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728731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16151.2

申请日:

20160416

公开号:

CN205547019U

公开日:

2016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2,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3/02,A01K63/04

申请人:

陈炳勤

发明人:

陈炳勤

地址:

363402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埕下51号

优先权:

CN201620316151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包括上部敞开设置的渔箱体和一配合盖设在该渔箱体上部的渔箱盖体,渔箱盖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渔箱盖体内盛放有冰水混合液,渔箱盖体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滴入渔箱体,渔箱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液的添加口;渔箱体的侧壁为内、外双层侧壁结构,内、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的放置腔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保持运输活渔的温度,使活渔在运输过程中处于近休眠的状态,避免因温度升高而使活渔活动加强而受到伤害,保证运输的成功率,而且本运载渔箱结构更加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快捷,非常有利于实际生产运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敞开设置的渔箱体和一配合盖设在该渔箱体上部的渔箱盖体,所述渔箱盖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该渔箱盖体内盛放有冰水混合液,该渔箱盖体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该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滴入所述渔箱体,该渔箱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液的添加口;所述渔箱体的侧壁为内、外双层侧壁结构,内、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的放置腔室;所述渔箱体的底部悬置布设有供氧管网体和透水板体,该供氧管网体的输入端与提供氧气的供氧源相连通设置,该透水板铺设在所述供氧管网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箱体的侧壁上端周缘向内凸设,形成一放置凸圈体,且所述渔箱盖体的周缘形成一与所述放置凸圈部相配合放置的放置凹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箱体呈长方形体结构,且该渔箱体上可拆卸地装设有若干个分隔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网体包括两条对称纵向设置的给氧分管体、若干条横向设置的氧气爆气管体以及一循环泵体,所述氧气爆气管体分别与所述给氧分管体相连通设置,所述给氧分管体通过该循环泵体与所述供氧源相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箱体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排水口以及与该排水口相配合设置的阀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箱体各个侧壁内的放置腔室为相互连通设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渔产品运输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背景技术

商品鱼类上市、鱼苗鱼种各地区之间的转移,都需要在运输中保持鱼类健康鲜活状态,由于鱼类呼吸方式不同于陆地动物,往往需要带水运输和一些特殊设备,增大了运输成本,因此,在尽量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持鱼类健康,是活鱼运输的要求。市场上活鱼运输通常采用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两种基本方法,有水渔箱活鱼运输方法通常又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大类型,传统的封闭式运输法就是将鱼和水置于密闭充氧的容器中进行有氧运输,一般用于装运鱼苗种以及飞机运输亲鱼种,运输距离可能长,但是运输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小时。

但是,不管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容器内的温度与鱼类的活动、耗氧率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增高,鱼的活动加强,在狭小的运输容器中容易碰撞受伤,尤其象鲢鱼等性情暴躁的鱼类要比性情温和的鱼类运输困难,所以,在闷热的运输容器中,特别是温度相对比较高的夏季,运输活渔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运载渔箱,不仅可以保持运输活渔的温度,使活渔在运输过程中处于近休眠的状态,避免因温度升高而使活渔活动加强而受到伤害,保证运输的成功率,而且本运载渔箱结构更加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快捷,非常有利于实际生产运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包括上部敞开设置的渔箱体和一配合盖设在该渔箱体上部的渔箱盖体,所述渔箱盖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该渔箱盖体内盛放有冰水混合液,该渔箱盖体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该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滴入所述渔箱体,该渔箱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液的添加口;所述渔箱体的侧壁为内、外双层侧壁结构,内、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的放置腔室;所述渔箱体的底部悬置布设有供氧管网体和透水板体,该供氧管网体的输入端与提供氧气的供氧源相连通设置,该透水板铺设在所述供氧管网体的上方。

更进一步,所述渔箱体的侧壁上端周缘向内凸设,形成一放置凸圈体,且所述渔箱盖体的周缘形成一与所述放置凸圈部相配合放置的放置凹圈体。

更进一步,所述渔箱体呈长方形体结构,且该渔箱体上可拆卸地装设有若干个分隔板体。

更进一步,所述供氧管网体包括两条对称纵向设置的给氧分管体、若干条横向设置的氧气爆气管体以及一循环泵体,所述氧气爆气管体分别与所述给氧分管体相连通设置,所述给氧分管体通过该循环泵体与所述供氧源相连通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渔箱体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排水口以及与该排水口相配合设置的阀门开关。

更进一步,所述渔箱体各个侧壁内的放置腔室为相互连通设置。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渔箱盖体的设置,使运载渔箱在运输过程中,渔箱盖体内的冰水可以逐渐地滴入到渔箱体内,保持渔箱体内的水温处于一定的区间,让活渔能够处于近休眠的状态,提高运输活渔的成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侧壁结构的渔箱体,更进一步地使该渔箱体内的水温可以保持在规定的区间,提高运输的时间,使该运载渔箱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渔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包括上部敞开设置的渔箱体1和一配合盖设在该渔箱体上部的渔箱盖体2,所述渔箱体1呈长方形体结构,且该渔箱体上可拆卸地装设有若干个分隔板体11。该分隔板体11使该渔箱体1可以根据实际运输情况分隔成若干个放置区,防止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相互攻击,发生伤害的情况。所述渔箱体1的侧壁上端周缘向内凸设,形成一放置凸圈体13,且所述渔箱盖体2的周缘形成一与所述放置凸圈体13相配合放置的放置凹圈体23。所述渔箱体1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排水口14以及与该排水口14相配合设置的阀门开关15。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渔箱盖体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该渔箱盖体2内盛放有冰水混合液,该渔箱盖体2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21,该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21滴入所述渔箱体1,该渔箱盖体2的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液的添加口22。该渔箱盖体2在运输过程中,将装设在其内部的冰水渗漏到渔箱体内,长时间地保持渔箱体内溶液的低温状态,有利于提高该渔箱体在温度比较高的季节运输鱼类的成功率,防止鱼类在运输过程中因为渔箱体内温度的升高而活力增加,出现碰撞伤害的情况。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渔箱体1的底部悬置布设有供氧管网体3和透水板体4,该供氧管网体3的输入端与提供氧气的供氧源5相连通设置,该透水板4铺设在所述供氧管网体3的上方。所述供氧管网体3包括两条对称纵向设置的给氧分管体31、若干条横向设置的氧气爆气管体32以及一循环泵体33,所述氧气爆气管体32分别与所述给氧分管体31相连通设置,所述给氧分管体31通过该循环泵体33与所述供氧源5相连通设置。所述渔箱体1的侧壁为内、外双层侧壁结构,内、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的放置腔室16,通过在放置腔室16内填充放置蓄冷剂,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该渔箱体的保温效果,使其保温的时间更长,更有利于长时间地运输。

本实用新型通过渔箱盖体的设置,使运载渔箱在运输过程中,渔箱盖体内的冰水可以逐渐地滴入到渔箱体内,保持渔箱体内的水温处于一定的区间,让活渔能够处于近休眠的状态,提高运输活渔的成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侧壁结构的渔箱体,更进一步地使该渔箱体内的水温可以保持在规定的区间,提高运输的时间,使该运载渔箱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16151.2 (22)申请日 2016.04.16 (73)专利权人 陈炳勤 地址 363402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杏陈镇 埕英村埕下51号 (72)发明人 陈炳勤 (51)Int.Cl. A01K 63/02(2006.01) A01K 6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 箱装置, 包括上部敞开设置的渔箱体和一配合盖 设在该渔箱体上部的渔箱盖体, 渔箱盖体的内部 为中空。

2、结构设置, 渔箱盖体内盛放有冰水混合 液, 渔箱盖体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 冰水 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滴入渔箱体, 渔箱盖体的 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 液的添加口; 渔箱体的侧壁为内、 外双层侧壁结 构, 内、 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 的放置腔室。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保持运输活渔 的温度, 使活渔在运输过程中处于近休眠的状 态, 避免因温度升高而使活渔活动加强而受到伤 害, 保证运输的成功率, 而且本运载渔箱结构更 加简单实用, 操作方便快捷, 非常有利于实际生 产运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547019 U 2016.09.07。

3、 CN 205547019 U 1.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部敞开设置的渔箱体和一配合盖 设在该渔箱体上部的渔箱盖体, 所述渔箱盖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 该渔箱盖体内盛放 有冰水混合液, 该渔箱盖体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 该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滴 入所述渔箱体, 该渔箱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液的添加口; 所述渔箱体的侧壁为内、 外双层侧壁结构, 内、 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的放 置腔室; 所述渔箱体的底部悬置布设有供氧管网体和透水板体, 该供氧管网体的输入端与 提供氧气的供氧源相连通设置, 该透水板铺设在所述供氧管网体的上方。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渔箱体的侧壁 上端周缘向内凸设, 形成一放置凸圈体, 且所述渔箱盖体的周缘形成一与所述放置凸圈部 相配合放置的放置凹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渔箱体呈长方 形体结构, 且该渔箱体上可拆卸地装设有若干个分隔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氧管网体包 括两条对称纵向设置的给氧分管体、 若干条横向设置的氧气爆气管体以及一循环泵体, 所 述氧气爆气管体分别与所述给氧分管体相连通设置, 所述给氧分管体通过该循环泵体与所 述供氧源相连。

5、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渔箱体的底部 还设有若干个排水口以及与该排水口相配合设置的阀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渔箱体各个侧 壁内的放置腔室为相互连通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47019 U 2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渔产品运输工具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商品鱼类上市、 鱼苗鱼种各地区之间的转移, 都需要在运输中保持鱼类健康鲜活 状态, 由于鱼类呼吸方式不同于陆地动物,。

6、 往往需要带水运输和一些特殊设备, 增大了运输 成本, 因此, 在尽量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持鱼类健康, 是活鱼运输的要求。 市场上活鱼运 输通常采用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两种基本方法, 有水渔箱活鱼运输方法通常又分为: 封闭 式和开放式两大类型, 传统的封闭式运输法就是将鱼和水置于密闭充氧的容器中进行有氧 运输, 一般用于装运鱼苗种以及飞机运输亲鱼种, 运输距离可能长, 但是运输时间一般不会 超过12小时。 0003 但是, 不管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运输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 运输容器内的温度与鱼 类的活动、 耗氧率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增高, 鱼的活动加强, 在狭小的运输容器中容 易碰撞受伤,。

7、 尤其象鲢鱼等性情暴躁的鱼类要比性情温和的鱼类运输困难, 所以, 在闷热的 运输容器中, 特别是温度相对比较高的夏季, 运输活渔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 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提供一种运载渔箱, 不仅可以保持运输活渔的温度, 使活渔在运输 过程中处于近休眠的状态, 避免因温度升高而使活渔活动加强而受到伤害, 保证运输的成 功率, 而且本运载渔箱结构更加简单实用, 操作方便快捷, 非常有利于实际生产运输。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包括上部敞开设置。

8、的渔箱体和一配合盖设在该渔箱 体上部的渔箱盖体, 所述渔箱盖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 该渔箱盖体内盛放有冰水混合 液, 该渔箱盖体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 该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滴入所述渔箱 体, 该渔箱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液的添加口; 所述渔箱体 的侧壁为内、 外双层侧壁结构, 内、 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的放置腔室; 所 述渔箱体的底部悬置布设有供氧管网体和透水板体, 该供氧管网体的输入端与提供氧气的 供氧源相连通设置, 该透水板铺设在所述供氧管网体的上方。 0007 更进一步, 所述渔箱体的侧壁上端周缘向内凸设, 形成一放置凸圈体, 且所述渔箱。

9、 盖体的周缘形成一与所述放置凸圈部相配合放置的放置凹圈体。 0008 更进一步, 所述渔箱体呈长方形体结构, 且该渔箱体上可拆卸地装设有若干个分 隔板体。 0009 更进一步, 所述供氧管网体包括两条对称纵向设置的给氧分管体、 若干条横向设 置的氧气爆气管体以及一循环泵体, 所述氧气爆气管体分别与所述给氧分管体相连通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547019 U 3 置, 所述给氧分管体通过该循环泵体与所述供氧源相连通设置。 0010 更进一步, 所述渔箱体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排水口以及与该排水口相配合设置的 阀门开关。 0011 更进一步, 所述渔箱体各个侧壁内的放置腔室为相互连。

10、通设置。 0012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渔箱盖体的设置, 使运载渔箱在运输过程中, 渔箱盖体内的冰水 可以逐渐地滴入到渔箱体内, 保持渔箱体内的水温处于一定的区间, 让活渔能够处于近休 眠的状态, 提高运输活渔的成功率。 同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侧壁结构的渔箱体, 更 进一步地使该渔箱体内的水温可以保持在规定的区间, 提高运输的时间, 使该运载渔箱的 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渔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

11、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及图2所示, 一种改进型的运载渔箱装置, 包括上部敞开设置的渔箱体1和一 配合盖设在该渔箱体上部的渔箱盖体2, 所述渔箱体1呈长方形体结构, 且该渔箱体上可拆 卸地装设有若干个分隔板体11。 该分隔板体11使该渔箱体1可以根据实际运输情况分隔成 若干个放置区, 防止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相互攻击, 发生伤害的情况。 所述渔箱体1的侧壁上 端周缘向内凸设, 形成一放置凸圈体13, 且所述渔箱盖体2的周缘形成一与所述放置凸圈体 13相配合放置的放置凹圈体23。 所述渔箱体1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排水口14以及与该排水 口14相配合设置的阀。

12、门开关15。 0018 如图1及图2所示, 所述渔箱盖体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 该渔箱盖体2内盛放有 冰水混合液, 该渔箱盖体2的下底面设有若干个渗漏孔21, 该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渗漏孔21 滴入所述渔箱体1, 该渔箱盖体2的上表面设有可活动盖合有一用于添加冰水混合液的添加 口22。 该渔箱盖体2在运输过程中, 将装设在其内部的冰水渗漏到渔箱体内, 长时间地保持 渔箱体内溶液的低温状态, 有利于提高该渔箱体在温度比较高的季节运输鱼类的成功率, 防止鱼类在运输过程中因为渔箱体内温度的升高而活力增加, 出现碰撞伤害的情况。 0019 如图1及图2所示, 所述渔箱体1的底部悬置布设有供氧管网体3和。

13、透水板体4, 该供 氧管网体3的输入端与提供氧气的供氧源5相连通设置, 该透水板4铺设在所述供氧管网体3 的上方。 所述供氧管网体3包括两条对称纵向设置的给氧分管体31、 若干条横向设置的氧气 爆气管体32以及一循环泵体33, 所述氧气爆气管体32分别与所述给氧分管体31相连通设 置, 所述给氧分管体31通过该循环泵体33与所述供氧源5相连通设置。 所述渔箱体1的侧壁 为内、 外双层侧壁结构, 内、 外两侧壁层之间形成一用于放置蓄冷剂的放置腔室16, 通过在 放置腔室16内填充放置蓄冷剂, 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该渔箱体的保温效果, 使其保温的时 间更长, 更有利于长时间地运输。 0020 本实用。

14、新型通过渔箱盖体的设置, 使运载渔箱在运输过程中, 渔箱盖体内的冰水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547019 U 4 可以逐渐地滴入到渔箱体内, 保持渔箱体内的水温处于一定的区间, 让活渔能够处于近休 眠的状态, 提高运输活渔的成功率。 同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侧壁结构的渔箱体, 更 进一步地使该渔箱体内的水温可以保持在规定的区间, 提高运输的时间, 使该运载渔箱的 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0021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 此, 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 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 范围的行为。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54701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547019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