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育苗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蛋白质、饲料、能源、蜜源和养地作物,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在全世界的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中,中国油菜栽培面积居第二位、总产量居第三位。
目前,我国的油菜种植方式主要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其中,育苗移栽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1)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2)解决多茬作物接茬矛盾,提高复种指数;3)作物根系分布较深且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4)可有效避免苗期干旱、雨雪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因此,我国油菜种植方式主要以育苗移栽模式,约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60%。
当前油菜育苗移栽种植方式中,多采用人工完成苗床耕整、施肥、播种,大田的耕整、施肥、移栽、管理,其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系列问题,因此,油菜的种植收益较低,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油菜种植积极性。此外,传统的油菜育苗方法多采用人工撒种方式,播种不均匀,易造成油菜出苗不整齐且易出现弱苗、高脚苗,苗床管理后期还需对幼苗进行间苗、定苗等步骤,工作环节多,增加了劳动强度。
中国专利文献CN105103888A公开了一种油菜种植方法,包括:育苗和移栽两大部分。其中育苗的具体流程包括:a.整地、b.施肥、c.翻土、d.种子的处理、e.播种、f.踩严、g.洒水。所述移栽的具体流程包括:(1)确定移栽时间、(2)选择菜苗、(3)整地、(4)翻土、(5)翻行坈、(6)撒肥、(7)铺苗、(8)翻土、(9)踩严、(10)洒水、(11)补苗。上述方法虽然较传统移栽方法有所简化,但机械化应用程度低,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种植步骤较为复杂;同时,播种方式采用人工撒种,不仅增加了种子的用量,而且采用撒播方式易造成出苗不整齐,易出现弱苗、高脚苗情况;采用均行种植对于大田光照的利用率较小,不利于农作物通风透光,容易引发菌核病的发生,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油菜种植方法中存在的种植步骤复杂、人工成本高、种植效率低以及油菜幼苗素质差、产量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油菜种的选取步骤、一次性机播育苗步骤、苗床的管理步骤、大田移栽步骤;
所述一次性机播育苗步骤,包括使用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工序;
其中,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9~10,底肥施用复合肥450~525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可选的,所述苗床播种机包括播种组件、旋耕组件,以及圆盘犁。
可选的,所述苗床厢面宽为160~170cm,播种行深为4~6cm,播种行距为20~21cm,厢边距为10~11cm,排水沟宽为30~40cm,沟深30~35cm,厢面平整,土层细碎,每厢种8行,播种量为500~550g每亩。
可选的,所述油菜种的选取步骤,所述油菜种选用高产和/或优质和/或多抗的中早熟油菜品种。
可选的,所述播种步骤后3天内还包括进行芽前封闭除草的步骤;出苗前还包括进行保墒、防旱、防涝、防板结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油菜幼苗3叶期内还包括施提苗肥的步骤,施用尿素量为67.5~82.5kg/hm2;所述油菜幼苗移栽前还包括施起身肥的步骤,施用尿素量为22.5~37.5kg/hm2。
可选的,所述大田移栽步骤,包括采用加装铧式犁的所述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翻耕、开沟、施肥,得到宽窄行种植厢,其中,厢面宽为160~170cm,种植沟宽行距为45~47cm,种植沟窄行距为40~42cm,种植沟深10~12cm,每厢种植沟为4条,宽行覆土高度为12~15cm,厢边距为15~17cm,排水沟宽为30~40cm,沟深30~35cm;
将育好的油菜幼苗统一方向斜靠到耕整后的宽窄行种植沟中,根系下伸,靠苗倾斜度为60°~80°;
使用微耕机将宽行中的覆土覆盖到相邻两条种植沟的幼苗根系上,并浇灌定根水。
可选的,所述耕整步骤通过苗床播种机实施,并同时完成移栽大田基肥的施用。
可选的,所述移栽大田基肥施用复合肥600~675kg/hm2和/或施用油菜专用肥450~525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所述油菜专用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占25wt%、7wt%、8wt%。
可选的,所述油菜幼苗苗龄为30~40天,株距为13~14cm,移栽密度为0.8~1.0万株每亩。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油菜种的选取步骤、一次性机播育苗步骤、苗床的管理步骤、大田移栽步骤;所述一次性机播育苗步骤,包括使用包含播种组件、旋耕组件以及圆盘犁的改制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其中,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9~10,底肥施用复合肥450~525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与传统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相比,使用改制的苗床播种机,简化了油菜种植步骤,降低了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同时,使用改制的苗床播种机进行播种,不仅出苗整齐、均匀,减少了高脚苗、弱苗,确保了油菜苗的质量,而且可以调整播种量,用于油菜直播生产,降低投入成本。
此外,采用宽窄行种植厢技术不但高效利用大田光照,利于农田通风透光,降低作物菌核病的发生、减小农药使用,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育,提高移栽成活率,进而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菜育苗移栽方法,使用改制的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苗床的机播育苗,包括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确保了播种均匀,出苗整齐,减少了高脚苗、弱苗,省去间苗、定苗步骤,提高了油菜幼苗质量。
3、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菜育苗移栽方法,育苗、大田耕整和移栽覆土均采用机械化操作,降低了油菜种植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成本,起到了省工、节本、增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a)-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油菜大田宽窄行种植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厢面、2-种植沟、3-种植沟宽行距、4-种植沟窄行距、5-厢边距、6-排水沟、7-宽行覆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此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油菜种的选取:
选取油菜种为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油菜品种。
S2.一次性机播育苗:
使用包括播种组件、旋耕组件,以及圆盘犁的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机播育苗,包括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其中,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9.5,底肥施用复合肥490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苗床厢面宽为165cm,播种行深为5cm,播种行距为20.5cm,厢边距为10.5cm,排水沟宽为35cm,沟深32cm,厢面平整,土层细碎,每厢种8行,播种量为525g每亩。
S3.苗床管理:
播种后3天内还包括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前还进行苗床的保墒、防旱、防涝、防板结工作,力争苗齐苗壮。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沟灌2/3的水,待厢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多雨高湿应及时清沟排水。
油菜幼苗3叶期内施提苗肥,尿素施用量为75kg/hm2;油菜幼苗移栽前施起身肥,尿素施用量为30kg/hm2。
S4.大田移栽:
采用加装铧式犁的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翻耕、开沟、施肥,得到宽窄行种植厢,其中,如图1(a)所示,厢面1宽为165cm,种植沟宽行距3为46cm,种植沟窄行距4为41cm,种植沟2深11cm,每厢种植沟2为4条,宽行覆土7高度为13.5cm,厢边距5为16cm,排水沟6宽为35cm,沟深32cm。
使用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耕整的同时,完成对移栽大田基肥的施用。移栽大田基肥施用复合肥635kg/hm2,其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选择移栽的油菜幼苗苗龄为35天,株距为13.5cm,移栽密度为0.9万株每亩。如图1(b)、图1(c)所示,将育好的油菜幼苗统一方向斜靠到耕整后的宽窄行种植沟中,根系下伸,靠苗倾斜度为70°。
S5.使用微耕机将宽行中的覆土覆盖到相邻两条种植沟的幼苗根系上,并浇灌定根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油菜种的选取:
选取油菜种为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油菜品种。
S2.一次性机播育苗:
使用包括播种组件、旋耕组件,以及圆盘犁的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机播育苗,包括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其中,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9,底肥施用复合肥450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苗床厢面宽为160cm,播种行深为4cm,播种行距为20cm,厢边距为10cm,排水沟宽为40cm,沟深35cm,厢面平整,土层细碎,每厢种8行,播种量为500g每亩。
S3.苗床管理:
播种后3天内还包括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前还进行苗床的保墒、防旱、防涝、防板结工作,力争苗齐苗壮。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沟灌2/3的水,待厢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多雨高湿应及时清沟排水。
油菜幼苗3叶期内施提苗肥,尿素施用量为82.5kg/hm2;油菜幼苗移栽前施起身肥,尿素施用量为37.5kg/hm2。
S4.大田移栽:
采用加装铧式犁的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翻耕、开沟、施肥,得到宽窄行种植厢,其中,厢面宽为170cm,种植沟宽行距为47cm,种植沟窄行距为42cm,种植沟深12cm,每厢种植沟为4条,宽行覆土高度为15cm,厢边距为17cm,排水沟宽为30cm,沟深30cm。
使用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耕整的同时,完成对移栽大田基肥的施用。移栽大田基肥施用油菜专用肥施用525kg/hm2,其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占25wt%、7wt%、8wt%。
选择移栽的油菜幼苗苗龄为40天,株距为14cm,移栽密度为0.8万株每亩。将育好的油菜幼苗统一方向斜靠到耕整后的宽窄行种植沟中,根系下伸,靠苗倾斜度为70°。
S5.使用微耕机将宽行中的覆土覆盖到相邻两条种植沟的幼苗根系上,并浇灌定根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油菜种的选取:
选取油菜种为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油菜品种。
S2.一次性机播育苗:
使用包括播种组件、旋耕组件,以及圆盘犁的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机播育苗,包括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其中,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10,底肥施用复合肥525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苗床厢面宽为170cm,播种行深为6cm,播种行距为21cm,厢边距为11cm,排水沟宽为30cm,沟深30cm,厢面平整,土层细碎,每厢种8行,播种量为550g每亩。
S3.苗床管理:
播种后3天内还包括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前还进行苗床的保墒、防旱、防涝、防板结工作,力争苗齐苗壮。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沟灌2/3的水,待厢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多雨高湿应及时清沟排水。
油菜幼苗3叶期内施提苗肥,尿素施用量为67.5kg/hm2;油菜幼苗移栽前施起身肥,尿素施用量为22.5kg/hm2。
S4.大田移栽:
采用加装铧式犁的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翻耕、开沟、施肥,得到宽窄行种植厢,其中,厢面宽为160cm,种植沟宽行距为45cm,种植沟窄行距为40cm,种植沟深10cm,每厢种植沟为4条,宽行覆土高度为12cm,厢边距为15cm,排水沟宽为40cm,沟深35cm。
使用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耕整的同时,完成对移栽大田基肥的施用。移栽大田基肥施用复合肥675kg/hm2,其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选择移栽的油菜幼苗苗龄为35天,株距为13cm,移栽密度为0.8万株每亩。将育好的油菜幼苗统一方向斜靠到耕整后的宽窄行种植沟中,根系下伸,靠苗倾斜度为60°。
S5.使用微耕机将宽行中的覆土覆盖到相邻两条种植沟的幼苗根系上,并浇灌定根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油菜种的选取:
选取油菜种为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油菜品种。
S2.一次性机播育苗:
使用包括播种组件、旋耕组件,以及圆盘犁的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机播育苗,包括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其中,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9.5,底肥施用复合肥490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苗床厢面宽为160cm,播种行深为5cm,播种行距为20.5cm,厢边距为10.5cm,排水沟宽为40cm,沟深35cm,厢面平整,土层细碎,每厢种8行,播种量为525g每亩。
S3.苗床管理:
油菜幼苗3叶期内施提苗肥,尿素施用量为67.5kg/hm2。
S4.大田移栽:
采用加装铧式犁的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翻耕、开沟、施肥,得到宽窄行种植厢,其中,厢面宽为160cm,种植沟宽行距为45cm,种植沟窄行距为42cm,种植沟深10cm,每厢种植沟为4条,宽行覆土高度为12cm,厢边距为15cm,排水沟宽为40cm,沟深35cm。
使用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耕整的同时,完成对移栽大田基肥的施用。移栽大田基肥施用油菜专用肥450kg/hm2,其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占25wt%、7wt%、8wt%。
选择移栽的油菜幼苗苗龄为30天,株距为13cm,移栽密度为1.0万株每亩。将育好的油菜幼苗统一方向斜靠到耕整后的宽窄行种植沟中,根系下伸,靠苗倾斜度为60°。
S5.使用微耕机将宽行中的覆土覆盖到相邻两条种植沟的幼苗根系上,并浇灌定根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油菜种的选取:
选取油菜种为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油菜品种。
S2.一次性机播育苗:
使用包括播种组件、旋耕组件,以及圆盘犁的苗床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机播育苗,包括苗床的翻耕、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其中,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10,底肥施用复合肥450kg/hm2,所述复合肥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苗床厢面宽为160cm,播种行深为4cm,播种行距为20cm,厢边距为10cm,排水沟宽为40cm,沟深35cm,厢面平整,土层细碎,每厢种8行,播种量为550g每亩。
S3.苗床管理:
油菜幼苗移栽前施起身肥,尿素施用量为22.5kg/hm2。
S4.大田移栽:
采用加装铧式犁的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翻耕、开沟、施肥,得到宽窄行种植厢,其中,厢面宽为170cm,种植沟宽行距为48cm,种植沟窄行距为40cm,种植沟深10cm,每厢种植沟为4条,宽行覆土高度为15cm,厢边距为17cm,排水沟宽为30cm,沟深30cm。
使用苗床播种机对移栽大田进行耕整的同时,完成对移栽大田基肥的施用。移栽大田基肥施用复合肥600kg/hm2,其中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分别至少各占15wt%。
选择移栽的油菜幼苗苗龄为40天,株距为14cm,移栽密度为1.0万株每亩。将育好的油菜幼苗统一方向斜靠到耕整后的宽窄行种植沟中,根系下伸,靠苗倾斜度为80°。
S5.使用微耕机将宽行中的覆土覆盖到相邻两条种植沟的幼苗根系上,并浇灌定根水。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油菜种植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同中国专利文献CN105103888A具体公开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传统油菜育苗移栽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油菜种的选取:
选取油菜种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品种。
S2.苗床耕整与播种:
按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5对苗床施加底肥、翻土、平整、开排水沟、撒播、盖土;其中,施底肥按每亩33kg人工播撒复合肥;苗床厢面宽为160cm,排水沟宽35cm;每亩人工撒播油菜种500g,播后用细土浅盖。
S3.苗床管理:
间苗次数进行2次:第1次在齐苗后,间除一部分丛生苗;第二次在长出1片真叶时,间除一部分弱苗、小苗、病苗,做到叶不搭叶,苗不靠苗;当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苗与苗之间距离8厘米左右,每平方米留苗135株左右;每次间苗后视土壤干湿情况追施肥水。
S4.大田移栽:
上茬作物收获后对移栽大田进行耕整、施底肥,开沟作厢;其中,底肥按每亩45kg复合肥,撒施;移栽大田厢面宽160cm,排水沟宽35cm;移栽方式为穴栽,密度为每亩7000株,每厢种植4行,行距为45cm,株距为20cm,幼苗扶正覆上泥土并压实;移栽结束后浇灌定根水。
按照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中提供的方法种植油菜所需费用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油菜育苗移栽费用统计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对比例1 对比例2 种子(元/mu) 31.5 30.0. 33.0 31.5 33.0 105.0 30.0 农机(元/mu) 70.0 70.0 70.0 70.0 70.0 40.0 20.0 肥料(元/mu) 54.1 51.6 56.2 51.1 43.8 49.0 49.0 农药(元/mu)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用工量(个/mu) 0.1 0.1 0.1 0.1 0.1 1.1 1.1 人工(元/mu) 7.0 7.0 7.0 7.0 7.0 77.0 77.0 折合大田成本(元/mu) 18.2 18.7 17.6 17.9 16.4 62.4 31.0 用工量(个/mu) 5.5 5.5 5.5 5.5 5.5 8.0 9.0 人工(元/mu) 385.0 385.0 385.0 385.0 385.0 560.0 630.0 农机(元/mu) 70.0 70.0 70.0 70.0 70.0 40.0 20.0 肥料(元/mu) 79.3 79.5 83.0 71.0 76.0 79.3 79.3 农药(元/mu)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总成本(元/mu) 582.4 583.2 585.6 573.9 577.4 771.7 790.3 产量(kg/mu) 188.0 182.0 186.0 177.0 175.0 165.0 160.0 产值(元/mu) 940.0 910.0 930.0 885.0 875.0 825.0 800.0 收益(元/mu) 357.6 326.8 344.4 311.1 297.6 53.3 9.7
从表1可以看出,与实施例2-5相比,实施例1具有最高的油菜产量和最高的收益值;此外,对比例较所有实施例均表现出较高的成本费用和较低的收益,尤其表现在实施例2所采用的传统油菜育苗移栽方法,说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油菜育苗移栽方法较现有技术明显的减少了油菜种植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较大程度上增加了油菜种植户的收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