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82341A43申请公布日20110914CN102182341ACN102182341A21申请号201010194351222申请日20100608E04H9/02200601E02D27/3420060171申请人陶孝宝地址225006江苏省扬州沙湾南路31号三叶公司72发明人陶孝宝54发明名称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57摘要“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能够考虑到地震灾害对人及建筑物的损害,在各种地基上可采用的多种建筑物,单个或多个、单层或多层自由组合排列,自由联结空间,可防震,有益震后的重建,有明显的安全,人、物损失少等作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2、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182345A1/1页21一组、类有各自也完整、完全多边墙、体之空间的“房间”及楼梯等联结组件堆垒组配成一层或多层搁置、组合于有关地基又可散落后再组装的建筑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其特征是建筑物搁置、稳固于有深桩或又近地平面构架基础或一般处理的地面基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其特征是各自完整、完全空间的“房间”有自己的墙壁、门、窗、通道,并且可以与本楼层及上、下楼层的或又有防震、防滑的接合,类同本发明的“防震砖”之一或多面、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其特征是各自完整、完。
3、全空间的“房间”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休、园内截六面体等多种型的,并且可以上、下、前、后、左、右配合堆垒组成一或多层的各种建筑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其特征是各种本发明的“房间”某些锐角处可以预作钝角、园弯设计,空出的未能互助的空间由粘接剂、组合件等安排。各“房间”受震散落后可重新堆垒组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其特征是有一面、处或多面、处为异型的“防震砖”,砖与砖之间的接合、粘接部有各自较多、空出的多互助空间。权利要求书CN102182341ACN102182345A1/2页3预防震灾建筑物系列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系列设计,能够预防、。
4、减轻地震灾害对人及房屋等的伤害。建筑物在震后能可以重新堆垒、排列、组合成新建筑物。背景技术0002目前,公知的防震建筑物设计的主要已有理论对地震形成的原由是地球地壳多板块长时间形成的挤压引起的。建筑物设计主要考虑单方向的震动力,建筑物的震灾预防以增加建筑物基础强度及材料强度为主。但是,地球多区域之地震震灾以及预防研究还应考虑到下述力及力的合成、分解等星球之间的引力;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各地区不同的角速度、离心力;各地区多种冷、热形成的热胀冷缩之力;海水压力;海浪对非大陆、非大陆内部地区的长时间的震动力;地球最深壹万多米,最高八千多米的地壳,球径几千公里及火山爆发等,在上述及海、陆板块理论的各种内部。
5、力不能快、慢消减、平衡,地壳不能承受之时地震就会发生。而且地震之力不但有一个方向的,也会有多个方向的,水平、垂直等多坐标的、多震动的,所以预防各种震灾的建筑设计也应考虑到上述。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建筑物的抗震主要为预防单、多方向的抗震及震后建筑物一般都成为废墟等问题解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下述抗震设计防震地基设计、一般平面地基设计、各自完整、完全功能又可联接组成的,震后能可重新联接组成的建筑物的设计。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的、高层的建筑物如必需在某些地震发生可能性较大的区域内建设,可采用本发明的较深型基础桩及构架设计,或仅平面层的构架基础设计,都可把各自完整。
6、、完全空间的建筑物“房间”托置在各有关基础之上,加稳固,或搁置在平面地基上,仅一般地基平面处理。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每一各种完整、完全空间的建筑物“房间”也可经“联接部件”、“共同通道”、“楼梯”等联接成一或多间式、一或多层式的。受震动时有缓释震动力之能力,即如各“房间”散落至地面、人、物损失都较小,各“房间”或也都可重新组装。由于各“房间”之间的联接设计散落时也是逐步、慢慢、柔性入地面,一层、一层散落对地基、“房间”、人、物震动都小。附图说明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防震地基设计示意图。0008图2是本发明的各自完整、完全空间的“房间”各种堆垒。
7、组合设计之一例,图2A、内A、B、BA分别为门、窗、窗、另连接门或通道。0009图2B为壹或多条楼梯通道,又有联结作用。0010图3是立方、长方体“房间”堆垒组合的侧视或又俯视的壹层或多层建筑物的说明书CN102182341ACN102182345A2/2页4示意图。0011图4是园内截六边体“房间”、“堆垒”组合的俯视图,壹层或多层,图4A为园内截六边体“房间”立体图。0012图5是“防震砖”的示意图,图5内,A、B、C为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接合部、粘接部的面积的一面、处或多面、处。0013具体实施方法0014在图1,A为地平面、C为平面地基层或B、C、C的抗震地基构架上将“预制”好或和种砖制造的有长方、方、园内截六边体等预制的“房间”放入,并稳固。0015图2A壹或多个及门、窗、通道、楼梯组合部件按基本要求堆垒组合成壹或多层各种外观的建筑物。并各预制“房间”楼层的联结。震后仍可重新堆垒、组装。也可用多接合面、处的“抗震砖”等作有关建设。“抗震砖”有一或多面、处联结、粘接面、处。说明书CN102182341ACN102182345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21823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