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7659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9.21 CN 201976596 U *CN201976596U* (21)申请号 201120100903.9 (22)申请日 2011.04.08 A01K 6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 究所 地址 510382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郎兴鱼 路 1 号 (72)发明人 李捷 李新辉 赖子尼 邵晓风 谭细畅 王超 李跃飞 杨计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卫 (54) 实用新型名称 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 (。
2、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 采样装置。 该装置包括笼身、 设于笼身前端的网口 及笼身末端的具有开、 合两种状态的取鱼口, 笼身 内设有若干个喇叭状的倒须, 倒须较大开口的一 端朝向网口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 有能在不同地点实行定量采样, 采样数据可比性 强、 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低能耗等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1976596 U1/1 页 2 1. 一种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 包括笼身、 设于笼身前端的网口及笼身末端的 具有开。
3、、 合两种状态的取鱼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笼身内设有喇叭状的倒须, 倒须较大开口 的一端朝向网口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笼身内设有两个以上的倒须 ; 并从 网口端起, 按口径由大到小依次间距排列固定于笼身内。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倒须由网状物围成, 并在两 端的开口处设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 使所述的倒须形成喇叭状的通道。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支撑结构是铁环或塑料环或线 形拉撑结构。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倒须较大开。
4、口端的支撑结构是 铁环 ; 较小开口端的支撑结构是乙纶绳环, 所述的线形拉撑结构是一端与乙纶绳环连接, 向 后拉撑固定倒须的乙纶绳。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笼身前端的网口两侧或四周设有 网片。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网片上设有用于固定网片的环状 结构。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样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笼身是前端大后端小的桶状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76596 U1/2 页 3 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采样装置, 尤其是一种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
5、。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江河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研究过程中, 样品采集是一个重要环节, 但在调 查采样过程中, 如何定点、 定量且对渔获物选择性低是从事江河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的一 个难题。目前在江河捕捞作业的主要网具有 : 刺网、 钓钩、 抛网、 虾笼等。刺网分多种规格 网眼, 不同规格大小网眼的渔获物差别大, 渔获物在从网眼拔出过程中对渔获物体损伤非 常严重 ; 钓钩的渔获物主要针对一些肉食性鱼类, 选择性强 ; 抛网也随网眼大小不同渔获 物差别大, 且在采样过程中要重复撒网、 拖网, 给采样带来诸多不便 ; 虾笼主要针对小型鱼 类、 河虾的一种网具, 渔获物选择性强 ; 这些网具对渔获。
6、物选择性较强, 且对渔获物伤害比 较大, 因此以往从事渔业生态科研工作者一般把这些网具的渔获物作为一个样本, 由于不 同网具的捕捞方式、 作业时间不同, 因而很难对采样点的鱼类群落进行定量分析, 且在对不 同地点鱼类群落比较时缺乏可比性。目前已有的针对江河定量的采样方法有网格电鱼法, 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小型溪流的鱼类采样, 且对鱼类特别是珍稀特有鱼类造成较大伤害。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 能定点、 定量采 集江河流水中鱼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采样装置。 0004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 该装置包括笼身、 设于笼身前端的网口及笼身末端的具有 开、 。
7、合两种状态的取鱼口, 笼身内设有喇叭状的倒须, 倒须较大开口的一端朝向网口安装。 所述的倒须起到诱导鱼类入笼, 减少鱼类返逃机会的作用。 0005 所述笼身内设有两个以上的倒须 ; 并从网口端起, 按口径由大到小依次间距排列 固定于笼身内。设置多个倒须是为了进一步引诱鱼类进入笼体深部, 接近取鱼口的位置。 0006 所述的倒须由网状物围成, 并在两端的开口处设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 使所述的倒须形成喇叭状的通道。网状倒须的硬质材料支撑结构的作用是将网状倒须撑 开, 形成立体的喇叭状的通道。 0007 所述的支撑结构是铁环或塑料环或线形拉撑结构。 0008 所述的倒须较大开口端的支撑结构是。
8、铁环 ; 较小开口端的支撑结构是乙纶绳环, 所述的线形拉撑结构是一端与乙纶绳环连接, 向后拉撑固定倒须的乙纶绳。 0009 所述笼身前端的网口两侧或四周设有网片。 网片在网口处起拦截诱导鱼类进入网 口作用。 0010 所述网片上设有用于固定网片的环状结构。 0011 所述笼身是前端大后端小的桶状结构, 笼身主要起滞留鱼类的作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0013 1、 网口大, 利用水流将鱼截获, 对渔获物体选择程度低 ; 说 明 书 CN 201976596 U2/2 页 4 0014 2、 结构科学简单, 网身空间大, 给渔获提供一个较大的栖息空间, 对渔获。
9、损伤小 ; 0015 3、 能在不同地点实行定量采样, 获得的数据可比性强 ; 0016 4、 造价低廉、 操作方便、 运行成本低廉、 便于移动作业。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附图所示,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笼身1、 网片2及设于笼身内的3个倒须, 分别是倒 须 31、 倒须 32、 倒须 33。 0019 笼身 1 为前大后小的桶状, 长约 7.3m, 两底面的直径分别是 320mm 和 1800mm。由 直径 0.8mm 的锦纶单丝编结的网围成, 目大 10mm。笼身 1 前端开有网口 11, 末端设有取鱼 口 12, 取鱼口。
10、 12 上设有乙纶绳作为拉合结构。 0020 网片 2 设于笼身 1 前端的网口 11 两侧。网片 2 上设有 4 个用于固定的圆环 21。 0021 3 个倒须均由直径 0.8mm 的锦纶单丝编结的网围成, 目大 10mm。按倒须口径的大 小顺序等距排列。倒须的前端和后端开口处分别设有铁环 310 和线圆环 311 作为支撑结 构。倒须 31、 倒须 32 后端设有乙纶绳支撑结构 312, 将倒须向后拉撑并固定于后一倒须前 端开口的铁环上。倒须 31 设于靠近笼身 1 前端的网口 11 处, 两底面的直径分别是 430mm 和 1070mm。倒须 32 两底面的直径分别是 320mm 和 8。
11、50mm。倒须 33 两底面的直径分别是 192mm 和 620mm。 0022 使用方法 : 0023 该实施例是一种被动式定置网网具主要借助水流将鱼截获。将其安装在水流中 等流速的河边, 网口对着水流方向, 用 4 根支柱套入网片的圆环绳索 (R) , 插入河床固定网 具, 在取鱼处用支柱固定网具, 拉紧并捆扎取鱼部绳索, 网放好后开始计时, 一般采样时间 为 12h, 达到预定取样时间, 解开取鱼部绳索, 将鱼从取鱼口倒出, 并称重、 计数, 这样可以得 出采样点一个定量的数据 : 尾 / 网 .h、 kg/ 网 .h。 说 明 书 CN 201976596 U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