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28285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73335.3

申请日:

2013.08.23

公开号:

CN103397693A

公开日:

2013.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3F 5/10申请公布日:20131120|||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E03F 5/10收件人:张福生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E03F5/10; E03F5/14

主分类号:

E03F5/10

申请人:

张福生

发明人:

张福生

地址:

300161 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红顶花园南园3-5-5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可调控分流多余的洪水至干渴的地下,避免成灾。其主井室与付井室相连,主井室收集来水,付井室向地下导水,两井室共用一个井盖,在主井室的上方有进水口,其上方有呈截头圆锥形且有间隔分布进水口的分水套和调水套,可随时将多余的洪水导入极度干渴的地下,一是可避免洪涝灾害,二是可逐渐实现广大农业地区地上是耕地,地下是水库的美好愿望。本案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由主井室和付井室相连,主井室收集来水,付井室将经主井室沉淀泥沙后的水由导水管导入地下的贮水层,其特征是两个井室中间隔板的上方有溢水口相通,两个井室上方有共用的井盖,该井盖在主井室的上方有进水口,其上方外部有带间隔分布进水口的分水套,分水套的外部经定位圈安装着调水套,其圆周面上的进水口与分水套的进水口相对应,该进水口处有网式栅栏。付井室底部有导水管至地下贮水层。 

2.
  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分水套与调水套设计为圆锥形。 

3.
  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特征是在主井室中设置了回廊形的拦沙围挡板。 

4.
  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在井盖的进水口处安装了喉管,其上部且有溢水口。 

5.
  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分水套外面的顶端有标志杆。 

6.
  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调水套的顶端设置了手柄。 

说明书

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农业地区,特别是丘陵及平原地区分流洪水,调控洪涝的分水井的发明。
背景技术
至今,人们调节干旱与洪涝一直是采取修建水库来拦截多余的雨水,再将其在干旱时经河道输送至需要的地方,保障社会各界的需要,特别是农田灌溉的需要。但由于近年全球气候的逐年恶化,现有水库的调控能力愈显匮乏,例如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均会由于水库调控能力不足,而发生严重的洪涝和干旱交替性灾害,以至连人畜饮水都发生了困难。若在山区再新增建大型水库不仅需要筹备天文数字的资金,勘探、设计及建设所需的漫长岁月,且隐藏着诱发地质及气象灾害的风险,且也很难再寻找到合适的地址;若在平原地区增建大型水库,已是不能再占分毫的耕地了,所以现在人们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施,且可及时将多余的雨水导入地下(含丘陵低洼处及任意平原处),避免发生洪涝灾害,逐渐形成地表是耕地,地下是水库的分水井,其尚应是可随时调控分水量的,以便在偶发水质恶化时及时停止向地下分水。
发明内容
本案是由主井室和付井室相连,主井室收集来水,付井室将经主井室沉淀泥沙后的水由导水管导入地下的贮水层,其特征是两井室中间 隔板的上方有溢水口相通,两井室上方有共用的井盖,该井盖在主井室的上方有进水口,其上方外部有带间隔分布进水口的分水套,分水套的外部经定位圈安装着调水套,其圆周面上的进水口与分水套的进水口相对应,该进水口处有网式栅栏。付井室底部有导水管至地下贮水层。
为防止杂草类漂浮物堵塞进水口,分水套与调水套设计为截头圆锥形。
为将泥沙尽量多地拦截在主井室,避免其进入付井室底部的导水管,在主井室中设置了回廊形的拦沙围挡板。
为避免来水冲击主井室底部沉积的泥沙而泛起,在井盖的的进水口处安装了喉管,其上部且有溢水口。
为当本案淹没于水下时,可向人们指示其位置,分水套外面的顶端有标志杆。
为便于转动调水套,以调节分水量,调水套的顶端设置了手柄。
为保持稳定的分水量,调水套与分水套的顶端设置了定位销。
当洪水来临时,裹挟着泥沙的浑水先进入主井室,经沉淀泥沙后的净水由中间隔板上方的溢水口进入付井室,再由导水管导入地下,若偶发水质恶化,转动调水套,使调水套与分水套的进水口相错,即可停止分水。
本发明的目的是随时调控洪水,不断向已极度干渴的地下补充水源,即避免发生洪灾,又逐渐实现广大的农业地区成为地上是农田,地下 是水库的美好愿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案安装地下后带剖视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案拦沙围挡板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
1、井盖  2、井室  3、分水套  4、调水套  5、定位圈  6、导水管  7、螺钉  8、标志杆  9、手柄  10、定位销  11、网式栅栏12、喉管  13、拦沙围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用水泥混凝土制造井盖(1),用工程塑料制造主井室和付井室(2)、分水套(3)、带手柄(9)和网式栅栏(11)的调水套(4)、定位圈(5)、定位销(10)、喉管(12)、拦沙围挡板(13)及外购塑料的导水管(6),再用螺钉(7)分别将分水套(3)和定位圈(5)安装在井盖(1)上,在地上挖坑安装井室(2)及钻孔安装导水管(6),最后安装由竹竿和红布小旗制造的标志杆(8)即可。
本案结构简单、无技术难度、成本低、易实施,可有效解决我国广大农业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问题,且对地下长期严重缺水的情况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是值得推广的好项目。

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97693A43申请公布日20131120CN103397693ACN103397693A21申请号201310373335322申请日20130823E03F5/10200601E03F5/1420060171申请人张福生地址300161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红顶花园南园3550172发明人张福生54发明名称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57摘要一种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可调控分流多余的洪水至干渴的地下,避免成灾。其主井室与付井室相连,主井室收集来水,付井室向地下导水,两井室共用一个井盖,在主井室的上方有进水口,其上方有呈截头圆锥形且有间隔分布进水口的分水套和调水套,可随时将多余。

2、的洪水导入极度干渴的地下,一是可避免洪涝灾害,二是可逐渐实现广大农业地区地上是耕地,地下是水库的美好愿望。本案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97693ACN103397693A1/1页21一种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由主井室和付井室相连,主井室收集来水,付井室将经主井室沉淀泥沙后的水由导水管导入地下的贮水层,其特征是两个井室中间隔板的上方有溢水口相通,两个井室上方有共用的井盖,该井盖在主井室的上方有进水口,其上方外部有带间隔分布进水口的分水套,分水套。

3、的外部经定位圈安装着调水套,其圆周面上的进水口与分水套的进水口相对应,该进水口处有网式栅栏。付井室底部有导水管至地下贮水层。2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分水套与调水套设计为圆锥形。3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特征是在主井室中设置了回廊形的拦沙围挡板。4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在井盖的进水口处安装了喉管,其上部且有溢水口。5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分水套外面的顶端有标志杆。6如权利要求1的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其特征是调水套的顶端设置了手柄。权利要求书CN103397693A1/2页3可调控分水量的分水井技术领域0001本案是关。

4、于农业地区,特别是丘陵及平原地区分流洪水,调控洪涝的分水井的发明。背景技术0002至今,人们调节干旱与洪涝一直是采取修建水库来拦截多余的雨水,再将其在干旱时经河道输送至需要的地方,保障社会各界的需要,特别是农田灌溉的需要。但由于近年全球气候的逐年恶化,现有水库的调控能力愈显匮乏,例如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均会由于水库调控能力不足,而发生严重的洪涝和干旱交替性灾害,以至连人畜饮水都发生了困难。若在山区再新增建大型水库不仅需要筹备天文数字的资金,勘探、设计及建设所需的漫长岁月,且隐藏着诱发地质及气象灾害的风险,且也很难再寻找到合适的地址;若在平原地区增建大型水库,已是不能再占分毫的耕地了,所以现在人们。

5、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施,且可及时将多余的雨水导入地下含丘陵低洼处及任意平原处,避免发生洪涝灾害,逐渐形成地表是耕地,地下是水库的分水井,其尚应是可随时调控分水量的,以便在偶发水质恶化时及时停止向地下分水。发明内容0003本案是由主井室和付井室相连,主井室收集来水,付井室将经主井室沉淀泥沙后的水由导水管导入地下的贮水层,其特征是两井室中间隔板的上方有溢水口相通,两井室上方有共用的井盖,该井盖在主井室的上方有进水口,其上方外部有带间隔分布进水口的分水套,分水套的外部经定位圈安装着调水套,其圆周面上的进水口与分水套的进水口相对应,该进水口处有网式栅栏。付井室底部有导水管至地下贮水层。000。

6、4为防止杂草类漂浮物堵塞进水口,分水套与调水套设计为截头圆锥形。0005为将泥沙尽量多地拦截在主井室,避免其进入付井室底部的导水管,在主井室中设置了回廊形的拦沙围挡板。0006为避免来水冲击主井室底部沉积的泥沙而泛起,在井盖的的进水口处安装了喉管,其上部且有溢水口。0007为当本案淹没于水下时,可向人们指示其位置,分水套外面的顶端有标志杆。0008为便于转动调水套,以调节分水量,调水套的顶端设置了手柄。0009为保持稳定的分水量,调水套与分水套的顶端设置了定位销。0010当洪水来临时,裹挟着泥沙的浑水先进入主井室,经沉淀泥沙后的净水由中间隔板上方的溢水口进入付井室,再由导水管导入地下,若偶发水。

7、质恶化,转动调水套,使调水套与分水套的进水口相错,即可停止分水。0011本发明的目的是随时调控洪水,不断向已极度干渴的地下补充水源,即避免发生洪灾,又逐渐实现广大的农业地区成为地上是农田,地下是水库的美好愿望。说明书CN103397693A2/2页4附图说明0012附图1是本案安装地下后带剖视的示意图;0013附图2是本案拦沙围挡板的正视示意图;0014附图3是附图2的俯视示意图。0015图中00161、井盖2、井室3、分水套4、调水套5、定位圈6、导水管7、螺钉8、标志杆9、手柄10、定位销11、网式栅栏12、喉管13、拦沙围挡板具体实施方式0017如附图所示用水泥混凝土制造井盖1,用工程塑料制造主井室和付井室2、分水套3、带手柄9和网式栅栏11的调水套4、定位圈5、定位销10、喉管12、拦沙围挡板13及外购塑料的导水管6,再用螺钉7分别将分水套3和定位圈5安装在井盖1上,在地上挖坑安装井室2及钻孔安装导水管6,最后安装由竹竿和红布小旗制造的标志杆8即可。0018本案结构简单、无技术难度、成本低、易实施,可有效解决我国广大农业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问题,且对地下长期严重缺水的情况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是值得推广的好项目。说明书CN103397693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97693A2/2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39769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