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27996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4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94872.1

申请日:

20151205

公开号:

CN105494410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1/00,A01N47/02,A01N43/56,A01N25/04,A01P7/04

主分类号:

A01N51/00,A01N47/02,A01N43/56,A01N25/04,A01P7/04

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佛祥,冷忠国,朱刚,王礼文,张志伟,吴泽伟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24号小区

优先权:

CN201510894872A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张汉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种衣剂,其有效成分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占组合物总质量5%~20%,氟虫腈占组合物总质量5%~20%,噻虫嗪占组合物总质量10%~40%,其余为农药助剂;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可以有效预防花生播种后至成苗阶段害虫的为害,提高播种成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占组合物总质量5%~20%,氟虫腈占组合物总质量5%~20%,噻虫嗪占组合物总质量10%~40%,其余为农药助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在预防花生播种后至成苗阶段害虫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种子处理技术领域,是由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氟 虫腈、噻虫嗪组合用于花生种子处理,组合物明显提高花生播种后害虫防 治效果,提高了花生出苗率。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是主要食用油料来源之 一。花生虫害的发生严重,尤其是花生播种后至小苗期多发,为害种子和 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为害花生的害虫种类很多,有鳞翅目地老虎、鞘翅 目金针虫、同翅目蚜虫,单一使用一种农药达不到很好的防治目的。

目前,农业科研院校和农药、种子公司相继开发了很多花生种衣剂, 进行花生种子处理防治害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有种衣剂技术大 多存在一些问题,如杀虫活性低,功能专一,害虫抗药性增强等,影响了 农民使用积极性。因此,研发一种活性高,杀虫谱广,有效治理抗药性产 生,使用方便的花生种衣剂,以满足国内花生生产的需要。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属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主要是 激活兰尼碱受体,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引起肌肉调 节衰弱,麻痹,直至最后害虫死亡。

氟虫腈(fipronil)属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主要是阻碍昆虫γ-氨基 丁酸控制的氟化物代谢,具有触杀、胃毒和中度内吸作用。

噻虫嗪(thiamethoxam)属烟碱类杀虫剂,是通过脊柱神经传递和触 杀胃毒作用的系统性杀虫剂,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广泛散布,对烟碱乙酰 胆碱受体有兴奋作用,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突出防效。

本发明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氯虫苯 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进行组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对花生种子进行包 衣处理具有提高防治花生播种后害虫防治效果,扩大杀虫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生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明显提高花生播种 后害虫防治效果,提高花生种子播种成苗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 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占组合物总质量5%~20%, 氟虫腈占组合物总质量5%~20%,噻虫嗪占组合物总质量10%~40%,其余 为农药助剂。

为了促进有效成分润湿分散防止其相互凝聚,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润 湿分散剂,所述润湿分散剂优选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芳基磺酸盐、脂肪 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基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 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脂肪酸乙 烷加成物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 物硫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为了保证有效成分集中作用于种子和根部,不易脱落和飞散,减少了 农药在环境中的扩散以及对非靶标的接触,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成膜剂。 所述成膜剂既要保证所成衣膜透气、透水性好,种子正常萌发生长,又要 保证所成衣膜难溶于水,衣膜内活性成分能缓慢释放,持效时间长。按照 本发明所述成膜剂优选为阿拉伯胶、动物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 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为提高分散介质的粘度,降低粒子的沉降速度,从而提高制剂的稳定 性,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增稠剂。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基 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丙烯酸钠、海藻 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硅酸镁铝、 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为了提高种衣剂的低温储存的稳定性,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防冻剂。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己二醇、尿素、硫酸铵、氯化钠、 氯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消泡剂为机硅酮类、 C8-10的脂肪醇、C10-20的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防腐 剂为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山梨酸、水杨酸钠、2-羟基 联苯、对羟基苯甲醛1,2-苯并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为了预防组合物处理后的花生种子被误食,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警色 剂,警色剂又称着色剂,所述着色剂优选为碱性玫瑰精、水性玫红、亮蓝 中的其中一种。

为了组合物制配成质量合格的农药制剂,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填充剂。 所述填充剂为去离子水、蒸馏水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一种花生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氯虫苯甲酰胺和氟 虫腈以及噻虫嗪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 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填充剂完全溶解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 次,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3μm,D90<8μm,即得悬浮种衣 剂。悬浮种衣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当地防治对象发生情况确定适 宜的用量,通常施药量是种衣剂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20-100。

本发明所制备的悬浮种衣剂为鲜亮红色、可流动的悬浮液,低温、热 贮稳定性合格,热贮分解率小于5%,悬浮率大于90%,湿筛试验98%通 过45μm标准筛,颗粒细度D50为2-3μm。

本发明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用于花生种子包衣处理,防治花生播种后 害虫。

本发明使用频率和施用量根据花生品种、天气状况和害虫发生程度有小 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调整达到使用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组合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使用效果;

2、扩大防治范围,同时防治金针虫、地老虎、蚜虫;

3、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延缓害虫抗性产生;

4、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组合,节约单一生产、助剂、包装、 流程等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 一步详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所述仅用于 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 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1154.7-2006,农药室 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7部: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 剂的杀虫活性,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 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C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C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100。

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 ≥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 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三元组合对花生常 发害虫小地老虎共毒系数(CTC)大于120,说明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 噻虫嗪三者组合协同增效作用。

表1、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及其组合对小地老虎的室内毒力 测定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三元组合对花生常 发害虫金针虫共毒系数(CTC)大于120,说明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 虫嗪三者组合协同增效作用。

表2、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及其组合对金针虫的室内毒力 测定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三元组合对花生常 发害虫蚜虫共毒系数(CTC)大于120,说明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 嗪三者组合协同增效作用。

表3、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及其组合对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实施例2:制备方法实施例。

30%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氯虫苯甲酰胺5%,氟 虫腈5%,噻虫嗪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深蓝3%,丙二醇5%,乙烯 5%,黄原胶2%,离子水补充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 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30%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 虫嗪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3:田间药效实施例。

花生播种进行前药剂处理,按照药种比例,药剂兑水后与花生种子搅 拌均匀,晾干即可使用。

从表4、表5可以看出,5%氯虫苯甲酰胺·5%氟虫腈·25%噻虫嗪悬浮 种衣剂进行花生种子包衣处理,对地老虎、金针虫、蚜虫等害虫综合防治 92.95~96.56%,防效均要明显高于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单剂及 二元组合,保障花生生长不受害虫为害,提高花生成苗率,提高花生产量。

表4、防治害虫效果统计表

表5、花生成苗数及增产统计表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894872.1 (22)申请日 2015.12.05 A01N 51/00(2006.01) A01N 47/02(2006.01) A01N 43/56(2006.01) A01N 25/04(2006.01) A01P 7/04(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 发区 24 号小区 (72)发明人 陈佛祥 冷忠国 朱刚 王礼文 张志伟 吴泽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54) 发明名称 含有氯虫苯。

2、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 浮种衣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种衣剂 , 其有效成分 为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 氯虫苯甲酰胺 占组合物总质量 5 20, 氟虫腈占组合物总 质量 5 20, 噻虫嗪占组合物总质量 10 40, 其余为农药助剂 ;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可以 有效预防花生播种后至成苗阶段害虫的为害, 提 高播种成苗。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5494410 A 2016.04.20 CN 105494410 A 1.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

3、, 其特征在于: 有效成分 为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 氯虫苯甲酰胺占组合物总质量520, 氟虫腈占组合 物总质量520, 噻虫嗪占组合物总质量1040, 其余为农药助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在预防 花生播种后至成苗阶段害虫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94410 A 2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花生种子处理技术领域, 是由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 组合用于花生种子处理, 组合物明显提高花生播种后害虫防治效果, 提高了花生出苗率。 。

4、背景技术 0002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 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 是主要食用油料来源之一。 花生虫害 的发生严重, 尤其是花生播种后至小苗期多发, 为害种子和幼苗, 造成缺苗断垄。 为害花生 的害虫种类很多, 有鳞翅目地老虎、 鞘翅目金针虫、 同翅目蚜虫, 单一使用一种农药达不到 很好的防治目的。 0003 目前, 农业科研院校和农药、 种子公司相继开发了很多花生种衣剂, 进行花生种子 处理防治害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 现有种衣剂技术大多存在一些问题, 如杀虫活性 低, 功能专一, 害虫抗药性增强等, 影响了农民使用积极性。 因此, 研发一种活性高, 杀虫谱 广, 有效治理抗药性产生, 使。

5、用方便的花生种衣剂, 以满足国内花生生产的需要。 0004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属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主要是激活兰尼碱 受体, 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 引起肌肉调节衰弱, 麻痹, 直至最后害虫 死亡。 0005 氟虫腈(fipronil)属苯基吡唑类杀虫剂, 主要是阻碍昆虫氨基丁酸控制的氟 化物代谢, 具有触杀、 胃毒和中度内吸作用。 0006 噻虫嗪(thiamethoxam)属烟碱类杀虫剂, 是通过脊柱神经传递和触杀胃毒作用的 系统性杀虫剂, 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广泛散布, 对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有兴奋作用, 对刺吸式 口器害虫有突出防效。 00。

6、07 本发明对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进行深入研究, 发现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 腈、 噻虫嗪进行组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具有提高防治花生播种 后害虫防治效果, 扩大杀虫谱。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生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 明显提高花生播种后害虫防治 效果, 提高花生种子播种成苗率。 0009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 一种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 有效成分为氯虫苯甲 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 氯虫苯甲酰胺占组合物总质量520, 氟虫腈占组合物总质量 520, 噻虫嗪占组合物总质量1040,。

7、 其余为农药助剂。 0011 为了促进有效成分润湿分散防止其相互凝聚, 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 所述润湿分散剂优选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聚氧乙烯脂肪酸、 烷基芳基 聚乙二醇醚、 烷基磺酸盐、 芳基磺酸盐、 脂肪酸聚乙二醇、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聚氧乙烯基酚 甲醛缩合物、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 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 脂肪醇聚氧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5494410 A 3 乙烯醚磺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 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 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中的一种或。

8、两种以 上。 0012 为了保证有效成分集中作用于种子和根部, 不易脱落和飞散, 减少了农药在环境 中的扩散以及对非靶标的接触, 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成膜剂。 所述成膜剂既要保证所成衣 膜透气、 透水性好, 种子正常萌发生长, 又要保证所成衣膜难溶于水, 衣膜内活性成分能缓 慢释放, 持效时间长。 按照本发明所述成膜剂优选为阿拉伯胶、 动物胶、 果胶、 黄原胶、 甲基 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纤维素、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聚乙 烯吡咯烷酮、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3 为提高分散介质的粘度, 降低粒子的沉降速度, 从而提高制剂的。

9、稳定性, 所述的农 药助剂包括增稠剂。 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阿拉伯胶、 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 羟乙基纤 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丙烯酸钠、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 酸钠、 硅酸镁铝、 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4 为了提高种衣剂的低温储存的稳定性, 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防冻剂。 所述防冻剂 为乙二醇、 丙二醇、 丙三醇、 己二醇、 尿素、 硫酸铵、 氯化钠、 氯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 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消泡剂为机硅酮类、 C8-10的脂肪醇、 C10-20的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中的一 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 苯甲醛、 。

10、苯甲酸钠、 苯甲酸钾、 山梨酸、 水杨酸钠、 2-羟 基联苯、 对羟基苯甲醛1, 2-苯并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5 为了预防组合物处理后的花生种子被误食, 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警色剂, 警色剂 又称着色剂, 所述着色剂优选为碱性玫瑰精、 水性玫红、 亮蓝中的其中一种。 0016 为了组合物制配成质量合格的农药制剂, 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填充剂。 所述填充 剂为去离子水、 蒸馏水的其中一种。 0017 本发明一种花生种子处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将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以及噻 虫嗪经过气流粉碎, 润湿分散剂、 成膜剂、 着色剂、 增稠剂、 防冻剂、 防腐剂、 消泡剂与填充剂 完全溶。

11、解后, 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2次, 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50为2-3 m, D908 m, 即得悬浮种衣剂。 悬浮种衣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可根据当地防治对象发生情况确定适 宜的用量, 通常施药量是种衣剂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 20-100。 0018 本发明所制备的悬浮种衣剂为鲜亮红色、 可流动的悬浮液, 低温、 热贮稳定性合 格, 热贮分解率小于5, 悬浮率大于90, 湿筛试验98通过45 m标准筛, 颗粒细度D50为 2-3 m。 0019 本发明种子处理悬浮种衣剂用于花生种子包衣处理, 防治花生播种后害虫。 0020 本发明使用频率和施用量根据花生品种、 天气状况和害虫发生程度有小。

12、量变化, 可以通过使用适当调整达到使用目的。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2 1、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组合协同增效作用, 提高使用效果; 0023 2、 扩大防治范围, 同时防治金针虫、 地老虎、 蚜虫; 0024 3、 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延缓害虫抗性产生; 0025 4、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组合, 节约单一生产、 助剂、 包装、 流程等成本。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5494410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

13、发明的限定, 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对于不偏离本 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 替换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室内毒力测定。 0028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1154.7-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 试验准则杀虫剂第7部: 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0029 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 性, 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0030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0031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

14、B药剂毒力指数混 剂中B的百分含量+C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C的百分含量。 0032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0033 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 共毒系数(CTC) 120表现为 增效作用; 共毒系数(CTC) 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 用。 0034 从表1可以看出,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三元组合对花生常发害虫小地老 虎共毒系数(CTC)大于120, 说明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三者组合协同增效作用。 0035 表1、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

15、虫嗪及其组合对小地老虎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36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5494410 A 5 0037 从表2可以看出,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三元组合对花生常发害虫金针虫 共毒系数(CTC)大于120, 说明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三者组合协同增效作用。 0038 表2、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及其组合对金针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39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5494410 A 6 0040 从表3可以看出,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三元组合对花生常发害虫蚜虫共 毒系数(CTC)大于120, 说明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

16、腈、 噻虫嗪三者组合协同增效作用。 0041 表3、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及其组合对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42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5494410 A 7 0043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实施例。 0044 30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氯虫苯甲酰胺5, 氟虫腈5, 噻虫嗪2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 深蓝3, 丙二醇5, 乙烯5, 黄原胶2, 离子水补充 至100。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 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 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 得30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0045 实施例3: 田间药效实施例。 0046 花生播种进行。

17、前药剂处理, 按照药种比例, 药剂兑水后与花生种子搅拌均匀, 晾干 即可使用。 0047 从表4、 表5可以看出, 5氯虫苯甲酰胺5氟虫腈2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进 行花生种子包衣处理, 对地老虎、 金针虫、 蚜虫等害虫综合防治92.9596.56, 防效均要 明显高于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噻虫嗪单剂及二元组合, 保障花生生长不受害虫为害, 提 高花生成苗率, 提高花生产量。 0048 表4、 防治害虫效果统计表 0049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5494410 A 8 0050 表5、 花生成苗数及增产统计表 0051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5494410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