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捕虾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捕虾笼.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307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5.18 CN 201830773 U *CN201830773U* (21)申请号 201020516352.X (22)申请日 2010.09.02 A01K 69/08(2006.01) (73)专利权人 闫洪晨 地址 2221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镇 开发区鸿运网厂 (72)发明人 闫洪晨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王彦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效捕虾笼 (57) 摘要 一种高效捕虾笼, 由网片组成一个笼体, 笼体 内设有若干个骨架, 笼体的前部设。
2、置为聚虾笼, 笼 体的后部设置为储虾笼, 聚虾笼前端设有进虾口, 储虾笼尾端设有网绳扎住的取虾口, 自进虾口向 前设有中墙网, 中墙网竖向设在进虾口的中间, 进 虾口在中墙网的两侧构成左右两个入口。本实用 新型由于在聚虾笼的进虾口的中间向前设有中墙 网, 中墙网把进虾口分成左右两个入口, 利用虾串 塘的特性, 虾会沿着中墙网分别从左右两个入口 进入聚虾笼。 其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直 接把捕虾笼放入预定水域后, 人就可以离开, 等到 一定时候来取就可以了, 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 捕 虾效率高产量大, 见效快, 适合养殖虾塘的大规模 捕捞作业。 (51)Int.Cl. (19)中华。
3、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CN 201830773 U1/1 页 2 1. 一种高效捕虾笼, 由网片组成一个笼体, 笼体内设有若干个骨架, 笼体的前部设置为 聚虾笼, 笼体的后部设置为储虾笼, 聚虾笼前端设有进虾口, 储虾笼尾端设有网绳扎住的取 虾口, 其特征在于 : 自进虾口向前设有中墙网, 中墙网竖向设在进虾口的中间, 进虾口在中 墙网的两侧构成左右两个入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虾笼, 其特征在于 : 进虾口设有圆形骨架, 圆形骨架上 的网片与笼体直接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虾笼,。
4、 其特征在于 : 进虾口设有方形骨架, 方形骨架上 的网片成喇叭状与笼体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虾笼,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中墙网上部均匀设有浮漂, 中墙网的下部均匀设有坠子。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虾笼, 其特征在于 : 在聚虾笼的骨架上设有倒须, 倒须 尾端设有倒须后口, 倒须后口上设有连接在相邻骨架上的倒须拉绳。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虾笼, 其特征在于 : 在进虾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右翼 网, 在进虾口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连接左右翼网的网罩。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高效捕虾笼,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左右翼网的上部均匀设有 浮漂。
5、, 左右翼网的下部均匀设有坠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30773 U1/2 页 3 一种高效捕虾笼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用品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高效捕虾笼。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捕虾业主要采用用拉网式或者采用地笼, 用拉网式捕虾劳动强度大, 效 率低, 并且遇到大风浪天气作业, 安全性差容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容易 幼鱼、 幼虾, 不利于保护鱼类资源 ; 地笼捕虾, 捕捞效率较低, 时间长, 不利于大规模捕捞作 业。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 用方便、 效率高的捕。
6、虾笼具。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效捕虾 笼, 由网片组成一个笼体, 笼体内设有若干个骨架, 笼体的前部设置为聚虾笼, 笼体的后部 设置为储虾笼, 聚虾笼前端设有进虾口, 储虾笼尾端设有网绳扎住的取虾口, 其特点是 : 自 进虾口向前设有中墙网, 中墙网竖向设在进虾口的中间, 进虾口在中墙网的两侧构成左右 两个入口。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进虾口设有圆 形骨架, 圆形骨架上的网片与笼体直接连接。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进虾口设有方 形骨架, 方形骨。
7、架上的网片成喇叭状与笼体连接。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的中墙网 上部均匀设有浮漂, 中墙网的下部均匀设有坠子。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聚虾笼的骨 架上设有倒须, 倒须尾端设有倒须后口, 倒须后口上设有连接在相邻骨架上的倒须拉绳。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进虾口的两 侧分别设有左右翼网, 在进虾口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连接左右翼网的网罩。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的左右翼 网的上部均匀设有浮漂, 左。
8、右翼网的下部均匀设有坠子。 0011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聚虾笼的进虾口的中间向前设有中墙网, 中墙网把进虾口分成 左右两个入口, 利用虾串塘的特性, 虾会沿着中墙网分别从左右两个入口进入聚虾笼。 与现 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直接把捕虾笼放入预定水域后, 人就可以离 开, 等到一定时候来取就可以了, 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 捕虾效率高产量大, 见效快, 适合养 殖虾塘的大规模捕捞作业。 说 明 书 CN 201830773 U2/2 页 4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9、 一种高效捕虾笼, 由网片组成一个笼体, 笼体内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骨架 2, 笼 体的前部设置为聚虾笼, 笼体的后部设置为储虾笼, 聚虾笼前端设有进虾口 4, 储虾笼尾端 设有网绳扎住的取虾口1。 在聚虾笼的骨架2上设有倒须3, 倒须尾端设有倒须后口9, 倒须 后口 9 上设有连接在相邻骨架 2 上的倒须拉绳 10。自进虾口 4 向前设有中墙网 7, 中墙网 7 竖向设在进虾口 4 的中间, 进虾口 4 在中墙网 7 的两侧构成左右两个入口。中墙网 7 上部 均匀设有浮漂 5, 中墙网 7 的下部均匀设有坠子 6, 可以使中墙网 7 的下部沉入河底, 上部浮 在水面。 0015 进虾口 4 。
10、设有圆形骨架 2, 圆形骨架 2 上的网片与笼体直接连接 ; 进虾口 4 设有方 形骨架 2, 方形骨架 2 上的网片成喇叭状与笼体连接。 0016 在进虾口4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右翼网8, 在进虾口4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连接 左右翼网 8 的网罩 11。左右翼网 8 的上部均匀设有浮漂 5, 左右翼网 8 的下部均匀设有坠 子 6, 可以使左右翼网 8 的下部沉入河底, 上部浮在水面。 0017 进虾口 4 为圆形骨架 2 的捕虾笼, 实施时, 把捕虾笼的中墙网 7 一端固定在岸边, 把捕虾笼的储虾笼尾端固定在预定水域, 再将捕虾笼左右翼网 8 打开, 用竹杆固定在水里 即可。 0018 进虾。
11、口 4 为方形骨架 2 的捕虾笼, 实施时, 把捕虾笼的中墙网 7 一端固定在岸边, 在预定水域固定一根杆, 杆上装有滑轮, 把捕虾笼的储虾笼尾端的网绳穿过滑轮, 这样就可 以直接拉网绳来收放捕虾笼。 0019 捕虾笼布置好后, 人就可以等到一定的时候回来取虾就可以了, 虾有串塘活动的 习惯, 它沿着河岸游动, 当碰到中墙网 7 后会沿着中墙网 7 继续游动, 这样就会进入捕虾笼 前部的聚虾笼的进虾口 4, 当有左右翼网 8 时, 虾还可以从捕虾笼两侧沿着左右翼网 8 进入 捕虾笼内。因为聚虾笼里有倒须 3, 虾易进难出, 进去之后继续向前就进入捕虾笼的储虾笼 里。收捕虾笼后只需打开储虾笼尾端的网绳, 虾既可以从取虾口 1 取出。 说 明 书 CN 201830773 U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30773 U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