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消防系统及其灭火方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消防系统及其灭火方式.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62727.2 (22)申请日 2017.07.11 (71)申请人 镇江市丹徒区硕源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212028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新城金 润大道999号 (72)发明人 杨卫国 王淑妍 谢国华 吕宜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 (51)Int.Cl. A62C 35/62(2006.01) A62C 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建筑消防系统及其灭火方式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建筑消防系统, 及其该建 筑失火后的灭火方式。 该建筑的特征在于, 它有 干道水管, 干道水管上有若干接口, 接口平时关 闭, 需要用水的时候将接口打开, 连接消防水带 或水管后能进行喷水灭火。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7243132 A 2017.10.13 CN 107243132 A 1.一种建筑消防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包含干道水管, 干道水管直立向上, 它的上 面有2个或2个以上水源接口, 干道水管的下端具备连接到水泵的接口。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的水源接口, 其特征在于: 该水源接口上的开 关或阀门平时全部关闭, 需要用水灭火时。
3、再将其中一个或几个水源接口打开; 当打开某一 处水源接口后, 可以同时将该水源接口以上的干道水管封闭, 也可以不封闭。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水泵。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飞行器。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能够起固定作用 的部件 (如环、 勾等) , 这些部件用于固定飞行器的安全绳, 设置在该建筑或消防系统上。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的水源接口, 其特征在于: 该水源接口的出水 端在建筑墙体上或建筑外面, 或者在可以被该建筑外面的人看见或触及的。
4、地方, 或者建筑 外面的人经简单破坏后可以触及的地方; 所述的 “建筑外面” 是指建筑门、 窗、 墙体构成的封 闭区域以外的区域。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的水源接口, 其特征在于: 该水源接口能够被 不进入建筑内部的人利用来灭火; 所述的 “建筑内部” 是指建筑门、 窗、 墙体构成的封闭区 域。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水源接口只用做消防, 不提 供日常生活或生产用水。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的工作方式, 其特征在于: 将水泵的进水口与 市政消防水或其他水源、 灭火介质源相连, 将水泵的出水口与干道水管的下端连接, 消防人 员乘。
5、坐飞行器飞往灭火地点附近的水源接口, 将消防水带或水管、 水枪与水源接口相连, 打 开水源接口, 启动水泵, 水枪喷出水或灭火介质进行灭火。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系统的水源接口, 其特征在于: 该水源接口可以 是水管开关、 球阀、 各种阀门等。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43132 A 2 一种建筑消防系统及其灭火方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消防领域,特别是涉及到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灭火。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世界上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据统计, 截至2017年, 我国已建成的超过 200米的摩天大楼超过800座, 若包含在建、 已规划的。
6、则超过1200座。 我国超过90米或30层的 高层建筑则在十万座以上。 0003 高层、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 灭火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伦敦 (2017年6-14大火, 约 80人死亡) 、 上海 (2010年1115惨剧, 58人死亡56人失踪) 、 北京 (2009年2-9央视大火, 直接 经济损失1.6亿) 等大城市都发生过惨烈的着火事件, 损失惨重, 让无数家庭带来了财产与 生命的代价, 甚至引起社会问题。 例如, 伦敦大火后, 市民要求首相下台, 澳大利亚工党党魁 呼吁改革消防安全标准。 目前对于高楼着火仍然没有可靠的灭火方法。 这是因为, 低层建筑着火, 可以采用消防 车喷射灭火。
7、物质 (水、 泡沫等) 进行灭火, 但是目前消防车不能把灭火介质喷射到较高的位 置。 当前, 世界上喷射距离最高的消防车也只能喷射150米左右, 再高的楼层失火则消防车 无能为力了。 这种消防车目前售价约2000万元人民币。 并且, 一般高性能的消防车非常重、 需要的工作空间很大, 狭窄的路段、 地面承载能力不够的路段 (例如有防空地道、 地下车库 的路段) 都不能通过, 也不能作业。 这些都限制了消防车的应用。 0004 现在, 在很多城市, 消防车只能灭十几层高处的火。 例如2017年6月14日伦敦的塔 楼着火事件中, 当时的消防车只能将水喷到10几层的高度, 只能眼看着火往上窜。 一般来。
8、 讲, 高层建筑由于风大, 火势扩散更猛、 也更难控制。 上海11-15惨案中, 大部分参与灭火的 消防车的水柱也只能到达10层左右的位置。 这是当前消防车的普遍状况。 0005 另外, 当前消防车即使将水喷到高层, 喷出的水也很小, 不能够有效灭火。 0006 直升机可以参与灭火, 但是效果也非常有限。 直升机一般用来救援被困人员。 以上 海11-15大火为例, 当直升机到达时, 由于浓烟火势太大, 直升机无法靠近楼顶人员进行救 援; 此外, 如果让直升机带水喷射, 由于载重有限, 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更严重的是, 直升机 在楼顶的悬停会引起气流漩涡助长火势。 0007 当前, 高层、 超高。
9、层建筑的消防主要是立足于人员自救, 采用修建避难层、 喷淋设 施、 消防电梯、 消防通道等方式。 对于灭火尚没有比较可靠的办法。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目的: 为了低成本地解决高层、 超高层建筑的灭火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 决该问题的新方案。 0009 当前, 高层超高层建筑灭火的难点在于着火地点高, 消防车的水喷不上去。 但是我 们注意到, 目前泵的扬程可以达到2000米以上, 目前泵的压力最大可达50MPa, 对应的扬程 为5000米, 而现在世界上最高的楼也就800多米。 因此泵的压力不是问题。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243132 A 3 0010 鉴于以上几点,。
10、 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构建一种建筑消防系统, 主要包括干道水管及其分布于干道水管之上的水源接口。 0011 该建筑消防系统还可以包含泵, 用来将水提到 压到高处。 0012 该建筑消防系统还可以包含飞行器, 用来将人、 消防水带或水枪等运送到灭火点 附近。 0013 所述飞行器为可悬停、 可外加载重量大于50公斤的飞行器。 0014 优选为可载人的飞行器。 例如旋翼型飞行器、 飞行背包等。 0015 所述干道水管直立向上, 布置在建筑内部、 埋在建筑的墙体之内, 或固定在外墙 上。 在干道水管的上面开有多个水源接口。 干道水管的下端具备连接到水泵的接口, 需要使 用时可以与泵的出水口相。
11、连, 也可以一直将它们连接。 0016 所述水源接口一端 (出水端) 可以连接消防水带、 水枪等; 另一端 (进水端) 与干道 水管相连, 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各种阀门或开关与干道水管相连, 也可以直接将水管通过 焊接等形式与干道水管相连。 水源接口的出水端能够被该建筑外面的人看见或触及。 水源 接口上可以设置开关或阀门, 平时将开关或阀门全部关闭, 需要用水灭火时再将其中一个 或几个水源接口打开。 当打开某一处水源接口后, 可以同时将该水源接口以上的干道水管 封闭, 也可以不封闭。 0017 水源接口的出水端在建筑外墙墙体上、 建筑的外墙外、 阳台或建筑外面可以看见 或触及到的地方; 或者安装。
12、在建筑外面的人经简单破坏或打开开关后可以触及的地方, 例 如水源接口的出水端虽然安装在房间内, 但是仅仅用隔板与建筑外面隔开, 消防人员知道 只需把隔板破坏、 或用开关把它打开就能从建筑外面接触到水源接口的出水端。 或者将水 源接口安装在其他的消防人员不进入建筑内部就可以利用该水源接口灭火的其他地方。 这 样, 当建筑发生着火时, 消防人员可以从建筑外面使用水源接口、 喷水灭火。 0018 所述的 “建筑外面” 是指建筑门、 窗、 墙体构成的封闭区域以外的区域。 人可以驾驶 飞行器从外部空间直接进入到这些区域, 不会被门、 窗等物体阻拦。 例如, 阳台、 建筑外墙上 的空调机位处都属于 “建筑。
13、外面” 。 所述的 “建筑内部” 是指建筑门、 窗、 墙体构成的封闭区 域。 0019 干道水管的顶部可以封闭; 也可以设置一个开关来控制其打开与闭合, 平时将其 闭合, 需要的时候将其打开; 还可以连接到楼顶的水箱或水池。 0020 在该建筑或该消防系统上设置了能够起固定作用的环、 勾等部件, 用于固定飞行 器的安全绳。 这样, 即使飞行器发生坠落, 也会因为绳的拉拽不至于跌落到地面。 0021 本消防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 将水泵的进水口与市政消防水或其他水源、 灭火介质源相连, 将水泵的出水口与干道 水管的下端连接, 消防人员乘坐飞行器飞往灭火地点附近的水源接口, 将消防水带或水管、 水枪。
14、与水源接口相连, 打开该水源接口, 启动水泵, 水枪喷出水或灭火介质进行灭火。 0022 通过操控飞行器, 可以调整飞行器相对着火地点的位置。 0023 依照本发明的方案, 可以在每层楼都设置水源接口, 这样一旦失火, 消防人员可以 启用多个水源接口进行灭火。 0024 同时, 当对面的建筑着火时, 可以很方便地启动本建筑的消防系统, 使用本建筑的 水源接口对其进行喷水灭火。 如果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太远, 可以直接站在本建筑的阳台或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243132 A 4 窗户旁边举着消防枪进行灭火。 例如, 某总高80层的住宅建筑群中, 其中一栋楼的第30层失 火, 已蔓。
15、延到30-35层, 此时, 可以从本建筑的35、 36、 38、 40、 45、 50等楼层利用水管或水带从 水源接口中引水、 喷水灭火。 因为本发明的消防系统的水的扬程可以做得很大。 为了增强灭 火效果, 消防人员也可以乘坐飞行器, 将水枪靠近灭火地点, 进行喷水。 或者可以将水枪固 定在飞行器上, 遥控飞行器飞往灭火地点就近喷水。 0025 有益的效果: 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灭火困难的问题。 本 发明的方案主要有以下优点: 第一、 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快速响应。 高层、 超高层建筑的保安人员稍加培训便可操作本 方案, 第一时间将火熄灭。 越早进行灭火操作,。
16、 灭火越容易、 损失越小。 而目前消防车赶到失 火地点一般都是着火15分钟、 半小时之后了, 火势已经蔓延、 扩大。 大大增加了灭火的难度。 0026 第二、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 任何建筑都可以进行灭火操作, 避免了当前由于道路较 窄、 交通堵塞、 道路承载不够等问题引起的消防车不能靠近的弊端。 0027 第三、 一般来说,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 任何高度的楼层着火之后都可以进行灭火操 作。 但是当前消防车只能灭100多米以下地点的着火, 通常只能灭10几层楼高的火灾。 0028 第四、 本发明的方案不仅可以进行灭火, 还能进行救援。 0029 第五、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 着火建筑临近的建筑也可。
17、以参与灭火。 只要一个建筑着 火, 周围高度合适的建筑都能参与灭火。 从本发明来看, 建设等高度的高层建筑群有利于灭 火。 0030 第六、 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从多个水源接口处、 多角度进行灭火。 上海11-15特大火 灾共出动了122辆消防车, 其中有一台90米高的消防云梯车。 该云梯车有效控制了一个方向 的火势 (总楼层28层) 。 但是其他的消防车都在50米以下, 导致大火整体不能控制。 采用本发 明的方案, 则能避免类似问题。 因为首先本方案可以从多个干道水管、 多个水源接口引水, 其次水带、 水管是可以弯曲的。 因此可以从着火建筑的各个角度进行喷水灭火。 0031 第七、 本发明的成本。
18、低。 一台90米高的云梯消防车的售价约2000万元人民币, 但是 灭火高度哦只有150米左右。 而本发明的方案中, 干道水管、 水源接口的成本非常便宜, 一台 旋翼型飞行器的成本不到30万元, 一台泵的价格最高也就几十万元。 但是本发明的方案可 以灭目前任何高度楼层的着火。 0032 综上所述, 本发明效果好, 成本低, 能够根治高层、 超高层建筑着火这一世界性难 题, 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方案。 0033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下面提供附图及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 但它们不构成对 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发明的建筑消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示意图只标出了本发明的基本结 。
19、构, 还有不少附属部件未标出, 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安装。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1- 建筑的墙体 2- 干道水管, 上端通到楼顶, 其下端可以连接到泵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243132 A 5 3- 水源接口, 一端连接干道水管, 另一端可以连接消防水带等。 干道水管上可以布置 很多这样的水源接口 4- 水源接口上的阀门, 平时关闭, 需要用时打开 5- 消防水带, 需要灭火时消防人员将消防水带连接到水源接口, 引水灭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6 在超高层建筑的外墙上固定直径10厘米的干。
20、道水管, 直通楼顶, 并在干道水管上 每一楼层的位置安装一个水源接口 (采用三通阀门连接) , 并在水源接口安装阀门, 将所有 阀门关闭。 将干道水管的下端与水泵相连, 上端封闭。 购置2台载重量为80公斤以上并可长 时间飞行的旋翼型飞行器, 备用; 并对本建筑的消防、 保安人员进行培训。 一旦发生着火, 除 了报警之外, 迅速判断失火位置与火情, 考虑派遣本建筑的消防人员携带消防水带等救援 物品登陆飞行器, 飞往失火位置附近, 选择合适位置的水源接口, 接上水带、 水枪, 进行灭 火。 0037 同时, 联系邻近建筑协助灭火。 0038 同时, 视着火具体情况, 考虑往建筑内派遣人员进行灭火。 003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243132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724313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