外表面搭接, 且六个卡扣装置13内搭接有同一个第二绳索14, 通过 设置第二绳索14和卡扣装置13, 从而使第二绳索14可以套在落水者的上半身, 从而使落水 者在井中上升的过程中不易被井壁擦伤, 避免落水者受到二次伤害, 且第二绳索14依次穿 过六个卡扣装置13并呈圆环形状, 且第二绳索14位于六个第二钢管9的内侧, 第二钢管9的 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管10, 橡胶管10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1。

19、1, 且十二个通孔11内均搭接 有同一个第一绳索12, 且第一绳索12依次穿过十二通孔11并呈圆环形状, 第一绳索12的外 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钢丝绳8, 且三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依次穿过三个不相邻的橡胶 管10、 第二钢管9和第一钢管7并延伸至第一钢管7的上方, 且三个第二钢丝绳8的顶端均固 定连接在连接环4的右侧面, 连接环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绳3, 通过设置橡胶管 10、 第一绳索12、 第一钢丝绳3、 第二钢丝绳8、 第三钢丝绳17和连接环4, 从而使消防员通过 拉紧第一钢丝绳3即可使三个第二钢丝绳8收缩, 三个第二钢丝绳8拉动第一绳索12收缩, 同 时使六个橡胶管10向内侧。

20、收缩, 从而可以落井者的腿部锁紧, 即可把落井者救出, 既不需要 消防人员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 又节约了救援的时间, 增大了落水者存活的几率。 0022 使用时, 消防员首先通过观察判断井的直径大小和落水者的身材, 然后消防员分 别松动第一螺纹柱62和第二螺纹柱151, 随后消防员调节整个装置的尺寸, 然后消防员拧动 第一螺纹柱62和第二螺纹柱151, 使整个装置固定, 然后消防员一边拉着第三钢丝绳17一边 把此装置放入深井内, 使落水者的头部穿过依次穿过第一绳索12和第二绳索14并靠近铁圆 盘1的下表面, 然后消防员拉动第一绳索12, 使六个橡胶管10同时向内侧弯曲并把落水者的 腿部固定, 。

21、然后消防员拉动第一绳索12和钢丝绳17同步上升即可把落水者救出。 0023 综上可得, 1、 该深井救人器, 通过设置铁圆盘1、 固定管16、 固定杆、 第一螺纹柱62 和第一螺纹帽61, 从而使消防员可以通过拧动第一螺纹柱62来调节整个装置的直径, 可以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114388 A 5 适应不同大小的井, 通过设置第一钢管7、 第二钢管9、 第二螺纹柱151和第二螺纹帽152, 从 而使消防员可通过拧动第二螺纹柱151来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 从而能救出不同身高的人, 通过设置橡胶管10、 第一绳索12、 第一钢丝绳3、 第二钢丝绳8、 第三钢丝绳17和连接环4,。

22、 从 而使消防员通过拉紧第一钢丝绳3即可使三个第二钢丝绳8收缩, 三个第二钢丝绳8拉动第 一绳索12收缩, 同时使六个橡胶管10向内侧收缩, 从而可以落井者的腿部锁紧, 即可把落井 者救出, 既不需要消防人员下井以及使用挖掘机, 又节约了救援的时间, 增大了落水者存活 的几率。 0024 2、 该深井救人器, 通过设置轴承133、 转轴132、 U形架131和第二绳索14, 从而使第 二绳索14可以套在落水者的上半身, 从而使落水者在井中上升的过程中不易被井壁擦伤, 避免落水者受到二次伤害, 且本发明结构紧凑, 设计合理, 实用性强。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114388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8114388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8114388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811438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