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逃生面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火灾逃生面具.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74484.3 (22)申请日 2017.01.19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麒安防火卷帘门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罗村务庄村荣星工业区 (72)发明人 杨宇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郭晓凤 连围 (51)Int.Cl. A62B 18/02(2006.01) A62B 18/08(2006.01) A62B 2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包括 面罩, 所述面罩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呼气塞, 所 述呼气塞的表面设置有呼气孔, 所述面罩的前侧 设置有进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前侧连通有呼吸 罩, 所述呼吸罩的正表面开设有进气孔, 所述呼 吸罩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纱布层、 过滤棉 层和活性炭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系 带、 固定孔、 第二系带、 按钮、 固定杆、 支撑板、 第 一弹簧、 压杆、 压板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 可使 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均能有效使用逃生面具, 这 样逃生面具的使用更加广泛, 解决了逃生面具在 使用的过程中, 因第一系带与第二系带不能调 整, 从而造成部分。
3、年龄段的使用者不能对逃生面 具进行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454140 U 2017.09.01 CN 206454140 U 1.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包括面罩(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1)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呼 气塞(2), 所述呼气塞(2)的表面设置有呼气孔(17), 所述面罩(1)的前侧设置有进气管 (16), 所述进气管(16)的前侧连通有呼吸罩(4), 所述呼吸罩(4)的正表面开设有进气孔 (5), 所述呼吸罩(4)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纱布层(12)、 过滤棉层(13)和活性炭过滤 层(14), 所述呼吸罩(4)的后侧开设有出气孔(15),。
4、 所述面罩(1)的正表面设置有呼吸腔 (3), 所述面罩(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6), 所述固定块(6)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轴(7), 所述面罩(1)右侧活动轴(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系带(8), 所述面罩(1)左侧活动轴(7)的表 面套设有第二系带(19), 所述第一系带(8)的一端贯穿第二系带(19), 所述第二系带(19)内 腔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22), 所述第一系带(8)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8), 所述第二系 带(19)的表面一端设置有按钮(20), 所述按钮(20)的底部设置有压杆(24), 所述压杆(24) 的一端贯穿第二系带(19), 所述压杆(24)的底部设置有压板(2。
5、5), 所述压板(25)底部的右 侧设置有第一弹簧(23), 所述第一弹簧(23)的底部与支撑板(22)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25) 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6), 所述第二弹簧(26)的顶部与第二系带(19)固定连接, 所 述压板(25)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21), 所述固定杆(21)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2)和固定 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1)正表面顶部的 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孔(9), 所述观察孔(9)的内侧设置有观察镜(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1)正表面的顶部 设置有帽檐(。
6、11), 所述帽檐(11)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23)的底部与 支撑板(22)的连接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26)的顶部与第二系带(19)内腔 顶部的连接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1)、 呼气塞(2)、 呼 吸罩(4)、 第一系带(8)和第二系带(19)的表面均设置有防高温涂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54140 U 2 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背。
7、景技术 0002 消防逃生面具要求环境温度应为零摄氏度至40摄氏度, 配备于宾馆, 饭店、 办公 楼、 商场、 学校、 幼儿园、 医院、 影剧院、 餐厅、 公寓楼、 住宅楼等场所, 为突发火灾时的逃生装 备。 0003 逃生面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 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逃生面具, 在使用的 过程中系带的位置不能进行调整, 从而造成部分年龄段的人群不能对逃生面具进行使用, 从而导致逃生面具出现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从而大大降低了逃生面具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具备系带位置可调整的优点, 解 决了逃生面具出现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
8、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包括面罩, 所述面罩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呼气塞, 所述呼气塞的表面设置有呼气孔, 所述面罩的前侧 设置有进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前侧连通有呼吸罩, 所述呼吸罩的正表面开设有进气孔, 所述 呼吸罩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纱布层、 过滤棉层和活性炭过滤层, 所述呼吸罩的后侧 开设有出气孔, 所述面罩的正表面设置有呼吸腔, 所述面罩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 所述固 定块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轴, 所述面罩右侧活动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系带, 所述面罩左侧 活动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系带, 所述第一系带的一端贯穿第二系带, 所述第二系带内腔左 侧的。
9、顶部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第一系带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第二系带的表面一端设 置有按钮, 所述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压杆, 所述压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系带, 所述压杆的底部设 置有压板, 所述压板底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第二系带固定连接, 所述压 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板和固定孔。 0006 优选的, 所述面罩正表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观察孔, 所述观察孔的内侧设置有 观察镜。 0007 优选的, 所述面罩正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帽檐, 所述帽檐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08 优选的。
10、, 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支撑板的连接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 弹簧的顶部与第二系带内腔顶部的连接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面罩、 呼气塞、 呼吸罩、 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的表面均设置有防高温 涂层。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系带、 固定孔、 第二系带、 按钮、 固定杆、 支撑板、 第一 弹簧、 压杆、 压板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 可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能有效使用逃生面具,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454140 U 3 这样逃生面具的使用更加广泛, 解决了逃生面具在使用的过程中, 因。
11、第一系带与第二系带 不能调整, 从而造成部分年龄段的人群不能对逃生面具进行使用, 从而导致逃生面具出现 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逃生面具的使用效率, 适合推广使用。 0012 2、 本实用新型通过呼吸腔, 可提高使用者呼吸的舒适性, 这样逃生面具的使用效 果更好, 避免了使用者在对逃生面具使用的过程中, 因鼻部在逃生面具内没有适当的位置, 从而导致使用者在对逃生面具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使用不适的问题, 通过帽檐, 方便了使用 者对逃生面具的角度进行调整, 这样逃生面具的使用效果更好, 避免了使用者在对逃生面 具使用的过程中, 因无法有效对逃生面具的角度进行调整, 从而导致逃生面具出。
12、现使用效 果较差的问题, 通过纱布层, 可有效过滤火灾发生处空气中较大的有害颗粒, 这样呼吸罩的 使用效果较好, 避免了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较大, 从而导致过滤棉层被堵塞的情 况发生, 通过过滤棉层, 可有效过滤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这样呼吸罩的使用效果 更好, 避免了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进入使用者肺部, 从而导致使用者出现身体不 适的问题, 通过活性炭过滤层, 可对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过滤, 这样呼吸罩的 使用效果更好, 避免了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进入使用者肺部, 从而导致使用者出 现中毒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系带与第二系带剖视图。 0016 图中: 1面罩、 2呼气塞、 3呼吸腔、 4呼吸罩、 5进气孔、 6固定块、 7活动轴、 8第一系带、 9观察孔、 10观察镜、 11帽檐、 12纱布层、 13过滤棉层、 14活性炭过滤层、 15出气孔、 16进气管、 17呼气孔、 18固定孔、 19第二系带、 20按钮、 21固定杆、 22支撑板、 23第一弹簧、 24压杆、 25压 板、 2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
14、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3, 一种火灾逃生面具, 包括面罩1, 面罩1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呼气塞 2, 呼气塞2的表面设置有呼气孔17, 面罩1的前侧设置有进气管16, 面罩1正表面顶部的两侧 均开设有观察孔9, 观察孔9的内侧设置有观察镜10, 面罩1正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帽檐11, 帽 檐11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帽檐11, 方便了使用者对逃生面具的角度进行调整, 这样逃 生面具的使用效果更好, 避免了。
15、使用者在对逃生面具使用的过程中, 因无法有效对逃生面 具的角度进行调整, 从而导致逃生面具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进气管16的前侧连通有 呼吸罩4, 呼吸罩4的正表面开设有进气孔5, 呼吸罩4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纱布层12、 过滤棉层13和活性炭过滤层14, 通过纱布层12, 可有效过滤火灾发生处空气中较大的有害 颗粒, 这样呼吸罩4的使用效果较好, 避免了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较大, 从而导致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454140 U 4 过滤棉层13被堵塞的情况发生, 通过过滤棉层13, 可有效过滤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微小颗 粒, 这样呼吸罩4的使用效果更好, 避免。
16、了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进入使用者肺部, 从而导致使用者出现身体不适的问题, 通过活性炭过滤层14, 可对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有 害气体进行过滤, 这样呼吸罩4的使用效果更好, 避免了火灾发生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进 入使用者肺部, 从而导致使用者出现中毒的现象发生, 呼吸罩4的后侧开设有出气孔15, 面 罩1的正表面设置有呼吸腔3, 通过呼吸腔3, 可提高使用者呼吸的舒适性, 这样逃生面具的 使用效果更好, 避免了使用者在对逃生面具使用的过程中, 因鼻部在逃生面具内没有适当 的位置, 从而导致使用者在对逃生面具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使用不适的问题, 面罩1的两侧 均设置有固定块6, 固定。
17、块6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动轴7, 面罩1右侧活动轴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 系带8, 面罩1左侧活动轴7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系带19, 面罩1、 呼气塞2、 呼吸罩4、 第一系带8 和第二系带19的表面均设置有防高温涂层, 第一系带8的一端贯穿第二系带19, 第二系带19 内腔左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22, 第一系带8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8, 第二系带19的表面一 端设置有按钮20, 按钮20的底部设置有压杆24, 压杆24的一端贯穿第二系带19, 压杆24的底 部设置有压板25, 压板25底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弹簧23, 第一弹簧23的底部与支撑板22固 定连接, 压板25顶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6, 第二。
18、弹簧26的顶部与第二系带19固定连接, 第一弹簧23的底部与支撑板22的连接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26的顶部与第二系 带19内腔顶部的连接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压板25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21, 固定杆 21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2和固定孔18, 通过设置第一系带8、 固定孔18、 第二系带19、 按钮20、 固定杆21、 支撑板22、 第一弹簧23、 压杆24、 压板25和第二弹簧26的配合使用, 可使不同年龄 段的人群均能有效使用逃生面具, 这样逃生面具的使用更加广泛, 解决了逃生面具在使用 的过程中, 因第一系带8与第二系带19不能调整, 从而造成部分年龄段的人群不能对逃生面 。
19、具进行使用, 从而导致逃生面具出现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逃生面具的使 用效率, 适合推广使用。 0019 使用时, 使用者按下按钮20, 然后在按钮20的作用下压杆24向下运动, 接着压板25 在压杆24的下压和第一弹簧23与第二弹簧26的作用下, 压板25的左侧翘起, 从而使固定杆 21脱离固定孔18, 最后使用者移动第一系带8的位置, 当第一系带8调整到位置后, 使用者松 开按钮20, 完成操作。 0020 综上所述: 该火灾逃生面具, 通过设置第一系带8、 固定孔18、 第二系带19、 按钮20、 固定杆21、 支撑板22、 第一弹簧23、 压杆24、 压板25和第二弹簧26的配合使用, 解决了逃生面 具出现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454140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45414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