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无土育苗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在中国北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岩棉、稻壳、玻化微珠(闭孔)珍珠岩(开孔)育秧技术。岩棉育秧技术,因 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原因的制约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稻壳 育苗由于发酵稻壳技术复杂,杂菌污染导致苗期病害多发等问题也没有得到大 范围推广,玻化微珠(也叫珍珠岩、膨化沙)因为单一的珍珠岩育苗有很多不 利因素,因珍珠岩的通透性传导性太强,对温度反应非常敏感,遇热更热,遇 凉更凉,导致秧苗素质差,不发苗,不盘根,个别地方无法插秧,死苗现象经 常发生,不被老百姓所接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育苗的方法,材料易取,配料中 所产生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及配料中的颗粒有机肥、维生素都能满足水稻苗的生 长发育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稻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珍珠岩粉36-48重量份、马铃薯渣8-10重量份、红薯藤18-22重量 份、磷肥0.5-0.9份、碳酸钙纤维2-3重量份、蔗糖1-2重量份、磷酸二氢钾 0.5-1.5重量份、尿素0.2-0.4重量份、木屑15-23份、果壳屑15-23份、麸皮8-12 份、豆饼粉8-12份分别进行粉碎,其颗粒大小在5mm以下,颗粒粗细度均匀;
S2、将原料粉碎后的混合搅拌均匀后加水,使其含水量达60%-70%,搅拌 20-40分钟,pH控制在7.0-7.5;
S3、原料拌匀后堆积发酵,做成高1.0-1.2米、底宽1.2-1.5米、长度不 限的梯形堆,在其上用打一些通气孔,发酵10-12天,发酵结束后再加入适量 的水,拌匀,调节含水量在65-73%之间;
S4、常压下先将温度升至100-105℃,保温20-25min;然后将温度上升至 110-115℃,保温60-70min;再将温度升至120-125℃,在压力为 0.13-0.14MPa的情况下保温60-70min,最后再闷置30-35min,停止加热,让 其自然冷却到28℃以下;
S5、取出培育皿,将步骤S4所得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皿中,在培养基上打多 个直通皿底的透气孔,即接种穴;
S6、按照干种0.7公斤/平方米或者芽种0.9公斤/平方米的播种量进行播 种,均匀播种后,然后在上覆盖一层带透气孔的纸张;
S7、在带透气孔的纸张上面撒上0.4-0.6重量份改性石膏,所述改性石膏 由石灰、粉煤灰和磷石膏化合而成,然后再浇水,浇水量为0.8-1.2公斤/平 方米,然后覆盖一层保湿地膜,出齐苗后第8-12天浇一次液体肥,8-12天后 再浇一次液体肥,每次施肥量为12-20克/平方米,进行常规育苗管理即可。
其中,所述石灰、粉煤灰和磷石膏掺合时的重量比例为2-2.5∶15-20∶ 77.5-83。
其中,所述的保湿地膜采用无纺布透气膜。
其中,所述粉煤灰的颗粒呈多孔型蜂窝状组织、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100 μm,SiO2的含量占粉煤灰重量的55%以上。
其中,所述培养料内还添加有维生素B。
其中,所述维生素B的添加量为20mg/L。
其中,所述液体肥中氮∶磷∶钾重量配比为32∶15∶6.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培养料的配制、装瓶、高压灭菌、接种等工序,均采用机器操作, 省工省力,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同时达到稳产高产以取得较好社 会效益;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酸,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具备水稻苗期 所需的全部营养,基质容重较轻,秧苗移栽后无缓苗期,早期发苗快,基质中 无病害虫卵、草籽,苗床不用状秧剂、除草剂,绿色环保20-25天达到壮苗期, 20天就能达到机插秧苗标准;采用透气孔软体纸张覆盖稻种,既隔凉又隔热, 既保温又保湿;采用改性石膏,将固体废弃物磷石膏、工业废渣粉煤灰进行有 效的回收利用,在磷石膏中加入石灰、粉煤灰,使磷石膏中有害杂质如P2O5和 氟化物化合为对有益的磷酸盐类和硅酸盐类物质,比单一的珍珠岩粉育苗省基 质细沙,并且能提前2-3天出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改性石膏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77.5份磷石膏进行水洗 后进行干摊至水分含量小于15%,掺入2份石灰、15份粉煤灰,进行化合反 应后,晾晒1个月,至含水量低于10%,得改性石膏。
实施例1
S1、取珍珠岩粉36重量份、马铃薯渣8重量份、红薯藤18重量份、磷肥0.5 份、碳酸钙纤维2重量份、蔗糖1重量份、磷酸二氢钾0.5重量份、尿素0.2重量 份、木屑15份、果壳屑15份、麸皮8份、豆饼粉8份分别进行粉碎,其颗粒大小 在5mm以下,颗粒粗细度均匀,按20mg/L的比例加入维生素B;
S2、将原料粉碎后的混合搅拌均匀后加水,使其含水量达60%,搅拌20分 钟,pH控制在7.0;
S3、原料拌匀后堆积发酵,做成高1.0米、底宽1.2米、长度不限的梯形堆, 在其上用打一些通气孔,发酵10天,发酵结束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匀,调节 含水量在65%;
S4、常压下先将温度升至100℃,保温20min;然后将温度上升至110℃, 保温60min;再将温度升至120℃,在压力为0.13MPa的情况下保温60min, 最后再闷置30min,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到28℃以下;
S5、取出培育皿,将步骤S4所得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皿中,在培养基上打多 个直通皿底的透气孔,即接种穴;
S6、按照干种0.7公斤/平方米或者芽种0.9公斤/平方米的播种量进行播 种,均匀播种后,然后在上覆盖一层带透气孔的纸张;
S7、在带透气孔的纸张上面撒上0.4重量份改性石膏,所述改性石膏由石灰、 粉煤灰和磷石膏化合而成,然后再浇水,浇水量为0.8公斤/平方米,然后覆 盖一层保湿地膜,出齐苗后第8天浇一次液体肥,8天后再浇一次液体肥,每次 施肥量为12克/平方米,进行常规育苗管理即可
实施例2
S1、取珍珠岩粉48重量份、马铃薯渣10重量份、红薯藤22重量份、磷肥 0.9份、碳酸钙纤维3重量份、蔗糖2重量份、磷酸二氢钾1.5重量份、尿素0.4 重量份、木屑23份、果壳屑23份、麸皮12份、豆饼粉12份分别进行粉碎,其颗 粒大小在5mm以下,颗粒粗细度均匀,按20mg/L的比例加入维生素B;
S2、将原料粉碎后的混合搅拌均匀后加水,使其含水量达60%-70%,搅拌 40分钟,pH控制在7.5;
S3、原料拌匀后堆积发酵,做成高1.2米、底宽1.5米、长度不限的梯形 堆,在其上用打一些通气孔,发酵12天,发酵结束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匀, 调节含水量在73%之间;
S4、常压下先将温度升至105℃,保温25min;然后将温度上升至115℃, 保温70min;再将温度升至125℃,在压力为0.14MPa的情况下保温70min, 最后再闷置35min,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到28℃以下;
S5、取出培育皿,将步骤S4所得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皿中,在培养基上打多 个直通皿底的透气孔,即接种穴;
S6、按照干种0.7公斤/平方米或者芽种0.9公斤/平方米的播种量进行播 种,均匀播种后,然后在上覆盖一层带透气孔的纸张;
S7、在带透气孔的纸张上面撒上0.6重量份改性石膏,所述改性石膏由石灰、 粉煤灰和磷石膏化合而成,然后再浇水,浇水量为1.2公斤/平方米,然后覆 盖一层保湿地膜,出齐苗后第18天浇一次液体肥,12天后再浇一次液体肥, 每次施肥量为12-20克/平方米,进行常规育苗管理即可。
实施例3
S1、取珍珠岩粉42重量份、马铃薯渣9重量份、红薯藤20重量份、磷肥0.7 份、碳酸钙纤维2.5重量份、蔗糖1.5重量份、磷酸二氢钾1重量份、尿素0.3 重量份、木屑19份、果壳屑19份、麸皮10份、豆饼粉10份分别进行粉碎,其颗 粒大小在5mm以下,颗粒粗细度均匀,按20mg/L的比例加入维生素B;
S2、将原料粉碎后的混合搅拌均匀后加水,使其含水量达60%-70%,搅拌 30分钟,pH控制在7.25;
S3、原料拌匀后堆积发酵,做成高1.1米、底宽1.35米、长度不限的梯形 堆,在其上用打一些通气孔,发酵11天,发酵结束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匀, 调节含水量在69%之间;
S4、常压下先将温度升至102.5℃,保温22.5min;然后将温度上升至 112.5℃,保温65min;再将温度升至122.5℃,在压力为0.135MPa的情况 下保温65min,最后再闷置32.5min,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到28℃以下;
S5、取出培育皿,将步骤S4所得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皿中,在培养基上打多 个直通皿底的透气孔,即接种穴;
S6、按照干种0.7公斤/平方米或者芽种0.9公斤/平方米的播种量进行播 种,均匀播种后,然后在上覆盖一层带透气孔的纸张;
S7、在带透气孔的纸张上面撒上0.5重量份改性石膏,所述改性石膏由石灰、 粉煤灰和磷石膏化合而成,然后再浇水,浇水量为1公斤/平方米,然后覆盖 一层保湿地膜,出齐苗后第10天浇一次液体肥,10天后再浇一次液体肥,每 次施肥量为16克/平方米,进行常规育苗管理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