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施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施肥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99698.5 (22)申请日 2015.11.12 A01C 15/16(2006.01) (73)专利权人 厦门鲁班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园山南路 367 号 501 单元 (72)发明人 张建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王淑玲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施肥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施肥装置, 包括机 架, 在机架上设有筒体, 在筒体的底部右端设有出 料口, 在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 在机架的底部右侧 分别。
2、设有主轮轴和主行走轮, 在机架的底部左侧 还设有副行走轮, 出料口的下方还连接有第一出 料管, 第一出料管的右侧壁的中部向右侧方向凸 出形成半圆凸部, 主轮轴穿过第一出料管, 并且主 轮轴与半圆凸部的轴线重合, 在位于第一出料管 内部的主轮轴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叶片, 第一出 料管的下方还连接有第二出料管, 在位于半圆凸 部上方的第一出料管上还设有插板, 通过采用上 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均匀地在田地间进 行施肥, 从而大大提升了施肥装置的使用性能和 施肥效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266218 U 2016.06.01 CN 205266218 U 1.一种新型施肥装置, 包括机架, 在所述机架上设有筒体, 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右端设有 出料口,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 在所述机架的底部右侧分别设有主轮轴 和安装于所述主轮轴两端的主行走轮, 在所述机架的底部左侧还设有至少一个副行走轮; 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还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出料管, 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右侧壁的中部向 右侧方向凸出形成半圆凸部, 同时所述主轮轴穿过所述第一出料管, 并且所述主轮轴与所 述半圆凸部的轴线重合, 在位于所述第一出料管内部的所述主轮。
4、轴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叶 片; 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下方还连接有第二出料管, 且所述第二出料管从左至右斜向下倾 斜, 同时在位于所述半圆凸部上方的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右侧壁上还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 插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底壁从左至右斜向下倾 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的顶端之间为 铰接, 并且在所述筒盖上还设有钢化玻璃观察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轮轴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 结合处还设有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沿垂直于所述主。
5、轮轴的方 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凸部的内侧半径, 同时所述半圆凸部的内侧半径还等于所述主轮 轴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左侧壁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架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 还分别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66218 U 2 新型施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业生产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具体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 施肥工序, 其也出现了相应的施肥装置,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人工施肥所产生的费力费 力、 效率低下的问题, 但对于现有。
6、的施肥装置来说, 其仍然存在的问题是, 当施肥装置以不 均匀的速度行走在田地里时, 其并不能较好地保证始终以较均匀的肥料量来施加于田地上 (往往是施肥装置行走的速度越慢, 则堆积在地上的肥料量便越多) , 而且若施肥装置暂时 在田地里停止行走时, 还需操作相应的开关或机构, 才能停止施肥装置继续施肥, 当施肥装 置恢复行走时, 则还需重新操作打开相应的开关或机构,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施肥装置的使 用性能, 也对施肥效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 均匀地进行施肥, 从而大大提升了施肥效果的新型施肥装置。 00。
7、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施肥装置, 包括机架, 在所述机架上设有筒 体, 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右端设有出料口, 在所述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 在所述机架的底部右 侧分别设有主轮轴和安装于所述主轮轴两端的主行走轮, 在所述机架的底部左侧还设有至 少一个副行走轮; 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还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出料管, 所述第一出料管 的右侧壁的中部向右侧方向凸出形成半圆凸部, 同时所述主轮轴穿过所述第一出料管, 并 且所述主轮轴与所述半圆凸部的轴线重合, 在位于所述第一出料管内部的所述主轮轴上还 均匀分布有多个叶片; 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下方还连接有第二出料管, 且所述第二出料管 从左至右斜向。
8、下倾斜, 同时在位于所述半圆凸部上方的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右侧壁上还设有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插板。 0005 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所述筒体的底壁从左至右斜向下倾斜。 0006 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的顶端之间为铰接, 并且在所述筒 盖上还设有钢化玻璃观察窗。 0007 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在所述主轮轴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结合处还设有密封 圈。 0008 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所述叶片沿垂直于所述主轮轴的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 半圆凸部的内侧半径, 同时所述半圆凸部的内侧半径还等于所述主轮轴与所述第一出料管 的左侧壁之间的距离。 0009 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在所述机架的。
9、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还分别设有第一把手 和第二把手。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均匀地在田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266218 U 3 地间进行施肥, 从而大大提升了施肥装置的使用性能, 进而也大大保证了施肥装置的施肥 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 图1是新型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机架1, 筒体2, 出料口3, 筒盖4, 主轮轴5, 主行走轮6, 副行走轮7, 第一出料管 8, 半圆凸部9,。
10、 叶片10, 第二出料管11, 插板12, 钢化玻璃观察窗13, 第一把手14, 第二把手 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施肥装置, 包括机架1, 在机架1上设有筒体2, 在筒体2的底部 右端设有出料口3, 在筒体2的顶端设有筒盖4, 在机架1的底部右侧分别设有主轮轴5和安装 于主轮轴5两端的主行走轮6, 在机架1的底部左侧还设有至少一个副行走轮7; 0015 在出料口3的下方还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出料管8, 第一出料管8的右侧壁的中 部向右侧方向凸出形成半圆凸部9, 同时主轮轴5穿过第一出料管8, 并且主轮轴5与半圆凸 部9的轴线重合, 在位于第一出料管8内部的主轮轴。
11、5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叶片10; 0016 在第一出料管8的下方还连接有第二出料管11, 且第二出料管11从左至右斜向下 倾斜, 同时在位于半圆凸部9上方的第一出料管8的右侧壁上还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插板 12。 0017 作为优选, 对于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筒体2的底壁从左至右斜向下倾斜。 0018 在上述结构下, 通过第一出料管8的右侧壁上还设有插板12, 从而可以对从出料口 3所落下的肥料的流量大小进行灵活的控制, 并在需要时通过将插板12完全插入, 即可关断 第一出料管8, 阻止肥料继续落下; 而当进行施肥操作, 首先打开插板12至符合需要的位置, 然后直接推动施肥装置行走, 在施肥。
12、装置行走的过程中, 主轮轴5会带动设于其上的多个叶 片10在第一出料管8内进行转动, 从而很好地对落下的肥料的量进行控制, 即施肥装置每行 走一段相同的距离, 主轮轴5便相应地转动了固定的圈数, 进而叶片10也随之转动了固定的 圈数, 从而落下的肥料的量便基本也是相同的, 这样, 不论施肥装置是否是以均匀的速度行 走, 都能保证了其始终是以较均匀的肥料量施加于田地上, 从而大大提升了施肥的质量。 0019 同时, 当施肥装置暂停行走时, 叶片10也相应地停止转动, 故肥料也会被停转的叶 片10阻挡, 从而阻止了肥料继续落下, 而当施肥装置恢复行走时, 叶片10也相应地恢复转动 进而控制肥料继续。
13、落下, 这样, 无需操作其他开关或机构便能方便地停止或启动施肥, 从而 大大提升了施肥装置的使用性能。 002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 对于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筒盖4与筒体2的顶端之间为铰 接, 并且在筒盖4上还设有钢化玻璃观察窗13, 这样, 当盖上筒盖4以后, 不仅能够有效防止 肥料挥发、 遭受雨淋, 以及有效保护人们在施肥过程中不受肥料气味所危害, 同时透过钢化 玻璃观察窗13还能够实时地对筒体内的肥料余量进行观察。 0021 进一步地, 对于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在主轮轴5与第一出料管8的结合处还设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266218 U 4 有密封圈, 此外, 。
14、对于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叶片10沿垂直于主轮轴5的方向上的长度等 于半圆凸部9的内侧半径, 同时半圆凸部9的内侧半径还等于主轮轴5与第一出料管8的左侧 壁之间的距离。 0022 作为再进一步的优选, 对于上述新型施肥装置, 其中在机架1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上 部还分别设有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 这样, 通过在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把手, 便能 更方便地实现了对施肥装置的推拉操作。 0023 综上所述,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均匀地在田地间进行施肥, 从 而大大提升了施肥装置的使用性能, 进而也大大保证了施肥装置的施肥效果。 002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 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 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26621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26621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