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收集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秸秆收集车.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384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8.14 CN 103238419 A *CN103238419A* (21)申请号 201310158077.7 (22)申请日 2013.05.02 A01D 89/00(2006.01) A01D 90/02(2006.01) (71)申请人 张长军 地址 252216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 办事处崔庄村 166 号 (72)发明人 张长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章艳荣 (54) 发明名称 一种秸秆收集车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收集车, 本发明。
2、包括 车箱和支持车箱行走的行走轮, 车箱的前侧设 有拾拣装置, 拾拣装置包括用于将地面上秸秆提 升输送到车箱内的提升输送装置。本发明在行走 时, 通过驱动提升输送装置, 使提升输送装置将地 面上的秸秆拾起输送到车箱内, 实现了对行走经 过的秸秆的自行拾拣和装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38419 A CN 103238419 A *CN103238419A* 1/1 页 2 1. 一种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3、 包括车箱和支持车箱行走的行走轮, 车箱的前侧 设有拾拣装置, 拾拣装置包括用于将地面上秸秆提升输送到车箱内的提升输送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拾拣装置还包括有行走轮 , 提升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 上支撑轮、 下支撑轮和环状输送载体, 上支撑轮和下支撑 轮转动设置在输送支架上, 环状输送载体套在上支撑轮和下支撑轮上, 环状输送载体上固 定有拾拣爪, 行走轮固定在输送支架的下端, 当拾拣爪运动到环状输送载体前侧面上时, 拾拣爪向上弯曲, 车箱上设有接收拾拣爪抛下秸秆的进料口。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行走。
4、轮和下支撑轮通过 传动装置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有机动车头, 车箱连接在机 动车头的尾部上, 拾拣装置位于车箱和机动车头之间, 机动车头的尾部上设有升降支架, 输 送支架固定在升降支架上, 下支撑轮通过传动装置与行走轮或者机动车头的动力装置连 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2-4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提升输送装 置还包括有两个中间支撑轮, 两个中间支撑轮设置在输送支架上, 环状输送载体套在上支 撑轮、 中间支撑轮和下支撑轮上, 环状输送载体为 7 字形环, 上支撑轮位于车箱前端的正上 方, 进料口位于车箱前端的顶面。
5、上, 或者车箱顶部为敞口, 整个顶部敞口为车箱进料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支架包括有 7 字形罩 体, 7字形罩体的下端设有拾料口, 7字形罩体上端设有出料口, 下支撑轮转动设置在7字形 罩体的下端内, 上支撑轮转动设置在7字形罩体的上端内, 两个中间支撑轮转动设置在7字 形罩体内的中间拐角处。 7. 根据权利要求 2-4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支架上 固定有支托板, 支托板位于环状输送载体环内的前侧, 支托板托着环状输送载体前侧部分, 拾拣爪通过弹片与环状输送载体连接, 弹片的一端固定在环状输送载体的内侧面。
6、上, 弹片 的另一端连接拾拣爪的一端, 环状输送载体上设有拾拣爪孔, 拾拣爪的另一端插在拾拣爪 孔中, 当弹片处于自由状态时, 拾拣爪缩到环状输送载体的环内, 当弹片展开贴在环状输送 载体上时, 拾拣爪伸出到环状输送载体的环外。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支架上设置倒刺, 倒刺 设置在环状输送载体的下端的前侧, 倒刺的下端固定在输送支架上, 倒刺的上端向环状输 送载体倾斜。 9. 根据权利要求 2-4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车箱 的前侧固定有衔接输送装置上端和车箱的进料口的落料装置, 落料装置上设有拾拣爪通过 的间。
7、隙。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所述的秸秆收集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支架上位于上 支撑轮的上方设有辅助抛料装置, 辅助抛料装置包括转盘和多个间隔固定在转盘圆周上的 抛料爪, 所有抛料爪向同一旋向弯曲, 抛料爪的弯曲方向与拾拣爪弯曲方向相反, 转盘通过 传动装置与上支撑轮连接, 上支撑轮与转盘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支撑轮与转盘的传动比小 于 1, 拾拣爪和抛料爪在转盘的轴向方向上错开, 转盘和上支撑轮之间的间距小于拾拣爪的 有效长度和抛料爪的有效长度之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38419 A 2 1/4 页 3 一种秸秆收集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车。
8、, 特别涉及一种秸秆收集车。 背景技术 0002 中央一台焦点访谈播出过一幕是这样的 : 由于秸秆焚烧形成的 “团雾” 致使某某高 速公路引发连环追尾惨剧。 秸秆焚烧污染空气、 浪费可利用资源, 如果回收还可为农民增加 一项收入。 目前一些地方生物质发电厂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大, 造纸, 造板对秸秆的需求量同 样很大。 目前秸秆需要打好捆再装车, 还没有能将秸秆自行拾拣、 装车、 运输、 卸车一体化的 机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对行走经过的秸秆自行拾拣和装车的秸秆 收集车。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包括车箱和支持车箱行走的行走轮, 车箱的前 。
9、侧设有拾拣装置, 拾拣装置包括用于将地面上秸秆提升输送到车箱内的提升输送装置。 0005 为了使拾拣装置更好的抓起地面上的秸秆, 所述的拾拣装置还包括有行走轮, 提升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 上支撑轮、 下支撑轮和环状输送载体, 上支撑轮和下支撑轮转 动设置在输送支架上, 环状输送载体套在上支撑轮和下支撑轮上, 环状输送载体上固定有 拾拣爪, 行走轮固定在输送支架的下端, 当拾拣爪运动到环状输送载体前侧面上时, 拾拣 爪向上弯曲, 车箱上设有接收拾拣爪抛下秸秆的进料口。 0006 为了使提升输送装置随行走轮同步运动, 所述的行走轮和下支撑轮通过传动 装置连接。 0007 为了便于驱动车箱和拾拣装。
10、置运动, 并且便于调节拾拣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 还包括有机动车头, 车箱连接在机动车头的尾部上, 拾拣装置位于车箱和机动车头之间, 机 动车头的尾部上设有升降支架, 输送支架固定在升降支架上, 行走时可调整捡拾高度。 下支 撑轮通过传动装置与行走轮或者机动车头的动力装置连接。 0008 为了使拾拣装置拾起的秸秆顺利的落入车箱中, 所述的提升输送装置还包括有两 个中间支撑轮, 两个中间支撑轮设置在输送支架上, 环状输送载体套在上支撑轮、 中间支撑 轮和下支撑轮上, 环状输送载体为 7 字形环, 上支撑轮位于车箱前端的正上方, 进料口位于 车箱前端的顶面上, 或者车箱顶部为敞口, 整个顶部敞口。
11、为车箱进料口。 0009 为了防止秸秆在提升过程中散落, 所述的输送支架包括有 7 字形罩体, 7 字形罩体 的下端设有拾料口, 7 字形罩体上端设有出料口, 下支撑轮转动设置在 7 字形罩体的下端 内, 上支撑轮转动设置在7字形罩体的上端内, 两个中间支撑轮转动设置在7字形罩体内的 中间拐角处。 0010 为了使拾拣装置能与车箱贴得更近, 减少安装空间, 所述的输送支架上固定有支 托板, 支托板位于环状输送载体环内的前侧, 支托板托着环状输送载体前侧部分, 拾拣爪通 说 明 书 CN 103238419 A 3 2/4 页 4 过弹片与环状输送载体连接, 弹片的一端固定在环状输送载体的内侧面。
12、上, 弹片的另一端 连接拾拣爪的一端, 环状输送载体上设有拾拣爪孔, 拾拣爪的另一端插在拾拣爪孔中, 当弹 片处于自由状态时, 拾拣爪缩到环状输送载体的环内, 当弹片展开贴在环状输送载体上时, 拾拣爪伸出到环状输送载体的环外。 0011 为了防止秸秆从拾拣爪上滑落, 所述的输送支架上设置倒刺, 倒刺设置在环状输 送载体的下端的前侧, 倒刺的下端固定在输送支架上, 倒刺的上端向环状输送载体倾斜。 0012 为了更好的使秸秆进入车箱, 防止秸秆落入车箱和拾拣装置之间的间隙, 所述的 车箱的前侧固定有衔接输送装置上端和车箱的进料口的落料装置, 落料装置上设有拾拣爪 通过的间隙。 0013 为了进一步。
13、更好的使秸秆进入车箱, 防止秸秆落入车箱和拾拣装置之间的间隙, 所述的输送支架上位于上支撑轮的上方设有辅助抛料装置, 辅助抛料装置包括转盘和多个 间隔固定在转盘圆周上的抛料爪, 所有抛料爪向同一旋向弯曲, 抛料爪的弯曲方向与拾拣 爪弯曲方向相反, 转盘通过传动装置与上支撑轮连接, 上支撑轮与转盘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 支撑轮与转盘的传动比小于 1, 拾拣爪和抛料爪在转盘的轴向方向上错开, 转盘和上支撑轮 之间的间距小于拾拣爪的有效长度和抛料爪的有效长度之和。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在行走时, 通过驱动提升输送装置, 使提升输送装置 将地面上的秸秆拾起输送到车箱内, 实现了对行走。
14、经过的秸秆的自行拾拣和装车。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提升输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提升输送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提升输送装置与行走轮 6 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图 5 中的落料板结构示意图 ; 图 7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 图 8 是图 7 中辅助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中 : 1、 车箱, 2、 行走轮, 3、 液压升降装置, 4、 环状输送载体, 5、 下支撑轮, 6、 行走轮 , 7、 升降支架, 8、 机动车头。
15、, 9、 拾拣爪, 10、 输送支架, 11、 中间支撑轮, 12、 上支撑轮, 13、 支 托板, 14、 弹片, 15、 倒刺, 16、 齿轮组, 17、 地面, 18、 土壤, 19、 落料板, 19-1、 槽, 20、 辅助抛料 装置, 21、 抛料爪, 22、 转盘, 23、 皮带。 0016 图中直线箭头表示环状输送载体的转动方向, 曲线箭头表示辅助抛料装置的转动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 1 所示, 本具体实施例包括车箱 1、 拾拣装置和机动车头 8。 0018 车箱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 车箱1的底部设有驱动车箱1的前端升降的液压升 降装置 3, 车箱。
16、 1 连接在机动车头 8 的尾部上, 拾拣装置安装在车箱 1 和机动车头 8 之间。 说 明 书 CN 103238419 A 4 3/4 页 5 0019 机动车头 8 的尾部上设有升降支架 7。拾拣装置包括提升输送装置和行走轮 6, 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环状输送载体 4、 下支撑轮 5、 行走轮 6、 拾拣爪 9、 输送支架 10、 中间支 撑轮 11 和上支撑轮 12。 0020 输送支架 10 固定在升降支架 7 上, 输送支架 10 包括有 7 字形罩体, 7 字形罩体的 下端设有拾料口, 7字形罩体上端设有出料口, 下支撑轮5转动设置在7字形罩体的下端内, 上支撑轮 12 转动设置在 。
17、7 字形罩体的上端内, 两个中间支撑轮 11 转动设置在 7 字形罩体 内的中间拐角处, 环状输送载体4套在上支撑轮12、 中间支撑轮11和下支撑轮5上, 形成一 个 7 字形环, 环状输送载体 4 上均布有多排拾拣爪 9, 每排有多个相间隔的拾拣爪 9, 当拾拣 爪 9 运动到环状输送载体 7 前侧面上时, 拾拣爪 9 向上弯曲, 车箱 1 为顶部敞口的车箱, 上 支撑轮 12 位于车箱 1 前端的正上方, 使得车箱 1 能接住拾拣爪 9 抛下的秸秆。 0021 如图 4 所示, 行走轮 6 固定在输送支架 10 的下端, 行走轮 6 和下支撑轮 5 通 过齿轮组 16 连接。升降支架 7 。
18、通过两个连杆与机动车头 8 连接, 两个连杆通过液压缸驱动 同步上下转动, 从而使升降支架 7 升降, 前述的升降支架 7 以及升降支架 7 与机动车头 8 的 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 0022 还可以将拾拣爪 9 设置成如图 2 所示结构, 输送支架 10 的 7 字形罩体内固定有支 托板 13, 支托板 13 位于环状输送载体 7 环内的前侧, 支托板 13 托着环状输送载体 7 前侧 部分, 拾拣爪 9 通过弹片 14 与环状输送载体 7 连接, 弹片 14 的一端固定在环状输送载体 7 的内侧面上, 弹片 14 的另一端连接拾拣爪 9 的一端, 环状输送载体 7 上设有拾拣爪孔, 拾拣 。
19、爪 9 的另一端插在拾拣爪孔中。当弹片 14 处于自由状态时, 拾拣爪 9 缩到环状输送载体 7 的环内, 当弹片 14 展开贴在环状输送载体 7 上时, 拾拣爪 9 伸出到环状输送载体 7 的环外。 从而使得, 拾拣爪 9 只在提升送料时伸出, 抛料后缩到环状输送载体 7 内, 使拾拣装置能与 车箱 1 贴得更近, 减少安装空间, 还能防止秸杆掉入拾拣装置与车箱 1 之间的间隙。 0023 如图 3 所示, 还可在输送支架 10 的 7 字形罩体下端的内部的前侧面上设置倒刺 15, 倒刺 15 的下端固定在 7 字形罩体上, 倒刺 15 的上端向环状输送载体 4 倾斜。 0024 本发明用于。
20、收集一排排平铺的秸杆, 车箱 1、 拾拣装置和机动车头 8 上均有左右两 排行走轮, 左右两排行走轮之间有大于秸杆铺放宽度的间隙。 0025 如图 1 所示, 车箱 1 的底部设有控制车箱 1 的前端升降的液压升降装置 3。 0026 工作原理 : 不拾拣秸杆时, 升降支架 7 抬起, 行走轮 6 脱离地面 17。进入作业场 地后, 将本发明开到一排秸杆的一端, 调整好升降支架7, 使行走轮6压在地面17上, 行走 轮 6 上还可以设置有拨齿, 拨齿进入土壤 18 中, 启动机动车头 8, 使机动车头 8 跨在秸杆 上向前通行。 0027 行走轮 6 由机动车头 8 的拖动而在地面上滚动, 从。
21、而带动下支撑轮 5 滚动, 使环 状输送载体 7 转动, 拾拣爪 9 勾住地面上的秸杆并提升输送到车箱 1 内。 0028 待车箱1前半部装满时, 驱动液压升降装置3, 使车箱1的前端升起, 使前半部分秸 杆慢慢的滑向后半部。放下升降后, 继续行驶装车, 直至将车箱 1 装满。 0029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 5 所示, 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 提升输送装置不设中间支撑 轮 11, 环状输送载体 7 为 1 字形环, 输送支架 10 的罩体也为 1 字形, 输送支架 10 或车箱 1 上固定有落料板 19, 如图 6 所示, 落料板 19 为弧形板或斜板, 落料板 19 低的一。
22、端接车箱 1, 说 明 书 CN 103238419 A 5 4/4 页 6 落料板 19 高一端接提升输送装置的上端, 落料板 19 上设有拾拣爪 9 通过的槽 19-1。落料 板 19 的两侧还固定有挡板。 0030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 7 所示, 具体实施例三在具体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辅助抛料装置 20, 如图 8 所 示, 辅助抛料装置 20 包括转盘 22 和多个间隔固定在转盘 22 圆周上的抛料爪 21, 所有抛料 爪 21 向同一旋向弯曲, 抛料爪 21 的弯曲方向与拾拣爪 9 弯曲方向相反, 转盘 22 通过皮带 23 与上支撑轮 12 连接, 皮带 23 交叉成 8 字形, 。
23、使得转盘 22 和上支撑轮 12 的转动方向相 反, 拾拣爪 9 和抛料爪 21 在转盘 22 的轴向方向上错开, 转动到转盘 22 和上支撑轮 12 之间 的拾拣爪 9 和抛料爪 21 在转盘的径向方向上交叉。上支撑轮 12 与转盘 22 的传动比小于 1, 拾拣爪 9 和抛料爪 21 在转盘 22 的轴向方向上错开, 转盘 22 和上支撑轮 12 之间的间距 小于拾拣爪 9 的有效长度和抛料爪 21 的有效长度之和。拾拣爪 9 的有效长度是指拾拣爪 9 在上支撑轮 12 的径向上的长度。抛料爪 21 的有效长度是指抛料爪 21 在转盘 22 径向上 的有效长度。 0031 当拾拣爪9带着秸杆运动到提升输送装置的上端时, 辅助抛料装置20向后拨动秸 杆, 使秸杆顺利的脱离拾拣爪 9 从落料板 19 滑入车箱 1 内。 说 明 书 CN 103238419 A 6 1/4 页 7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419 A 7 2/4 页 8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419 A 8 3/4 页 9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419 A 9 4/4 页 10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38419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