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锚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移动锚点.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868546.4 (22)申请日 2017.12.22 (73)专利权人 塞卡尔 (北京) 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环科中路17号 联东U谷西区三期26B (72)发明人 任德亮 璩红宝 谢滨 (51)Int.Cl. A62B 35/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移动锚点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锚点, 用于双绳水 平生命线系统, 包括本体和导向翼, 导向翼设置 在所。
2、述本体的两侧, 且所述导向翼能够沿双绳水 平生命线移动; 所述导向翼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 本体, 且所述导向翼能够绕所述固定轴转动。 本 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锚点不仅安全性高, 而且 操作舒适程度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7734487 U 2018.08.17 CN 207734487 U 1.一种移动锚点, 用于双绳水平生命线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本体; 导向翼, 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 且所述导向翼能够沿双绳水平生命线移动; 所述导向翼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本体, 且所述导向翼能够绕所述固定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
3、上设置有开合机构, 所述开 合机构包括连接部、 打开部和限位块, 所述连接部垂直穿设于所述本体, 所述打开部水平容 置于所述本体和所述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部的末端相连接, 所述连接部、 所述打 开部以及所述限位块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导向翼能够安装到所述双绳水平生命线上或者能 够从所述双绳水平生命线上取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构造为工字型, 所述工字型 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垂直于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具有向下凸 出于所述第三支架所在平面的第一凸出部。
4、和第二凸出部, 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中间位置具有 第一水平轴孔, 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位置相对应的第 二水平轴孔, 所述第三支架的中间位置具有第一竖直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 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 且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下方, 所述限位块具有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 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竖直轴孔, 且所述限位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水平轴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水 平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 连接轴, 垂直穿设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内, 所述连接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 帽、 第。
5、一粗轴部和第一细轴部, 所述连接帽连接卸扣, 所述第一细轴部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 二竖直轴孔内; 第一压缩弹簧, 套设在所述第一细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开部包括定位螺钉, 所述定位 螺钉包括第二粗轴部和第二细轴部, 所述第二粗轴部能够容置在所述第三水平轴孔内, 所 述第二细轴部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外侧设有套设在所述第二细轴 部上的封盖, 所述封盖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轴孔的端口处, 所述第二细轴部延伸至所 述封盖外部的一端具有打开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翼包括导向套和加强筋, 所 述加强筋设。
6、置在导向套外侧的中间位置, 且所述加强筋的上部具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导向 套的两个端部具有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盖与所述第一水平轴孔之间为 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水平轴孔的螺纹深度等于所述封盖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 一竖直轴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帽的直径, 所述第一粗轴部的 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粗轴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能够被 压缩的最小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锚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帽上具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 权 。
7、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734487 U 2 连接帽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卸扣。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734487 U 3 一种移动锚点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防坠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锚点。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高空作业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平生命线在工业厂房、 水电站、 火电站等现 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0003 传统移动锚点主要针对于单绳水平生命线, 不能适用于双股钢丝绳为主体构成的 双绳水平生命线的需要。 同传统单绳水平生命线相比, 双绳水平生命线有更高的强度及可 靠性, 能够允许更密集的工作人员集中。
8、作业。 0004 因此, 开发一种适用于双绳水平生命线的移动锚点很有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锚点, 通过 设置开合机构, 使得移动锚点需要连接部、 打开部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 且需要同时按下两 个按钮再向外侧拉动活动板才能将其打开, 防止不小心碰到一个按钮误打开防坠装置而造 成危险, 从而使得打开结构不仅安全性高, 而且操作舒适程度好。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锚点, 用于双绳水平生命线系统, 包括: 0007 本体; 0008 导向翼, 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 且所述导向翼能够沿双绳水平生命线移动; 0009。
9、 所述导向翼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本体, 且所述导向翼能够绕所述固定轴转动。 001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开合机构, 所述开合机构包 括连接部、 打开部和限位块, 所述连接部垂直穿设于所述本体, 所述打开部水平容置于所述 本体和所述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部的末端相连接, 所述连接部、 所述打开部以及 所述限位块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导向翼能够安装到所述双绳水平生命线上或者能够从所述 双绳水平生命线上取下。 0011 工作时, 向外侧拉动打开部, 当打开部完全脱离限位块时, 向下按动连接部, 连接 部带动限位块一起向下移动, 同时, 向外侧掰动两侧导向翼, 由于限位块。
10、下移, 限位块侧面 同导向翼侧面的接触位置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向翼的活动量变大, 能够安装到绳索上。 安装 后, 连接部上移, 打开部向内侧移动直至打开部的一侧能够容置在所述限位块内, 此时限位 块侧面同导向翼侧面的接触位置恢复为原始状态, 导向翼活动量变小, 从而保证绳索不从 导向翼中脱出。 0012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本体构造为工字型, 所述工字型本体包括 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 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具有向下凸出于所述 第三支架所在平面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 所述第二凸。
11、出部的中间位置具有第一水平 轴孔, 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水平轴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7734487 U 4 孔, 所述第三支架的中间位置具有第一竖直轴孔。 001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 凸出部之间, 且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下方, 所述限位块具有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位置相对 应的第二竖直轴孔, 且所述限位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水平轴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水平轴孔。 0014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部包括: 0015 连接轴, 垂直穿设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内, 所述连接轴包括从上。
12、至下依次设置的 连接帽、 第一粗轴部和第一细轴部, 所述连接帽连接卸扣, 所述第一细轴部的末端固定在所 述第二竖直轴孔内; 0016 第一压缩弹簧, 套设在所述第一细轴部。 0017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打开部包括定位螺钉, 所述定位螺钉包括 第二粗轴部和第二细轴部, 所述第二粗轴部能够容置在所述第三水平轴孔内, 所述第二细 轴部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外侧设有套设在所述第二细轴部上的封 盖, 所述封盖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轴孔的端口处, 所述第二细轴部延伸至所述封盖外 部的一端具有打开螺母。 0018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导向翼包括导向套和加。
13、强筋, 所述加强筋 设置在导向套外侧的中间位置, 且所述加强筋的上部具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导向套的两个 端部具有倒角。 0019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封盖与所述第一水平轴孔之间为螺纹连 接, 所述第一水平轴孔的螺纹深度等于所述封盖的厚度。 002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轴 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帽的直径, 所述第一粗轴部的直径大于 所述第一竖直轴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粗轴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能够被压缩的最 小高度。 0021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帽上具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连接帽通 。
14、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卸扣。 0022 当移动锚点需要安装到双绳水平生命线上或者需要从双绳水平生命线上摘下时, 捏住打开螺母向外侧拉动, 同打开螺母固定到一起的定位螺钉一同向外移动。 当定位螺钉 的第二粗轴部完全脱离限位块的第三水平轴孔时, 向下按动连接轴, 同连接轴固定到一起 的限位块一同向下移动。 然后向外侧掰动两侧导向翼, 由于限位块下移, 限位块侧面同导向 翼侧面的接触位置发生了变化, 导向翼有更大的活动量, 此时两侧导向翼均能够活动到用 于进出绳索的开口大小比绳索的直径大0.5mm以上。 0023 将移动锚点打开并将双绳水平生命线的两股绳索均放置到导向翼上导向套内后, 松开双手, 在第。
15、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 连接轴向上移动, 带动同连接轴固定到一起的限位块 一同向上移动。 当限位块回到起始位置时, 此时定位螺钉同第一水平轴孔同轴, 在第二压缩 弹簧的作用下, 定位螺钉向内侧移动, 直到第二粗轴部进入第三水平轴孔内。 限位块侧面同 导向翼侧面的接触位置变回常规状态, 导向翼活动量变小, 此时开口大小比绳索的直径小 1.5mm以上。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开合机构, 使得移动锚点需要 连接部、 打开部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 且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再向外侧拉动活动板才能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7734487 U 5 将其打开, 防。
16、止不小心碰到一个按钮误打开防坠装置而造成危险, 从而使得打开结构不仅 安全性高, 而且操作舒适程度好。 附图说明 0025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 0026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移动锚点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0029 图4为图1的爆炸图。 0030 在附图中, 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2 如图1和图2, 分别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移动锚点闭合和打 开状态的。
17、示意图, 所述移动锚点包括本体1和导向翼2。 0033 导向翼2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两侧, 且所述导向翼2能够沿双绳水平生命线移动; 所 述导向翼2通过固定轴4连接所述本体1, 且所述导向翼2能够绕所述固定轴4转动。 0034 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开合机构3, 如图3所示, 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连接部31、 打开部 32和限位块33, 所述连接部31垂直穿设于所述本体1, 所述打开部32水平容置于所述本体1 和所述限位块33, 所述限位块33与所述连接部31的末端相连接, 所述连接部31、 所述打开部 32以及所述限位块33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导向翼2能够安装到所述双绳水平生命线上或者能 够从所述双绳水。
18、平生命线上取下。 0035 工作时, 向外侧拉动打开部32, 当打开部32完全脱离限位块33时, 向下按动连接部 31, 连接部31带动限位块33一起向下移动, 同时, 向外侧掰动两侧导向翼2, 由于限位块33下 移, 限位块33侧面同导向翼2侧面的接触位置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向翼2的活动量变大, 能够 安装到绳索上。 安装后, 连接部31上移, 打开部32向内侧移动直至打开部的一侧能够容置在 所述限位块33内, 此时限位块33侧面同导向翼2侧面的接触位置恢复为原始状态, 导向翼2 活动量变小, 从而保证绳索不从导向翼2中脱出。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4所示, 所述本体1构造为工字型。
19、, 所述工字型本体包括相互 平行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 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之间设有垂直于所述 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的第三支架13, 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分别具有 向下凸出于所述第三支架13所在平面的第一凸出部14和第二凸出部15, 所述第二凸出部15 的中间位置具有第一水平轴孔16, 所述第一凸出部14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5的两侧均 具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水平轴孔17, 所述第三支架13的中间位置具有第一竖直轴孔18。 0037 所述限位块33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4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5之间, 且位于所述第 三支架13的下方, 所述限位块33具。
20、有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18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竖直轴孔 331, 且所述限位块33具有与所述第一水平轴孔16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水平轴孔332。 0038 所述连接部31包括连接轴310, 垂直穿设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18内, 所述连接轴 31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帽311、 第一粗轴部312和第一细轴部313, 所述连接帽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7734487 U 6 3114连接卸扣5, 所述第一细轴部313的末端通过螺纹316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轴孔331内。 所述连接部31还包括第一压缩弹簧314, 套设在所述第一细轴部313。 0039 所述打开部32包括定位螺钉321, 所。
21、述定位螺钉321包括第二粗轴部322和第二细 轴部323, 所述第二粗轴部322能够容置在所述第三水平轴孔332内, 所述第二细轴部323上 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324,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24的外侧设有套设在所述第二细轴部323上 的封盖325, 所述封盖325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水平轴孔16的端口处, 所述第二细轴部323延 伸至所述封盖325外部的一端具有打开螺母326。 所述打开螺母326的前端可以为球头或者 具有倒角, 打开螺母326的外侧可以具有滚花。 0040 所述导向翼2包括导向套21和加强筋22, 所述加强筋22设置在导向套21外侧的中 间位置, 且所述加强筋22的上部具有第一安。
22、装孔221, 所述导向套21的两个端部具有倒角 211。 所述导向翼2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1的固定轴4与所述本体1连接, 所述固定轴 4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21之间为间隙配合。 0041 所述封盖325与所述第一水平轴孔16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水平轴孔16的螺 纹的深度等于所述封盖325的厚度。 0042 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1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18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压缩弹 簧314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帽311的直径, 所述第一粗轴部3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弹 簧314能够被压缩的最小高度。 所述第一粗轴部3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轴孔18的直 径, 使得当所述连接轴31。
23、0向下运动并带动限位块33向下移动时, 所述第一粗轴部312刚好 能够卡在所述本体1的上部, 也即所述第一粗轴部312控制所述限位块33的移动距离。 0043 所述连接帽311具有第二安装孔315, 所述连接帽311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315连接 卸扣5。 0044 当移动锚点需要安装到双绳水平生命线上或者需要从双绳水平生命线上摘下时, 捏住打开螺母326向外侧拉动, 同打开螺母326固定到一起的定位螺钉321一同向外移动。 当 定位螺钉321的第二粗轴部322完全脱离限位块33的第三水平轴孔332时, 向下按动连接轴 310, 同连接轴310固定到一起的限位块33一同向下移动。 然后向外侧掰动。
24、两侧导向翼2, 由 于限位块33下移, 限位块33的侧面333同导向翼2的侧面222的接触位置发生了变化, 导向翼 2有更大的活动量, 此时两侧导向翼2均能够活动到用于进出绳索的开口大小比绳索的直径 大0.5mm以上。 0045 将移动锚点打开并将双绳水平生命线的两股绳索均放置到导向套21内后, 松开双 手, 在第一压缩弹簧314的作用下, 连接轴310向上移动, 带动同连接轴310固定到一起的限 位块33一同向上移动。 当限位块33回到起始位置时, 此时定位螺钉321同第三水平轴孔332 同轴, 在第二压缩弹簧324的作用下, 定位螺钉321向内侧移动, 直到第二粗轴部322进入第 三水平轴。
25、孔332内。 限位块33的侧面333同导向翼22的侧面222的接触位置变回常规状态, 导 向翼2活动量变小, 此时开口大小比绳索的直径小1.5mm以上。 004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开合机构, 使得移动锚点需要 连接部、 打开部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 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再向外侧拉动活动板才能将 其打开, 防止不小心碰到一个按钮误打开防坠装置而造成危险, 从而使得打开结构不仅安 全性高, 而且操作舒适程度好。 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7734487 U 7 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 而 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 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7734487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207734487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207734487 U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207734487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