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过滤膜的滤毒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过滤膜的滤毒罐.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02567.4 (22)申请日 2017.09.07 (71)申请人 江山市科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双塔街 道坳里村菊公底自然村53号 (72)发明人 姜有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郑阳政 (51)Int.Cl. A62B 7/10(2006.01) A62B 23/02(2006.01) B01D 46/54(2006.01) (54)发明名称 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57)。
2、摘要 本发明涉及消防用品, 一种设过滤膜的滤毒 罐, 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两块过滤板, 两块 过滤板将所述外壳分割成近嘴端气腔、 过滤材料 储存腔和远嘴端气腔, 近嘴端气腔设有近嘴端气 孔, 远嘴端气腔设有远嘴端气孔, 近嘴端气腔内 和远嘴端气腔内都设有支撑销, 近嘴端气孔设有 和所述外壳一体成型在一起的孔盖, 盖板和外壳 的连接处设有破损导引槽, 破损导引槽位于盖板 的内侧, 顶块位于盖板的外侧且突出于外壳, 远 嘴端气孔设有过滤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盖不 容易产生脱开现象、 过滤板不容易变形、 过滤结 构脏污速度慢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解决了通过 橡胶塞封闭气孔所存在的容易掉落、 过滤。
3、板悬空 设置容易变形和过滤材料脏污速度快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107569790 A 2018.01.12 CN 107569790 A 1.一种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两块过滤板, 所述两块过滤板将 所述外壳分割成近嘴端气腔、 过滤材料储存腔和远嘴端气腔, 所述近嘴端气腔设有近嘴端 气孔, 所述远嘴端气腔设有远嘴端气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嘴端气腔内和远嘴端气腔内都 设有若干支撑住所述过滤板的支撑销, 所述近嘴端气孔设有孔盖, 所述孔盖包括盖板和连 接在盖板上的顶块, 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壳一体成型在一起, 所述盖板和外壳的连接处设有 破损导引。
4、槽, 所述破损导引槽位于所述盖板的内侧, 所述顶块位于所述盖板的外侧且突出 于所述外壳, 所述远嘴端气孔设有过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嘴端气孔为圆孔, 所 述外壳设有沿远嘴端气孔周向延伸的环形滑槽, 所述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 块连接有平置在所述过滤膜的除尘刮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尘刮片的长度大于或 等于所述远嘴端气孔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块设有沿近嘴 端气孔周向延伸的助力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助力槽远离所述盖板的 侧壁朝向所述盖板倾斜而形成倒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嘴端气腔包括 总气腔、 第一支气腔和第二支气腔, 所述近嘴端气孔设置在所述总气腔上, 所述第一支气腔 设有连通总气腔的第一支气孔, 所述第二支气腔设有连通总气腔的第二支气孔, 所述远嘴 端气腔包括第三支气腔、 第四支气腔和第五支气腔, 所述远嘴端气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 支气腔上, 所述第三支气腔设有连通第五支气腔的第三支气孔, 所述第四支气腔上设有连 通第五支气腔的第四支气孔, 所有的所述支气孔都盖有膜片, 第一支气孔上的所述膜片仅 可朝总气腔内部开启, 。
6、第二支气孔上的所述膜片仅可朝第二支气腔内部开启, 第三支气孔 上的所述膜片仅可朝第三支气腔内部开启, 第四支气孔上的所述膜片仅可朝第四支气腔外 部开启, 所述外壳内还转动连接有圆桶, 所述两块过滤板构成所述圆桶的两个底壁, 所述圆 桶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过滤材料储存腔, 所述圆桶的内部设有隔板, 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滤 材料储存腔分割为第一支储存腔和第二支储存腔; 所述第一支储存腔和第二支储存腔二 者, 一者仅连通所述第一支气腔和第三支气腔、 另一者仅连通所述第二支气腔和第四支气 腔; 所述外壳设有避让槽, 所述圆桶的周面上设有经所述避让槽伸出所述外壳的转动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过滤膜的。
7、滤毒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所对应的圆心角 为180 , 所述转动手柄同所述避让槽的一端抵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支气腔和第三支气腔仅 通过第一支储存腔连通且所述第二支气腔和第四支气腔仅通过所述第二支储存腔连通、 所 述转动手柄同所述避让槽的另一端抵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支气腔和第三支气腔仅通过第 二支储存腔连通且所述第二支气腔和第四支气腔仅通过所述第一支储存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的中心设有连接 销, 所述膜片的厚度从中心向周缘逐渐变薄, 所述膜片通过周缘同支气孔端面抵接在一起 对支气孔进行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
8、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的两侧表面都为凸 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569790 A 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膜的面积 大于所述远嘴端气孔的开口面积, 所述远嘴端气孔内设有位于所述过滤膜内侧的栅格板, 所述过滤膜的周缘同所述栅格板连接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569790 A 3 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消防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背景技术 0002 消防自求呼吸器是用于进行消防作业时佩戴而防止烟气中毒的用具。 呼吸器是通 过绿毒罐来对吸入的空。
9、气进行过滤的。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089456、 公开日为2012 年8月1日、 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中现有的呼吸器用的滤毒罐。 滤毒罐的基本结构包括外 壳和位于外壳内的两块过滤板, 两块过滤板将外壳分割成近嘴端气腔、 过滤材料储存腔和 远嘴端气腔, 近嘴端气腔设有近嘴端气孔, 远嘴端气腔设有远嘴端气孔, 过滤材料 (如活性 炭) 存放在过滤材料储存腔内。 没有使用前远嘴端气孔为处于敞开的、 近嘴端气孔是通过橡 胶盖盖住的, 需要使用时拔下橡胶塞后佩戴上, 空气经远嘴端气孔流入后被过滤材料过滤、 然后从近嘴端气孔流出。 现有滤毒罐存在以下不足: 通过橡胶塞以可拔插的方式进行封闭,。
10、 容易产生错脱开现象; 过滤材料脏污速度快; 过滤板处于悬空状态, 容易产生中间凸起变 形; 在灭火现场如果产生过滤材料堵塞失效时容易产生窒息, 此时即使随身携带备用的滤 毒罐进行更换, 在更换期间仍旧会吸入烟气而可能导致危险的产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盖不容易产生脱开现象、 过滤板不容易变形、 过滤结构脏污 速度慢的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解决了通过橡胶塞封闭气孔所存在的容易掉落、 过滤板悬空 设置容易变形和过滤材料脏污速度快的问题。 0004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包括外壳和 位于外壳内的两块过滤板, 所述两块过滤板将所述外壳分割成。
11、近嘴端气腔、 过滤材料储存 腔和远嘴端气腔, 所述近嘴端气腔设有近嘴端气孔, 所述远嘴端气腔设有远嘴端气孔,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近嘴端气腔内和远嘴端气腔内都设有若干支撑住所述过滤板的支撑销, 所述 近嘴端气孔设有孔盖, 所述孔盖包括盖板和连接在盖板上的顶块, 所述盖板和所述外壳一 体成型在一起, 所述盖板和外壳的连接处设有破损导引槽, 所述破损导引槽位于所述盖板 的内侧, 所述顶块位于所述盖板的外侧且突出于所述外壳, 所述远嘴端气孔设有过滤膜。 开 启孔盖的方法为, 通过顶块去撞击物体, 使得盖板沿破损导引槽处裂开而同外壳分离而实 现取下孔盖。 盖板和外壳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因此不容。
12、易产生掉落现象。 顶块突出 外壳, 使得撞击而驱动孔盖脱落时方便。 破损导引槽设置在盖板的内侧也即外壳的内部空 间内, 取下孔盖时而产生的碎屑不容易掉入到外壳内。 设置支撑柱对过滤板进行支撑, 从而 使得过滤板不容易产生变形。 在远嘴端气孔设置过滤膜进行过滤, 使得进入过滤材料的空 气较为干净、 从而起到延缓过滤材料脏污的作用。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远嘴端气孔为圆孔, 所述外壳设有沿远嘴端气孔周向延伸的环形 滑槽, 所述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连接有平置在所述过滤膜的除尘刮片。 当 过滤膜上的积尘较多时, 通过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来驱动刮片在过滤膜时转动、 从而将过 说 明 书。
13、 1/5 页 4 CN 107569790 A 4 滤膜上的粉尘刮下, 实现对过滤膜的清洁。 清洁过滤膜时方便。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除尘刮片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远嘴端气孔的半径。 清洁到的面 积大。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顶块设有沿近嘴端气孔周向延伸的助力槽。 孔盖同外壳之间裂开 后通过用指尖掐在助力槽中进行拔出孔盖。 拔出孔盖是着力方便。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助力槽远离所述盖板的侧壁朝向所述盖板倾斜而形成倒钩。 更加 容易着力。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近嘴端气腔包括总气腔、 第一支气腔和第二支气腔, 所述近嘴端气 孔设置在所述总气腔上, 所述第一支气腔设有连通总气腔的第。
14、一支气孔, 所述第二支气腔 设有连通总气腔的第二支气孔, 所述远嘴端气腔包括第三支气腔、 第四支气腔和第五支气 腔, 所述远嘴端气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气腔上, 所述第三支气腔设有连通第五支气腔 的第三支气孔, 所述第四支气腔上设有连通第五支气腔的第四支气孔, 所有的所述支气孔 都盖有膜片, 第一支气孔上的所述膜片仅可朝总气腔内部开启, 第二支气孔上的所述膜片 仅可朝第二支气腔内部开启, 第三支气孔上的所述膜片仅可朝第三支气腔内部开启, 第四 支气孔上的所述膜片仅可朝第四支气腔外部开启, 所述外壳内还转动连接有圆桶, 所述两 块过滤板构成所述圆桶的两个底壁, 所述圆桶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过滤材料。
15、储存腔, 所述 圆桶的内部设有隔板, 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滤材料储存腔分割为第一支储存腔和第二支储存 腔; 所述第一支储存腔和第二支储存腔二者, 一者仅连通所述第一支气腔和第三支气腔、 另 一者仅连通所述第二支气腔和第四支气腔; 所述外壳设有避让槽, 所述圆桶的周面上设有 经所述避让槽伸出所述外壳的转动手柄。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气体通过同第一支气腔和 第三支气腔对接的支储存腔中的过滤材料 (以下称为起过滤作用的过滤材料) 进行过滤后 被使用者吸入, 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同第二支气腔和第四支气腔对接的支储存腔中的过滤 材料 (以下称为被清洁的过滤材料) 内经过、 实现对该过滤材料进行倒吹, 呼出的。
16、气体不含 有颗粒物, 能够起到疏通过滤材料的作用。 当起过滤作用的过滤材料堵塞而影响呼吸通畅 性时, 转动桶体对两个支储存腔的位置进行切换, 切换的结果为起过滤作用的过滤材料变 成被清洁的过滤材料 (即利用呼出的气体进行现场在线清洁) 、 被清洁的过滤材料变成起过 滤作用的过滤材料实现对呼入的气体的清洁。 本技术方案能够在嘴不离开 (即不取下) 呼吸 器的情况下更好过滤材料, 更换下的材料能够利用呼出的气体进行清洁, 以便下一次再次 使用而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避让槽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80 , 所述转动手柄同所述避让槽的一 端抵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支气腔和第三支气腔。
17、仅通过第一支储存腔连通且所述第二支气 腔和第四支气腔仅通过所述第二支储存腔连通、 所述转动手柄同所述避让槽的另一端抵接 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支气腔和第三支气腔仅通过第二支储存腔连通且所述第二支气腔和第 四支气腔仅通过所述第一支储存腔连通。 能够方便地将两个支储存腔准确地更换到位。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膜片的中心设有连接销, 所述膜片的厚度从中心向周缘逐渐变薄, 所述膜片通过周缘同支气孔端面抵接在一起对支气孔进行密封。 开启膜片时的可靠性好。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膜片的两侧表面都为凸面。 能够进一步提高膜片开启封闭时的可 靠性。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过滤膜的面积大于所述远嘴端气孔的。
18、开口面积, 所述远嘴端气孔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569790 A 5 内设有位于所述过滤膜内侧的栅格板, 所述过滤膜的周缘同所述栅格板连接在一起。 吸取 时过滤膜能够褶皱地收拢在一起而起到提高过滤效果的作用。 呼气时过滤棉能够张开, 使 得气流流出通槽而且便于过滤膜上的粉尘掉落。 0014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近远嘴端气孔不容易产生误开启现象; 开启时方便; 开启时 产生的碎屑不容易掉入滤毒罐内部; 过滤板不容易产生变形; 在远嘴端气孔设置过滤膜, 能 够对经过过滤材料的空气进行前置过滤, 起到延长过滤材料使用寿命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19、。 0016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4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 图6为图4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 图中: 外壳1、 盒体1-1、 盒盖1-2、 近嘴端气腔11、 近嘴端气孔111、 总气腔112、 第一 支气腔113、 第二支气腔114、 第一支气孔115、 第二支气孔116、 过滤材料储存腔12、 第一支储 存腔121、 第二支储存腔122、 远嘴端气腔13、 远嘴端气孔131、 栅格板1311、 过滤膜1312、 环形 滑槽1313、 滑块1314、。
20、 连接柄1315、 除尘刮片1316、 第三支气腔132、 第四支气腔133、 第三支 气孔134、 第四支气孔135、 第五支气腔136、 支撑销14、 避让槽15、 避让槽的一端151、 避让槽 的另一端152、 近嘴端竖隔断板16、 第一横隔断板17、 第二横隔断板18、 远嘴端竖隔断板19、 孔盖2、 盖板21、 顶块22、 加强板23、 破损导引槽3、 破损导引槽的外侧壁31、 破损导引槽的内 侧壁32、 助力槽4、 助力槽远离盖板的侧壁41、 圆桶5、 桶体5-1、 桶盖5-2、 过滤板51、 转动手柄 52、 隔板55、 插孔53、 插销54、 膜片6、 连接销61、 连接架62。
21、、 加强板远离顶块一端同盖板的连 接线L。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参见图1, 一种设过滤膜的滤毒罐, 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内的两块过滤板51。 过滤 板51为网孔结构的板。 0024 外壳1为塑料制作而成。 外壳1为圆柱形、 外壳的中心线沿图中左右方向延伸。 外壳 1由盒体1-1和盒盖1-2通过紧平衡连接在一起围成。 两块过滤板51将外壳1分割成近嘴端气 腔11、 过滤材料储存腔12和远嘴端气腔13。 0025 近嘴端气腔11设有近嘴端气孔111。 近嘴端气孔111设有孔盖2。 孔盖2包括盖板21 和顶块22。 盖板21和顶块2一体结构。
22、连接在一起。 盖板21堵在近嘴端气孔111内。 盖板21和外 壳1具体为盒盖1-2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孔盖2都为塑料制作而成。 盖板21和外壳1的连接 处设有破损导引槽3。 破损导引槽3为沿近嘴端气孔11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 破损导引槽3位 于盖板21的内侧。 顶块22位于盖板21的外侧。 顶块22且突出于外壳1。 盖板21上还设有加强 板23。 加强板23有7根。 7根加强板23沿顶块22也即近嘴端气孔111周向分布。 加强板23为三 角形。 加强板23的一条侧边同顶块22连接在一起, 具体为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使得加强板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569790 A 6 所。
23、在的三角形的一条边为加强板同顶块的连接线。 加强板23的另一条边同盖板21连接在一 起, 具体为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使得加强板所在的三角形另一条边为加强板同盖板的连 接线。 顶块22设有沿顶块周向延伸的助力槽4。 近嘴端气腔11内设有若干支撑销14。 近嘴端 气腔11内的支撑销14支撑住构成近嘴端气腔所在端的过滤板。 0026 远嘴端气腔13设有远嘴端气孔131。 远嘴端气腔13内也设有若干支撑销14。 远嘴端 气腔13内的支撑销14支撑住远嘴端气腔所在端的过滤板。 0027 远嘴端气孔131为圆孔。 远嘴端气孔131内设有栅格板1311和过滤膜1312。 过滤膜 1312仅周缘同栅格板13。
24、11的边缘连接在一起。 过滤膜1312位于栅格板1311的外侧。 过滤膜 1312的面积大于远嘴端气孔131的开口面积, 如图所示, 该大小关系使得呼气时过滤膜1312 能够展开便于粉尘掉落; 如果吸气则能够产生褶皱, 以增加过滤效果。 0028 参见图2, 加强板远离顶块一端同盖板的连接线L位于破损导引槽的外侧壁31所围 成的空间的内部。 加强板远离顶块一端同盖板的连接线L位于破损导引槽的内侧壁32所围 成的空间的外部。 助力槽远离盖板的侧壁41朝向盖板21倾斜而形成倒钩。 0029 参见图3, 盒体1-1设有环形滑槽1313。 环形滑槽1313沿远嘴端气孔131周向延伸。 环形滑槽1313。
25、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314。 滑块1314通过连接柄1315连接有除尘刮片1316。 除 尘刮片1316平置按压在在过滤膜1312上。 环形滑槽1313和远嘴端气孔131同轴。 除尘刮片 1316的长度大于远嘴端气孔131的半径。 0030 参见图1、 图2和图3, 使用时, 过滤材料如活性炭填充在过滤材料储存腔12内。 本发 明安装在消防自救呼吸器上且近嘴端气孔111朝向呼吸器的内部。 需要在消防现场使用时, 开启近嘴端气孔111, 然后将消防自救呼吸器罩在使用者的面部。 现场的含烟气的空气依次 流经过滤膜1312、 远嘴端气孔131、 远嘴端气腔13、 过滤材料储存腔12、 近嘴端气腔11和。
26、近嘴 端气孔111后进入呼吸器, 然后被使用者吸入。 0031 开启近嘴端气孔111的方法为: 撞击顶块22, 使得盖板21沿破损导引槽3处裂开而 使得孔盖2同外壳1分离且内陷。 然后用手指掐在助力槽4内外拉孔盖2而实现取下孔盖2。 0032 当过滤膜1312上积尘较多时, 拿着连接柄1315使滑块1314在环形滑槽1313内滑 动, 从而驱动除尘刮片1316以远嘴端气孔131的中心为轴转动而对过滤膜1312的表面进行 刮擦而实现除尘。 0033 实施例二, 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4, 外壳1设有避让槽15。 避让槽15沿外壳1的周向延伸。 避让槽15所对应的圆心 角为180 、 也。
27、即避让槽15延伸的长度为外壳周长的一半。 0034 外壳1内还可转动地连接有圆桶5。 圆桶5的两个底壁由两块过滤板51构成、 换而言 之为圆桶5的两个底壁开若干过滤孔从而形成两块过滤板。 圆桶5由桶体5-1和桶盖5-2连接 在一起构成。 圆桶5的内部空间构成过滤材料储存腔12。 圆桶5的内部设有隔板55。 隔板55将 过滤材料储存腔12均匀分割为第一支储存腔121和第二支储存腔122。 圆桶5的外周面上设 有转动手柄52。 转动手柄52经避让槽15伸出外壳1。 圆桶5和外壳1之间通过摩擦力来阻止圆 桶5随意转动而产生位置移动。 0035 近嘴端气腔11通过近嘴端竖隔断板16和第一横隔断板17分。
28、割为总气腔112、 第一 支气腔113和第二支气腔114。 近嘴端气孔111设置在总气腔112上。 第一支气腔113通过第一 支气孔115同总气腔112连通。 第二支气腔114通过第二支气孔116同总气腔112连通。 远嘴端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569790 A 7 气腔13通过第二横隔断板18和远嘴端竖隔断板19分割为第三支气腔132、 第四支气腔133和 第五支气腔136。 远嘴端气孔131设置在第五支气腔136时。 由包括第三支气孔134和第四支 气孔135构成。 第三支气腔132通过第三支气孔134同第五支气腔136连通。 第四支气腔133通 过第四支气孔135同第。
29、五支气腔136连通。 0036 第一支气孔115、 第二支气孔116、 第三支气孔134和第四支气孔135上都盖有膜片 6。 每一个支气孔中的膜片6的结构和固定方式是一样的, 只是位于支气孔中的方向不一样 从而实现控制各个支气孔的通断方向, 具体为: 第一支气孔115上的膜片仅可朝总气腔112 内部开启、 第二支气孔116上的膜片仅可朝第二支气腔114内部开启、 第三支气孔134上的膜 片仅可朝第三支气腔132内部开启、 第四支气孔135上的膜片仅可朝第四支气腔133外部开 启。 0037 当转动转动手柄52到转动手柄52同避让槽的一端151抵接在一起 (即图4中状态) 时第一支气腔113和第。
30、三支气腔132仅通过第一支储存腔121连通且第二支气腔114和第四 支气腔133仅通过第二支储存腔122连通。 当转动转动手柄52到转动手柄52同避让槽的另一 端152抵接在一起时第一支气腔113和第三支气腔132仅通过第二支储存腔122连通且第二 支气腔114和第四支气腔133仅通过第一支储存腔121连通。 0038 本发明的气体连通路线及进行切换的过程如下: 假设图中为初始状态, 在膜片的控制作用下, 吸气时气体的流道路线为: 远嘴端气孔131第五支气腔136 第三支气孔134第三支气腔132第一支储存腔121第一支气腔113第一支气孔115 总气腔112近嘴端气孔111; 呼气时气体的流。
31、道路线为: 近嘴端气孔111总气腔112第 二支气孔116第二支气腔114第二支储存腔122第四支气腔133第四支气孔135第 五支气腔136远嘴端气孔131。 0039 当第一支储存腔121内的过滤材料 (活性炭) 产生颗粒物堵塞脏污而影响吸气时, 则握持住转动手柄52转动圆桶5到转动手柄52同避让槽的另一端152抵接在一起, 此时圆通 5转动了180 , 使得第一支储存腔121和第二支储存腔122的位置对换, 此时吸气时通过第而 支储存腔122内的过滤材料进行过滤, 呼气时的气体经第一支储存腔121内的过滤材料流 出、 呼出的气体实现对第一支储存腔121内的过滤材料的反向吹而实现清洁。 0。
32、040 参见图5, 桶体5-1和桶盖5-2的连接方式为, 桶体5-1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沿桶体周 向分布的插孔53、 桶盖5-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沿套管周向分布的插销54, 通过插销一一对应 地插接在插孔内来将桶体和桶盖连接在一起, 使得转动时桶体5-1和桶盖5-2能够一起转 动。 0041 以下进一步以第二支气孔116中的膜片的结构对膜片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6, 膜片6的中心设有连接销61, 连接销61螺纹连接在连接架62上, 连接节哀62同 第二支气孔116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膜片的固定。 膜片6的厚度从中心向周缘逐渐变薄, 具 体为膜片的两侧表面都为凸面而形成。 膜片6通过周缘抵接在第二支气孔。
33、116位于第二支气 腔114内的一端的端面上实现对第二支气孔116的密封。 当气流产生第一支气腔113经第二 支气孔116流向总气腔112的作用力时、 会驱动膜片6堵住第二支气孔116, 从而实现隔断; 当 气流产生由总气腔112经第二支气孔116流向第一支气腔113的作用力时, 会驱动膜片同第 二支气孔116分离, 使得气流能够流过。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569790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9 CN 107569790 A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0 CN 107569790 A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1 CN 107569790 A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2 CN 107569790 A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3 CN 107569790 A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4 CN 107569790 A 14 。