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蛤成品净化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29049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4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82575.3

申请日:

20141216

公开号:

CN104522139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2C29/04,A01K61/00

主分类号:

A22C29/04,A01K61/00

申请人:

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发明人:

孙同秋,刘兆胜,王玉清,郑小东,曾海祥

地址:

256616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六路526号

优先权:

CN201410782575A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曾庆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蛤成品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收获的青蛤成品清洗干净去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培养期间,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藻制剂,微藻制剂为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进行5h后,将青蛤成品放于另一暂养池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蕈菌子实体冻干粉和硅藻土;培养24~48h后,更新水体继续培养4~8h收获净化的成品。本发明的净化方法,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祛除青蛤体内的重金属,还对大肠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弧菌和杀鲑气单胞菌具有很好的脱除作用;操作简单,净化时间短,净化效率极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青蛤成品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成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20~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15~20℃、盐度20~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藻制剂,所述的微藻制剂为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2)步骤1进行5h后,将青蛤成品放于另一暂养池中,青蛤成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0~1/12;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0~25℃、盐度20~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蕈菌子实体冻干粉和硅藻土;(3)步骤2培养24~48h后,更新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1/3,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0~25℃、盐度20~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4~8h即可收获净化的青蛤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微藻制剂的用量为:8~12万藻体细胞/ml暂养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青蛤成品放入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藻制剂,之后每隔1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1/3;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藻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微生物制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苏云金杆菌冻干粉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5~8份、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3~5份、蕈菌子实体冻干粉3~7份和硅藻土5~10份;上述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即为微生物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青蛤成品放入另一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生物制剂,之后每隔4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1/3;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生物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制剂用量为,0.01~0.05g微生物制剂/L暂养水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净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青蛤成品的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青蛤隶属于鳃瓣纲、帘蛤目、帘蛤科,俗称黑蛤、铁蛤、蛤蜊、圆蛤、石 头螺等,为暖水性种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属于高蛋白食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青蛤人工育苗研究以来,青蛤土 池培育、工厂化育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污染物对环境特别是水体的污 染越来越严重,这些污染物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工业污染物如重金属、石油、 农药等;二是微生物污染,如甲肝病毒、大肠杆菌等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污 染;三是各种类型的贝毒。青蛤移动能力弱,且对于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较强 的吸附与富集能力,所以青蛤重金属等污染物极易富集超标。如果人们食用了 这种受污染的青蛤,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青蛤食品在出售和出口方 面均有严格标准。澳大利亚政府曾明确规定,进入市场的贝类必须强制进行净 化。

目前,青蛤等贝类的净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活体贝类脱出技术, 即将活体贝类转移到洁净水环境中进行暂养,利用贝类自身代谢排出污染物直 至达标。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净化时间长且净化效果不理想;二是可溶性消毒 剂净化技术,即利用氯及含氯化合物进行净化。氯化物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并且低浓度氯化物抑制贝类滤食,有效控制病原。但是氯化物是化学试剂,易 产生有毒的氯胺,从而影响贝肉品质;三是物理方法,即采用紫外线或者臭氧 净化,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净化方法。紫外线和臭氧净化方式收到海水浑浊度、 颜色、可溶性铁盐含量的影响,局限性比较大。因此,目前急需要一种快速、 有效的青蛤净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青 蛤成品的净化方法,不但可以降低净化时间和成本,并且可以提高青蛤净化效 率,确保青蛤食品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青蛤成品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成品投放量为暂养 池水体重量的1/20~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15~20℃、盐度20~ 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藻制 剂,所述的微藻制剂为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2)步骤1进行5h后,将青蛤成品放于另一暂养池中,青蛤成品投放量 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0~1/12;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0~25℃、 盐度20~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 添加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 干粉、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蕈菌子实体冻干粉和硅藻土;

(3)步骤2培养24~48h后,更新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1/3,将 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0~25℃、盐度20~25、pH7.2~8.0,保持连续 充气培养,培养4~8h即可收获净化的青蛤成品。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微藻制剂的用量(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 藻活体总量)为:8~12万藻体细胞/ml暂养水体。

进一步的,步骤(1)中,青蛤成品放入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藻制剂,之后 每隔1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1/3;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 微藻制剂。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微生物制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苏云金 杆菌冻干粉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5~8份、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3~ 5份、蕈菌子实体冻干粉3~7份和硅藻土5~10份;上述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 匀即为微生物制剂。

进一步的,步骤(2),青蛤成品放入另一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生物制剂, 之后每隔4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1/3;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 新的微生物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制剂用量为,0.01~0.05g微生物制剂/L暂养水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

本发明的净化方法,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祛除青蛤体内的重金属、 石油、呋喃类药物等污染物,还对大肠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弧菌和杀鲑 气单胞菌具有很好的脱除作用;操作简单,净化时间短,净化效率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使用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1)、将滨州沿海滩涂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成 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18℃、盐 度20、pH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 藻制剂,所述的微藻制剂包括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 物;微藻制剂的用量(骨条藻、扁藻、叉鞭金藻总量)为:9~10万藻体细胞/ml 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入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藻制剂,之后每隔1h更新一次水 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藻制剂;

(2)步骤1进行5h后,将青蛤成品放于另一暂养池中,青蛤成品投放量 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0;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3℃、盐度25、 pH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 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苏云金杆菌冻干粉12份、枯草芽孢 杆菌冻干粉6份、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4份、蕈菌子实体冻干粉5份和硅藻土7 份;微生物制剂用量为0.01g微生物制剂/L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入另一暂养池 后立即投放微生物制剂,之后每隔4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 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生物制剂;

(3)步骤2培养36h后,更新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将暂养池内 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2℃、盐度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5h 即可收获净化的青蛤成品。

净化完成后统计满池成活率;并且净化开始前每组随机挑取20只青蛤检查 体内污染情况,净化完成后,每组再随机挑选20只青蛤检查净化效率,结果如 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净化方案净化后青蛤体内各项污染物指标

实施例2:

(1)、将滨州沿海滩涂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成 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18℃、盐 度20、pH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 藻制剂,所述的微藻制剂包括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 物;微藻制剂的用量(骨条藻、扁藻、叉鞭金藻总量)为:9~10万藻体细胞/ml 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入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藻制剂,之后每隔1h更新一次水 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藻制剂;

(2)步骤1进行5h后,将青蛤成品放于另一暂养池中,青蛤成品投放量 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0;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3℃、盐度25、 pH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 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苏云金杆菌冻干粉12份、枯草芽孢 杆菌冻干粉6份、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4份、蕈菌子实体冻干粉5份和硅藻土7 份;微生物制剂用量为0.03g微生物制剂/L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入另一暂养池 后立即投放微生物制剂,之后每隔4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 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生物制剂;

(3)步骤2培养36h后,更新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将暂养池内 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2℃、盐度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5h 即可收获净化的青蛤成品。

净化完成后统计满池成活率;并且净化开始前每组随机挑取20只青蛤检查 体内污染情况,净化完成后,每组再随机挑选20只青蛤检查净化效率,结果如 表1所示:

表2:实施例2净化方案净化后青蛤体内各项污染物指标

实施例3:

(1)、将滨州沿海滩涂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成 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18℃、盐 度20、pH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 藻制剂,所述的微藻制剂包括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 物;微藻制剂的用量(骨条藻、扁藻、叉鞭金藻总量)为:9~10万藻体细胞/ml 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入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藻制剂,之后每隔1h更新一次水 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藻制剂;

(2)步骤1进行5h后,将青蛤成品放于另一暂养池中,青蛤成品投放量 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0;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3℃、盐度25、 pH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 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苏云金杆菌冻干粉12份、枯草芽孢 杆菌冻干粉6份、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4份、蕈菌子实体冻干粉5份和硅藻土7 份;微生物制剂用量为0.05g微生物制剂/L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入另一暂养池 后立即投放微生物制剂,之后每隔4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 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生物制剂;

(3)步骤2培养36h后,更新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将暂养池内 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2℃、盐度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5h 即可收获净化的青蛤成品。

净化完成后统计满池成活率;并且净化开始前每组随机挑取20只青蛤检查 体内污染情况,净化完成后,每组再随机挑选20只青蛤检查净化效率,结果如 表1所示:

表3:实施例3净化方案净化后青蛤体内各项污染物指标

对比试验:

对照组0:将滨州沿海滩涂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 成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0℃、 盐度25、pH 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 青蛤市售饲料,青蛤成品放入暂养池后立即投放饲料,之后每隔1h更新一次水 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饲料;培养46h后收获净 化后的成品;

对照组1:将滨州沿海滩涂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 成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18℃、 盐度25、pH 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 微藻制剂,所述的微藻制剂包括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 合物;微藻制剂的用量(骨条藻、扁藻、叉鞭金藻总量)为:9~10万藻体细胞 /ml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入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藻制剂,之后每隔1h更新一 次水体,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藻制剂;培养46h 后收获净化后的成品;

对照组2:将滨州沿海滩涂收获的青蛤成品清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青蛤 成品投放量为暂养池水体重量的1/15;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3℃、 盐度25、pH7.2~7.5,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 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苏云金杆菌冻干粉12 份、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6份、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4份、蕈菌子实体冻干粉5 份和硅藻土7份;微生物制剂用量为0.01g微生物制剂/L暂养水体;青蛤成品放 入另一暂养池后立即投放微生物制剂,之后每隔4h更新一次水体,换水量为原 水体的1/2,更新水体后立即投放新的微生物制剂;培养46h后收获净化后的成 品;

对比试验与实施例统计指标相同,并且大肠杆菌计数均采用GB17378.7-1998 计数即《海洋监测规范: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弧菌水样经稀释后徒 步于TCBS培养基上,35℃下培养24h后按标准平皿法计数;重金属Pb、Cd、 Cu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Zn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Hg均采用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比较如下:

表4 实施例与实验组净化结果比较

由表4可知,本发明的成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是净化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但对细菌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并且对于重金属也具有很好的脱除作用,短 时间内可以制备符合要求的青蛤成品。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青蛤成品净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青蛤成品净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青蛤成品净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青蛤成品净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青蛤成品净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蛤成品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收获的青蛤成品清洗干净去除污泥后放于暂养池中,培养期间,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藻制剂,微藻制剂为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进行5h后,将青蛤成品放于另一暂养池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蕈菌子实体冻干粉和硅藻土;培养2448h后,更新水体继续培养48h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